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羅布泊生態演替規律,綠會召開羅布泊生物多樣性科考實施...

2020-12-15 中國綠髮會

歷史上曾經土肥水美、林草鳥獸蟲魚等生物資源豐富的羅布泊,在局域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最終變成了世界聞名的「死亡之海」。羅布泊在生態系統演化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在今天又有著怎樣的規律與演替趨勢?今年7月,中國綠髮會發起的「羅布泊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2020-2030)」大型科學考察項目正式啟動。9月1日,綠會相關部門就前期徵集的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及水文生態科學考察方案進行了討論。

羅布泊是一處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的大型乾涸湖泊,是我國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歷史上也曾見證過區域內人類文明(如樓蘭古國)的興衰起落。研究資料顯示:6500萬年以來青藏高原的整體抬升,阻隔了翻越高原並深入我國西北地區的水汽通道,使得區域氣候和生態系統被重塑,該區域內氣候逐漸變得乾旱。上個世紀初,隨著羅布泊區域內生產生活的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更加劇了區域生態環境的乾旱化過程,最終羅布泊變成了「死亡之海」。

然而,科學家們注意到:近幾十年來持續的氣候變暖,正在改變著全球的水文循環過程,比如有觀測資料顯示,中國氣候的臨界點已經出現大面積漂移,北方半乾旱和乾旱地區近年來降水量均呈現明顯增加趨勢,北方乾旱地區的植被也在大面積恢復,曾經極度乾旱的塔裡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也開始出現大面積降雨。在這樣的氣候暖溼化背景下,羅布泊這個因乾旱而「死亡」的湖泊,能否再次恢復勃然生機並再現碧波蕩漾?綠會「羅布泊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2020-2030)」大型科學考察項目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及水文生態科學考察方案》中明確將主要圍繞包括羅布泊水文系統在內的生物多樣性現狀、近60年來區域內農田和水利工程開發建設對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及水文生態系統的影響、氣候暖溼變化過程中的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和水文生態系統變化趨勢、跨區域調水工程對區域生物多樣性及水文生態系統恢復的可行性等科學問題進行考察,具體的科考內容,將涉及羅布泊流域生態系統和物種類型、數量、分布與變化等相關調查與監測,羅布泊上遊河流水利工程分布及生態流量調查與監測,羅布泊河流和荒漠生態系統綜合觀測站選址、建設與運行監測等。

按科考計劃,科考隊預計於今年9月底出發開展第一期調查與觀測,屆時將在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博斯騰湖-孔雀河-羅布泊水系、塔裡木河-臺特馬湖沿線水系、車爾臣河-臺特馬湖-喀拉和順湖-羅布泊水系等區域進行流域自然和人文基礎背景的調查與調研,採集水生生物、土壤、荒漠植物、昆蟲、微生物和基因樣本、以及開展野外長期觀測站和定期觀測點選址等工作。

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及研究室、宣傳部等部門參與了本次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及水文生態科學考察方案討論會。周晉峰博士在討論會上強調,羅布泊的生物多樣性科學考察,應該專注於宏觀視角、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視角,要著重從三個維度開展各項科學考察工作,一是記錄,即最大程度上將羅布泊現階段的生物多樣性現狀記錄下來,從微觀到宏觀、從生態系統、物種、基因等層面都要記錄下來;其二是注重變化研究,即通過對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基礎資料的研究,探究和預判區域性生態系統演變的趨勢,其三是開展改善區域生態系統的幹預性試驗。「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們既反對人定勝天,也不認同完全不作為,而是堅持自然為主,順勢而為,我們希望在適應氣候變化的前提下,對生態演化進行適度幹預或研究,比如通過試驗樣方對比,探究如何經濟有效地加強區域生態系統活力並向好的方向發展「,周晉峰博士稱。

羅布泊生物多樣性科考歡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為媒體預留考察名額,歡迎報名聯繫方式見中國綠髮會微信公眾號。

