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虧損近42億,金融壹帳通的成長之路能擺脫平安與陸金所嗎?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5月6日,金融壹帳通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收入增長,第三方客戶增多,營業虧損減少,但依賴平安及陸金所生存的缺點仍然存在,且依賴程度有加深的跡象。

金融壹帳通具體業績表現如何?

收入增長,平安與陸金所仍是金主

收入增加是金融壹帳通在財報中透露的第一大利好。

為平安集團,陸金所,以及第三方客戶(收入貢獻少於總額的5%的客戶)貢獻業務的是金融壹帳通獲得收入的三大渠道。

從去年金融壹帳通發布的招股書來看,平安集團與陸金所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從本季度業績來看,該現象有加重的趨勢。

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收入由2019年的4.48億元增長至5.81億元,同比增長29.6%。

其中,平安集團為金融壹帳通貢獻的收入為2.28億元,同比增長11.1%;陸金所為其貢獻的收入為0.83億元,同比增長30.5%;

相比之下,第三方客戶貢獻的收入也不容小覷。

財報顯示,本季度,第三方客戶產生的收入已由2019年的1.79億元增長至2.70億元,同比增長50.4%,增長幅度一躍超過平安集團與陸金所。

對於第三方客戶產生的收入在平安壹帳通一季度業績中的貢獻,平臺並無掩飾,而是直言,一季度的收入的增長,主要便是來自第三方客戶收入的增長。

據了解,金融壹帳通還把第三方客戶分為兩部分,其中,年貢獻收入超過10萬的客戶被金融壹帳通稱為「優質客戶」。

從數據來看,2017年、2018年、2019年,金融壹帳通的優質客戶處於不斷增加的狀態,分別為40家、221家、473家。

值得注意的是,就2020年一季度而言,金融壹帳通第三方客戶貢獻的收入雖未超過平安集團與陸金所帶來的收入總和,但差距已逐步縮小,且目前,第三方客戶產生的收入已超過平安與陸金所各自為金融壹帳通貢獻的收入。

如此來看,未來,金融壹帳通來自第三方客戶產生的收入要超越平安與陸金所為其產生的收入,並非沒有可能。

運營層面,該季度金融壹帳通辦理的零售貸款為12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01億元;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57億元,去年同期為79億元,貸款餘額明顯上升,這也說明金融壹帳通在運營期間獲得了更多的資金與客戶。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金融壹帳通累計服務621家銀行、96家保險公司,包括國內100%的大型銀行、99%的城商行和52%的保險公司。

儘管收入增加,業績表現不凡,但這也未能挽救金融壹帳通繼續虧損的頹勢。

據投中網統計,目前金融壹帳通已經連虧三年,且虧損額度在不斷擴大。

具體數據來看,2017-2019年,金融壹帳通營業虧損額分別為8.90億元、11.14億元、17.01億元,其中2018年、2019年的虧損額增幅分別達到25.17%、52.69%。

也就是說,加上今年一季度的營業虧損,金融壹帳通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累計虧損近42億元。

金融壹帳通CFO羅偉傑曾表示,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是平臺虧損的主要原因,但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金融壹帳通的研發投入有所下滑。

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研發費用為2.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69億元。

海外擴張覆蓋新加坡、柬埔寨等 成本增長是代價

研發費用減少,並未為金融壹帳通在費用上減少太多支出。

金融壹帳通稱,2020年一季度,平臺總運營支出為6.09億元,但在去年同期為5.23億元。

什麼費用在增加?營銷費用及行政管理費用。

為尋求業務,2018年開始,金融壹帳通全球撒網,其代價是費用的逐年增加。

金融壹帳通在財報中披露,2020年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5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14億元,費用增長的原因便是由於銷售團隊的建立和海外擴張導致人員成本增加。

銷售費用之外,金融壹帳通的行政管理費用也在增加。

2020年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行政管理費用為1.93億元,但在2019年為1.4億元,費用增加的原因亦是由於平臺海外業務擴張導致人員成本和相關辦公費用的增加。

高額費用投入之後,取得的戰績如何?

據藍鯨保險報導,2018年開始,金融壹帳通開始布局海外市場。2018年3月,金融壹帳通正式在新加坡成立分公司,作為在東南亞市場的總部和研發中心,2018年12月在印尼開設子公司。

截至2020年3月底,金融壹帳通已在境外開拓16個市場,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

發力新賽道:追逐新基建

今年以來,「新基建」成為熱點話題,有專家判斷,這場投資將高達1萬億元。

但事實上,早在兩年前,金融壹帳通就一開始布局金融新基建。

據證券日報報導,2018年,金融壹帳通為香港地區金管局搭建「貿易聯動」網絡,通過區塊鏈技術連接香港地區13間銀行。

2019年,天津口岸區塊鏈試點平臺正式啟動,在全國首次實現了區塊鏈技術與跨境貿易中的交易、金融、物流、監管等各環節的深度融合。到2019年底上鏈票數突破70萬筆,已經上鏈和明確上鏈意向的企業數量超200家。

