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的高考狀元,生活真的如同網上說的那般不堪嗎?

2020-08-09 生活雜談君

似乎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某學渣成績不好,而某學霸成績很好,20年過去之後,學渣和學霸在一個招聘會上見面,來參加面試的,是當年的學霸,而面試學霸的就是當年的學渣,學霸的前途和命運,都牢牢掌握在學渣的手裡面。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爽,也暗合了很多當年學習不用功的人的心理。並且在此基礎上更是萌發了「上學無用論」這樣荒謬的理論。

可是我們捫心自問一下,這樣的場景多嗎?


真的不多,更多的是,因為高考、因為學歷,學霸們走上了人生巔峰,而學渣們只能在社會的底層做最辛苦最基層的工作。


學霸落魄、學渣逆襲,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歡看,一旦發生就會成為新聞,就會引起轟動,因為他們喜歡看到別人被拉下神壇的感覺。

於是,每年高考狀元出爐的時候,一片祝福聲中,總會出現一些酸溜溜的評論:


狀元又怎麼樣?畢業了還不是要出來找工作,可能混得還不如小學畢業的呢。


狀元都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到了社會上也不會吃香的,賺得還不如賣茶葉蛋的多。


那些抱著看笑話心態的人,仿佛都期盼狀元們境遇悽慘,好滿足他們的陰暗心理。


那,那些高考狀元們到底過得怎麼樣?真的如他們所說,都是混的很差嗎?


還真的有人去調查了這件事情。

01.

在30多年前,佛山電視臺曾經對一批高考狀元進行採訪,並製作了一期視頻,這在當時引起轟動:

於是他們又想,這些人成為狀元之後,他們的人生發生了什麼?現在過得怎麼樣?

30多年後,他們再一次找到了當年接受採訪的狀元們。

他叫陳東,當年900分的滿分成績,成為當年的廣東省文科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

圖片來源於佛山電視臺

當時學校還專門為他辦了一期歡送會,他說,拿到狀元也沒有很興奮,因為他在高一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考取文科的狀元。

圖片來源於佛山電視臺

30多年後,他過得怎麼樣呢?


如今,他已經是中山大學法院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還是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英國卡迪夫大學法學院等國外高校的訪問學者,已經成了一代名師,著作等身。

圖片來源於佛山電視臺

另一位狀元譚志佳,當年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成為廣東高明區首個省狀元。

圖片來源於佛山電視臺

譚志佳父母都是農民,每年收入不足三千元,家裡窮困潦倒,但他還是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成為了一名省狀元,考入北大。

圖片來源於佛山電視臺

這麼多年過去了,譚志佳已經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拿到了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遺傳病理研究工作。

圖片來源於佛山電視臺

自己成功之後,他還加入同鄉會,為佛山付出和奉獻了很多,同時,他還是政協委員,致力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

不只是他們,還有很多關於高考狀元的報導。

河南省的文科狀元張磊,以當年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並進入耶魯大學深造。

現在他已經是耶魯大學建校315年來的首位中國校董。

他創立高瓴資本,以220億元的財富值,登上胡潤百富榜。


還有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是陽泉市高考狀元: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是宿遷市高考狀元:

豌豆莢創始人王俊煜是廣東省高考狀元:

中國最牛基金經理王亞偉是安徽省高考狀元:

著名作家劉震雲是河南省高考狀元:

著名詞人林夕是香港高考狀元:

據一份對1977年至1986年高考狀元的職業統計,他們中有些已經是: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副總工、中青在線總經理、軟銀中國合伙人、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美國長島大學教授等等。

為什麼這些高考狀元們只要自身不出問題,大概率不會混得太差?

因為很多東西是相通的。

能夠當上狀元的人,非同凡人,他們的吃苦能力、抗壓能力,學習能力遠遠超過普通人,而這些能力,又是能夠促使他們繼續成功的原因。

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們不去從商從政,做文史類的工作或者教育類的工作,也是如魚得水。

而且,高考狀元是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考入名校,有了名校的背景,他們的人生起點,從那時起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早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狀元中,大部分人不一定成為了首富或者是某個行業最有錢的人。

但他們大多數都在各自的領域內不斷探索,尋找一種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活法。

02.

