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一名珠三角的教師真實工資是多少呢?最近我發現還是有很多人對教師這個行業充滿了興趣和好奇。相信還有很多人也非常好奇究竟在珠三角老師的工資是多少呢?
特別是對於想要考教師編制的同學們還要說嗎?相信對這個數字將會更加的好奇。今天我將會和大家來聊一聊到底一名珠三角的教師真實工資是多少?
我也是珠三角某城市一所公辦小學的語文老師。為了讓大家了解到最真實教師工資的情況,我也是通過微信的方式採訪了10多位我的教師朋友,他們分別是在廣東的不同城市任教的。首先來了解一下教師的工資一般分成三個部分:
1、財政工資,這個就包含了很多的部分不展開來細講了。2、績效工資,一般是按月或者是按學期或者是按年來進行發放的。有的地方是單獨發放,有些地方是直接放到工資裡面的。3、年終獎金,這個就是重頭戲了。每個地方給它取的名字都不一樣,反正都是在年底一次性發放,它是直接決定了教師貧富差距的一個存在。
ok話不多說,現在就來分享一下我收集到的一個情況。
A朋友他現在是在潮州的潮安區一所小學繼續任教。他現在每個月的收入是在6000元左右,年終獎是6800元。這樣算下來他的年收入是在7萬到8萬以上。據他所說在潮汕地區,潮州是工資最低的,但是潮安區又比其他的區要稍稍好一點點。在潮州的湘橋區每個月的工資就只有4000多一點點。
B朋友現在是在惠州惠城區的某小學進行任教。他的每個月工資是在5000以上,績效是按學期來進行發放的,在7000到9000之間吧,年終獎是3萬到5萬之間。這樣算下來那麼他的年收入是在9萬以上,大概就是10萬左右吧。
同樣的是C朋友,他是在惠州的大亞灣一所小學任教。但大亞灣因為靠近深圳,他的工資也是相當的可觀的。現在每個月的收入是在8000左右,績效是另行發放的,年終獎是5萬到7萬之間。這樣算下來他的年收入是高達14萬以上。
第四位朋友是位於佛山南海的一所小學,她的每個月工資是在5000+,績效是按月發放的在14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個月說是在6400元—6500元的樣子,年終獎是在2萬5到3萬之間,年收入算下來也有10萬+。
第五位朋友是在廣州一所小學繼續任教。這位朋友說的稍稍含糊一點點,他到手的工資是在7000到8000之間,加上公積金每個月是有1萬到2萬之間。如果我們除去公積金的話,他年收入估計是在10萬到15萬之間了。
第六位朋友就是我們深圳特區的這位朋友,深圳的教師工資也是名聲在外,也並非浪得虛名的。他現在位於光明新區的一所小學,他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是9000到1萬左右,績效是另行發放的。年終獎是3萬以上,高的也有10多萬。這樣算下來他的年收入是15萬以上。如果按這個比例來算的話,他們老教師拿到25萬—30萬一年應該還是大有人在的。不得不說特區就是特區。
第七位朋友他現在是位於東莞厚街的一所小學進行任教的。他每個月的到手是在1萬左右,績效是另行發放的,年終獎是5萬到6萬。這樣算下來年收入是高達了17萬,也是相當可觀的一個收入了。但是據我這位朋友所說,東莞的各個區域他的收入也是不同的。厚街可以算是東莞比較有錢的一個地方了。所以東莞其它區的收入應該會比厚街要稍稍低一點點。
最後一位朋友是珠海,他現在是在珠海高欄港區的一所小學進行任教。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是11000左右,年終獎是有8萬。沒有聽錯是8W,算下來他年收入是高達21萬。跟你說珠海他的工資也是和深圳基本上是並駕齊驅的。
以上的工資是我沒有加上班主任津貼的。如果有當班主任的話,每個月還會拿到班主任津貼,這個金額也是相差十萬八千裡的,低的只有150錢一個月,高的也有高達1500元,相差了整整10倍之多。
還有一個公積金也是相差甚遠,低的地方也只有一個月1000多的公積金,高的也是有高達5000-6000之多的,這個還是很好理解的。各地的房價畢竟也是相差很大的,也並不是每個地方的房價都像深圳那麼嚇人。
除了以上因素影響班主任工資,還有像工齡、職稱、還有崗位等等。每一個檔次之間它的差別也是很大的。在這裡除了編制老師以外,我還想說比較少被大家關注的非編織老師的一個收入情況。
非編制老師各地對它的稱號是有所不同的,有叫代課老師,臨聘老師、合同制老師等等。有的是學校方面直接應聘,也有是教育局統一應聘來分配到各個學校,也有的是教育局和第三方的一個勞務派遣機構籤訂的合同。他們的工資差別也是非常大的。
非編制老師待遇比較差的2000-3000一個月,有稍稍好一點點是有4000-5000。如果能拿到6000-7000的工資的,在非編制老師群體裡算是待遇非常好的了。在這裡像深圳的勞務派遣的第三方臨聘老師,他們的工資一個月是能拿到9000多將近10000塊的一個收入。
以上的工資我都是大概的一個範圍告訴大家,並沒有細細地去展開。畢竟我是以聊天的方式來進行採訪,那這個真實性是相當可靠的,水分也會比較少。我估計他們到手的工資應該會比我反饋給大家的還要稍稍高一點點,但是你不要以為在廣東每一個城市都有這麼高的工資,即使在同一個城市都有可能不同的地方差別是超級大的。
例如我前面提到惠州最高的地區大亞灣他的年收入是有高達了15萬以上。惠州的龍門縣是相對比較貧困一點點,他的老師年收入就只有6萬7萬左右了。這老師的工資是直接和當地的財政收入掛鈎的。
其次就是要依靠政府對教育的一個重視程度了。重視程度越高,那麼他的工資也會相應高一點點。一般來說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會高於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當然像西藏等等個別的地區因為有國家的一個大力扶持,加上國家的補貼之後,他們的工資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
整體而言教師的工資區域之間差異是相當大的,所以如果想要考老師的同學們,也為了你的錢袋子想想,到底要去哪一個地方?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非常的感慨,大家都是老師,咋命就這麼不同呢,很容易讓人產生心理不平衡。
其實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歸根到底教師其實也是一個職業,那它自然就和其他職業一樣存在收入差異的情況。經濟發達的地區它是可以通過高工資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發展自己的教育。自然相應的這些地區教師招聘考試的競爭也會更加的激烈,更加的殘酷,所以這也是客觀存在的,大家都想要去更好的地方發展。
但是也是有例外的,我有好幾個朋友辭去了在城市裡面的教師工作,然後回到自己的家裡,回到自己的縣城,工資他肯定會少很多,他們就會覺得更喜歡身邊有很多的朋友,又可以待在家人身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