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帳通營收增五成 平安的科技潛能逐步釋放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近日,金融壹帳通(OCFT)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三季度金融壹帳通虧損同比收窄,營收創下上市來新高,由去年同期的5.85億元增至8.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

  作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由於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較高,始終未能實現盈利,不過自金融壹帳通上市以來,虧損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收窄。

  科技引領發展

  2013年,平安集團掌門馬明哲在當年的元旦致辭中明確提出「科技引領金融」概念,並寫入當年的年度報告中。至此「金融+科技」理念注入了平安集團的血脈,作為平安集團聯營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金融壹帳通依託「金融+科技」的雙引擎驅動力量,緊跟科技前沿的技術創新,賦能打造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成效顯著。

  截止美東時間11月6日,金融壹帳通盤後股價上漲至23美元,總市值約為89.7億美元。

  股票形勢持續向好,科技賦能的優勢正在顯現,面對疫情和國際形勢的複雜多變,金融壹帳通迸發出強大「經濟韌性」。

  緊抓技術創新「牛鼻子」

  如今,科技創新儼然成為平安集團突破發展、打造優質金融服務的內生動力。事實上,技術的革新一直伴隨著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從過去的ATM機、網上銀行到如今迅速崛起的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新興技術的出現,總能助推金融產業新業態的誕生。

  抓住科技創新的「牛鼻子」,是金融企業永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平安集團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科技發展道路,「金融+科技」的理念深入企業骨髓。

  通過大力度的科技投入,平安集團已構建涵蓋「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等五大生態圈,孵化出金融壹帳通、陸金所控股等多個重磅科技創新企業。2020年僅前三季度,中國平安在科技業務總收入650.28億元,同比增長8.3%。

  是科技企業為主體還是金融企業為主體?金融壹帳通做出了正確的探索。

  傳統的金融行業中,用戶和金融機構渠道的打通和風險的管控往往是重點也是難點。從金融機構的產品部署到用戶的反應需求,端到端的無縫銜接服務勢在必行。如何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融通,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新一代信息技術從算力、算法、網絡等方面為金融系統架構升級、服務渠道拓寬提供了強勁的變革動力,讓不可能成為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激發金融創新活力。

  聚焦產業發展新業態,科技反哺經濟成效顯著

  從金融壹帳通發布的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研發投入為2.96億元,研發收入佔比較去年同期降至33.5%。此前,金融壹帳通高管也曾公開表示,為了保持科技領先實力,公司不會降低研發投入力度,雖然其所佔營收比將有所降低,但公司高度重視原創研發的態度堅定不移。

  瞄準數位化經濟轉型,金融壹帳通打造的「金融+科技」模式通過融合創新升級金融產品、再造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的同時,也改變了金融運行機理,這種嶄新的服務業態,為企業創造了無限潛能。

  科技戰略搶佔市場先機,反哺經濟發展,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也是與時代接軌的迫切需求。這步棋,足以見得平安集團的戰略高度。

  搭乘科技便車,充分激發企業效能,讓金融普惠落到實處,為更多科技創新主體進行實質性「鬆綁」是貫徹金融「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科技讓金融更簡單」金融壹帳通以此為出發點,充分運用中小銀行網際網路聯盟平臺,發揮金融公司的科技化優勢,實現公司服務、管理到運營的有序發展,為合作夥伴提供智慧化的方案措施,推動金融機構的業務流程更高效、用戶服務更精準、風險防控更智能。

  金融壹帳通是平安科技在賦能金融,驅動生態,積極整合資源,發揮子公司協同作用的有力踐行。隨著金融與科技融合邁入智能化階段,平安科技蓄勢發力,以強勁的科技基礎優勢構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用科技力量「滴灌」孵化產業,讓金融競爭優勢滲透企業各個領域。

(責任編輯:何欣)