寫了那麼多高考狀元混得好的,那麼也會有混得不好的嗎?

當然有。

四川嶽池縣的張非,2002年,他考入復旦大學,覺得不滿意就沒有去讀。

次年重新高考,成了縣狀元,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錄取。

但進入北大後,張非因沉迷於網絡,導致7門必修課不及格,被迫退學。

復讀三個月後,張非再度成為南充市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06年,因掛科太多,張非又被清華勸退。

2007年,張非改名張空谷,再一次參加高考,又考入了清華的校門。

這一次,張空谷終於在大家的幫助下,磕磕絆絆地完成了大學的學業,拿到了畢業證。

而後,他的人生發展得不怎麼順利,傳出考研失敗後,就銷聲匿跡了。


佛山高考狀元宋霆有句話說的很好:

建議『高考狀元』們,在暑假好好享受這個榮耀,但是在入大學以後就將分數忘記,不斷地去看將來。因為這個已經是過去的事情,其實未來沒有太多人去關注你是不是『狀元』。

通過這幾個列子我們可以看出,不是說讀書時成績好的人,到了社會就一定也能成為人才,更不是說成績不好的人,就註定什麼都幹不好。


我想說的是,人生的意義在於整個過程,而不是某一個階段,某個瞬間。


某一階段的成就,只能代表那一階段的努力,如果躺在過去的成績上睡大覺,那麼,即便是高考狀元,也不過是夢幻泡影。


畢竟,人們關心的只會是「你是誰」,而不是「你曾經是誰」。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人生遠遠不止高考這一場考試。


況且,考試的目的並不在於考本身,而是通過篩選,讓優秀的人才進入更高的平臺,學有所成,為社會創造價值。

之後的每一步,都不比考試輕鬆。

要想成為真正的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曾經的一切,無論是榮耀,還是失敗。


還記得那個從農村走出來,到谷歌辦公室上班的女孩嗎?

她叫孫玲,2009年高考失利,只好到工廠流水線上打工。

後來,她意識到這樣下去毫無前途,於是通過自考拿到了深大的畢業證書和學位,2011 年進入IT行業,成了一名程式設計師。


2017年10月,孫玲成功申請到了美國的一所學校,利用八九個月學完一些在校課程之後,拿到了EPAM Systems公司的一個offer,作為vendor在谷歌辦公室上班。

孫玲沒有在高考中取得成功,但她憑藉不懈的努力,改寫了自己原本已成定局的人生。


米蘭·昆德拉說,生活就是一種永恆的沉重的努力。

命運不會因為你是高考狀元而格外厚待你,也不會因為你曾高考失利而斷絕你的一切機會。

放棄努力的狀元,終究會泯然於眾人,堅持努力的普通人,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但千萬不要因為某個狀元的失敗就認為讀書無用、努力無用。

