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壹帳通(OCFT)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三季度金融壹帳通虧損同比收窄,營收創下上市來新高,由去年同期的5.85億元增至8.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
作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由於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較高,始終未能實現盈利,不過自金融壹帳通上市以來,虧損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收窄。
科技引領發展
2013年,平安集團掌門馬明哲在當年的元旦致辭中明確提出「科技引領金融」概念,並寫入當年的年度報告中。至此「金融+科技」理念注入了平安集團的血脈,作為平安集團聯營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金融壹帳通依託「金融+科技」的雙引擎驅動力量,緊跟科技前沿的技術創新,賦能打造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成效顯著。
截止美東時間11月6日,金融壹帳通盤後股價上漲至23美元,總市值約為89.7億美元。
股票形勢持續向好,科技賦能的優勢正在顯現,面對疫情和國際形勢的複雜多變,金融壹帳通迸發出強大「經濟韌性」。
緊抓技術創新「牛鼻子」
如今,科技創新儼然成為平安集團突破發展、打造優質金融服務的內生動力。事實上,技術的革新一直伴隨著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從過去的ATM機、網上銀行到如今迅速崛起的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新興技術的出現,總能助推金融產業新業態的誕生。
抓住科技創新的「牛鼻子」,是金融企業永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平安集團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科技發展道路,「金融+科技」的理念深入企業骨髓。
通過大力度的科技投入,平安集團已構建涵蓋「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等五大生態圈,孵化出金融壹帳通、陸金所控股等多個重磅科技創新企業。2020年僅前三季度,中國平安在科技業務總收入650.28億元,同比增長8.3%。
是科技企業為主體還是金融企業為主體?金融壹帳通做出了正確的探索。
傳統的金融行業中,用戶和金融機構渠道的打通和風險的管控往往是重點也是難點。從金融機構的產品部署到用戶的反應需求,端到端的無縫銜接服務勢在必行。如何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融通,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新一代信息技術從算力、算法、網絡等方面為金融系統架構升級、服務渠道拓寬提供了強勁的變革動力,讓不可能成為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激發金融創新活力。
聚焦產業發展新業態,科技反哺經濟成效顯著
從金融壹帳通發布的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研發投入為2.96億元,研發收入佔比較去年同期降至33.5%。此前,金融壹帳通高管也曾公開表示,為了保持科技領先實力,公司不會降低研發投入力度,雖然其所佔營收比將有所降低,但公司高度重視原創研發的態度堅定不移。
瞄準數位化經濟轉型,金融壹帳通打造的「金融+科技」模式通過融合創新升級金融產品、再造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的同時,也改變了金融運行機理,這種嶄新的服務業態,為企業創造了無限潛能。
科技戰略搶佔市場先機,反哺經濟發展,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也是與時代接軌的迫切需求。這步棋,足以見得平安集團的戰略高度。
搭乘科技便車,充分激發企業效能,讓金融普惠落到實處,為更多科技創新主體進行實質性「鬆綁」是貫徹金融「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科技讓金融更簡單」金融壹帳通以此為出發點,充分運用中小銀行網際網路聯盟平臺,發揮金融公司的科技化優勢,實現公司服務、管理到運營的有序發展,為合作夥伴提供智慧化的方案措施,推動金融機構的業務流程更高效、用戶服務更精準、風險防控更智能。
金融壹帳通是平安科技在賦能金融,驅動生態,積極整合資源,發揮子公司協同作用的有力踐行。隨著金融與科技融合邁入智能化階段,平安科技蓄勢發力,以強勁的科技基礎優勢構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用科技力量「滴灌」孵化產業,讓金融競爭優勢滲透企業各個領域。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