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親情治癒人生創傷,母愛是一種雙向成全

2020-12-22 娛樂哈吧鏡

由周迅、趙雅芝、惠英紅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通過一樁特殊的兒童誘拐案展開了一番女性成長話題的巡禮。從家庭暴力問題,到親子關係,親密關係,再到女性成長,最終落腳到兩個字:母親。

在劇中像我們勾勒了形形色色的母親。有為了保護女兒,免受丈夫家暴,免於刑罰而拋棄自己女兒的母親鍾惠。有獨自撫養三個女兒的事業型單身母親袁玲。有未婚先孕卻因對方父母反對不能結婚,毅然拋棄渣男打算獨自生下孩子的母親林亦之。有一方面討厭孩子拖累自己尋求幸福,而對其實施虐待,另一方面又割捨不下的貧窮單身母親穆靜。當然,還有本劇的主角林緒之這個特殊的「母親」。

有人說,男人是在孩子出生後才有當父親的感覺,但女人卻是在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便成了母親。但沒有女性生來就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劇中黃覺有句話說得好:「上帝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所以創造了母親。但母親她終究不是神」。可能對於女性來說,一輩子最大的成長和修煉就是做母親的那一刻。母親的角色讓我們懂得責任,懂得關心,懂得牽掛,懂得照顧他人。在摸索如何成為母親的過程中,女性和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長,共同修煉。母親希望成全孩子,孩子也在成全母親。

就像劇中的林緒之,她不知什麼原因就是不記得她被收養以前的事情,也不記得自己生母的樣子,也不知道為什麼當年母親會拋棄她。她在「我是誰」的問題上反覆尋找著答案,成為她的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使她養成了孤僻、怕與人接觸的性格。她不敢談戀愛,不敢對自己的人生有愛的奢望,更感受不到養母袁玲對她無私的奉獻。只到小女孩林小鷗的出現,喚醒了她心中沉睡的母愛。在照顧林小歐的過程中,才讓她體會到做母親的心境,從而原諒了自己的生母鍾慧,並更加愛戴自己的養母袁玲。

林緒之的養母袁玲,生母鍾慧,還有林小鷗的生母穆靜都是曾被生活深深傷害的女人。她們都曾是單身母親,都曾因自己的軟弱而死死地抓住一個渣男過日子,結果給自己和孩子都帶來了無可挽回的傷痛。可她們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她們不同的結局。

面對都來自丈夫的家暴和不公正待遇,袁玲選擇奮起反抗,用自立自強擺脫丈夫的控制。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生活,她一面平衡這女兒們之間的母愛,一面努力工作,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最後,她不僅擁有了自己的事業,還讓她成為三個女兒身後最強有力的後盾。有了她這樣的母親,被渣男欺騙的二女兒林亦之才有這個底氣,主動與沒擔當的男友提出分手,自信地迎接單身母親的生活。也因為有了她給林緒之的溫暖,讓林緒之起了收養林小鷗的憧憬,並開始以她為榜樣給予林小鷗最好的母愛。

而林緒之的生母鍾惠在面對丈夫實施的冷暴力時,表現出的卻是隱忍和懦弱。儘管她在盡力在用自己的柔弱的臂膀,竭盡所能地保護自己的女兒免受傷害。但最終卻沒能阻止丈夫給女兒心中留下的可怕陰影。林緒之用一把火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而鍾惠能做的只是帶女兒逃跑,最終將女兒丟在自己覺得不錯的福利院中,自己去遭受了15年的牢獄之災。雖然此舉她認為是女兒逃脫厄運的唯一辦法,卻沒想到,這樣不明不白的分別同樣給林緒之帶來了巨大的童年陰影,使她一直在人際交往上有障礙。

穆靜在劇中可以說是一個不稱職母親的典型。她既沒有鍾惠那樣的能力,在經濟上獲得獨立的地位,又沒有鍾惠對待女兒的溫柔與疼愛。她認為,自己未婚先孕的林小鷗是自己生活的累贅,一直拖著她不能追求她想要的生活。於是當男友尚武拿小鷗當玩物進行虐待時,她成了幫兇,甚至為了討好尚武,她待小鷗更加糟糕,為的只是得到尚武那少得可憐的溫暖。直到小鷗真的丟了,她才感到害怕。她處在巨大的矛盾中,自己都還沒有足夠的心智去應付生活中的坎坷,自然難以給小鷗一個安定的家。反過來,都是小鷗在照顧她,安慰她。最後對小鷗喚醒了她,看清了尚武的殘忍,為孩子付出了自己。