相關焦點

  • 透視金融壹帳通半年報,平安吹響科技奮進號角
    作為最先實現科技轉型的傳統金融機構——中國平安2020年上半年科技業務的表現可圈可點,業務總收入427億元,利潤直接提升了22.7%,截至2020年6月30日,科技公司估值總額達700億美元,平安好醫生、金融壹帳通市值較年初分別提升108%和84%。
  •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平安金融壹帳通:成了啃老族?
    5月6日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科技獨角獸金融壹帳通,終於發布了姍姍來遲的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金融壹帳通是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繼平安好醫生、汽車之家之後,第三家上市的科技類公司。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這卻不是屬於金融壹帳通的好運氣。增收不增利由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一帳通、銀行一帳通、前海徵信三大業務合併而成的金融壹帳通,成為了平安孕育的又一獨角獸。
  • 金融壹帳通高管變陣:平安集團科技板塊再現「蝶變」
    馬明哲曾直言:「平安偉大的事業,找全球最優秀的人。」對於此次人事變革,據內部人士透露,由於黃宇翔在推動金融壹帳通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將晉升為平安科技總經理。「黃宇翔是技術出身,屬於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複合型人才。」一位金融壹帳通內部人士評價。
  • 平安壹帳通銀行榮獲2020金融科技大獎
    2020年金融科技大獎評選中,平安壹帳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平安壹帳通銀行」或「PAOB」)憑藉在虛擬銀行業務中的突出表現,榮獲「2020金融科技大獎 ——傑出虛擬中小企銀行服務」大獎。自去年9月開業至今,平安壹帳通銀行以科技突破金融服務業既有的限制,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 金融壹帳通人事調整 增強與平安系協同效應
    ,下稱「金融壹帳通」)(NYSE:OCFT)宣布了新的人事變動。金融壹帳通常務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銀行雲CEO官黃宇翔調任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科技」)總經理,其首席技術官一職由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兼零售及保險一帳通CTO李捷擔任。此外,來自平安智慧城的區海鷹調任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
  • 黃宇翔卸任金融壹帳通副總經理 晉昇平安科技總經理
    來源:雷鋒網原標題:離任金融壹帳通,黃宇翔晉昇平安科技總經理平安科技總經理:黃宇翔近日,平安系金融科技平臺金融壹帳通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黃宇翔因工作原因卸任副總經理一職,未來將不再擔任金融壹帳通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
  • 被平安「餵養」的金融壹帳通遭遇這隻黑天鵝後,會緊張嗎?
    利率上限大幅下調會讓信貸市場階段性收縮,而金融壹帳通很大一部業務收入與信貸相關,長期來看,這隻黑天鵝會將其業務的天花板壓低,短期影響可能更加嚴重。讓讀懂新金融疑惑的是:雖然金融壹帳通服務了大量的金融機構,但平安系公司貢獻了其營收的63%,它在金融市場中的價值和地位究竟是怎樣的?
  • 金融壹帳通真的被低估了嗎?
    不過,其在資本市場卻遭到了冷遇,從2018年接近75億美元的估值,一路往下縮水,12月13日打折上市後,又一度破發,截止12月18日,金融壹帳通(OCFT)收盤價報9.84美元,市值36億美元。背靠平安集團,一直號稱是科技金融第一股的「金融壹帳通」,到底是被低估了?還是說真的不行?一、接連虧損難以盈利說起壹帳通,很多人應該不陌生。
  • 金融壹帳通旗下平安壹帳通虛擬銀行開啟試營業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李冰6月24日,平安壹帳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壹帳通銀行」或「PAOB」)宣布,在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下啟動試營業。資料顯示,平安壹帳通銀行為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融壹帳通」)的全資子公司,並與2019年5月份獲得中國香港地區虛擬銀行牌照。據悉,平安壹帳通銀行將致力於通過優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和創新先進的技術,來創建虛擬銀行生態圈,目前正拓展多元化業務,包括個人銀行業務及中小企銀行業務。
  • 叩響規模效應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帳通踏入業務成熟期
    不過,作為引領公司的管理者,葉博士顯然還有沒寫出的後半句,作為一家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金融壹帳通最為需要的,其實是一個發展的拐點。2020年8月5日,金融壹帳通迎來了這個拐點。自今年4月以來,金融壹帳通的股價實現了月線五連陽,已攀升至24.64美元。作為平安旗下四大科技獨角獸之一,金融壹帳通的這個拐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全新的開端。商業模式成型運營收入高速增長營收規模持續增長,各項成本進一步降低,這是金融壹帳通本季財報的縮影。金融壹帳通的業務共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初裝收入和交易運營收入。
  • 金融壹帳通的爆發,對中國平安意味著什麼?
