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就要過完了,喝著小酒,我突然覺得這個世紀已經過了五分之一,頓有時光荏苒之感,心裡冒出一陣悲哀。想想200幾年,想想199幾年,仿佛就在昨日,但這個世紀居然已經過了五分之一了。時間就像一個人,它也在長大。本世紀,已經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了。
我突然想起了1919年。如果讓你立刻說出1919年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許很多人會想起五四運動。沒錯,五四運動,那是我國國人不滿巴黎和會上對我國的決議而爆發的一場運動。而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安排世界格局的會議,當然也可以叫分贓會議,看從什麼角度說了。再往前推幾年,是一戰爆發;再往前推幾年,是清朝完蛋;再往前推幾年,是光緒和老佛爺去世;在往前推幾年,是八國聯軍和義和團……
好了不推了,再推就到十九世紀了。但如果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發生了這麼多大事,那麼本世紀的前二十年(嚴格來說是十九年,因為2000年算二十世紀),也發生了不少大事,我國和全世界都一樣。
別想多了朋友,醉裡挑燈看劍,我只是在感嘆時光飛逝。
好了,廢了一堆話,還是轉到財經,看看今年全國各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一共37個,它們的房價漲幅情況。
數據來自於安居客,我整理的。但為了更容易讀,我按地區列出。
廢話少說,先看東北和華北:
可以看出,東三省省會的房價差不多,但大連漲勢喜人,而且房價在東北鶴立雞群。大連就是好啊,計劃單列市,經濟上也是矮子裡面拔高子,現在是東北老大了。我這麼說東北人可能不愛聽,想想東北過去多牛逼……哎,我也是一聲嘆息啊。
北京的房價當然雄冠北方,遠超第二名天津。不過華北和中原的情況普遍不好,基本上是下跌,跌得最狠的是青島。
在這裡我要說一下:
1、還是要以看二手房價為主,因為一年的漲跌不能說明問題,可能2018年漲得太高了?這都有可能。比如青島,雖然跌得最慘,但16000多元的房價在北方仍然排第三,還是很厲害的。青島大連這兩個海濱城市,都是我國北方的好城市。
2、北京房價已經連續三年小幅下跌了。很正常,因為北京不是要發展通州和……雄安嗎?再加上政策……不過這種情況能否持續?我也不知道。一鬆手,房價就會修復性飛竄,後面的上海深圳也一樣;但如果繼續……
再看西北和西南:
可以看出,西部地區要明顯差一些,房價最高的也就13000多元,不如東部,但總體上比東北省會要強。拉薩居然也將近12000元?牛!這和國家支邊有很大關係。
銀川、西寧漲幅很大,和過去房價過低有關係,但還是有一些具體原因的。以銀川為例,今年大漲的原因有:
1、拍地收入大增。2017年拍地27億元,2018年37億,2019年上半年就成交41.34億,比去年全年還多,估計全年70億以上。這雖然比不上東部一些城市動輒上千億的土拍收入,但增速驚人。
2、銀西高鐵以後要建成通車,也就是銀川到西安(可惜不是西寧)。截止到2019年12月,銀川已經通車到吳忠了,大約69公裡。別看距離短,這一路修過去就是題材,肯定大大有利於銀川吸納人口。現在已經開始修陝西部分了,這也導致銀川的拍地收入劇增。
3、舊城改造。棚戶區之類,一貫都會拉抬房價。
西寧的城市規劃也雄心勃勃,樓越蓋越高。不多說了,現在看長江中下遊地區和嶺南:
這兩個地區有以下特點:
1、均價超五萬的有倆:上海和深圳。京滬深都是五萬多,不服不行。
2、廈門居然是全國第四,房價4萬多元,牛!廈門島太小,確實好,面積就這麼大,不服不行。
3、長江下遊的房價比中遊高,中遊和上遊差不多。
4、杭州過去漲得太猛,加上擴城,引發了一陣激動之後今年小幅下跌,沒事。杭州是浙江省會和中國電商之都,房價槓槓的,尤其是西湖旁邊的別墅,每平米均價20萬以上松松的。我看了看,目前最貴的27萬多,不服不行。
順便問一句,大家知道今年杭州土地拍賣收入多少嗎?
