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三角和非珠地區的差距為什麼這麼大?

2020-10-18 環球情報員


廣東貧富差距
作者:陳相成    編輯:Thomas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廣東省始終扮演著中國經濟領頭羊的角色。據統計數據顯示,自1989年開始廣東已連續三十年穩坐各省GDP總量第一的位置。



從數字上看廣東的表現絕對亮眼;但微縮到省內分析,又大致可以分化為經濟發展的兩極:珠三角地區和非珠三角地區。珠三角指的是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等9個地級市,而非珠三角地區(非珠地區)則是除珠三角外的其餘市縣。

在地域面積上,珠三角只佔到全省的三成;但論經濟總量,珠三角地區接近80%,剩下20%則來自非珠地區。與江蘇、浙江等發達沿海省份相比,廣東省內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則顯得更突出。

▲東部沿海五省人均GDP排名,廣東省內差距相對其他四省來說非常巨大

珠三角和非珠地區的巨大差異還體現在交通方面。廣東省的鐵路、高速公路大多分布在珠三角地區。方便快捷的互通程度,是粵東西北這些非珠地區無法企及的。

▲廣東省鐵路及軌道交通規劃圖,珠三角地區的覆蓋程度完勝非珠地區

同屬一個省,粵東西北構成的非珠三角地區,為什麼在經濟、交通等領域的表現要遜色於珠三角地區?珠三角的騰飛和非珠三角的「落寞」,在未來又可否出現逆轉的契機?

▲ 廣東各經濟區的劃分



一、珠三角:臨水而起,因港而興

珠三角地區繁盛的前提,離不開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私饋贈。珠江就是孕育這片熱土的母親河,其在長度上雖然僅在中國排名第四,但卻恰好途徑雨熱充沛的南亞熱帶氣候區,使得珠江的徑流量僅次於長江,為下遊三角洲提供了優渥的條件。

直面於南海的低洼三角狀再輔以巨大的流量,使得珠江水系周邊地區在歲月的更迭下,逐漸顯現出衝積平原的輪廓。良好的地形條件,不竭的江河水源,是珠江三角洲日後逐漸崛起的先天條件。

▲ 珠江流域地圖,廣西大部、珠三角和粵北屬珠江水系,而粵東和粵西則不屬於珠江水系

儘管珠三角所處的嶺南地區,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就已經被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但南嶺巨大的天然屏障使得嶺南和嶺北的交通聯繫不暢,發展一直較為緩慢。加之相對溼熱的氣候,當時的漢人並未大規模遷徙到此地,因此兩廣地區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流放之地。

▲ 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長江和珠江流域實現相互通航,方便了北方軍隊南下,維護統治

到了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戰爭讓中原的戰亂升級。不少漢人大量遷徙到江南地區,以及地理板塊相對獨立且局勢較為穩定的嶺南地區。他們的到來,充裕了當地貧乏的勞動力,也改變了原先落後的生產技術。

▲ 南嶺的地理屏障,使兩廣地區形成了相對獨特的氣候和文化風格

唐朝時期,宰相張九齡倡議在大庾嶺開鑿梅關古道,以改善進入嶺南地區的交通條件。古道開通後,嶺南與中國其他地區間的人員往來大大加強了。

隨著漢人大舉南遷以及生產交換條件的日益成熟,廣州的港口優勢被越來越多人發掘出來。這其中商人的嗅覺功不可沒。他們利用嶺南地區能夠更快速到達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地理優勢,推動了國際貿易的開展;與此同時,大批僧侶在廣州的登陸,也印證了嶺南作為重要對外窗口的地位。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圖,廣州位列其中,可見其重要的貿易地位

隋唐時期,廣州及附近地區已成了聞名遐邇的海上貿易中心;但中原形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從公元755年起,唐朝藩鎮勢力發動了挑戰皇權的戰爭,史稱「安史之亂」。北方作為藩鎮割據的中心地帶,社會穩定遭到極大擾亂,經濟發展也陷入停滯,催促著更多民眾南下逃亡。

▲安史之亂局勢圖。中原及北方地區成為主戰場,無形中加快了經濟重心南移的速度

珠江水系環繞下的天然沃土,讓嶺南地區成為南遷的一個重要目的地;而江河孕育出的三角洲地區更因為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了人口的主要輸入地。嶺南穩定的環境,為其在這個時期集聚了不少的人氣。