    中國平安(601318)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OCFT.NYSE)發布未經審計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5.81億元,同比增長29.6%;  毛利率由2019年同期的28.5%上漲至34.8%;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的毛利率由2019財年同期的49.4%下降為46.0%;淨虧損為4.15億元,較2019財年同期持平,仍處於虧損狀態。
  • 金融壹帳通2020年Q1虧損超4億元 中國平安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日前,美股上市公司金融壹帳通(OCFT.US)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數據顯示,金融壹帳通Q1營收5.81億元,同比增長29.6%;歸屬於股東淨虧損為4.15億元,同比持平。金融壹帳通在財報中指出,營收的增長主要是由於第三方客戶收入的增長。
  • 連續大漲的金融壹帳通背後,是增長的幻影和持續啃老?
    / 01 /虧損或將持續擴大金融壹帳通起初是平安集團的金融技術解決方案部門,2015年12月,平安集團旗下的一帳通、前海徵信、直銷銀行雲平臺服務三大業務整合後,金融壹帳通誕生。從整個行業角度分析,雖然自去年二季度開始,金融壹帳通的營收增速就已經逐漸放緩,但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仍保持了兩位數的營收增速,已實屬不易。數據來源:金融壹帳通財報然而,從淨利潤看,金融壹帳通自上市後的虧損一直在擴大。一季度,公司淨虧損4.15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
  • 平安科技、金融壹帳通入選權威研究機構金融雲研究報告
    ,平安科技、金融壹帳通作為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入選該報告。縱觀中國金融雲廠商格局,誕生於平安集團、由平安自主研發的平安雲已經建設金融行業內超大規模部署與廣泛應用的雲平臺,憑藉集團的金融基因與行業沉澱,以及自身在金融合規方面豐富的技術經驗,平安科技賦能金融壹帳通推出了從傳統金融行業到金融科技行業的私有雲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基於平安專有雲的金融全棧雲服務,作為傳統金融行業數位化的先驅者及賦能者,平安更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技術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
  • 費用成本高企卻成掣肘,金融壹帳通虧損怎麼解?丨新金融
    此後股價回調,5月29日,金融壹帳通收於12.57美元,仍較其上市時發行價10美元上漲25.7%。金融壹帳通股價維持強勢或與其毛利高增長有一定關係。金融壹帳通2020年一季報顯示,當季該公司歸屬股東虧損為4.147億元人民幣,2019年同期為虧損4.152億元。當季該公司毛利則為2.02億元,同比增58.07%。
  • 從金融壹帳通的半年報裡,除了「拼爹」奇蹟,還注意到了一些細節
    到2020年下半年,這筆開支將對金融壹帳通有積極作用。所以,金融壹帳通上半年營收增長,虧損之所以跟去年持平,與裁員減薪壓縮成本有很大關係。如果不裁員降薪,加上4.5億元的成本支出,壹帳通上半年的財報會非常難看。六成收入來自平安集團除了壓縮成本外,我們再看看收入來源。
  • 深圳金融科技智慧財產權白皮書發布 金融壹帳通科技優勢顯著
    在《深圳市金融科技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白皮書中顯示,自2017年以來,中國平安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智慧財產權影響力全球第一。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智慧財產權發展具有明顯優勢。  在這份首次由官方渠道公布的金融科技智慧財產權白皮書中,平安在金融科技三項核心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生物識別上的專利申請量上分別位列全球第一。
  • 金融壹帳通TaaS平臺繼續發力 第三方客戶收入穩步增長
    從一季報來看,觀察君仔細梳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個亮點:第一個,營收漲三成。數據顯示,金融壹帳通一季度營收5. 81 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來自第三方的優質客戶貢獻了46.4%的收入。觀察君發現,目前,金融壹帳通有兩大業務板塊:方案執行收入為1. 39 億元,同比增長47.8%;基於交易的收入及支持服務收入為4. 41 億元,同比增長24.7%。
  • 平安旗下金融壹帳通和壹錢包聯手 協同效應助力價值最大化
    新春伊始,中國平安旗下的金融科技版塊便在醞釀又一場深入的變革,這一次的主角是金融壹帳通和壹錢包。日前,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作為平安集團「金融+科技」雙賦能戰略的重要載體,金融壹帳通和壹錢包正在醞釀合併。「主要是兩者的業務協同性太高了,金融壹帳通的客戶是金融機構,壹錢包的客戶是個人和商戶,正好處於從供應到消費的兩端,」一位接近該消息的內部人士對本報透露,事實上,金融壹帳通和壹錢包一直以來都有合作,合併也是水到渠成。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金融壹帳通已累計服務客戶數超3300家,估值75億美金;壹錢包交易規模近6萬億,累計註冊用戶數超過2億,月活躍用戶數超2500萬。
  • 金融壹帳通年營收23億,平安集團加陸金所貢獻超過55%
    2月19日晚間,金融壹帳通(NYSE:OCFT)發布上市以來首份財報。財務數據顯示,其2019年收入為23.2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4.13億元增長64.7%;經營虧損17.01億元,上年同期為11.14億元;歸屬金融壹帳通股東的淨虧損為16.61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為11.96億元;每股基本及攤薄淨虧損為人民幣1.77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