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自己 讓子女遠離母愛之殤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母愛能溫暖、滋養子女,也能傷害、扼殺他們,一些母親不當甚至極端的教養方式,很可能在孩子心中埋下怨恨、懷疑、自卑的種子,並成為困擾他們一生的枷鎖。

「媽,你的世界只有我,我的世界也必須只有你。」

「你用你的愛,抹殺掉我身邊所有的愛。」

這是由趙薇發起、監製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二期《許願》中的臺詞。此劇聚焦原生家庭和親子關係,主人公小雨於26歲生日這天,通過視頻,向母親傾訴了自己20多年來生活在籠罩著負面情緒的家庭環境中,內心的緊張、焦慮、挫敗和痛苦——

小雨尚未出生,爸爸出軌。媽媽執著地「復仇」,爸爸最終身敗名裂。但媽媽依然經常告訴她,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在小雨和父親、爺爺、奶奶之間建起一道屏障,隔絕了她本該得到的親情。這份植入的恨,給小雨留下終身的遺憾和悔恨。

不僅如此,媽媽還偷看她的日記,收買她最好的朋友當間諜,隨時電話遙控她;當不敢愛的她終於鼓起勇氣嘗試走入一段戀情,母親第一時間趕走了她的戀人……劇中,小雨向媽媽袒露心扉:「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找到愛人嗎?因為我沒有愛人的能力。」這是小雨受到的致命的傷害。

小雨媽媽並非孤例,在時下另一部熱播都市情感劇《愛的釐米》中,徐秀蘭與之如出一轍。徐秀蘭離婚後竭盡全力將兒子徐清風培養成優秀的醫生。然而,她對兒子事業、生活以及戀愛的細化到查看電腦手機的超強控制,令兒子感到窒息並在情感上屢遭困境。又如電視劇《小歡喜》裡極力讓女兒英子與前夫喬衛東劃清界限、在女兒房間開窗口方便隨時監控她學習的宋倩;《隱秘的角落》裡逼著兒子朱朝陽立刻喝下熱牛奶的周春紅……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由於情感的挫敗、家庭的變故,子女成了她們生命中的唯一,她們傾其所有愛子女,也要求子女必須同樣以所有來回報自己。她們帶著創傷撫育孩子,同時也將創傷傳遞下去,如此牢牢把控住孩子,自己內心才有安全感。這種一廂情願的極端「母愛」,實則是對子女的情感依賴,她們構建起既控制又與子女共生的家庭關係。

這樣的共生家庭往往養育出兩類孩子,一類因高壓變得順從、懦弱,如小雨和徐清風;另一類則強烈逆反,如喬英子,有的孩子甚至在高壓下產生攻擊性和暴力傾向。

藝術是生活的再現,但現實有時卻比藝術殘酷。今年11月12日晚,南京中學生李某因母親對自己的管控被激怒,用菜刀將其殺害。據媒體報導,李某的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而985院校研究生畢業的母親租房陪讀,平時對他要求嚴格。而另據警方透露,發生在今年5月23日的青島15歲女孩瑤瑤(化名)弒母案,其原因也是「媽媽管得太嚴」,瑤瑤表示自己沒有零花錢,與男生關係不錯也被媽媽幹涉並找到學校,勒死母親並非一時衝動。

無論是藝術中的小雨、徐清風、喬英子,還是現實中的李某、瑤瑤,都是畸形母愛的受害者,而後二者以極端的方式對抗母親的專制,造成了家庭的悲劇。

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的心理健康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家長的過度控制,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幸福感,還會嚴重損害親子關係。」

單親媽媽、類單親媽媽放棄對子女的過度控制,自我意識的復甦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段婚姻結束,也意味著新的開始,順其自然,不糾結於過往,不孤注一擲地把自己的未來人生捆綁在孩子身上,自己才有可能絕境重生。

重生的第一步,是學會接受。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說:「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實。」受傷的女方與其把自己的怨恨植入子女心中,視其為自己情感的唯一寄託,不如接受現實、直面困境,審視自己的內心,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不逃避、不抱怨、用心經歷絕望、能從中覺知自身、梳理情緒、自覺療傷。

重生的第二步,是學會放下。每段生命都值得被善待,不僅僅是孩子,還有自己。大人的「放下」,能幫助自己慢慢挺過人生的低谷,心靈也因此逐漸強大起來。這是一種智慧,既能給自己一條「生路」,也能使孩子不被父母的糾葛困擾,享受正常的父愛、母愛和親情。