這個時代最有毒的謊言,就是否認努力的價值。

事實上,在任何階段、任何領域,努力奮鬥都不會過時。

請相信,高處的風景,是低處仰望的人永遠也見識不到的。

不斷挑戰自己,從一個高峰往另一個高峰攀登的過程,真的很爽。

-END-

信息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

相關焦點

  • 30多年前的高考狀元,後來怎麼樣了?
    那,那些高考狀元們到底過得怎麼樣?真的如他們所說,都是混的很差嗎?還真的有人去調查了這件事情。多年前,佛山電視臺曾經對一批高考狀元進行採訪,並製作了一期視頻,這在當時引起轟動。,那麼也會有混得不好的嗎?
  • 30多年前的高考狀元,後來怎麼樣了?
    現場沒有一個人知道,我出於好奇,在聚會結束之後偷偷打聽了一下。從大學畢業之後,他一路深造到了博士,現在已經是世界TOP3的一個投行高管,年薪幾百萬,接觸的都是最頂尖的名流人士,遠遠把當天聚會的同學甩出了八條街。原來他不是混得不好,而是根本不和我們在一個圈子,而當時一些同學想像他混得不好,現在看起來真是像一個笑話。
  • 高考「釘子戶」被清華北大退學!歷年高考狀元真的都混的不好嗎?
    難道我們的高考狀元只有考上國外名校才算是足夠優秀,清華北大已經不能滿足你們了嗎?那麼,如果說李伯泰之後申請麻省理工大學交換生資格通過了呢?再如果說他還去英國劍橋大學交換學習了一年呢?再再如果說他在2017年,成功攻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醫學-理學雙博士學位呢?
  • 高考狀元,卻無緣清北,人生真的有很多選擇嗎?
    截止到今天,2020年高考放榜基本已塵埃落定,各地的高考狀元也一一被公布出來,據說分數剛出,各地的高考狀元就收到了清北大學招生辦的電話。但是有一位高考狀元卻無緣清北,甚至全國的985、211也去不了。,卻無緣國內最高學府,真的特別可惜,換做誰都是不心甘的。
  • 高考狀元有用嗎?
    一、高考狀元有用嗎?
  • 命運捉弄:我成了高考狀元
    我為什麼會成為高考狀元呢?有人會給出勤奮刻苦,聰明好學等等一系列美好的詞彙,一如我們從小到大,從老師嘴裡聽到的一樣。但我認為,是因為命運。命運的機緣巧合,讓我成為了高考狀元。這不玄幻,也不是開玩笑。想要成為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勤奮刻苦、聰明好學沒問題,但是怎麼樣才能勤奮刻苦、怎麼樣才能聰明好學呢?
  • 科舉狀元們真的湮滅了嗎
    千軍萬馬競過獨木橋,沒有考上大學的同學,命運就此轉彎,腳下有路是有路,但怎麼看都不會是平坦的路。實際上,多少年過去了,那些沒考上大學的同窗,儘管不排除有些人確實發家致富,混得風生雲起,但我個人的感覺是,生活的舒適度上,多數落榜者還是比考上大學的低了一層。那麼,兩份狀元與非狀元的名單,為什麼反差這麼大呢?
  • 高考不存在情分,江蘇文狀元白湘菱最終申請香港大學值得嗎?
    最近高考成績發榜和報考工作逐漸接近尾聲。江蘇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因為歷史成績B+,無緣北大,甚至雙一流,聯盟類院校的事頻上熱搜。大家爭論的點無非就是狀元都沒有好的院校去讀,多少有些可惜,可笑。而白同學也是被網友冠上了「年度最慘狀元」!。昨天,媒體又爆出白湘菱申請了香港大學,金融方向,並有報導說港大那邊或將給予百萬獎學金的支持。
  • 網上說成人高考通過率高都是真的嗎?
    很多人在網上報讀報考成人高考的時候會在網上搜索,成人高考的錄取率,網絡上往年的錄取率達到93%來看,錄取率還是很高的。 今日話題: 那麼,網上說的成人高考通過率高都是真的嗎?
  • 高考故事:狀元及第——貧家子喜得狀元,可他為什麼又選擇了復讀?
    高考故事:狀元及第——貧家子喜得狀元,可他竟然選擇了復讀!老黃說古道今2017-05-21 15:32貧家子弟劉志勇成了高考狀元,拿到學校、鄉裡的獎金。可他還來不及仔細品味高中的喜悅,就發現一樁樁煩惱事接踵而來。還情,還債,報恩……一圈圈緊箍咒般纏繞著劉家人,目標直指那筆獎金。眼見瞎眼老母復明無望,高考狀元何去何從?
  • 總結高考狀元擁有的5個好習慣,你家孩子有嗎?
    眾多周知,河北是高考強省,每年河北高考第一名分數都基本接近滿分,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學子們打飯時間還在讀書的視頻和圖片,走路都是用跑的,看到他們學習的那股熱情勁,又讓我們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別人家的孩子」。