進入2020年,金融壹帳通在各地新基建項目更是動作頻頻。

比如,1月初,金融壹帳通為廣東省政府搭建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3月底,金融壹帳通又與招商港口搭建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物流及貿易便利化區塊鏈網絡。

事實上,金融壹帳通能在新基建賽道快速布局,不是沒有道理,一方面,平臺自身有一定的實力,背後有平安撐場,另一方面,從支出成本來看,金融壹帳通也從未吝嗇,並保持持續投入,而這些無疑都是金融壹帳通在發展過程中的加分項。

相關焦點

  • 金融壹帳通年營收23億,平安集團加陸金所貢獻超過55%
    2月19日晚間,金融壹帳通(NYSE:OCFT)發布上市以來首份財報。財務數據顯示,其2019年收入為23.2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4.13億元增長64.7%;經營虧損17.01億元,上年同期為11.14億元;歸屬金融壹帳通股東的淨虧損為16.61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為11.96億元;每股基本及攤薄淨虧損為人民幣1.77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29元。
  • 金融壹帳通不到3年虧損42億 股東「平安系」貢獻過半收入
    此外,其收入依然未能擺脫背後靠山「平安系」的支撐,在今年一季度的收入中,仍有一半以上來自「平安系」。其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近30%,毛利率也從上年同期的28.5%增至34.8%,但營業虧損卻達4.4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6億元。事實上,據以往財務數據顯示,金融壹帳通已經連虧三年,且虧損額度在不斷擴大。
  • 陸金所即將上市 同系股金融壹帳通是否值得買入?
    來源:金融界網站平安保險旗下網絡投融資平臺陸金所10月初已遞交在美上市申請,市值料高逾394億美元且增長潛力優厚,勢掀認購潮,同系且已在美上市的金融壹帳通能發揮影子效應? 據報陸金所計劃在紐約聯交所集資20億至30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美股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 金融壹帳通2019年全年虧損達17億:同比增長38.8%,扭虧為盈還要多久?
    作為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金融壹帳通2019年財報有三大看點:1.營收大幅增長,但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金融壹帳通收入達23.28億元,同比上漲64.7%,但淨虧損也進一步擴大至16.61億元,同比增長38.88%。2.收入上仍難擺脫對平安系依賴。2019年,第三方客戶的收入為10.34億元,同比增長107%,對收入貢獻增至44%。
  • 被平安「餵養」的金融壹帳通遭遇這隻黑天鵝後,會緊張嗎?
    先於京東數科、螞蟻集團IPO的金融壹帳通(股票代碼:OCFT)雖然還在虧損的泥潭中不斷掙扎,股價卻已經飛上天際,市值在百億美元附近不斷波動。只是,一隻黑天鵝已經悄然飛到它的頭頂——民間借貸利率上限下調。金融科技的市場取決於金融市場的繁榮程度。
  • 高管頻繁變動,累計虧損44.5億,金融壹帳通的科技夢還要做多久?
    而在金融領域,平安集團的網際網路科技兩大應用分別為:2012年成立的陸金所,致力於為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專業、可信賴的投融資服務,幫助他們實現財富增值;2015年整合平安壹帳通、前海徵信、銀行壹帳通三大業務組合成金融壹帳通。其中,金融壹帳通是平安集團整合資源,發力金融科技,搶佔2B賽道的重要舉措。
  • 金融壹帳通赴美上市:員工持股計劃佔比50% 3年虧30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文/辛繼召近兩年金融壹帳通上市的傳聞終於落地。11月13日,中國平安的聯營企業金融壹帳通在美公開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上市步驟。55.5%收入來自平安集團和陸金所今年上半年,平安集團曾推動金融壹帳通和壹錢包合併,以做大估值,但由於第三方支付牌照與VIE架構等原因終未成行。金融壹帳通赴美上市,首次詳細披露VIE架構,這是中概股普遍採用的一種上市架構。
  •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平安金融壹帳通:成了啃老族?
    而現在的金融壹帳通正處於從第二階段邁向第三階段的歷程中,距離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金融壹帳通最新財報中也可以窺見這一點,其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在Q1季度,金融壹帳通的營收為5.81億元,同比增長29.6%,淨虧損為4.147億元,依舊處於虧損狀態。長期虧損不止,金融壹帳通的營收壓力不言而喻。
  • 金融壹帳通2020年Q1虧損超4億元 中國平安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日前,美股上市公司金融壹帳通(OCFT.US)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數據顯示,金融壹帳通Q1營收5.81億元,同比增長29.6%;歸屬於股東淨虧損為4.15億元,同比持平。金融壹帳通在財報中指出,營收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第三方客戶收入的增長。
  • 業績回顧丨連續大漲的金融壹帳通,虧損問題仍然無解