重生的第三步,是學會愛自己。單親媽媽更需要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自己,而非眼中只有孩子。對自己好一些,多問問自己的需求、追求、願望和夢想,這是本位的覺醒。有了這份愛,你會實現自我救贖,重拾對生活的熱情,內心充盈,就會快樂、會踏實。事實上,指望從牢牢把控子女中獲得安全感是徒勞的。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給我們安全感。內心的強大、思想的覺悟和精神的成長,才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因此,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未來和自我修行。正如《許願》中小雨對媽媽的希望:「你對我最大的愛,就是好好愛自己。」

重生的第四步,是學會尊重。真正懂愛的媽媽,能想方設法成全孩子的願望,鼓勵子女真誠地做自己,成為一個有主見、有自信的人,而不是控制孩子的人生。正如紀伯倫在《致孩子》中所說:「你可以給予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重生的第五步,是學會分離。真正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地佔有和糾纏,而是恰如其分地放手,引領孩子早學會獨立,也有勇氣獨立,自己則在合適的時間得體地退出孩子的生活,避免子女遭遇母愛之殤。

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團巨大的火焰。」離得太近,會烤炙,適當的距離,才會溫暖。最好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應該是,父母依舊可以追逐自己的夢想,孩子也能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

來源: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親子育兒:看見自己 讓子女遠離母愛之殤
    小雨媽媽並非孤例,在時下另一部熱播都市情感劇《愛的釐米》中,徐秀蘭與之如出一轍。徐秀蘭離婚後竭盡全力將兒子徐清風培養成優秀的醫生。然而,她對兒子事業、生活以及戀愛的細化到查看電腦手機的超強控制,令兒子感到窒息並在情感上屢遭困境。
  • 讓孩子遠離原生家庭之殤
    據統計,酗酒父母的子女至少有四分之一成為酗酒者,而子女的配偶也常常是酗酒者。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人類都有重複熟悉的情感模式的需求,無論這種情感痛苦與否;另一方面也因為在家庭中形成的固定行為模式,會使問題行為出現頻次變高,即行為模式的代際傳遞。因此,解決原生家庭問題對家長來說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 蠹肺之殤
    蠹(dù)肺之殤小組成員:郭紀旭、黃群、趙清娟指導教師:趙文婧、劉登宇單位:廣西醫科大學
  • 【執行普法案例】論執行之殤—探視權
    【執行普法案例】論執行之殤—探視權 2020-06-14 0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錯在希望寄託,困在精神束縛,看《無聲的告白》中原生家庭之殤
    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還是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不要急於回答,畢竟前者縱然嗤之以鼻,卻是當下最普遍的現實,後者雖是美好期待,終究很難到達。在華裔作家伍綺詩的處女作《無聲告白》一書中,我們看到了大多數家庭的相處模式,看到了父母將無法實現的夙願嫁接在子女身上的模樣,看到了無法遵循內心喜好而走投無路的現實。
  • 母愛的力量作文(精選一篇)
    睜開朦朧的眼睛,初視萬物,第一眼看見的便是將自己擁入懷中的母親。從此,我們這一生再也無法走出母親的視線,無法擺脫母親的牽掛。  在我們的生命裡,母親似空氣一般平淡,只有在感冒時,才能發現它的存在;母愛如水滴一樣平凡,只有在乾涸時,才能覺察它的可貴;母愛如月光般平和,只有在陰雨的夜晚,才能體現它的慈愛與光明;母愛又好春蠶般無私,把一生奉獻給子女,卻熬白了自己的頭髮,佝僂了自己的身軀。因此,從古到今,無人不讚頌著母親的偉大。
  • 童年經歷之殤 | 《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格功能的一個重要體現是:你的人格你做主,人生發展的選擇權就在自己手中。但是,有一些人卻做不到或者無法做到。為什麼?因為人格受內外環境的制約,特別是童年經歷的影響。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沃茲沃思(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彩虹》一詩中寫下了這句話:「兒童是成人的父親。」
  • 實踐家社工:以愛之名 感恩母愛
    世上的愛有千萬種,但卻只有一種是與生俱來,那就是母愛。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們對母親的感恩之心,分享母愛的偉大,在母親節這個溫暖的節日來臨之際,合肥實踐家社工攜手新站高新區瑤海社區喻崗社居委,用線上徵文表白結合線下慰問的形式為轄區媽媽們送去屬於她們的美好祝福。
  • 王者模擬戰戰友之殤天賦怎麼樣 戰友之殤天賦評價
