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華大學用易經中的「厚德載物」作為校訓?易經智慧為什麼受到多人推崇?
01《易經》為什麼是群經之首?
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中,《易經》有著最為悠久的歷史淵源。其形成的歷史從傳說中的伏羲氏一直延續到孔子,達數千年之久。
《易經》在長期的歷史演化過程中,積聚了極為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尤其在《易傳》產生之後,形成了儒家系統完整的世界觀和倫理觀,是儒家哲學思想的集中體現。
漢王朝統一天下後,接受秦王朝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實行德治、仁政,大力倡導儒學、提倡教化,從而把《易經》推上了至尊的地位。
《周易》是全世界歷史最久遠、的一部書。《周易》的創作時間比西方的聖經、印度的《奧義書》更為久遠。
《漢書.藝文志》云:「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指的是伏羲、文王、孔子。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
《周易》成書歷經了上古、中古、下古2500 多年 的時間,由三位聖人共同完成。《周易》把中國文化融入了薄薄一本書中,自春秋戰國起,一直居於中國文化的主流地位。
因此,《易經》作為「群經之首」真正名副其實。
02易經為什麼是「文化之源」?
《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還專為為易經做講座,他認為,第一,《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而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易經》是漢語成為單音語言的原因之一。第三,《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審美觀念。
因此,東方悠久而綿厚的易經,正是中華文化之源。
03《易經》為什麼是「智慧之海」?
《易經》內容廣博宏大,無所不備,既有天道規律、地道法則,也有人道準則。經數千年來的大聖先賢們的精研闡述,易經文化今天已經成為內涵豐厚,精思善辨,包含東方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美學、軍事學、倫理學、修辭學、人才學、決策學、管理學、旅遊學、中醫學、植物學、養生學、有機建築學(風水學)、武術學、氣功學等在內的大文化系統,發展起以易理派、象數派為代表,分化成科學派、氣學派、心學派、理學派乃至於奇門遁甲等眾多的學派和學說,深刻影響了中國從官方到民間的思維方式、道德心理和風俗習慣,對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清華大學校訓取材於《易經》上乾坤二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二卦辭本意為:天(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句話闡釋了古代先賢對於人與自然之間協調發展的哲學理解,同時也將成為「君子」作為自我修養的目標。
自伏羲「始作八卦」起,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稱中國文化的智慧之海。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考考你:
從《易經》、《詩經》、《黃帝內經》、《道德經》、《論語》、《大學》、《中庸》等多部國學經典中,選擇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的答案都是什麼?
1.你認為哪一部最有價值?
2.有一部國學經典,被譽為群經之首,你知道是哪一部嗎?
3.有一部國學經典,被譽為中華文化之源,你知道是哪一部嗎?
4.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您知道這句話出自哪一部經典之中嗎?
5.你知道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兼收並蓄與智慧圓融特色的一部書,是哪一部嗎?
6. 你知道中國最古老的一部經書,是哪一部嗎?
7. 作為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您認為傳承我國文化傳統,最應該讀的一部經典是什麼?
8. 「藥王」孫思邈說,不知(),不足以言太醫;唐代名相虞世南也說,不知(),不可為將帥。
9.在中國所有文化經典中,您認為最難讀的是哪一部?
10.現在國際交流很頻繁,假如外國友人請你介紹一部我們國家文化的經典,你願意介紹哪一部?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