整理/Gone 審 /summy 責編 /angel

相關焦點

  • 彭加木失失蹤前後,羅布泊曾經發生了什麼?真是網友傳說的那樣?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
  • 科學家繪出羅布泊萬年氣候圖 環境仍持續惡化
    「這個時期,羅布泊湖水微鹹或半鹹,有一定水生植物,自然環境比現在好得多。」距今3400-5900年間,羅布泊有較多來水匯入,胡楊成林、動物種類豐富,牧業發達。這一時期羅布泊地區出現了分布在孔雀河下遊幹流兩岸及支流小河東岸的小河-古墓溝(太陽墓)文化,其年代為距今約3500年到3900年。距今2200-3400年間,羅布泊出現乾涸事件。
  • 綠會完成GBIF全球生物多樣性知識聯盟倡議之簡體中文版翻譯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日前,世界最大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簡稱GBIF)再次致信綠會,圍繞倡議建立的「生物多樣性知識聯盟」等事宜進行了溝通。
  • 彭加木是生物學家並非地質學家,當年羅布泊發現了什麼可怕的生物,讓一個生物學家帶隊考察?
    1980年6月17日在新疆羅布泊科學考察時失蹤的彭加木是一位生物化學家,而並非是探險家或地質學家,當時組織上為什麼會派一個生物化學家前往羅布泊考察
  • 另類的祭奠方式,羅布泊的一塊紀念碑前堆滿水瓶
    對於羅布泊的記憶,只停留在初中,那時我們有一篇課文叫《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大概介紹的就是羅布泊的消亡,以羅布泊為例,呼籲人們保護環境,愛護自然,不然再牛馬成群的地方也會變得毫無生機。因為時間距離比較久遠,所以只記得這麼一句原文:羅布泊,「泊」字左邊是三點水啊!
  •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入選20世紀世界十大之謎當之無愧
    有人說,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入選20世紀世界十大之謎當之無愧,因為它最具懸念,最讓人震驚,最不可思議!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在羅布泊不幸失。
  • 關注文化生態演替問題
    如果將人類文化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無論是文學還是藝術都處在不斷發展、變化、演進之中。文化生態是將生態學方法運用於文化研究的交叉科學。文化生態演替和哪些因素有關?當前文化生態學研究取得了哪些進展?文化生態保護對維護文化多樣性具有何種現實意義?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邀請東南大學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方李莉進行解答。
  • 綠會GBIF組更新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9月30日,綠會GBIF工作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平臺更新並發布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這兩組數據是綠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先生的最新觀測記錄。昆蟲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羅布泊發生過哪些詭異事件?彭加木失蹤的真相是什麼?
    今天趣歷史小編為大家帶來羅布泊的神秘事件,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作為我國十大禁地之首,羅布泊可不是浪得虛名的,這裡發生了太多離奇而詭異的事情了,讓人不敢輕易踏足於此。除了彭加木的失蹤之謎以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羅布泊的雙魚玉佩事件了。先前網傳有一位老兵回憶了雙魚玉佩事件的全部過程,看完之後感覺整件事非常的玄幻。
  • 穿過羅布泊的「浩渺煙波」
    □遊客 文圖      知道羅布泊應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科學家彭加木失蹤那年。隨著媒體報導尋找彭加木的進程,心也被牽動著進入了羅布泊,從而也了解了這個兩千年前絲綢古道上的必經之地,現在充滿著神秘與兇險。  從敦煌進入羅布泊,玉門關是必經之路。站在玉門關前,任何人都會想起「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
  • 他是彭加木夥伴,入羅布泊考察38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
    而羅布泊就像一個拿著劍的騎士守護著樓蘭,阻止那些追隨者來染指樓蘭。彭加木就是其中的一個追隨者,他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再也沒有回去。而夏訓誠作為彭加木的夥伴,一直將彭加木的失蹤放在心上,曾38次入羅布泊科學考察並尋找彭加木的蹤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並掀開了羅布泊和樓蘭神秘的面紗。