▲為了發展對外貿易,北宋政府在三地設立了主管部門市舶司,這其中便有廣州,可見其當時顯赫的經濟地位

從地形上來看,嶺南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而條件最為優越的一塊地區就是珠江衝擊下所形成的三角洲。在古代生產力不足的背景下,以農耕文明為代表的經濟生產向平原地區聚集似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之間的差距就慢慢拉開了。

▲從嶺南地形圖看,嶺南最平坦廣闊和最肥沃的土地當屬珠三角

明清時期,是珠三角的又一「高光時刻」。得益於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在珠三角尤其是廣州的外貿市場,轉運和交易量均創新高。這些成績也助推著廣州港在明朝一舉超越泉州港,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港。

▲廣州港的十三行,飄揚著來自各個貿易夥伴的國旗

自萬曆時期(公元1573-1620年)開始,為更好地服務於外商,廣州出現了專門代理外商的買辦商人「十三行」。十三行其實是十三家駐紮在廣州貿易特區洋行的簡稱。他們在商品貿易中扮演一種類似經紀人的角色,以達到撮合兩方交易為最終目的。專業的交易流程以及高超的談判技巧,讓十三行逐步取代了市舶司的作用。

 ▲廣州十三行的相關信息

清朝年間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令廣州十三行成為全國唯一的通商港口,這再次提高了該地區的外貿和經濟水平。得益於強大的輻射效應,廣州周圍地區一些城市也開始嶄露頭角,例如佛山、香山(今中山市)等。

佛山鎮成為商品經濟發展的翹楚

相較於珠三角地區的強勢,其他地區的表現就相對遜色得多。粵北山區由於地形的限制,一直游離於貿易體系外;而粵東及粵西地區,雖然有著綿長的海岸線,但良港比較匱乏,且不屬於珠江水系,缺乏江海聯運的條件,腹地狹小。

除此之外,土客械鬥也是導致非珠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宋朝以來,因戰亂困擾及遊牧民族入侵等原因,客家人和潮汕人相繼遷徙到嶺南地區;但遺憾的是平原地區(珠三角)人口飽和,他們逐漸移居到珠三角以外的地方,而早先到來的廣府人也逐漸向四周擴散,最終形成了幾方爭奪地盤的械鬥衝突。一系列土客鬥爭對非珠地區的社會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明清廣東省地圖。廣州府範圍涵蓋目前珠三角經濟區的很大一部分,這也是珠三角協同效應的一個較早體現

粵東西北的乏力還與「下南洋」的大規模人口遷徙有關。明清至民國期間,不少生活在閩粵沿海的居民漂洋過海到南洋尋找掙錢的機會。這一波人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對非珠當地的社會發展也是不小的衝擊。

▲下南洋遷徙圖。這一輪巨大移民潮的人數多達數百萬之多

得益於廣州港的輻射效應以及良好的地形條件,珠三角地區出現了早期的小規模一體化特徵;而帝國主義勢力在港澳的勃興一定程度上也開放了社會的風氣。這些都為珠三角後來的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而粵東西北所構成的非珠地區,因為先天不足和後天乏力,成長的步伐一直遠落後於珠三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差距開始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 1860年的廣州城全圖



二、「窮親戚」與「富親戚」

民國成立後,在北洋政府的統治時期,各地出現了混亂的軍閥割據。逐漸地南方各省開始脫離北洋統治。來自廣東的孫中山先生進而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作為北伐大本營。廣州的政治地位由於嶺南派系(粵系和桂系)的影響力得到了空前提高。

抗日戰爭時期,廣州及珠三角作為經濟重鎮遭到了日軍的瘋狂入侵。傷亡及逃竄的人員劇增導致本地人口大幅下降;粵東西北地區此時也難逃厄運。東江縱隊等隊伍所領導的遊擊戰和敵人在各地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戰火在嶺南大地的蔓延,極大地阻礙了經濟社會的成長。

▲東江縱隊駐紮在戰壕裡伺機而動。這隻驍勇善戰的遊擊隊,最遠的活動範圍曾覆蓋粵北等地

新中國成立後,廣東的經濟社會獲得了長足發展。在非珠地區,為實現國民經濟計劃的目標,工業的大規模布局成為了一個主旋律。鋼鐵、菸草、石化等產業,成為粵北韶關、粵西湛江等地主要的創收來源。時至今日重化工業依然是這些地區的支柱產業。

