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發展歷程及功能演進的四大階段

2020-12-11 IT168

  【IT168 專稿】從功能特徵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及機構對IT認識的深入,數據中心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功能的內涵,可將數據中心可以分為四個大的階段,數據存儲中心階段、數據處理中心的階段、數據應用中心,數據運營服務中心階段。

  數據中心發展歷程概述

  1945年,由美國生產了第一臺全自動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英文縮寫詞是ENIAC,即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它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臺計算機1946年2月交付使用,共服役9年。它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本元件,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減運算。它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10000隻電容,7000隻電阻,體積3000立方英尺,佔地170平方米,重量30噸,耗電140~150千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在革命性的開啟了人類計算新時代的同時,也順帶開啟了與之配套的數據機房的演進。

  事實上,從發明計算機到目前網絡盛行的橫跨60餘年的大的時間尺度來看,人類社會的計算方式經歷了從集中主機要分散運算要再次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當然不是簡單的往復的過程,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1945-1971年代,計算機器件組成主要以電子管,電晶體為主,體積大,耗電大,主要運用於國防機構,科學研究等軍事或者準軍事機構。由於計算消耗的資源過大,成本過高,因此計算的各種資源集中也就是必然的選擇。同時,也誕生了與之配套的第一代的數據機房。UPS,精密機房專業空調就是在這個時代誕生。

  第二階段:1971-1995年代,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迅速發展,計算機除了向巨型機方向發展外,更多地朝著小型機和微型機方向快速演進。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在美國舊金山南部的矽谷應運而生,它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計算的形態總的來說是分散為主,分散與集中並存。因此,數據機房的形態也就必然是各種小型,中型,大型機房並存的態勢,特別是中小型機房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

  第三階段:1995-現今,網際網路的興起被示為計算行業從發明計算機之後的第二個裡程碑。網際網路的興起本質上是對計算資源的優化與整合。而對人類社會分散計算資源的整合是計算發展本身的內在的要求與趨勢。本階段計算資源再次集中的過程絕不是對第一階段的簡單複製,有兩個典型的特點:一是分散的個體計算資源本身的計算能力急速發展,比如摩爾定律和其後的多核技術就是典型的應用,二是個體計算資源被網際網路整合。而這種整合現在也成了一個關鍵環節,因此也會不斷的演進。順著上述兩條思路我們看現今的熱點:INTEL和AMD的白熱化競爭,刀片伺服器,網際網路寬帶,IPV6,虛擬化,雲計算等等均在上述思路覆蓋之中。

計算機房演進路線示意圖

  數據機房建設的理念在發展的裡程中也更加成熟和理性,不斷的超越原來「機房」的範疇,日益演進為組織內部的支撐平臺以及對外營運的業務平臺。

  數據機房在這個階段呈現出了一種新的形態: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通過實現統一的數據定義與命名規範集中的數據環境,從而達到數據共享與利用的目標。數據中心按規模劃分為部門級數據中心、企業級數據中心、網際網路數據中心以及主機託管數據中心等。一個典型的數據中心常常跨多個供應商和多個產品的組件,包括:主機設備、數據備份設備、數據存儲設備、高可用系統、數據安全系統、資料庫系統、基礎設施平臺等等。這些組件需要放在一起,確保它們能作為一個整體運行。

  數據中心功能演進

  從功能特徵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及機構對IT認識的深入,數據中心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功能的內涵,可將數據中心可以分為四個大的階段,數據存儲中心階段、數據處理中心的階段、數據應用中心階段、數據運營服務中心階段。

  數據存儲中心階段

  在數據存儲中心階段,數據中心主要承擔功能是數據存儲和管理,在信息化建設早期,用來作為OA機房或電子文檔的集中管理場所。此階段的典型特徵是:

  1、數據中心僅僅是便於數據的集中存放和管理

  2、數據單向存儲和應用

  3、救火式的維護

  4、關注新技術的應用

  5、由於數據中心的功能比較單一,對整體可用性需求也很低

  數據處理中心的階段

  在數據處理中心階段,基於區域網的MRPII、ERP,以及其他的行業應用系統開始普遍應用,數據中心開始承擔核心計算的功能。此階段的典型特徵是:

  1、面向核心計算

  2、數據單項應用

  3、機構開始組織專門的人員進行集中維護

  4、對計算的效率及對機構運營效率的提高開始關注

  5、整體上可用性較低

  數據中心應用階段

  隨著大型基於機構廣域網或網際網路的應用開始普及,信息資源日益豐富,開始關注挖掘和利用信息資源。組件化技術及平臺化技術廣泛應用,數據中心承擔著核心計算和核心的業務運營支撐,需求的變化和滿足成為數據中心的核心特徵之一。這一階段典型數據中心叫法為「信息中心」。此階段的特徵是:

  1、面向業務需求,數據中心提供可靠的業務支撐

  2、數據中心提供單向的信息資源服務

  3、對系統維護上升到管理的高度,從事後處理到事前預防

  4、開始關注IT的績效

  5、數據中心要求較高的可用性

  數據運營服務中心階段

  從現在技術發展趨勢分析,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組件化、平臺化的技術將在各組織更加廣泛的應用,以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使得組織運營藉助IT技術實現高度自動化,組織對IT系統依賴性加強。數據中心將承擔著組織的核心運營支撐、信息資源服務、核心計算、數據存儲和備份,並確保業務可持續性計劃實施等。業務運營對數據中心的要求將不僅僅是支持,而是提供持續可靠的服務。在這個階段,數據中心將演進成為機構的數據運營服務中心。

  數據運營服務中心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機構數據中心不僅管理和維護各種信息資源,而且運營信息資源,確保價值最大化

  2、IT應用隨需應變,系統更加柔性,與業務運營融合在一起,實時的互動,很難將業務與IT獨立分開

  3、IT服務管理成為一種標準化的工作,並藉助IT技術實現集中的自動化管理

  4、IT績效成為IT服務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5、不僅僅關注IT服務的效率,IT服務質量成為關注重點

  6、數據中心要求具有高可用性

  所謂「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定義,就是通過自動化、資源整合與管理、虛擬化、安全以及能源管理等新技術的採用,解決目前數據中心普遍存在的成本快速增加、資源管理日益複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嚴峻挑戰,以及能源危機等尖銳的問題,從而打造與行業/企業業務動態發展相適應的新一代企業基礎設施。新一代數據中心所倡導的「節能、高效、簡化管理」也已經成為眾多數據中心建設時的參考標準。