去年(2018)是2501.08億,全國第一。第二名是「穩」字當頭的上海,1602.26億,明顯差多了。
今年,截至到12月27日,據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統計,杭州的土拍金額已經有2641.3億元,還有7宗總起拍金額約32億元的地還沒算呢。所以2019年,杭州的土拍金額至少在2680億以上,肯定又是全國第一。
有這樣的財政實力,杭州未來的經濟,可以預期吧?
因為房價高,所以要拍賣更多土地(均價也更高)以加大供應,有可能造成未來幾年的房價徘徊。
但要精確估計未來的房價走勢,還得看土拍面積,也要看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所以不好說。不過我相信,就算未來繼續小幅下跌,也跌不到哪兒去。
5、嶺南就海口差,主要是和大陸隔著海,這沒辦法。看看嶺南四城,房價個個牛逼。但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寧波,足以和它們抗衡。所以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就是大長三角和嶺南,不服不行。
6、蘇州貌似漲得很猛,但和以前的房價低有關。蘇州的GDP雖然是全國第七,但由於是地級市,政策上不佔優勢,所以房價也不行。往往是全國的有錢人看到蘇州房價實在低得離譜,於是進來買房,這才適當拉抬了房價。
老鄧是蘇州人,對這點要強調一下。想想清朝時江蘇狀元佔全國將近一半,蘇州又佔江蘇一半,也就是佔全國的四分之一,那是何等牛掰!蘇州經濟在明清時是全國第一,文化也第一,當之無愧的,不服不行。但現在不僅被南京欺負,而且也被浙江省會杭州超得很遠,真是沒招啊!雖然杭州的GDP是全國第十,2018年只有蘇州的72%,南京更是只有蘇州的68%(全國第十一),但省會就是省會,不服不行。
別說省會,就是計劃單列市寧波,房價也明顯超過蘇州。所以中國的房價不僅受地理因素和經濟影響,而且受「級別」影響也很大,不服不行。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蘇州市區和工業園區的房價可不低。上面蘇州19562元的均價是「大」蘇州的,也就是包括了所屬的張家港、吳江等房價較低地區。
好像說蘇州有點多?酒喝得有點多,邊喝邊寫,得服氣啊!但是話題確實應該拉回來,看看今年,也就是2019年,全國房價的總體情況。
上述37個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不包括我國香港、澳門、臺北),2019年二手房的平均漲幅為:
2.22%
均價為:
18871元
我這裡只是簡單做一下平均,意義不大,尤其是「京滬深廈」把大多數城市的均價一下子拉高了很多,好像讓人心理壓力很大。別有什麼壓力,喝點酒就行了。
展望2020年,房價將怎麼走呢?
很抱歉,除了北京看不清,我還是認為,人口將繼續向珠三角、長三角集中。
為什麼?
長珠三角,主要城市今年的漲幅如下:
看看均價,看看漲幅,服不服?
2019年,長珠三角洲上述18個城市的平均漲幅為:
5.76%
高於全國主要城市的平均漲幅。
其中,顯然長三角的漲幅更高,但珠三角的房價高,所以漲幅低點也正常。
由於我統計的城市較多,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
2019年,人口繼續湧向沿海地區,尤其是長珠三角洲。
由此,可以粗略預測一下房價走勢。當然這也要和宏觀經濟、政策掛鈎才行。考慮到國家已經調控了三年多的房價,總體上,從價格來看,2020年應該有一波較大的反彈漲幅。
這是我的個人估計,不一定對哈!歸根結底要看國家政策和經濟情況。
內陸個別城市,比如銀川、成都,也在吸引人口,房價也會更堅挺。但從全國來看,大趨勢仍然是人口湧向東南。
這種趨勢,值得高興嗎?
不多說了。本文提供了很多硬數據,也夠了。以及未來的趨勢,各位可以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