▲作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港口城市之一,粵西湛江曾一度是僅次於廣州的省內第二大城市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和地區掀起產業轉移潮,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1985年,中央在早前宣布成立深圳、珠海及汕頭經濟特區的前提下,進一步開放整個珠三角實行外向型經濟。自此,珠三角成為全球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一個重要承接地。

在經過了一系列行政區劃調整後,到21世紀初珠三角經濟區基本成型,此時的珠三角也成為了中國最具活力的地區。

▲ 從90年代開始,香港製造業企業數量出現大幅滑坡,大多是轉移至珠三角地區所呈現的結果

改革開放的春風可以說是席捲了珠三角各地,變化最為顯著的就是搖身一變為國際大都市的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也成為了區域內乃至全國的經濟強市。如今的珠三角,已經不再是廣州的一家獨大,而是多城市的百花爭豔。

▲深圳(淡藍)香港(深藍)GDP走勢圖。2018年深圳GDP正式超越香港

珠三角這邊風光獨好,而非珠地區卻變得稍顯落寞。政策上的傾斜讓廣東的不少投資都落到了珠三角城市頭上;長期以來吃農業和工業的老本,更是讓粵東西北錯過了產業轉型的最佳契機。對外開放程度不高、人才向發達地區流失,也是非珠無法比擬珠三角的重要原因。

▲湛江附近海岸出現長達一公裡的垃圾帶,經調查是工業生產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惡果

改革開放後的政策紅利,讓珠三角成為了廣東經濟的「領頭羊」;而非珠地區因為先天不足和後天乏力,在時代的變革下逐漸被珠三角遠遠甩開。在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珠三角地區和非珠地區的發展走向將會如何?



三、大灣區時代,非珠如何融入?

珠三角與非珠的巨大差距,也引起了廣東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近些年來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如何打造珠三角及非珠一體化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9+6」珠三角融合發展城市群的概念被提出,其中包括「廣佛肇+韶清雲」、「深莞惠+汕尾、河源」等組團。

在鄰近珠三角城市的帶動下,通過行政上的「頂層設計」,非珠城市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產業轉移的浪潮中,承接來自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傳統產業的飽和及溢出,使得它們開始向周邊轉移,這或許是非珠接下來發展的一個契機

非珠地區產業的承接,加上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意味著珠三角地區的轉型迫在眉睫,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整個大灣區涵蓋著原來的珠三角九市加上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而非珠因為不符合相關條件而遺憾落選。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由國務院正式公布。這個面積5.6萬平方公裡、人口達7000萬的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全面對標舊金山、東京等世界級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定位

