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製作微課,輕鬆解決難點
——《恰當類比,輕鬆理解染色體組》微課設計
在筆者所從事的生物教學研究中,兩個概念同時出現、相互解釋的現象比較常見,如「血管」和「血液」、「染色體組」和「二倍體」等。這些概念組有些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比如「染色體組」和「二倍體」。原因有二:一是這兩個概念都很抽象,教學中很難把它們具象化,給學生認知造成了很大障礙;二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不同生物體的染色體來源可能不同,有些來自同種生物,有些來自不同種生物,僅依靠語言描述很難使學生形成準確認識。
能否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以及形象的表現手法,來降低這類概念的學習難度呢?筆者製作了「巧用類比,輕鬆理解染色體組」微課,請掃描下面二維碼,觀看此微課。
在筆者的經驗中,對於抽象概念可採用「類比」的方法來突破認知難點。其關鍵在於找到抽象概念與學生熟悉的生活之間的聯繫。那麼,「染色體組」「二倍體」這些概念可以用什麼樣的生活案例來類比呢?
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思考,筆者找到了一個非常貼切、形象的類比事物——撲克牌。我們可以用撲克牌的不同花色代表不同的物種,點數A—K表示常染色體,用大小王來分別表示性染色體(X和Y)。這樣剛好契合了染色體(組)概念的三個重要屬性:來源、常染色體、性染色體。
類比果蠅體細胞染色體
在本微課的教學設計中,筆者用黑桃223344XX和223344XY分別類比雌、雄果蠅的染色體組成,用黑桃234X和234Y表示果蠅的染色體組。由於學生對撲克牌相當熟悉,有了撲克牌作類比,他們就能根據撲克牌的特徵準確完成染色體組相關概念的建構。
為什麼有效的「類比」能夠提高學習者的理解力呢?認知心理學中的「認知負荷理論」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該理論認為,學習的負荷分為內部認知負荷(由學習材料本身的難度帶來的)、外部認知負荷(由信息的組織方式和呈現方式不當帶來的)以及相關認知負荷。要想降低認知負荷,關鍵在於增加「相關認知負荷」,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習者建構出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的「圖式」,並促進圖式的自動化。對於抽象的知識,學習者頭腦中難以建構出理解這些知識的相應圖式,因而學習者大腦中的認知負荷就會非常大。
【王珏老師批註】「認知負荷理論」是認知心理學一條對教學非常有用的理論,詳情可參見王珏老師的《(微課)教學設計重磅理論:"認知負荷理論"圖解(1)》、《認知負荷理論圖解(2)——「信息打包」》。——本段不在原文之中
採用「類比」教學法,可以把抽象、複雜、難以感知的高認知負荷的知識,轉化為熟悉、簡單、易於理解的低認知負荷的生活化例子,藉助二者的聯繫,實現對高難度知識進行處理的「圖式」形成,因而大幅降低學習者的認知負荷。
運用同樣的思路,本微課用撲克牌類比的方式,逐次呈現染色體組、二倍體、四倍體、三倍體、同源多倍體、異源多倍體及其形成過程,分別從生殖細胞和體細胞兩個角度進行辨析,實現了知識由易到難地逐次呈現,在知識的不斷深入中很好地突破了重難點。
在媒體設計方面,筆者注重採用「可視化」的知識表達方法。視覺通道在人腦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不僅傳遞的信息量大,能有效吸引注意力,而且視覺化的表達方法也更加形象直觀,情境感更強,更有利於學生學習。
【王珏老師批註】「可視化」的知識表達原理可參見王珏老師的《優質微課設計的「四化」模型及其心理學原理》。——本段不在原文之中
例如,在講到「用黑桃223344XX和223344XY分別表示雌果蠅和雄果蠅染色體組成」,以及「用黑桃234X和234Y表示果蠅的染色體組」時,筆者就相應地製作出了這些撲克牌組的形象(如圖1),實現了信息表達的「可視化」。
類比果蠅體細胞染色體
類比果蠅生殖細胞染色體
圖1 撲克牌與果蠅細胞類比圖
第一步:框架構思階段
在撰寫解說詞前,理清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筆者首先對「染色體組」相關的概念如何類比、講解順序等進行了梳理,並利用NovaMind 5.0軟體繪製了一幅思維導圖,為撰寫解說詞和課件製作理清脈絡。
第二步:素材搜集加工
由於本微課主要採用撲克牌作類比,因此必須要找到可用的撲克牌素材。筆者在網上找到一副撲克牌的整幅圖片,利用Fireworks 8.0軟體按照統一尺寸對每一張撲克逐一進行裁剪、命名,並根據需要,將大小王進行改造,最後形成全套撲克圖(如圖2)。
圖2 改造後的撲克
第三步:撰寫解說詞
根據上述思維導圖中的框架設計,將講解過程全文寫下來,形成逐字稿的解說詞,並通過反覆多次誦讀,對解說詞進行修改,力求解說詞準確、精煉、口語化,儘量貼近學生認知水平和接受習慣。
第四步:製作PPT演示文稿
筆者使用了PowerPoint 2016來製作演示文稿。PPT製作過程中主要關注兩點:一是結構條理化。演示文稿「概念辨析」部分的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起源相同,一步到位;起源不同,分種類推」兩句話,既實現了概括小結,又教給學生判斷方法;最後通過舉例和練習強化認知,達到概念建構。二是表達形象化。利用PowerPoint 2016的切換、動畫等功能實現視覺化表達,配合以口語化解說,降低學生認知門檻,實現學習內容通俗易懂、學習過程輕鬆愉悅。