  • 高考「狀元筆記」網上熱銷 教師強調還是自己的筆記最好
    原標題:高考「狀元筆記」網上熱銷 教師強調還是自己的筆記最好 網上有大量售賣「狀元筆記」的信息(視頻截圖)網上售賣的「狀元筆記」看起來很詳細  這些筆記的價格一般在幾百元左右,對於筆記的真實性,賣家信誓旦旦,但當記者問到筆記出自哪位狀元之手時,對方卻答不出來。  網上售賣狀元筆記賣家1說,他不知道文科狀元是誰,但是這筆記的來源是狀元班的,就是班級裡科目最好的,就把他的筆記留下來,而賣家一般都不是非得找某個人。
  • 狀元筆記網上熱銷 老師:對基礎好學生幫助甚微
    天氣每炎熱一分,中考、高考就又近了一分。在衝刺的季節,如何再提高點分數,成為許多學生及家長關心的頭號問題。而此時,「狀元筆記」又「賣上價」 了。打著衡水中學高考狀元、中考狀元旗號的手寫筆記,號稱能讓二本同學上「重本」,「重本」同學上名校的「狀元筆記」,是真是假?真是提分利器嗎?
  • 高考狀元,為何女生越來越多,是「陰盛陽衰」嗎
    誰說好女不如男,這一次,恐怕很多男生要感到慚愧了! 到目前為止,高考狀元的數據大部分都出來了,只有個別省份還沒出,不過這一次有人對性別做了統計,發現女狀元人數多於男狀元,佔比達到54.5%。雖然還有幾個省份沒出狀元名單,但是從歷年來的發展趨勢可以感受到,女生成為狀元的概率在增加。這是為何?
  • 評論:高考狀元「遊街」是功利主義 存利益鏈條
    我們固執地認為,當上了高考狀元,就有了進入名校的通行證,就意味著衣食無憂和體面的生活了。殊不知,那樣充其量只是一個優秀的工作者,或許我們更該考慮的是錢學森提出的「為什麼我們培養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這樣的問題。
  • 給高考狀元或者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重獎的做法對嗎?
    2020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它帶來的話題卻遠遠沒有結束。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對於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或者當地的高考狀元,很多部門或者單位給這些學生金錢獎勵,這樣的做法真的對孩子就好嗎?真的就會起到一個正面的鼓勵的作用嗎?
  • 中科院:3300名高考狀元無一成為行業領袖,謠言!精英都自學成才
    前幾天,我又在網上看到了這篇被定義為謠言的文章:《中科院調查:30年3000多名高考狀元無一成為行業領袖》。文章中講道,根據中科院的調查結果:「我們調查了高考恢復以來都3300名高考狀元,無一成為行業領袖」——見《上海教育》2014年12A期第34頁。
  • 跟蹤調查:30年1000餘高考狀元如今現狀;未來高考改革視頻指引你如何備戰!
    中科院調查的結果顯示,30年來千餘高考狀元均長大很平凡,無一成為行業領袖。不僅如此,他們還有另一個調查結果:「調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這說明了什麼?
  • 高考狀元被謠傳北大退學 引發素質教育反思
    這事情攪得我們家長和孩子都很心慌,真怕孩子在這個時候心理鬆懈,影響他的高考成績。還有,孩子今年如何選志願?上大學能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一位勉縣一中學生家長,不無憂慮地向記者表示自己的擔心。李寧寧被北大退學的消息在當地引發的轟動效應,顯然並不比去年她以絕對高分奪得高考狀元弱勢多少。
  • 昔日會寧高考狀元發帖自爆:失業後靠女友養 網上寫小說走紅
    結束「異地戀」生活的時候,女友已經是一名在河北邯鄲教書的人民教師了。在邯鄲,李國瑞和女友生活十分清貧,一時沒有找到工作的他生活來源全靠女友一人的工資,他說「最艱難的時候兩個月沒有吃過肉和雞蛋」。住在300塊錢租來的房子裡,李國瑞抱著玩一玩的心情,以「亂世狂刀」的筆名寫了一部與足球有關的小說,當時正值世界盃期間,小說一發到網上就引起熱烈追捧,他很快得到網站籤約,李國瑞也因此步入網絡文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