大灣區的戰略構想再一次把聚光燈投在了珠三角上,也意味著粵東西北地區似乎再一次被「排擠」出遊戲。大灣區的規劃可以說是珠三角的「2.0時代」,然而珠三角和非珠地區的巨大差距,依舊是制約廣東總體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四大灣區對比
作者:陳相成   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長期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End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福建和非珠最低,浙江最均衡。粵蘇浙閩四省各城市百人汽車擁有率
    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四省是我國東南沿海四個經濟相對活躍的省份,像人均收入等方面都在全國省區前列。但各省都有發展不均衡之處,像福建的山區、蘇北、非珠三角和浙西南都是幾個省內部相對發展較慢的。汽車現在已經作為基本消費品之一了,尤其對於城市居民來說。所以從民用汽車百人擁有率可以間接反映各地的生活水準。當然要是有各市的車輛購置稅結合看更好,因可以反映汽車檔次等,但這個數據很難收集完整,所以就看擁有率吧,基本還是能夠客觀反映真實情況的。
  • 珠三角教師年薪30w?揭秘廣東編制老師和非編制老師真實工資!
    到底一名珠三角的教師真實工資是多少呢?最近我發現還是有很多人對教師這個行業充滿了興趣和好奇。相信還有很多人也非常好奇究竟在珠三角老師的工資是多少呢?特別是對於想要考教師編制的同學們還要說嗎?相信對這個數字將會更加的好奇。今天我將會和大家來聊一聊到底一名珠三角的教師真實工資是多少?
  • 廣東自駕遊攻略四,珠三角3至7天自駕路線推薦,珠三角自駕路線圖
    廣東省,簡稱「粵」,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地理風光和風土民情均富濃鬱的南國韻律,氣候溫和,陽光明媚,一年四季均適宜旅遊,是旅遊度假勝地。廣東短途短時的自駕路線包括粵東線,粵西線,粵北線,珠三角線。如果您準備自駕廣東,敬請留意!
  • 星雅航空攜手南航珠直開啟珠三角低空出行時代
    南航珠直目前擁有10個作業基地和作業點,遍布廣東、海南、遼寧、湖南、雲南、廣西、浙江、黑龍江,其中三個直升機場--珠海九洲直升機場、湛江新塘機場、三亞直升機場為珠直全資擁有。南航珠直目前共執管21架直升機,是全亞洲最大的西科斯基商用直升機機隊,包括8架世界最先進、安全、舒適的S92A大型直升機。
  • 廣西和廣東地理、氣候類似,為什麼經濟差距巨大?
    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南部沿海地區相鄰的兩個省區,在古代就是以以嶺南山中段分界,嶺東為廣南東路,簡稱"廣東",嶺西為廣南西路,簡稱「廣西」。在自然地理方面兩省確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都以丘陵山地為主,合稱「兩廣丘陵」,在河流水文方面都屬於珠江水系,在自然帶方面都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為主。
  • 廣東全力衝刺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
    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範省、構建廣東森林城市發展新格局為目標,全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工作。2013年,廣東率先提出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2018年,珠三角地區九市全部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
  • 廣東珠三角外最好的兩所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和汕頭大學
    在廣東除去珠三角地區的大學,你還能想到廣東比較頂尖的幾所大學。大概只有這三所了,位於汕頭的汕頭大學、位於湛江的廣東海洋大學和廣東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就不說了,一腳插進珠三角的東莞,終究落得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局面。在東莞終究沒有建立起自己的附屬醫院,如何有長久的發展。
  • 珠三角大颱風妮妲即將登陸廣東 正面襲擊大都市(圖)
    中美日韓等國氣象機構和擅長南海颱風預報的香港天文臺的主觀路徑預報也都指向珠三角,唯一例外的是菲律賓氣象局,指向汕尾  因此,這很有可能是一次真正的珠三角大颱風!  什麼是珠三角大颱風?對珠三角來講,露比造成的狂風暴雨,甚於溫黛;1971年8月中旬,颱風露絲在南海中部突然急轉北上,極其精準的以強颱風強度直插珠江口,並從南向北貫穿廣州,造成全珠三角狂風暴雨;1979年8月2日,颱風荷貝以每小時40公裡的速度高速奔襲珠三角,先後登陸深圳、香港和中山,荷貝的狂風、暴雨、狂潮不僅席捲整個珠三角,還給潮汕、海陸豐地區造成巨大破壞
  • 廣東和江蘇在這方面差距非常大,看完之後突然脊椎發涼,渾身冷汗
    廣東和江蘇在這方面差距非常大,看完之後突然脊椎發涼,渾身冷汗廣東比江蘇約超出8000億,這個數字可不少啊,相當於全國百強縣的第一名崑山和第二名江陰加起來的總量!看來廣東在今後幾年之內還要繼續著孤獨求敗的路程……但是,隨著百強縣的名單及數據出爐,稍微掃眼一過,廣東這個狀元和江蘇榜眼的數據顯得非常刺眼。
  • 廣東部分地區流行非典型性肺炎
    本報廣州2月10日電(記者林煒)一種病源不明的傳染性肺炎目前正在廣東部分地區流行,給廣大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此,專家指出,只要做好預防保護措施,沒有必要恐慌。  據了解,1月15日,廣東河源市疾病防疫控制中心接治了兩名來自該市紫金縣的患者,症狀是畏寒發熱、咳嗽。
