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山西惟一原始森林都有什麼奧秘? 快看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發布

2020-12-18 澎湃新聞

關注丨山西惟一原始森林都有什麼奧秘? 快看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發布

2019-09-20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尚雯 董雷報導:山西混溝保存著華北唯一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豐富,保育著金錢豹、紅腹錦雞、獼猴連香樹等32種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動植物,以及青檀、山白樹、暖木等3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動植物和174個中國特有種......9月20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相關情況。

上一次科考隊員均來自本省林業系統,這次面向省外選聘權威專家作為指導老師,形成了梯次隊伍,聯合省內地質土壤專家進行了大量取樣檢測,提升了科考的準確性、完整性和覆蓋面,也為我省林草系統培養了野外科考的技術骨幹和本土專家。

摸清了「物種基因庫」的資源本底

科考發現混溝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處華北地區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本次科考記錄到443種維管束植物和111種陸生脊椎動物,來源上具有南北交錯和東西匯集的特點;保育著金錢豹、原麝、紅腹錦雞、獼猴、大鯢、黑鸛、連香樹等32種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動植物,以及青檀、山白樹、暖木、鐵木、蒼鷺、復齒鼯鼠等3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動植物和174個中國特有種;混溝原始林內高度近30 米、年齡在百年、最大為幾千年的古樹多達43種、5萬餘株,生長良好,基因資源寶貴。

確立了自然保護體系的「參照系」

本次科考從研究森林生態系統、景觀生態系統演替的尺度,對原始林組成、結構、功能、演變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探明了原始森林的原真性、完整性等本質特徵,以混溝典型原始林確立了華北地區生態地理區域生態系統的參照系,為我省以建立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決策支撐。

找到了多功能森林培育的「教科書」

混溝原始林系統是在未經幹擾條件下,多因子共同作用、動植物協同演變而生成的多功能森林生態系統,蘊含了豐富而複雜的天然林演變規律。其植物間、動物間及動植物間的系統演變,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等多種功能的協調演變,均為我省天然次生林的精準修復,多功能闊葉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優質的「教科書」。

形成複製推廣的「新模式」

與35年前保護區成立之初的第一次科考結果相比,混溝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和價值都得到明顯提升。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指數達到了1.84,提高了8%左右;山白樹、連香樹、暖木等珍稀植物的數量和分布範圍出現了明顯的增加和擴展;水土流失侵蝕模數下降了15%左右,水源涵養功能提高了16%左右;原始林的負氧離子濃度為每立方釐米900-3800個、平均濃度1900個,林內空氣達Ⅰ級質量標準,比保護區外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了約20%,體現了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用科考成果、動態調整保護模式、推行適應性保護的顯著成效,也說明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對全省的重要生態資源進行保護,是生態保護最有效的形式。

此外,本次科考較為準確地評價了混溝原始林區的地質特徵和服務功能價值,形成了混溝「五大定位」和森林生態系統「五大特性」的基本結論。混溝的「五大定位」,是華北火山巖地貌的博物館,是華北地區生物多樣性、特別是闊葉喬木樹種多樣性的富集區,是暖溫帶闊葉古樹的植物園,是華北地區原真性森林生態系統的標準地,是金錢豹等珍稀瀕危物種擴散的重要廊道。混溝森林生態系統「五大特性」,即顯著的起源原真性、結構完整性、動態穩定性、區位獨特性、物種珍稀性。混溝生態系統的特徵和演變規律,對加快國土綠化、保護生態環境、培育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是我省彌足珍貴的物種寶庫。

