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最討厭你了!」孩子說「氣話」時,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2020-09-21 BaBa很忙

不到三歲的優優最近迷上了看電視,不管是廣告還是動畫片,他都能津津有味的看上一整天。

由於媽媽平時白天都要上班,所以最初並沒有發現優優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後來在一次周末才發現優優竟然能夠熟練的開電視調頻道,於是決定介入管一管。

這天優優像往常一樣熟練的打開了電視機,媽媽並沒有急於阻止,而只是告訴他只能看30分鐘。

為了讓優優對時間有概念,媽媽特地把一個小鬧鐘拿到了優優面前,告訴孩子當長針短針都到12的時候就要關電視。

優優並沒有太多的理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動畫片世界裡。就在離半個小時還要差5分鐘的時候,媽媽進行了第1次提醒,可是到了規定的時間,優優還是沒有要關電視的意思。

這時媽媽忍不住又提醒了一次,可是優優卻讓媽媽不要吵,媽媽沒有再給他機會,直接動手把電視關了。

也許是因為動畫片正放到精彩的時候,所以優優的情緒瞬間爆發了,躺在床上又哭又鬧,嘴裡還不停的大聲嚷嚷,媽媽是大壞蛋,我最討厭媽媽了,我不要這個媽媽了……

這樣的場景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面對孩子的氣話,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

有的家長當時會回擊孩子,很顯然這只會讓雙方矛盾的激化,如果家長選擇迴避,那麼孩子一直會陷入這種負面情緒中,久久都無法自拔。

孩子說的氣話總是會讓父母感覺到受傷,因為這時,無論是他們的語言還是語氣,表現出來的都是極其憤怒,甚至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而且說氣話的孩子並不是我們通常概念中的熊孩子,有可能是平時表現非常不錯的孩子。所以家長應該找好應對策略,不能讓矛盾激化,否則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什麼樣的策略能夠應對孩子說氣話?

1、整體策略

雖然孩子說出來的氣話各種各樣,甚至每一次都不會重複,但是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對父母不滿,希望讓父母能夠知道他們的內心活動。

只是由於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完善,所以他們未必能夠用合適的方法去表達,從而使得他們習慣性的用氣話去引起父母的關注。

作為父母,應當做到這幾點

1、感受自己的反應

當孩子說出氣話時,父母當然也會作出反應。雖然有的父母表面上看上去毫不在意,但內心活動卻已經非常豐富。

有的父母聽到孩子的氣話會難過傷心,有的會暴跳如雷,有的則會委屈不甘,父母只有先感受到自己最真實最及時的反應,才能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從而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

2、不要和孩子針鋒相對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他們聽到孩子說出的氣話時,第一反應也許是會用言語反擊,甚至會和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針鋒相對。

這樣的口舌之爭只會導致矛盾嚴重,而且最終處於下風的自然是孩子,因為他們的邏輯反應能力都比不上父母。這會導致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糟糕,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疏遠。

3、不要盲目的盯著孩子行為

孩子有時說的氣話,確實是很難被父母接受的,這會導致父母直接把目光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忽視了為什麼孩子會說氣話。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的表達,父母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引導孩子教會他們正確表達的方法。

只有讓孩子通過交流和溝通去表達他們的情緒,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典型的氣話以及父母如何應對

1、我最討厭你了

孩子往往都是最愛父母的,他們喜歡和父母在一起,喜歡父母陪伴自己。但是如果父母的行為讓他們感覺到受到傷害,那麼也會下意識的說出一些氣話。

比如我最討厭你了,應該是很多孩子都曾經說過的,他們想要通過這樣的語言讓父母知道自己真的很生氣。

這時父母不要急於回擊孩子,而是首先要自我反省。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哪些行為不妥造成的。

如果是,那麼父母就應該及時向孩子道歉,如果不是,那麼不要急於對孩子發脾氣,也不要著急講道理。

而是儘量讓孩子的情緒先平靜下來,再耐心的和孩子溝通,這樣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我不要你管

有的時候孩子會突然出現煩躁的情緒,他們希望父母遠離自己,希望父母能給自己一點空間,所以往往會說不要父母管,自己想要靜一靜之類的話。

這時孩子的情緒也許是受到了外界某些事情的影響,所以才會出現起伏波動,但是他們並不想向父母敞開心扉,所以在父母一廂情願關心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非常的反感。

這時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和孩子的距離,不要和孩子靠的太近,強迫孩子立刻馬上說出他們遇到了什麼事,為什麼會心情不好。

當然也不能對孩子不管不問,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冷落無視,影響親子關係。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身邊默默陪伴,等到孩子真的想找自己交流的時候,再和孩子進行一次有效的溝通。