  •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關於欠發達地區人才難留問題的調研報告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關於欠發達地區人才難留問題的調研報告。申論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廣東省考申論成績在筆試成績佔比僅有40%,但卻是一個和其他考生拉開差距的一個科目。更多申論資料,歡迎進入廣東公務員申論備考資料頻道。
  • 北理珠逾九成就業 UIC近七成出境
    近兩成學生畢業後直接工作,人數最多的全國前五個城市分別是廣州、深圳、北京、珠海和上海。畢業生就業平均薪酬繼續上漲,平均薪酬為6378元。    ●2018年,該校出境深造畢業生有811人,佔畢業生總人數67 .92%,大部分畢業生選擇英國和中國香港深造,其中有481名學生進入2018年QS排名前百名的世界名校。
  • 珠三角廣東廣西海南地區調查研究諮詢市場知名有影響力公司
    珠三角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和探路者、探索者。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前,珠三角以發展「三來一補」出口加工經濟為主,取得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東經濟增速高出全國幾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型經濟的形成,珠三角是主體,是最大貢獻者。
  • 2016年各省GDP排名:江蘇苦追廣東七年差距拉大 臺灣仍居第六
    【觀察者網綜合】截至1月26日,大陸各省市區在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局報告中陸續公布了2016年的地區經濟數據,綜合媒體梳理數據發現,在目前已公布2016年GDP的省份中,GDP排名次序相比去年變化不大,增速排名則變化較大。其中,地區GDP總量前六名仍然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與2015年相同。其中江蘇苦追了廣東7年後,2016年經濟總量的差距又被拉大了。
  • 珠三角熱點城市商品房成交回落 非限購城市階段性活躍
    中國證券網訊 廣東房價上漲趨勢受到遏制,但回調幅度有限,其中珠三角熱點城市成交回落,粵東西北等非限購城市呈現階段性活躍特徵。  據新華社3月29日報導,從近日舉辦的「2017廣東房地產市場景氣分析會暨金融創新交流會」獲悉,今年1-2月,廣東省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分別為1443.82萬平方米和1545.98億元,同比增長0.6%和3.3%。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286.40萬平方米,增長0.1%;銷售額1309.38億元,同比持平;銷售均價10179元/平方米,同比略降0.1%。
  • 珠海至肇慶高鐵先行段12月啟動,全線設江門、珠三角機場等4站!
    近日,備受廣東人關注的珠江肇高鐵迎來了新的進展。先行段建設地點,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佛山市和肇慶市,同屬於珠三角。據悉,先行段線路正線,從深茂鐵路區間引出,經江門、佛山、肇慶,終至珠三角機場站(與廣湛鐵路合設)。正線全長97.701km,包括江門地區、珠三角機場站相關工程。
  •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網絡媒體責任與創新研討會順利舉行
    研討會上,泛珠內地省區網絡主流媒體在雲端相聚,共同探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網絡媒體的責任與使命」。本次研討會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泛珠內地九省區網信辦、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主辦,廣東、湖南省委網信辦牽頭主辦,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網、東南網、中國江西網、紅網、南方新聞網、廣西新聞網、南海網、四川新聞網、多彩貴州網、雲南網承辦,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網、南方新聞網、紅網牽頭承辦。
  • 泛珠合作選定突破口,打造橫琴「超級特區」
    在橫琴島設立經濟合作區,有利於爭取優惠政策;有利於鼓勵和吸引泛珠三角內地省區參與合作區的開發建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利於探索區域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載體,推動泛珠合作;還可以為香港服務業發展提供新的空間,為澳門產業結構調整創造條件。    「關於建立橫琴經濟合作區的事宜,目前正在委託中國投資諮詢開發公司編制項目建議書。」
  • 本地人起早貪黑的勞動,離珠三角那麼近,廣東韶關為什麼那麼窮?
    #省最北部,與湖南郴州和江西贛州交界,南與清遠、廣州、惠州、河源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已經是10276美元了,韶關人均GDP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55.15%,可以說是十分窮,丟了廣東的臉,廣東這麼富,韶關再窮也應該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面子上才掛的住。
  • 珠三角地區疫情期間到哪裡玩更合適?廣州郊外鄉村從化溪頭旅遊村
    珠三角地區的遊客,在疫情期間到哪裡玩更合適?廣州郊外鄉村從化溪頭旅遊村是個比較理想的度假場所。以下信息以及圖片資料由從化溪頭村旅遊網特別提供,特此表示感謝。珠三角地區的自駕遊遊客最多2-3小時可達。【自駕線路】整體方位介紹:沿著G105國道—穿過從化市區—經過溫泉風景區—經過流溪河森林公園,在看到三椏塘指示路標後,彩虹大橋前300米轉右(五指山景區路牌),進入X871(有明顯紅色路標)—沿指示牌直達溪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