(編輯:劉聰)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又有重大科考成果
    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雲龍,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俊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巡視員陳俊飛,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學斌,介紹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年5月,省林業和草原局組織了「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學考察」,成果於近日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論證。
  •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
    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雲龍,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俊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巡視員陳俊飛,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學斌,介紹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本次科考成果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山西具有重要意義。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省林業和草原局張雲龍局長、楊俊志副局長、陳俊飛副巡視員和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郭學斌院長,介紹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 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再次綜合科考
    本報訊  記者馬雨晶 景慎好報導  9月20日,山西省政府發布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歷山混溝原始森林科考成果。本次科考記錄到443種維管束植物和111種陸生脊椎動物,其中有32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植物,3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動植物和174個中國特有種。  混溝原始林位於山西省南部的中條山東段、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 山西組織科考隊揭秘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
    2019年5月,山西組織對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歷山混溝原始林進行了第二次綜合科考。 劉小紅 攝中新網太原9月20日電 (劉小紅)2019年5月,山西組織對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歷山混溝原始林進行了第二次綜合科考。
  • 山西混溝保存著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
    混溝原始森林保育著金錢豹、紅腹錦雞、連香樹等32種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動植物;原始林的負氧離子濃度為每立方釐米900—3800個林內空氣達Ⅰ級質量標準……9月20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林業部門相關負責人和專家發布了「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
  • 時隔35年,山西「揭秘」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
    「經過專家論證,目前混溝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動植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提升,保護成效顯著。」9月20日,山西曆山混溝原始森林第二次綜合科考成果正式發布。 事實上,早在1984年山西組織的第一次綜合科學考察就已經認定:「山西混溝保存著華北唯一一塊原始森林」。
  • 長島綜合科考報告成果發布
    長島綜合科考報告成果發布 2020-09-24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藏科考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青藏科考  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這次科考展示的只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一角,還有眾多不同學科的科考團隊在開展工作,新京報將持續關注。  本次科考主要任務  8月30日至10月3日,科考隊分別考察了色林錯北雙湖縣多瑪鄉一帶的晚古生代地層、尼瑪縣熱覺茶卡一帶的二疊紀-三疊紀地層、尼瑪縣榮瑪鄉一帶的奧陶紀、泥盆紀和二疊紀地層以及尼瑪縣文布鄉一帶的二疊紀地層沉積。
  • 大自然森林科考一日營,不野不成長!
    夏季炎熱,但是到了林子裡面卻有樹蔭,這個時候螞蟻、蝸牛都蠢蠢欲動,想要告訴你點什麼。,這是個收穫的季節,孩子們在林子裡面能發現什麼呢?在森林徒步過程中,需要孩子們運用綜合感官,發現大自然的神奇、奧秘和美好。鍛鍊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想要在野外生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看看人家經驗豐富的貝爺也是需要一番辛苦的呢。
  • 在山西裡,有這樣一個自然風景,原始森林
    在山西有這樣一個集自然風光、地質構造、原始森林、珍稀物種、紅色革命根據地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他以衛國戰爭而聞名。是國家森林公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和革命傳統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黃崖洞景區的第一個景點是「瓷圪廊」(山西方言),這是通往黃崖洞的必經之路,他看起來像Y,具有萬夫莫開的潛力。他就像一個從他劈開的巨劍,兩邊有懸崖,中間有一個敞開的通道,在黃崖洞保衛戰中,我軍曾派小戰士崔振芳在這裡的吊橋上呆了一年,在山外封鎖日軍7天7夜,他一個人用馬尾炸彈消滅了敵人剩下的名字。
  • 突破原始創新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研究新成果發布
    備受生物醫藥行業關注的「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的研究取得了創新性突破。2019年5月16日,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就「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研究成果舉行了學術交流及新成果發布會。
  • 神龍架的原始森林最深處到底有什麼未知生物呢?科學家給出答案
    有說野生神出鬼沒,甚至會騷擾獨行的婦女。為了證實野人是否存在,有關機構還進行了科考。然而結果並未發現任何野人,緊靠村民提供的一點線索或者一些疑似野人的足跡,根本不足以發現或者認定神農架存在野人。神農架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是封閉狀態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即使到現在為止依然保持著它的原始風貌。
  • 和孩子一起,在原始森林上一堂別樣生物課吧!(內含福利)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擁有中國最完整、最原始、最真實的自然生態系統。在此之前,這片國家公園從未對公眾開放過,是實打實的「原始森林」。在這裡,我們可以把大自然原封不動地送到孩子手上,讓孩子們在漫山遍野中拾得關於科學的答案。
  • 山西發布「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研究成果」
    山西發布「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研究成果」 2019-05-18 05:50 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
  • 原始森林最毒的氣體!蚊子都不怕,還能存活,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同時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瘴」並非一定就是「氣」,是存在兩種形式,它發作的情形一種是有形的,還有一種是無形的,所以這裡存在誤區,大家一定要分清楚,瘴氣如今在全球範圍之中,大多數的原始森林都有,進入原始森林探險的朋友一定要多多關注。
  • 原始森林裡的瘴氣是如何出現的?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大家一定要分清楚,瘴氣如今在全球範圍之中,大多數的原始森林都有,進入原始森林探險的朋友一定要多多關注。 瘴氣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甲烷、硫化氫、氨氣等等,而這些氣體形成之後,在高溫狀態之下也容易瀰漫,在很遠的地方都能夠明顯地聞到,動植物的腐爛味道大家應該也是深有體會,很多人應該也聞到過。
  • 中國原始森林僅佔全國森林面積7.59%—新聞—科學網
  • 中山大學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開工建設
    開工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中山大學供圖)央廣網廣州11月7日消息(記者鄭澍)10月28日,中山大學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下稱中大科考船)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開工儀式。據悉,該船是目前國內設計排水量最大的綜合性科考船。
  • 跟著地質學教授去科考,破譯喀斯特巖溶密碼!
    我們的目標  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養成勇於探索、不畏艱難的科學精神  掌握野外科考基本技能  增強綜合思考問題能力,對戶外運動風險的規避和活動執行有豐富的經驗。  「大石圍天坑」居世界之首,四周被像刀削過似的懸崖困謂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底部是人類從未涉足的幾十萬平米原始森林,並與地下河相通...
  • 成都科考人員發現「消失」108年的物種,還有了中文名——貝葉芒毛...
    追溯到2015年10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科考人員正沿著中國墨脫縣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的季雨林小路行走,他們此行的任務,是採集特殊的植物製作標本。考察過程中,路邊懸掛的枯枝上,一株特殊的植物吸引了物種採集者胡君的目光。按照採集標本流程,胡君對其採集了標本,但胡君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平常的動作,卻給本次考察帶來了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