【王珏老師批註】:張老師對PPT的理解相當到位。簡單說,PPT設計思想就是兩點:一是結構化,二是情境化。其知識表達原理可參見王珏老師的《優質微課設計的「四化」模型及其心理學原理》。具體PPT設計製作技巧,可到本公眾號首頁輸入'pptN'
第五步:錄製音頻文件
為了錄製出理想的語音,筆者通過多次嘗試,最後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房間中,對照解說詞,用手機錄製音頻,並用Audacity軟體對音頻文件進行降噪處理和簡單剪輯。
【王珏老師批註】:Audacity降噪技巧請見《微課錄製噪音大怎麼辦?Audacity——降噪利器!》——本段注釋不在原文之中
這樣做的好處是:手機錄製方便快捷、噪音較小。為了便於後期音畫合成,配音時需要考慮相應內容的PPT動畫時長,需要做到大體呼應。
第六步:錄製屏幕及後期編輯
微課的畫面(PPT)和配音講解都準備好後,筆者採用了Camtasia Studio 8.6對PPT進行全屏錄製。
【王珏老師批註】:可到本公眾號首頁輸入'cs'學習camtasia視頻教程
錄製時,先播放手機中的音頻文件,根據音頻節奏來控制PPT畫面播放的節奏,以實現畫面與聲音的同步。筆者在播放PPT的過程中,全程使用了鍵盤中的方向鍵(下箭頭)進行翻頁,以減少滑鼠點擊聲,以及滑鼠光標晃動等因素的幹擾。最後,利用Camtasia Studio將錄屏文件和音頻文件進行合成,並導出mp4格式的視頻,整個微課製作過程便告結束。
本節微課通過教研組內部傳播及網絡發布以後,老師們普遍反映,在教學使用過程中,利用撲克牌類比染色體組進行教學的效果,要遠遠好於以往利用雙手類比的效果,教學過程輕鬆多了。很多學生也反映,只要心裡有一副撲克牌,再也不怕分不清染色體組和多倍體了。
通過本微課設計製作的實踐,筆者體會到,正是由於微課通常是在「師生分離」的場景下使用,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更加關注學習者的思維特點和認知特點,更加重視「媒體設計」對高效知識表達的作用。
張建衛老師的微課《恰當類比,輕鬆理解染色體組》是一節既能體現微課設計製作「精」的技術特徵,又能滿足學生自主高效個性「學」的教學理念的好微課。該微課的主要特色與亮點有以下幾點。
1.基於重難點選題,微課教學價值大
微課抓住了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容易混淆且常規教學方法難以突破的重難點知識(染色體組等概念理解)和最關鍵的教學環節(染色體組的變化)來設計製作微課,既能充分發揮微課的多媒體呈現、交互性強的技術優勢,又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突破難點知識的理解障礙,教育教學價值較大。
2.PPT課件製作精細,可視化學習效果好
張老師對教學內容作了精細化分解(微課知識點的組塊化),並隨著微課教學推進逐步呈現,同時配有手寫筆的批註圈畫功能,實現了微課教學的「音畫同步」和「動態呈現」,利於抓住學生的眼球(注意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微課學習與思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達到了良好的可視化學習效果。
3.教學方法選用恰當,微課標題有吸引力
本微課的內容看似簡單,其實關係複雜:一是染色體組的相關概念多,學生易混淆;二是這部分內容新且陌生,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準備不足;三是染色體在不同條件下組合形式複雜多變,學生難以準確把握規律。張老師採用的「類比法」(用撲克牌的花色、點數與大小王對應染色體來源、常染色體、性染色體),在熟悉的生活經驗(原有的認知)與陌生的科學概念原理之間建立起清晰對應的邏輯關係,並能產生學習遷移,有效縮短了認知鴻溝。
4.採用多種微課技術,細微之處顯工夫
本微課除了採用大家非常熟悉的PPT課件製作技術外,還在一些關鍵的教學環節採用了其他技術工具軟體,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是運用思維導圖軟體(NovaMind 5.0),梳理微課的知識結構體系,建構微課知識地圖(圖譜),這樣既可突出內容重點,又能防止知識遺漏,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是運用Fireworks軟體(一款網絡圖形設計編輯軟體,可輕鬆地製作十分動感的GIF動畫)呈現撲克牌的發牌過程。這個過程在幾處出現,時間非常簡短(但卻非常重要),通過動畫模擬不同花色的撲克牌的發放過程,形象生動地反映了不同條件下染色體的組合排列組織,學習效果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三是運用Audacity軟體對教師講課的音頻文件進行降噪處理和簡單剪輯,使微課語言表達更準確、聲音品質更清晰;並在後期編輯過程中將錄音聲音文件與PPT畫面內容一一對應,同步吻合,達到微課視頻「音畫同步」的效果。
當然,本微課也有一些小瑕疵和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微課視頻的片頭有12秒鐘的動畫,沒有實質性教學意義,時間偏長;PPT課件背景偏淡黃,過渡方式單一,PPT背景左下角的GIF動畫(轉動的小地球儀)易分散學生注意力,幹擾學生學習;整個PPT可適當增加不同物種染色體結構的真實圖片、對比表格或視頻動畫;微課學習的交互功能薄弱,如在微課教學時可出現「請暫停微課進行思考練習」等提示性語言或標註;課後練習與拓展資料可做成「二維碼」連結,讓學生可以在課後自主選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