標題1:70年代東北過年的年味兒,看的讓人懷念,現在的年味兒都哪去了
標題2:以前過年,街面上年味兒十足,現在過年當天都靜悄悄的,年味兒呢
東北人過年是年味兒最足的一個地域,尤其是在70年代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最足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們的經濟已經有點緩和了,過年的時候辦年貨還是很有興趣的,那時候過年的前一個月就有那種超級大的大集市,每一天都會有很多人去辦年貨,可能買的不多,但是也都會去湊個熱鬧,畢竟那時候的過年是真的熱鬧!那時候的大街小巷都滿滿的年味兒,不像現在,城裡不讓放鞭炮,一到過年的時候,街面上幾乎沒人、沒車,一點響聲都沒有,整個城市都靜悄悄的!
而大集市上最不缺的就是「年味兒」,對聯和燈籠什麼的都是高高的掛起,看著就很喜慶,70年代的人們雖然不買太多,但是還是會買,每個人去大市場都會拿點什麼東西回家,那時候就是一個大集市,每天拿回家的東西,家裡面的小孩都會翻兜兒,看看有什麼東西,每年準備的都很充分,過年的時候過的也賊爽,每天都有好吃的!
70年代的時候,雖然肉不是很貴,但是和農民的收益也是成正比的,所以正常的情況下,也不會買太多的肉,但是有一些有點錢的,或者是賊貪吃的人,會買不少的肉,就是真的差點抗半頭豬回家過年,要是放在現在的話,應該是最常見的,每家都得自己殺頭豬,然後把吃不了的地方給賣掉,而且從那個時候開始,東北人就已經開始喜歡吃豬肉了,便宜、常見、能負擔的起,真的一直是辦年貨的必備一種!
再有就是過年時候買的糖或者是那種小甜品,小零食什麼的,70年代的時候還是很少的,沒有現在這麼豐盛,但是那時候的人也是很滿足的,有點糖就可以了,然後大家都會省著吃,一塊糖放在兜裡,有的時候就會拿出來吃一口,然後再包起來再吃,不像是現在吃的都不愛吃了,可能都哪哪扔了,或者還是第二年過年可能還有!
再有就是小孩的天下了,那時候拿著玉米去大街上,有蹦爆米花的人,就可以把玉米放進那個小桶裡面,然後崩爆米花吃,現在基本上都少見了,也沒有現在看電影,然後買的爆米花,沒有那時候的好吃,那時候看著真的就很有食慾,也有那種年味兒,和愛吃想吃的那種寶貝感,畢竟那時候吃爆米花還是很奢侈的!
最後就是年夜飯了,畢竟70年代的時候,相機和手機都沒有,所以沒有留下什麼年夜飯的場景,只能是在電視上看見他們正吃飯的場景,並不知道吃什麼,但是大家也是可以猜的出來的,那時候的菜,肉菜是很少的,素菜佔大多數,一頓餃子也是比較奢侈的,雖然那時候沒有現在吃的好了,但是年味兒確實比現在的年味兒要足很多,真的是比較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