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僅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了何處?

2020-12-22 睿歷史

幾年前,在電影《九層妖塔》中,留下一張「我往東面找水去」字條,隨後在沙漠失蹤的楊教授,影射的正是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

彭加木,1925年出生,廣東番禺人,他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毒學家,自1956年放棄去莫斯科學習核磁共振新技術的機會後,他就遠赴新疆進行科考。然而在1957年,彭加木卻被診斷出患有胸腔縱隔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癌症。不過,彭加木並沒有被病魔擊倒,而是將餘生奉獻給了祖國。

1980年5月,彭加木第三次去羅布泊考察,他們一行十人先後遭遇了沙塵暴、車輛受損、迷失方向等一系列問題,但幸運的是,他們都順利挺過來了。6月5日,彭加木一夥由北向南,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縱穿羅布泊,打破了「無人敢與魔鬼之湖挑戰」的神話。

休整了5日後,考察隊再度出發,6月16日傍晚,他們來到了羅布泊東岸庫木庫都克。然而,此時的考察隊卻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缺水、食物、汽油,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如果再得不到及時補給,也許他們真的會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為了生命安全起見,隊長彭加木在晚上10點左右,向駐紮在羅布泊附近的軍隊電臺,發送了一封求援電報。第二天上午十一點半,駐軍回信了,可是正當隊員準備把消息拿給彭加木看時,他卻不見了,隊員只在他的地圖冊中發現了一張字條:」我往東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時三十。」

詭異的是,彭加木從此一去不歸,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為了尋找彭加木,國家曾進行了四次大搜尋。第一次,是9名科考隊員循著彭加木留下的腳印尋找,可是腳印到了距離營地10公裡堅硬的鹽殼板時,就驟然消失了。

第二次,國家共派出9架直升飛機,3架安—2型飛機進行地毯式搜索,但仍一無所獲。第三次,在29架飛機、48輛汽車、多條警犬的搜索下,還是沒找到彭加木的蹤跡。第四次,搜尋人員共找了1011平方公裡的範圍,可是到了最後,依然無功而返。

由於多次尋找無果,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於1981年11月1日,在彭加木最後失蹤的地方,樹立了一塊紀念碑,碑上刻著:一九八零年六月十七日彭加木同志在此科學考察時不幸遇難。如今40年過去了,世間仍沒有彭加木的消息,不過關於他失蹤的傳聞,卻越來越多。

第一個說法,叛逃美國。1989年10月11日,彭加木已經失蹤9年,這時候,《中報》上的一則《在羅布泊失蹤名科學家彭加木突在美出現,熟人見面拒絕相認》的頭版頭條,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中美雙方都在文章中尋找蛛絲馬跡,一探消失之謎的真相。

文中稱,一個叫周光磊的中國留美學者在華盛頓的一家飯店吃飯時,看見了彭加木,由於二人是多年老友,所以他一眼就認了出來。然而,彭加木見到他時,卻裝作不認識,緊接著,他就跟隨兩個美國人匆匆而去了。不過,周光磊的謊言很快就被擊破了,《人民日報》在1980年11月18日發表了一則聲明,正式闢謠。

第二個說法,羅布泊病毒說。羅布泊被稱作「死亡之海」,在那裡發生過不少無法解釋的事件。與此同時,那裡還是神秘的「21基地」,曾是戒備森嚴的核基地。當地有一個傳說——核爆炸之後,羅布泊出現變異病毒,彭加木也許正是碰到了這個病毒,也離奇「消失」的。

類似於病毒說,其實還有「雙魚玉佩說」與「時空穿越說」,這兩個說法,一個說彭加木被「複製」了,為了不讓世人發現,所以改名換姓;另一說彭加木穿越回了西漢,成為了王莽,之後他代漢建新,實行了土地國有、計劃經濟制度、廢除奴隸制等多項改革措施,若王莽不是彭加木穿越過去的,他的思想為何會如此超前?