3、你從來都不懂我關心我

現在很多家長都習慣性的只看孩子的名詞,看孩子的考試成績,和孩子的聊天也三句話離不開學習。

有的時候孩子想要和父母分享一些學校或者是身邊有趣的事情,都會被父母無情的打斷,認為這一切都不值得一談,只是浪費孩子的時間,從而對孩子的生活關注越來越少。

但是孩子的生活中並不只有學習,當他們一次又一次想要向父母敞開心扉時,卻看到父母不屑眼神和目光,這自然會讓孩子感到傷心失望。

他們會覺得父母根本不想關心自己,根本無法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所以他們有時情緒就會變的崩潰,只能通過一些氣話去發洩心中的不滿。

嘗試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和他們成為生活中的朋友。

這樣才能更了解孩子,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大有幫助,能夠讓孩子真正的感覺到來自父母的愛和關心,自然也就更有進步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我不要你管我」,孩子的氣話父母該怎麼應對?這2點很關鍵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比比皆是,現在的孩子從很小開始就近視,電子產品難辭其咎。現在孩子的電視癮可以說特別大,有的時候還會因為家長耽誤他們看電視了大哭大鬧。更是直言:媽媽是大壞蛋,最討厭媽媽,不想要媽媽了。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說狠話時,父母的回應很重要
    你家孩子說過狠話嗎?前兩天遇到一位寶媽,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這位媽媽的女兒3歲多,前幾天到睡覺的時間了,可還是還是想要接著玩遊戲,媽媽不答應,抱著孩子回臥室。結果孩子卻使勁拍著媽媽的手:「臭媽媽,我不喜歡你,討厭死了!」聽到孩子這樣說,這位媽媽真的非常非常的難過,甚至覺得她「狼心狗肺」,自己辛辛苦苦每天照顧她,卻得到了她的一句「討厭」。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當孩子開始討厭父母,變成「白眼狼」時,不如試試互換身份的遊戲
    導讀:當孩子開始討厭父母,變成「白眼狼」時,不如試試互換身份的遊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孩子開始討厭父母,變成「白眼狼」時,不如試試互換身份的遊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回應孩子的氣話?這些應對策略你要提前懂
    實際上那天的旅程不長,也就15分鐘的車程,但是簡直是史上最煎熬的一段路程了。孩子瘋狂踢著安全座椅,然後嚎叫大哭,衝我喊著說:「我要下車!我要下車!媽媽你這個壞人,我討厭你!」 「就15分鐘,忍一忍就到了。」我在前面回應,但換來的卻是孩子更起勁的抗議,「你不能強迫我坐,媽媽你是一個壞媽媽!」
  • 「討厭媽媽,我要打死你!」當孩子放狠話時,高情商父母怎樣回復
    」小靜當時就愣住了滿臉錯愕,兒子見她這樣,說得更起勁了:「臭壞蛋媽媽,我要打死你!」小靜晚上立刻跟老公說了這件事,誰知老公一聽就笑了:「這不是我媽的口頭禪嗎?她在家就老這麼罵我爸,小寶這是聽見學會了啊。」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大多數父母的回應都錯了
    「媽媽,我討厭你」,當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大多數父母的回應都錯了前一段時間,沒有緣由的,我家的親子關係突然變得糟糕起來。早上我去叫小寶起床,小寶不動,也不回答我,躺在床上,開始我以為他只是像平時一樣賴床,結果叫了他幾次,都沒有反應。
  • 當孩子說「我討厭你」時,大部分父母都回應錯了
    所以,當聽到孩子憤怒說「我討厭你」時,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孩子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感受,說明他們在長大。其次,我們要看到,孩子憤怒的背後,其實是在尋求愛、尋求關注。他們嘴裡說「我討厭你、我恨你」,實際上卻在說「我愛你,我需要你。」對於這一點,很多熱戀中的女生應該最有體會。
  • 當孩子說「我討厭你「時,其實是說「我愛你」
    不喜歡媽媽,我不要你了。與其用嘴向他們灌輸正義良知,不如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用身體力行來示範,可以說這才是最高明的方法。· 媽媽能理解你的不開心,但是媽媽不知道你為什麼不開心,可以告訴我嗎?「寶寶真棒,恭喜你長大了,敢於表達自己了。」「以後也可以直接把想法和爸媽說,這樣爸爸媽媽才能知道你是不是難過。」
  • 當孩子說「我知道你討厭我」,含辛茹苦的媽媽懵了:我明明最愛你
