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1月,梁啓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梁啓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成清華大學的校訓。
上面這段話就在清華大學官網上,讓無數進入清華大學的莘莘學子們自勉。同時作為校訓,更是所有教師和工作人員的人生道德標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力求自我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1919年5月9日,清華同學在體育館舉行「國恥紀念會」。會上決議通電巴黎和會,要求與會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這是「自強不息」的表現。
但是清華大學《2020年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的招生簡章》裡的這幾個條件會讓學生和家長們「自強不息」嗎?
1、國際學生要達到國家語委的HSK漢語測試五級;
2、加入外籍4年以上;
3、在外國居住兩年
根據這個三個條件,人們只會去想辦法走捿徑,有權有錢人家提前規劃孩子去國外讀書,捨棄中國籍而加入外國籍。為了上一所好大學連老祖宗的根都斷了,此事離「自強不息」愈行愈遠。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君子容載萬物,此萬物為思想、為手段、為處世方法、為世間事物,但不包括錯誤的思想,不合理的手段,錯誤的處世方法,更不包括不通常理的事物。此招生簡章於理不通,指導思想不正確,導致的手段更不合理,君子更不會容載此事。
是急於擴大國際影響力,提高國際排名嗎?
2020年世界大學QS排名清華為第16名,USNEWS排名為36。顯然不是為了國際影響力及排名,且靠招收國際生也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是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嗎?
一個名牌大學的綜合實力,豈是靠幾名區區的國際生所能提升,是所有教職工、學生的不懈努力與奮鬥來提升的。
以上原因都不是,而此招生簡章的三個條件又與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完全背道而馳,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出臺此簡章,引人深思。
針對清華大學招生簡章3個條件,歡迎您發表意見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