    王者模擬戰戰友之殤天賦怎麼樣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模擬戰戰友之殤天賦評價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母親養育子女圖的是什麼?
    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識,但對子女的愛是毫無保留的。母親從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墜地,孩子剛一出生就給母親帶來身體上劇烈的疼痛,既然忍受著疼痛為什麼要生下子女,還要把子女養大?母親會日夜照顧孩子,干著急沒辦法,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身心操勞,身心疲憊。
  • 讚美母愛祝福媽媽一句話 母親節賀卡寫母愛的名人名言
    讚美母愛祝福媽媽一句話 母親節賀卡寫母愛的名人名言  5月13日是母親節,相信很多網友要給母親準備禮物慶祝,或是發簡訊發紅包祝福,或是親手製作禮物,或是購買母親喜歡的物品,無論哪一種都是表達了子女對母親的愛。特此,小編整理了關於母愛的一些名言警句,讚美母親的句子供網友參考。  1.
  • 母愛與家教系列——母教需要終身投入
    眾所周知,母愛及通過母愛對子女施行家教,往往影響孩子一生,這種特殊的作用力與親和力自然要求:母親必須把搞好母教作為個人終身事業進行到底,包括子女發展的各個階段及各個方面的家教活動。這不僅是母親作為孩子第一位人生導師所肩負崇高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舉世公認的「終身教育」理念題中應有之義。
  •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母愛的顏色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母愛的顏色》,僅供參考!   母愛的顏色     剛搬到這個小區時,我經常看到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目光呆滯,說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聽說男孩剛生下來時很健康,兩歲時不幸生了一場大病,從此成了痴呆兒。父親嫌棄他,離開了家。從此男孩只好和媽媽相依為命。
  • 初中作文素材:母愛
    母愛是一條長長的路,無論你走到哪裡,他都伴你延伸、前行。那悠悠的牽掛,那諄諄的叮嚀,為你指點迷津,護你一路走好。     母愛是一座高高的山,無論你有多大的困難,她總是你依靠的屏障。那高聳的身軀,為你遮風擋雨,令你心曠神怡。母愛穿越了世間,把一顆幼小的心靈培養成參天大樹。母親之愛,無處不在,感天動地!
  • 母愛寫作文:母愛是燭光
    可是我卻在黑暗中看見了媽媽那細小的白頭髮在微風中輕輕地飄著,汗水隨著媽媽的額頭緩緩流下。「看你這樣,我去哪個蠟燭來。」媽媽可能看見我沒出什麼事,所以放心地轉身去拿蠟燭。媽媽在床頭點亮了一根蠟燭,細小的蠟燭發出的微微的光芒照射在諾大的房間裡。媽媽坐在床角邊,靜靜地看著我。我開始和她說起了學校發生的事情。
  • 26首描寫母親的詩詞,去感受濃濃的母愛,留下愧疚的眼淚
    寫出了天下母親的共性:思子之情。不管是子女在家,還是遠行,都少不了母親的思念。在家,母親只要能時時看見子女,確定子女平平安安,她的心就安定,所以她才會天天叮嚀,天天念叨。遠行,母親則會時時思念,倚門遠眺,盼望兒女的音訊或者歸來。她思念子女在遠方是否吃好穿好,是否幸苦,是否受委屈,這就是無私的母愛。而作子女的自己又有多少時間思念雙親呢?「未盡反哺心」、「莫慰母心」就是古人常說的愧對母親的養育之恩。
  • 小學生作文,《母愛》
    兒子上小學四年級,剛剛學習完《麻雀》這一課,寫了一篇關於母愛的作文,不當之處我給他修改了下,下面是正文:母愛但丁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這是但丁心中的母愛,那麼我心中的母愛是怎麼樣的呢?記得去年的一個夏夜,我發起了高燒,媽媽忙起床給我拿藥,讓我服下。然後又用毛巾給我冷敷額頭。
  • 「曬—秀」文化之殤
    當「曬場」成為一個又一個「秀場」;當「無極之秀」演變為一場又一場的集體狂歡;當狂歡的囂音一次比一次躁耳;當躁耳之聲一次又一次地觸碰著人類生存和道德的底線;當失去底線的人們自釀出一杯又一杯的苦酒而潸然飲下時,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和反思當下的「曬一秀」文化之殤?
  • 母愛是陽光,是潤物的細雨,母愛是護花的春泥,是乾渴時的清泉
    凌晨才會被人家打著火把或馬燈很友愛的送到家裡(那時沒有電筒),怕耽誤第二天的勞動,經母親接生的孩子可說成百上千,就連她自己已記不清楚,直到這些孩子長大給她拜年或祝壽說起時,她才慢慢地回憶說有這回事,好像那天是下雨下雪什麼的。
  • 關於母愛的名言:關於母愛的名人名言
    >關於母愛的名言:關於母愛的名人名言2016-05-09 11:02:2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韓愈  5、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7、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法國)  8、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9、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10、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