    結果我那七歲的娃說「我知道你最討厭的人就是我」。我徹底懵了,第一反應是想反駁。我怎麼會討厭我的孩子,我最愛的人就是你好不好?但為什麼孩子會覺得我討厭他?我自認為的「好」,在向他傳遞的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錯?
  • 父母管教孩子時的氣話,難免傷到孩子的心靈,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故而,學校中的師生關係逐漸在改變著,老師不再是具有著絕對權威的領導者,學生也可以平等的與教師進行交流與探討。當老師遇到自己不懂而學生懂的問題時,老師也會請教學生,正如韓愈所說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每天說好幾遍討厭我,我該怎麼辦
    很多孩子都會經歷「詛咒敏感期」這個階段,那麼,他們為什麼會熱衷說這些不受歡迎的字詞呢?以我家二寶說「討厭」為例,當他被我和老公批評,或者哥哥做了什麼讓他不高興的事情時,他就會脫口而出,這是他用來表達自己不高興的一種情緒表達。
  • "媽媽你愛我嗎"?孩子頻繁提問,父母不妨試試這樣回答
    從古至今,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34;。但年幼的孩子則不同,他們不會掩飾內心的愛意,也希望得到準確的答案。當自家寶貝問到&34;,你會如何回答呢?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孩子的安全感會逐漸下降。他們無法和父母建立感情連結,懷疑自己被討厭、嫌棄,便會問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為了確認父母是否關心自己,減輕內心的焦慮不安;另一方面也在暗示:爸爸媽媽你們該陪伴我了。得到了肯定回答之後,他們的安全感也會逐漸提高。
  • 孩子最討厭家長說的五句話:真正聰明的家長這樣說話
    龍應臺曾在給她孩子的信中這樣寫道:「我要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每年開學季,這段話都會被父母們廣泛轉發,可見說出了父母的心聲。知乎上也曾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 我曾經很討厭父母的不信任,可是有了孩子,我也變成了這樣的父母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變成了曾經自己討厭的父母的樣子。短片第一部分是家長接受問卷調查《回想學生時期,你最討厭哪些事》。「我最討厭我媽一直叫我讀書、讀書、讀書。」接著,就是反轉性的靈魂拷問環節「你也對孩子這樣做過嗎?」
  • 孩子最討厭聽父母說這些
    12月14日,寧波市百優班主任、鄞州區名班主任、橫溪鎮中心小學老師俞瑜面向學校五年級200多位學生,做了一個有關親子溝通的調查:最喜歡聽到父母說的話,最討厭聽到父母說的話。#最討厭聽到父母說的話#1、你看看別人考了多少,看看你
  • 當孩子說「媽媽,我討厭你」的時候,你知道該如何回應嗎?
    哈嘍,小朋友們好啊~今天象老師要給大家介紹的繪本叫做《我討厭媽媽》,光聽名字是不是就嚇了一跳?封面上一隻小兔子交叉著手臂,氣呼呼地盯著桌上的餅乾,到底媽媽做了什麼,讓小兔子氣成這樣了呢?其實是愛媽媽!有時候我覺得媽媽,好討厭!
  • 真正為了孩子好,就要聽得了孩子說「我討厭媽媽」
    讓孩子在成長中漸漸學會克制自己,明白有些想法是不可能被滿足的,明白亂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酒井駒子有一本《我討厭媽媽》,曾經入圍過2007年的「父母必讀&紅泥巴優秀童書排行」。於是,作為家長,在某些的時候你不得不堅定地說「不」,以打消他無休止的要求和期待。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非常非常生氣,甚至會說出恨你的話,讓你詫異又傷心。
  • 厭學孩子的心理:不是討厭學習,而是討厭這樣做的父母!
    厭學教育的孩子,大多都說過這樣的話:「我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討厭學習,我只是討厭你。討厭你讓我學習的樣子,討厭你對我學習的把控。」湯加輝老師根據多種案例總結篩選發現,厭學孩子的這種心理是由於父母的以下行為導致的。
  • 孩子說討厭媽媽太傷人?看繪本《我討厭媽媽》學著和孩子溝通
    《我討厭媽媽》繪本講讀視頻(關注我的西瓜視頻):封面上的小兔子支稜著長耳朵,交叉手臂,氣呼呼的盯著桌子上面的餅乾,到底媽媽做了什麼事,才讓小兔子這麼討厭她呢?讓我們一起讀下去吧!鏡頭一轉,小兔子出現在餐桌前,它可愛的長耳朵高高豎起,呆呆的看著桌子上的餅乾,欲言又止的一句話,吸引了我們的好奇心,有時候我覺得媽媽?····省略號後面的話是什麼呢?帶著疑問,打開下一頁,好討厭!注意看小兔子的表情,特別的生動,動作也很微妙,讓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它的不滿,只見它把頭一轉,鼻子嘴角都上揚,連耳朵都轉向同一方向,家長可以回想自己家的小朋友,在生氣時是不是也有一樣的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