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還記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嗎

2020-12-12 小安全監督

1914年11月,梁啓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梁啓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成清華大學的校訓。

上面這段話就在清華大學官網上,讓無數進入清華大學的莘莘學子們自勉。同時作為校訓,更是所有教師和工作人員的人生道德標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力求自我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1919年5月9日,清華同學在體育館舉行「國恥紀念會」。會上決議通電巴黎和會,要求與會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這是「自強不息」的表現。

但是清華大學《2020年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的招生簡章》裡的這幾個條件會讓學生和家長們「自強不息」嗎?

1、國際學生要達到國家語委的HSK漢語測試五級;

2、加入外籍4年以上;

3、在外國居住兩年

根據這個三個條件,人們只會去想辦法走捿徑,有權有錢人家提前規劃孩子去國外讀書,捨棄中國籍而加入外國籍。為了上一所好大學連老祖宗的根都斷了,此事離「自強不息」愈行愈遠。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君子容載萬物,此萬物為思想、為手段、為處世方法、為世間事物,但不包括錯誤的思想,不合理的手段,錯誤的處世方法,更不包括不通常理的事物。此招生簡章於理不通,指導思想不正確,導致的手段更不合理,君子更不會容載此事。

是急於擴大國際影響力,提高國際排名嗎?

2020年世界大學QS排名清華為第16名,USNEWS排名為36。顯然不是為了國際影響力及排名,且靠招收國際生也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是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嗎?

一個名牌大學的綜合實力,豈是靠幾名區區的國際生所能提升,是所有教職工、學生的不懈努力與奮鬥來提升的。

以上原因都不是,而此招生簡章的三個條件又與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完全背道而馳,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出臺此簡章,引人深思。

針對清華大學招生簡章3個條件,歡迎您發表意見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清華校訓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背後
    1918年4月25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總138期封面上出現內含「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字的圓形圖標(圖一),1926年11月25日,由校評議會議決正式確定為清華學校校徽(圖二)。1928年,清華學校正式命名為清華大學,校徽依然沿用以上八字校訓(圖三)。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2010年5月,時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對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長陳力俊說:「大學有三寶:校訓、校友和校園。兩岸清華的校訓相同,海外校友會是一家。」「兩岸還沒統一,但海峽兩岸清華校友會早就統一了。」顧秉林的風趣講話得到了陳力俊的認同,海峽兩岸的清華同根同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被傳為佳話。
  • 清華校園裡刻寫最多的校訓石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清華園內,歷史風物隨處可見,一座雕塑、一塊型石、一片樹林、一棟建築,意味悠長的風景舊物如粒粒明珠散落,又如星辰璀璨生輝。它們寄託著清華人最真摯的情懷,見證著清華園的變遷與發展,更象徵著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在天地間浩然長存。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
    兩岸清華的校訓相同,海外校友會是一家。」「兩岸還沒統一,但海峽兩岸清華校友會早就統一了。」顧秉林的風趣講話得到了陳力俊的認同,海峽兩岸的清華同根同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被傳為佳話。  兩岸清華同樣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緣起於梁啓超先生在清華的一次演講。梁啓超對清華情有獨鍾,將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華學校念書,二人都成為享譽世界的名家。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
    兩岸清華的校訓相同,海外校友會是一家。」「兩岸還沒統一,但海峽兩岸清華校友會早就統一了。」顧秉林的風趣講話得到了陳力俊的認同,海峽兩岸的清華同根同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被傳為佳話。  兩岸清華同樣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緣起於梁啓超先生在清華的一次演講。梁啓超對清華情有獨鍾,將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華學校念書,二人都成為享譽世界的名家。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
    「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
  • 從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想到了什麼
    他這是可是厚德載物的行為。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南門口,粉刷一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赫然在目。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幾年前,從西南門進清華大學時發現寫的校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後來統一寫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了。這說明了統一規範用語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幾句話被作為世界名校的校訓,這可不是隨便取的校訓。
  • 【每日校訓】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字真言,助你破解人生困頓
    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其前身名為清華學堂。從創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百年以來,清華大學始終是我國的一流學府,是許多學子奮鬥的目標。清華屹立百年而始終站在教育的前沿,他的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隨著清華大學的發展,矗立了百年。
  • 【校訓如燈】清華大學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校訓原本一個由日本引進的舶來詞,在辭海中沒有對校訓的解釋。最早對 「校訓」概念進行解釋的是舒新城主編、中華書局1930年出版的 《中華百科辭典》,它對「校訓」的解釋是:「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育條目製成匾額,懸見於校中公見之地」,「目的在於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我們將陸續分享,古今中外的名校校訓。今天,先品讀清華大學校訓。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舉辦,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於8月15日舉辦,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摘要:就在昨日上午,位於我國北京的清華大學進行了2019級的新生開學典禮,有大約3800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在舉辦活動期間,學生們正式佩戴了清華大學的校徽,戴上了校徽就是清華的一分子,清華大學自開辦以來也秉持著獨有的精神傳承。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再賀清華大學九十華誕
    Untitled Document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再賀清華大學九十華誕 (科學時報 2001年4月26日)這位思想開放的學界翹楚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清華師生。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正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清華學子頓時從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中受到鼓舞和啟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瞬間走入清華師生心底,不但成為清華的校訓,而且成為清華大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向世人昭示著清華大學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什麼是「自強不息」?
  • 一個有「問題」的清華校訓
    聽說在我國一所很有名的大學――清華大學,它的校園內有一塊刻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大字的石刻;還聽說這八個大字是這座大學的校訓我又聽說這八個字的校訓緣於清末著名學者梁啓超來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又是梁啓超在那次演講中運用的《易經》中的二句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由此而來。自此之後,聽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在清華校園裡出名了,成了清華大學的校訓,從校園流傳到社會,從國內流傳到國外。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解釋:來源於《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民國時期,梁啓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
  • 談清華校訓
    梁啓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清華校訓,1918年4月25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總138期封面上出現內含「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字的圓形圖標(圖一),1926年11月25日,由校評議會議決正式確定為清華學校校徽(圖二)。1928年,清華學校正式命名為清華大學,校徽依然沿用以上八字校訓(圖三)。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解釋:來源於《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民國時期,梁啓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
  • 百年清華 | 胡顯章談清華校訓
    梁啓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清華校訓,1918年4月25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總138期封面上出現內含「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字的圓形圖標(圖一),1926年11月25日,由校評議會議決正式確定為清華學校校徽(圖二)。1928年,清華學校正式命名為清華大學,校徽依然沿用以上八字校訓(圖三)。
  • 從《無問西東》到清華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從《無問西東》到清華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者∣洛紅塵1、關於這個問題,也許清華校訓就是最好的回答,那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他引用《周易》中兩句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清華人發奮圖強,做社會的中流砥柱。自此之後,清華學校便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寫進了校規,2017年,又把它鑄到了校徽上,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古人的智慧,自強不息就是讓我們不斷去探索,精益求精,讓我們始終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仰望星空;厚德載物就是讓我們不斷前行的路上打好基礎,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有海納百川一樣的胸懷,不懼任何困難,勇敢面對一切,相信自己一定行。這樣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你就是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清華大學的校訓
    近來有人撰文宣稱,「清華的校訓原本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而現在卻被攔腰斬斷,只剩下前面8個字」。 這使我感到大惑不解。我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師,在清華學習、工作50多年,從1988年開始研究清華校史,至今也有20餘載,曾查閱大量清華檔案資料和書刊雜誌,未曾見有如此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