  新一代數據中心是目前業界的熱點,業界主流廠商正對新一代數據中心都有局部或者整體的解決方案。IBM推出「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業務;惠普稱之為「綠色數據中心」或者「下一代數據中心」;DELL也聯合EMERSON在業界推廣綠色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SUN知名的Blackbox計劃,也就是Sun Modular Datacenter(虛擬化和模塊化的數據中心);華為所倡導的USC(Unified Subscriber Center)解決方案,即創新的融合用戶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等等。此外,與之相應的幾乎所有的一線廠家都建立了其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團隊,新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總體來講正在迅速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社會演進三歷程理論析論
    比如,在本文將要討論的「三歷程」當中,每一個歷程也即蘇先生從原始社會演進到文明社會的每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的概念,都存在著定義上需要澄清的地方。本文從「古文化古城古國」之「古」字字義分析入手,進而討論「三歷程」「三部曲」與「三模式」之間的邏輯關係及描述用語,來探究這一方面的問題。
  • 智算中心融合算力、數據和算法,全面支撐AI技術應用和演進
    2020年12月1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全文正式發布。智能計算中心是符合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需求,促進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重要引擎,現階段智能計算中心的建設目標和內涵主要包括:  新型算力公共基礎設施,通過提供共性的算力、數據及算法服務,讓算力服務更易用,使得智慧計算像水電一樣成為基本公共服務;技術領先、生態成熟,採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面向新型的人工智慧場景,基於AI模型,形成技術領先、生態成熟可持續迭代升級的智能計算平臺
  • 中國聯通基於CORD的雲數據中心演進解決方案
    雲平臺技術架構  雲平臺是數據中心從虛擬化階段邁向真正雲化DC的重要組成環節。本次CORD重構的雲平臺選用開源雲平臺OpenStack為基礎,完成了對網絡、存儲、計算、安全、業務等資源的運維管理,以及在此之上的業務自動化編排,實現了計費、流程、日誌、應用交付的運營功能,最終通過自助服務門戶和運維門戶向最終用戶和管理員提供相應的服務。
  • 新中國70年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演進路徑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依據發展進程中國家的重大政策法規,綜合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各方面發展特徵,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演進歷程有以下五個階段。一是停滯沉寂階段(1949—1977年)。據1950年統計,全國共有高校227所,其中私立高校佔高校總數的39%。
  • 管理會計沙龍成功舉辦,未來財務共享中心的升級方向與演進路徑
    主題演講及嘉賓點評廈門大學管理會計研究中心主任郭曉梅教授的演講主題是「財務共享服務的升級與演進」。郭曉梅闡述了共享服務發展歷史、技術進步與財務共享服務之間的關係,梳理了國內外關於共享服務和財務共享的重要文獻,提出了財務共享服務演進路徑模型。
  • 【精彩回放】線上iTalk新基建第三期 | 漫談未來數據中心的演進趨勢
    線上iTalk新基建系列直播活動是中國IDC圈企業俱樂部為核心會員企業提供的展現企業形象、產品及其優勢的舞臺,通過雲端直播方式共同探討當前數據中心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同時為觀眾們搭建一個與行業精英們近距離交流探討的平臺。
  • 2020-2021中國母嬰童產業市場演進研究白皮書
    母嬰童產業是一個年產值超過3萬億的,涵蓋了孕、產婦及嬰、幼、童的衣、食、住、行、娛、教等內容,是一個規模龐大但又較為分散的綜合性大產業,即一個家庭、兩類人群、三個階段、四大領域。在「二孩政策」和「消費升級」的雙重疊加下,母嬰童產業規模保持持續性增長。
  • 七牛雲姜智:Go+ 演進之路
    七牛雲作為中國 Go 語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CEO 許式偉是國內 Go 語言大中華區首席布道師,他在今年面向全球發布了為數據而生的 Go+ 。本次大會現場,七牛雲技術經理姜智受邀分享了《Go+ 演進之路》的主題演講。
  • 醫院信息化變革趨勢解讀:技術路線的演進和建設模式的演化
    來源:twt企業IT社區 【摘要】本文分析了醫院信息化發展的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技術路線演進特點,以及三種演進建設的模式,可供廣大醫療行業IT從業者參考。
  • OCP China Day:數據中心自動運行光網絡
    騰訊作為OCP中國社區的核心成員,在峰會現場介紹了當前數據中心互聯光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騰訊基於標準化單元構建的自動運行光網絡。目前,騰訊已將光網絡的標準單元快速複製到數據中心互聯應用中,有效應對數據中心互聯帶寬的快速增長。
  • 電信全國四大數據中心之一布局從化
    原標題:電信全國四大數據中心之一布局從化   5月8日,記者從在廣州市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活動
  • 帶你了解定位技術的演進歷程
    目前,每年大概有三千多萬中國國民去旅遊出行,在這個過程中,地圖導航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為了背後強大的助推因素。網際網路改變了人與時空的關係,我們能夠憑藉著方寸大小的手機屏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2015年,馬雲就曾說過,「未來最大的能源將不是石油,而是大數據」。
  • 兒童功能發展的五大階段
    兒童功能發展歷程第二階段:感覺動作的發展嬰兒剛出生時,手腳只是無意義地亂動,尚無法取物或移動身體。直到3、4個月後,神經反射動作出現,肌肉張力逐漸形成,才慢慢具有自主活動的能力。第三階段:身體形象的認識孩子通過感覺動作的發展,雖可對外界的刺激做有意識的反應,但動作要能更加協調靈活,仍有賴於孩子對自己身體形象認識的程度。
  • 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瞄準四大領域助力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
    創建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是推動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可以加快形成和提升創新平臺、人才團隊、開放合作、成果應用的能力和水平。國家非常重視基礎科學。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當前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根本原因是基礎科學以及數學基礎跟不上。
  • 文字識別在高德地圖數據生產中的演進
    本文分享文字識別技術在高德地圖數據生產中的演進與實踐,介紹了文字識別自研算法的主要發展歷程和框架,以及未來的發展和挑戰。文末推薦:AMAP-TECH算法大賽。一 背景作為一個DAU過億的國民級軟體,高德地圖每天為用戶提供海量的查詢、定位和導航服務。
  • ThoughtWorks 史凱:信息化、數位化走向智能化——企業的演進進入...
    企業轉型進入新的階段「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正在經歷第三次變革。」根據史凱的研究,企業發展歷經信息化、數位化之後,已經進入智能化階段。他詳細介紹了三個階段的演進過程。第一個階段是以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為代表的信息化。
  • 政治學研究方法的演進邏輯與趨勢
    分析政治學研究方法的發展歷程,對釐清政治學的演進邏輯以及展望其前沿趨勢具有重要意義,對提升政治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  基於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問題:21世紀以來,國際層面政治學研究方法與我國政治學研究方法各自呈現何種發展趨勢?我國政治學研究方法與國際政治學研究方法相比存在哪些差異?今後我國政治學的發展指向何方?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政企金融數據中心總監 陳健】金融數位化...
    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等技術和應用的深入發展,人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愈發聚焦在數字渠道。與此同時,隨著「新基建」浪潮的不斷推進,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作為承載數據和計算的傳統金融數據中心面臨能耗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運維複雜等巨大挑戰,亟待變革。
  • 我國高等教育空間布局的演進特徵與發展趨勢
    本文通過對我國高等教育空間布局演進的歷史合理性、現實複雜性等特徵的分析和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就此談些粗淺的看法。新中國成立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重大轉型,我國高等教育空間布局的演進經歷了兩個重要階段,發生了兩次大的變化。  1.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高等教育空間布局形成時期。新中國成立後,按照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需要,對接收的舊高校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 百度地圖:難以複製的「鐘擺式」演進路徑
    然而對於百度地圖來說,實現更大的領先優勢並非難事,「鐘擺式」演進不僅使其獲得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同時也為自身打造了堅固的「防禦工事」。「鐘擺式」發展是數百年來被驗證十分可行的企業發展策略,在傳統商業模式中,基本可以被概括為「基礎業務」+「創新」兩條路徑交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