  • ...恢復生物多樣性|綠會秘書長參加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項目研討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6月10日,中國綠髮會一行前往南苑公園參加了由北京市豐臺區園林綠化局主持召開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A地塊生物多樣性恢復研討會。按照會議議程,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討論會上首先介紹了規劃方案,包括南苑歷史研究、大泡子歷史變遷、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A地塊——大泡子的現狀、生物多樣性調查等內容。並由北京師範大學張正旺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張志翔教授、國家環志中心主任陸軍研究員、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館員張勁碩博士等專家為方案給出意見或建議。
  • 10年前4人科考失蹤,10年後1人回來~羅布泊探險走出來的活人(1)
    你聽說過死亡之海嗎,沒錯就是羅布泊無人區。據說只要去這的人都是有去無回,還想再了解的小夥伴可以搜索一下「彭加木」你會得到更多收穫。今天說的這部電影《雙魚隕石》講的就是發生在羅布泊的故事,因為沒什麼明星,更沒多大的宣傳力度,顯然是一部低成本電影,我最開始還真沒太在意,後來好多粉絲向我推薦,看了一下以後眼前一亮果然很香,拍出了國際級懸疑大片的感覺了,那必須解說一下。故事是這樣的,一隻科考小隊在1999年進入羅布泊勘測就再也沒走出去失去了聯繫了。
  • 為什麼羅布泊一年四季都可以旅行?
    ,一年中我們接收到的關於羅布泊旅行的問題比較多,總結了一下,發現有一個問題被問到的次數比較多:一年之中什麼時候去羅布泊穿越合適/什麼時候可以去羅布泊旅行。這是因為羅布泊無人區內的景觀構成基本以沙漠、荒漠、戈壁為主,景色相對單一。而羅布泊地區又是全年最乾旱的地區之一,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天,基本都不會降水。
  • 關注丨山西惟一原始森林都有什麼奧秘? 快看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發布
    關注丨山西惟一原始森林都有什麼奧秘? 確立了自然保護體系的「參照系」 本次科考從研究森林生態系統、景觀生態系統演替的尺度,對原始林組成、結構、功能、演變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探明了原始森林的原真性、完整性等本質特徵,以混溝典型原始林確立了華北地區生態地理區域生態系統的參照系,為我省以建立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決策支撐。
  • 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僅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了何處?
    幾年前,在電影《九層妖塔》中,留下一張「我往東面找水去」字條,隨後在沙漠失蹤的楊教授,影射的正是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彭加木,1925年出生,廣東番禺人,他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毒學家,自1956年放棄去莫斯科學習核磁共振新技術的機會後,他就遠赴新疆進行科考。然而在1957年,彭加木卻被診斷出患有胸腔縱隔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癌症。不過,彭加木並沒有被病魔擊倒,而是將餘生奉獻給了祖國。
  • 無人區見證人性複雜,中國四大無人區,神秘而又人跡罕至的羅布泊
    中國四大無人區,新疆羅布泊、阿爾金,青海可可西裡,西藏羌塘。可可西裡、羌塘和阿爾金呈斑片狀分布,相互關聯。由於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自然生態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已成為無人區。而新疆東部羅布泊的無人區海拔不到1000米。
  •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中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 西雙版納傣族「竜林」 (II)日前,綠會國際部向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平臺(IPBES)提交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保護「竜林」的故事。IPBES是一個獨立的政府間機構,由136個會員國和締約方組成,負責向決策者持續更新生物多樣性、人類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權威知識。綠會「走出去」辦公室為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積極參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竜林」是由傣族宗教信仰和鄉規民約保護下的一個小型自然保護區。竜山中良好的原生植被、生態系統是大型物種基因庫,十分寶貴的資源。
  • 羅布泊耳朵上的方形綠色是什麼?
    羅布泊在南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東部,形狀像耳朵,曾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因為塔裡木河沿岸人口的增加,用水量增大,導致下遊斷流,羅布泊在1970年後乾涸。羅布泊在衛星地圖上看這一片是沙漠的顏色,但是在耳朵的北邊有一大片綠色區域,大概是長方形,不規則,寬度9公裡,長度21公裡,面積186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