有人說,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比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加的無私。在親子關係中,作為母親,與其說我們在養育孩子,不如說是孩子在治癒我們。通過他們所表現出的行為,讓我們正視自己的不足和缺點。通過他們對我們的依賴,讓我們懂得照顧和理解他人。在學會做一個母親的過程中,我們也開始治癒心靈的創傷,填補生活的缺失。孩子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充實而完滿,而我們則為孩子塗上了生命的底色。在這種雙向的成全下,我們彼此成就各自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在這本書中,治癒童年的創傷
    第二則新聞是這樣的:因自己的兒子不願意做作業,媽媽要跳樓,把兒子嚇得一再保住以後一定好好做作業。看到這兩則新聞後,心中五味雜成。在新聞中,看起來「受傷」的都是孩子。母親用了自己不合適的方式和子女相處,給孩子留下了各種創傷。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治癒原生家庭創傷 繪製理想人生藍圖
    遴選申論寫作技巧:本文整理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治癒原生家庭創傷 繪製理想人生藍圖。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蘇聯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兒子或女兒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包括學習好的品質和壞的品質。
  • 看見自己 讓子女遠離母愛之殤
    但媽媽依然經常告訴她,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在小雨和父親、爺爺、奶奶之間建起一道屏障,隔絕了她本該得到的親情。這份植入的恨,給小雨留下終身的遺憾和悔恨。不僅如此,媽媽還偷看她的日記,收買她最好的朋友當間諜,隨時電話遙控她;當不敢愛的她終於鼓起勇氣嘗試走入一段戀情,母親第一時間趕走了她的戀人……劇中,小雨向媽媽袒露心扉:「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找到愛人嗎?
  • 每一個母親最初都是《不完美的她》,在育兒中成長和自我救贖
    說到育兒這個話題,就離不開「母親」這個角色,也離不開「原生家庭創傷「的標籤。各行各業都有就業培訓,唯獨」為人父母「是沒有上崗培訓的。有人說過,」我們都是第一次學著做父母,肯定有不如意,失敗的地方「,每一個母親上任最初都是不完美的。若果有真愛,母親在育兒中一定能學會自我成長和蛻變,完成自我救贖。
  • 催淚親情故事《和聲》:特殊的「母愛」感人至深
    《和聲》提到"母愛",我們會想到什麼?幼年蹣跚時母親的愛護、青春叛逆時母親的叮嚀、成年遠走後母親的掛念、無助迷茫時母親的鼓勵、寂寞孤單時母親的陪伴等等。"母愛"的話題,訴說不盡。《和聲》是一部韓國親情電影,講述了特殊群體"女囚"與子女之前掙扎又複雜的"母子親情",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 親子育兒:看見自己 讓子女遠離母愛之殤
    但媽媽依然經常告訴她,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在小雨和父親、爺爺、奶奶之間建起一道屏障,隔絕了她本該得到的親情。這份植入的恨,給小雨留下終身的遺憾和悔恨。  不僅如此,媽媽還偷看她的日記,收買她最好的朋友當間諜,隨時電話遙控她;當不敢愛的她終於鼓起勇氣嘗試走入一段戀情,母親第一時間趕走了她的戀人……劇中,小雨向媽媽袒露心扉:「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找到愛人嗎?因為我沒有愛人的能力。」
  • 不完美的她:2種自私母愛造成的迴避型依戀
    熱播劇<不完美的她>近日已完結,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童謠、金士傑、黃覺等人的強大實力陣容,讓人驚喜;以及電影級別的拍攝手法、故事性的敘述方式,即便整個電視劇的節奏壓抑沉重,也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的看下去。這部劇函括了林緒之(周迅飾)的早期童年經歷對成長和現實生活的影響、親密關係、社會心理等相關知識。
  • 電視劇《不完美的她》講述著一個怎樣的故事
    好人有好報,在幫助小女孩穆蓮生的同時也漸漸的治癒了自己從小帶來的創傷。當然這也離不開她那單親養母袁玲多年細心關愛。單身的袁玲遇到林緒之這麼一個身事可憐的女孩,先天的母愛由此而生。說起林緒之的生母鍾惠,是一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女人,但也算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只因當年未盡一個母親的責任獨自離開自己的女兒林緒之。
  • 《母愛的羈絆》:女孩的幸福取決於她的媽媽
    也就是我們童年時候的隱性心理創傷深藏於潛意識,成長到某一個階段,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這種心理創傷會顯現出來,左右著我們的命運。習以為常了,以前不理解媽媽為什麼對待不合心意的話會立馬抓狂,立馬罵身邊的人沒有良心,都想逼死她,各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作死作活」。後來隨著樹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晰後,深挖自己內心童年的創傷,讓潛意識進入意識。
  • 治癒被原生家庭所創傷的人,剖析問題背後的真相,重啟新的人生