不過以上幾個說法,實在太過於匪夷所思,所以暫時不納入考慮範圍內。最後一個,則是「隊友論」。2012年,一個叫朱明川的法醫,稱自己在一個老法醫的辦案日記中,發現了一個「不能說的秘密」。他說彭加木的乾屍早在2005年4月11日就被發現了,只不過他不是渴死的,而是遭到了「攻擊」。

在乾屍頭部,有3處鈍器傷、四肢有11處銳器傷,胸、腹、背部有27處銳器傷……此外,彭加木留下的紙條也有日期篡改的痕跡,6被改成了7,這一點很明顯,但就是沒人調查。再者,彭加木失蹤那天,庫木庫都克颳了大風,大漠中飛沙走石,為何還會有如此清晰的「腳印」?

但是警方調查之後,卻並沒發現任何一個叫「朱明川」的法醫,而且那個老法醫也是不存在的。實際上,當年彭加木的兒女因為一些不明原因,不願意配合做DNA鑑定,所以沒人知道那具乾屍究竟是不是彭加木,如果是的話,恐怕事情就會變得複雜了。

相關焦點

  • 彭加木失蹤40年,他到底去了哪裡?
    而這部電影的靈感,想必是來自於著名的彭加木失蹤案以及早些年對於雙魚玉佩的傳聞了。1980年6月17日,中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彭加木在留下一張字條後蹤跡全無,此後國家組織的大規模搜索行動就有四次,而民間探險團隊每年組織的小規模尋找更是數不勝數,但至此40年過去了,彭加木依然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入選20世紀世界十大之謎當之無愧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入選20世紀世界十大之謎當之無愧像我爺爺這樣搞情報工作退休的人,他那一屆有10個人,軍銜都是少將彭加木(1925─1980),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人,漢族。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在羅布泊不幸失。
  • 彭加木到底是失蹤還是穿越了?
    彭加木到底是失蹤還是穿越了?穿越一說只能怪吃瓜群眾想像力太豐富,目前的科學理論支持穿越的只有廣義相對論中的蟲洞。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可以使時空發生彎曲,那麼很可能存在一種情況不同時間、空間的兩點因時空彎曲連接在一起。
  • 羅布泊發生過哪些詭異事件?彭加木失蹤的真相是什麼?
    今天趣歷史小編為大家帶來羅布泊的神秘事件,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作為我國十大禁地之首,羅布泊可不是浪得虛名的,這裡發生了太多離奇而詭異的事情了,讓人不敢輕易踏足於此。除了彭加木的失蹤之謎以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羅布泊的雙魚玉佩事件了。先前網傳有一位老兵回憶了雙魚玉佩事件的全部過程,看完之後感覺整件事非常的玄幻。
  • 他是彭加木夥伴,入羅布泊考察38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
    而羅布泊就像一個拿著劍的騎士守護著樓蘭,阻止那些追隨者來染指樓蘭。彭加木就是其中的一個追隨者,他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再也沒有回去。而夏訓誠作為彭加木的夥伴,一直將彭加木的失蹤放在心上,曾38次入羅布泊科學考察並尋找彭加木的蹤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並掀開了羅布泊和樓蘭神秘的面紗。
  • 彭加木是生物學家並非地質學家,當年羅布泊發現了什麼可怕的生物,讓一個生物學家帶隊考察?
    他們生產力極頑強,婦女沒有血壓還能自然分娩,夜間藉助微光即可精準射殺監視的戰士。一名老年沙民的體力也接近一名年輕的士兵。這批人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後來80年代彭加木率領考察團進入羅布泊,他們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周密。但最後還是出事,其原因不在彭,而是考察隊中出現敵特,且牽涉到高層博弈,所以最後只能放棄對彭的尋找。但彭一行的目的已經被當時的外媒報導(見亞洲自由之聲)渲染了 。
  • 彭加木失失蹤前後,羅布泊曾經發生了什麼?真是網友傳說的那樣?
