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我想這是每一個讀書學子心中最嚮往的地方之一。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其前身名為清華學堂。從創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百年以來,清華大學始終是我國的一流學府,是許多學子奮鬥的目標。
清華屹立百年而始終站在教育的前沿,他的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隨著清華大學的發展,矗立了百年。1914年冬,中國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啓超先生,在清華學校任教期間,曾做了一次名為《君子》的演講,在演講中,梁啓超先生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刊,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話進行了深刻的闡釋。自此之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就被鑄進了清華校徽,並高高懸掛於大禮堂上方,成為了清華師生共同遵循的校訓。
古今以來,多少名人聖人,都有自己的立身之道、固身之本。屈原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人生格言;鄭板橋以「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為處世之骨;範仲淹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為官之道。做人如是,立校亦如是。我想,清華之所以能成為百年名校,這八字校訓必然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所教書育人的學校,校訓必然深深鐫刻著,母校對每一位在這裡求學的學子的諄諄教誨。梁啓超先生說的這兩句話出自於《周易》,是「乾、坤」兩卦的卦辭。意思是說,天的運動變化剛強而健勁,身為君子也自當發憤圖強,剛毅卓絕。大地以吸收楊廣而滋潤萬物,君子也應當厚增美德,容納萬象,以身作則。
「自強不息」,要求我們勇往而直前,奮發圖強;「厚德載物」要求我們嚴於律己、以身作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涵,這八個字,體現了我們一種健全的人格,他以剛健和柔順兩種特質融於一身,體現著人格發展的健全性。
因此在小編自己看來,這兩句話,不僅僅是清華的校訓,也應當成為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鑄身之基石。即使不為他人,就為了自己能夠成為堂堂正正立於天地之間的君子。這兩句話不僅僅指的是你要如何去奮鬥,如何去努力。它更代表的是人自己的一種狀態,不論身處何地、不論為了何人或為了何事。立身為正,心境為明,那你自然不會畏懼於來自任何地方的苦難。身正而心明,自然不會因人生的任何困頓而迷失。
如果在你現在的人生道路上,你有所困惑,不妨提筆多謝幾遍這兩句話吧。認真、用心,在下筆是,安平心態,細細品讀。認真感受這八個字帶給你的感悟,沒準會有一種眼前迷霧散去、陽光穿雲而出的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