    來源:36氪近日,金融壹帳通(OCFT.US)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在大受疫情影響的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營收、毛利率等多個數據表現尚可,資本市場的反應也較為積極。但金融壹帳通的虧損狀態並未改變,如果考慮到研發費用的被動收緊,一季度金融壹帳通的虧損規模可能會更大。
  • 金融壹帳通真的被低估了嗎?
    不過,其在資本市場卻遭到了冷遇,從2018年接近75億美元的估值,一路往下縮水,12月13日打折上市後,又一度破發,截止12月18日,金融壹帳通(OCFT)收盤價報9.84美元,市值36億美元。背靠平安集團,一直號稱是科技金融第一股的「金融壹帳通」,到底是被低估了?還是說真的不行?一、接連虧損難以盈利說起壹帳通,很多人應該不陌生。
  • 費用成本高企卻成掣肘,金融壹帳通虧損怎麼解?丨新金融
    在一季度虧損業績發布後,其股價卻快速回升並創出新高16.94美元。此後股價回調,5月29日,金融壹帳通收於12.57美元,仍較其上市時發行價10美元上漲25.7%。金融壹帳通股價維持強勢或與其毛利高增長有一定關係。
  • 連續大漲的金融壹帳通背後,是增長的幻影和持續啃老?
    5月6日,金融壹帳通發布2020年一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期內營收同比增長29.6%,超出市場預期。對此,資本市場反應積極,財報發布後的首個美股交易日,收漲10.81%;5月12日前的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42%,遙遙領先於市場及美股252隻中概股,總市值突破50億美元大關。
  • ...陸金所、汽車之家2019年盈利,平安好醫生預計2020年盈虧平衡,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2019年科技業務總收入821.09億元,增幅27.1%,主要涉及陸金所控股、金融壹帳通、平安好醫生、汽車之家、平安醫保科技等 。其中,金融壹帳通(NASDAQ:OCFT )、平安好醫生(01833.HK)、汽車之家(NYSE:ATHM)已上市。
  • 金融壹帳通營收增五成 平安的科技潛能逐步釋放
    近日,金融壹帳通(OCFT)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三季度金融壹帳通虧損同比收窄,營收創下上市來新高,由去年同期的5.85億元增至8.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  作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由於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較高,始終未能實現盈利,不過自金融壹帳通上市以來,虧損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收窄。
  • 透視金融壹帳通半年報,平安吹響科技奮進號角
    作為最先實現科技轉型的傳統金融機構——中國平安2020年上半年科技業務的表現可圈可點,業務總收入427億元,利潤直接提升了22.7%,截至2020年6月30日,科技公司估值總額達700億美元,平安好醫生、金融壹帳通市值較年初分別提升108%和84%。
  • 金融壹帳通的爆發,對中國平安意味著什麼?
    中國平安(601318)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OCFT.NYSE)發布未經審計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5.81億元,同比增長29.6%;  毛利率由2019年同期的28.5%上漲至34.8%;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的毛利率由2019財年同期的49.4%下降為46.0%;淨虧損為4.15億元,較2019財年同期持平,仍處於虧損狀態。
  • 從金融壹帳通的半年報裡,除了「拼爹」奇蹟,還注意到了一些細節
    報告顯示,金融壹帳通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48.4%,淨虧損3.31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3.4億元。2020年上半年,金融壹帳通營業收入為13.55億元,同比增加39.7%,淨虧損為7.46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7.55億元。營收增幅不小,虧損依然如舊,問題出在哪裡?
  • 平安壹錢包金融壹帳通人事巨震持續:平安付總經理杜少傑離職,明年...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平安壹錢包、金融壹帳通的人事巨震仍在繼續,藍鯨財經從多個信源處獲悉,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付支付」)總經理杜少傑已離職。早在2019年初,就有消息稱平安集團高層赴央行溝通平安壹帳通與平安壹錢包合併上市事宜,二者本擬合併在港股上市,但由於央行反對支付機構的VIE架構,最後未能成功。金融壹帳通在2019年12月正式登陸紐交所,也宣告著平安壹錢包此前上市計劃落空。
  • 叩響規模效應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帳通踏入業務成熟期
    8月5日,金融壹帳通發布2020年二季度財報,金融壹帳通二季度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48.4%;基於持續的成本優化,金融壹帳通本季毛利潤增長93.4%至2.97億元。儘管金融壹帳通整體依然虧損,但在營收端、成本端、產品端、客戶端、模式端多項運營數據上,公司均都體現為全面提升。尤其是逐漸顯現的生態效應,讓金融壹帳通逐漸清晰了發展方向,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