    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農學院,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羅布泊失蹤。首先來回答彭加木為什麼要三次去羅布泊的問題,這個到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機密了,即彭加木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 他和幾個科學工作者環繞羅布泊一周,採集了水樣和礦物標本,對當時流入羅布泊的三條河流
  • 中國科學家離奇失蹤,國家找了他40年,至今仍沒發現任何線索
    除此之外,我國生物學家彭加木也是犧牲在這裡。彭加木1925年出生在廣東番禺,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1956年,他本來在上海有一份優越的工作,但在1964年,他放棄了在上海的工作去到環境惡劣的羅布泊進行考察。之所以要去羅布泊考察,是因為羅布泊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還可能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 40年前彭加木神秘消失,至今生死未卜,還有一件物品也被其帶走
    1980年,中國組織了一支隊伍要去羅布泊這個類似於戈壁灘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而這次考察也是打著科技探測的目的前往的,但是在隊長彭加木的帶領之下,隊員們雖然已經對於羅布泊地區作出了相應的考察
  • 彭加木究竟是怎麼死的?法醫揭露真相,怵目驚心!
    1980年5月,彭加木帶領一支科考隊深入羅布泊,採集土壤和多種生物標本,可是卻於同年6月17日在羅布泊失蹤了,從此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  羅布泊位於新疆東南部,那裡原本是一片湖泊,70年代初漸漸乾涸,如今只剩下戈壁、鹽鹼灘、沙漠。羅布泊曾是原子彈實驗基地,60年代中期,彭加木就曾主動請纓進入羅布泊,尋找研製核武器所需要的重水。
  • 彭加木是被隊友害死的?專家怒了:純屬無稽之談,妖言惑眾
    唐守業,曾任內蒙古赤峰市紅山晚報總編輯,山東威海晚報副總編輯,曾23次探險死亡之海羅布泊,拉著駱駝徒步塔克拉瑪幹沙漠9天,也曾探訪過西遊記裡滑稽古怪的天堂女兒國,他的探險經歷被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新華社等全國百餘家媒體報導過,也曾接受過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陳魯豫,胡一虎和央視董倩獨家專訪,並連續兩次被評為威海市十大新聞人物!
  • 當年隊友鑑別後宣稱哈密大戈壁乾屍不是彭加木
    新聞人物科學家彭加木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人。1979年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他曾三次進入羅布泊地區進行科學考察。1980年5月,他最後一次帶隊進入羅布泊考察,6月17日,考察隊在庫木庫都克附近紮營。當時,汽油和水所剩無幾。
  • 28年前,中科院院士陳彪在南京鬧市區神秘失蹤,至今依然毫無線索
    1980年,彭加木和他的夥伴進入了生命禁區羅布泊,在羅布泊行走的他們最終彈盡糧絕,缺少了水源,在等待物資的過程中,彭加木給隊友留下了一張紙條,接著便去尋找水源了,沒想到等救援隊來了之後,彭加木還是沒有回來,而中國多次展開了尋找,最終依舊沒有找到這個離奇失蹤的人。
  • 第二次尋找彭加木 彭妻帶走一包沙子紀念失蹤丈夫
    第二次尋找彭加木時,彭妻親到失蹤現場  在當年夏天第二次大規模尋找彭加木時,彭加木妻子夏淑芳帶著兒子,從上海趕來,迫切要求隨隊搜尋。考慮到夏淑芳的體質和羅布泊地區的惡劣環境,新疆科學分院領導只同意彭加木的兒子彭海隨隊尋找,安排夏在敦煌某防化連的大本營。
  • 另類的祭奠方式,羅布泊的一塊紀念碑前堆滿水瓶
    而上個世紀80年代,彭加木的名字應該是舉國皆知。1964年,彭加木與羅布泊第一次接觸,不過只是在外圍進行了科考,這次科考他採集了水和礦物標本,對流入羅布泊的三條河流進行了鉀含量的初步研究,認定羅布泊是寶地。
  • 當年隊友鑑定後稱羊毛衫和手錶不是彭加木穿戴
    「失蹤那天,彭加木穿一件純白色襯衣,說是白色,顏色略微偏藍。」閻鴻建說,帶暗條紋的,顯然不是彭加木的。  傅春利告訴記者,幾天前,在他聽說乾屍身穿白色的確良襯衣時,連忙向彭加木當年的隊友核實,在他們仔細觀看乾屍照片後,希望的肥皂泡又一次破滅了。  他說:「有人僅僅看到襯衣的相似性,卻沒有注意到乾屍穿的黃色毛衫是開襟的,還帶有紐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