    最近在讀的這本《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中,也提到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但是作者金尚卻提出了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以此來治癒被原生家庭所創傷的人。這本《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作者金尚,是一名心理學碩士,同時也是一位高校心理教師,更是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創始人。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的第一階段就是重建安全感,重新建立擁有愛的感愛。
  • 最平凡人的是母親,最偉大的愛是母愛
    從來沒有一段文字可以詮釋母愛的那種偉大,雖然能寫出來的只是母愛冰山一角,卻可以表達我對您的愛,母愛像一縷燦爛的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母愛就像是春天裡的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像一劑苦口的良藥,為我們治癒心靈的創傷;母愛像一條春天的河,帶著滿滿的愛從我心底緩緩地流過。
  • 《二十不惑》四種母愛四種人生,段家寶幸運,而最無奈的卻是她!
    四種母愛背後對應的卻是四個女孩的四種人生,其中段家寶最幸運,而最無奈的卻是有錢卻缺少理解的羅豔!她的母親雖然出場戲份不多,但在和梁爽的相處中稍顯弱勢,梁爽經常對母親的態度不太耐煩。或許,梁爽是不甘於平庸的,但母親對她的關愛卻總是小心翼翼的,足見她們母女的關係並不親密,養成了梁爽高冷孤僻的性格!
  • 《不完美的她》不能給孩子美好未來,請不要把她帶到這個世界
    《不完美的她》 該片在還沒有播出時就備受大家關注,不僅超強演員陣容,而且翻拍來自日本豆瓣評分九點多分的日劇《母親》,討論的也是當今社會備受關注的女性話題。該劇以獨立女性為視角,講述由周迅飾演的林緒之憑藉心中的愛與光亮,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守護希望,溫暖治癒、感動人心的女性「自我救贖」的故事。
  • 治癒一個家庭從治癒父母的焦慮和創傷開始
    大頭媽的心情治癒一個家庭從治癒父母的焦慮和創傷開始這是一個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在麥肯錫工作過的臺灣年輕人寫的文章的題目。所以他說,治癒一個家庭從治癒父母的焦慮和創傷開始。而我想說的是,治癒一個孩子的焦慮從治癒父母的焦慮開始。前段時候我看了國內一個大學心理學專家寫的一篇調查報告,說北大清華有一半的學生有各種焦慮,有的學生嚴重到想自殺,因為已經不知道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沒有目標,沒有方向。
  • 《囧媽》:親情體現在細節上
    親情,是人世間較為珍貴的一種感情。它,讓人生擁有了溫暖與詩意。同時,也給身臨其間的人們帶來一份美好與幸福。很多時候,親情是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之上的。我們,也往往可以通過細節感受和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存在。徐崢自導自演、黃梅瑩領銜主演的喜劇電影《囧媽》,其實就是一部在細節上展現了溫暖親情的影視作品。
  • 《不完美的她》看見孩子,治癒自己
    《不完美的她》由一眾實力派演員周迅、黃覺、趙雅芝等強力加盟,每個都演技精湛,一個表情、一個眼神的到位拿捏,折射出人物細小的內心活動。許多觀眾表示在周迅扮演的林緒之和小女孩蓮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處事果敢、智商超群、高冷的林緒之在公司是叱吒風雲的元老級人物網絡安全員,她有著近乎完美的記憶力,可唯獨失去了五歲之前的那段,她不記得媽媽的樣子,這份缺失一直是她內心不可觸碰的禁地。五歲那年,媽媽給她買了一杯帶酒精的彩虹飲料,睡著的她被一個人留在了遊樂場。被拋棄的她,多年來一直在尋找著生母,一直帶著疑問。
  • 人生本就不易,學會成全自己
    過往即為序章,人生下半場,學會成全自己,生活就不那麼委屈了。王爾德有句名言:「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人生在世,遇到他人的為難與中傷在所難免。命運自己把握,想要的就謀求,人生一場風雨路,苦樂終須自己渡。生活幸與不幸、是悲是喜,往往不在於我們經歷了什麼,而取決於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唐朝有個詩僧叫寒山子。寒山子本是貴胄子弟,但他多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卻屢屢不中。他曾在詩中自述,兄弟責怪他,妻子不理他。
  • 不完美的她|《不完美的她》電視劇版PUA?這樣的媽媽沒有也罷!
    今天之所以想跟大家分享這個話題,是因為在電視劇《不完美的她》的第三集中。從故事中穆蓮生的母親和她的男友相處的樣子,讓我看到了PUA的影子。打開彈幕發現有觀眾也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在看《不完美的她》第一集的時候我就感覺到非常的奇怪,為什麼這個母親會對自己的女兒這樣。
  • 被親媽精神虐待26年,女孩深夜崩潰哭訴,為什麼有些母愛會傷人
    當母愛淪為情感勒索的工具時,孩子將成為親情的最大犧牲品,而孩子也會把悲劇的種子延續給自己的後代,往復循環,遺禍無窮。二、並非所有的母愛都偉大,真正的母愛是得體的退出被丈夫拋棄後,小雨成為媽媽的救命稻草。媽媽對小雨嚴加看管,不允許小雨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 《重啟人生》:原生家庭帶給我們創傷,就不要再把傷害傳給孩子
    這是原始家庭在他潛意識裡生根發芽,讓他嫉惡如仇卻又要求完美。而女主何小萍從小被忽視、被排擠,遇事一味忍讓、從不正面反抗,她渴望被關注,渴望得到誇讚。影片最後劉峰與何小萍相依為命,這其實是必然的結果,這部劇中也只有何小萍能夠理解劉峰,因為他們從小生長的「環境」相似,從原生家庭走出來的模樣是相同的,「同病相憐」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那麼,原生家庭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