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文史」攸縣曾有個日本接生婆——森川千代乃,在皇圖嶺一帶...

2020-12-17 湖南24小時

上個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攸縣皇圖嶺一帶有個遠近聞名的接生婆。由於她有較高的新法接生技術,皇圖嶺醫院以及縣人民醫院曾想調她去醫院擔任助產士,可都被她拒絕,原因是她害怕暴露其日本人的身份。她的中國名字叫李桂芳,她的日本名字叫森川千代乃。

攸縣皇圖嶺

日本昭和二年(1927)7月25日,森川千代乃出生於日本熊本縣一個木材商之家。千代乃出生時,其父在中國瀋陽其好友藤原街衛處承辦了土建工程。母親帶著不到一歲的千代乃和二姐來到瀋陽居住。1930年,母親病逝。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軍隊佔領瀋陽。1934年,父親也病逝。二姐夫接替了父親的土建工程,並照顧撫養千代乃。藤原街衛無兒無女,便收千代乃為養女。過繼後,千代乃進入日本人辦的學校讀書。小學畢業後,就考入龜山醫院護士專科學校學習,學成後進龜山醫院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後,千代乃與一些在龜山醫院工作的日本同事一樣,留在了瀋陽。年底,千代乃被分配到瀋陽「滿鐵醫院」當護士。

有一天,又一批新傷兵住進醫院,千代乃被安排負責特別護理一位斷腿的重傷兵,他叫陳德明,湖南攸縣人。由於千代乃日夜精心照料,陳德明的傷情得到較快的恢復。陳德明給千代乃講當年在中緬邊境抗日作戰的經歷,講他在叢崇山峻岭中與敵人周旋,九死一生,單獨一人回國的經歷。千代乃也向陳德明講述自己的身世。兩人的感情悄悄發生了變化。

陳德明痊癒出院時,千代乃決定把終身託付給他。在請幾個朋友吃了一頓飯後,就算結婚了。1947年6月,千代乃生下一個女兒,陳德明給她取名陳玲玲,千代乃還給女兒取了個日本名森川香代子。

1948年,東北的情況越來越緊張。陳德明於5月,帶千代乃和女兒回到老家——攸縣皇圖嶺譚家村。誰知陳德明老家的妻子不同意離婚,帶娘家人打鬧了幾天,最終由陳德明家補償前妻十擔水田和四根金條等才擺平。結果,使陳家幾乎破產,這也讓陳家在解放後得了個好成分。

本來陳德明是打算回家過平安日子,不再為國民黨賣命,可接下來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陳德明只好重返部隊。

解放後,陳德明起義回到家鄉。李桂芳(千代乃)憑藉一技之長擔任了村裡的接生婆。因為過去農村都是舊法接生,母嬰死亡率高。而李桂芳在護士學校學的是新法接生,母嬰死亡率很低,使得李桂芳很快在皇圖嶺及周邊幾個鄉鎮都出了名。皇圖嶺醫院和縣人民醫院幾次想調她去醫院工作,但她都不敢去。因為她擔心日本人身份被暴露,不僅不能在醫院幹下去,回鄉可能連接生婆也幹不成。

文革中,陳德明被打成「歷史反革命」,李桂芳的日本身份也被暴露,造反派硬說她是「日本特務」,幸虧有公社、大隊幹部和廣大群眾的保護,她才躲過這場災難。

四十年的時間裡,李桂芳在皇圖嶺一帶親手接生的嬰兒數以千計,有的已長大結婚生子。1983年李桂芳被推選為縣政協委員。

1972年9月,中日建交。在這之前,森川千代乃只能將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埋藏在心裡。1984年底,千代乃試著按原來的地址給姐姐的女兒典子寫了一封信。1985年1月25日,終於盼到了日本親人的回信。

1986年11月,辦好了申請回國探親的手續,千代乃在女兒、女婿的護送下到達北京,在辦好入境手續後,單獨一人飛到日本大坂市,見到了日本的親人。

千代乃在日本住了幾個月時間,因掛念丈夫、女兒、女婿、孫兒們以及朝夕相處四十年的攸縣鄉親們。儘管日本親人們力勸她留在日本安享晚年,但她還是離開了總共居住了不到一年時間的日本故鄉,回到了第二故鄉攸縣。

森川千代乃曾任政協攸縣第二屆、第三屆委員。

特約撰稿人/牛八

編輯/黃盼

【來源:株洲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湖南株洲市各區縣高速路長度排名,攸縣就4個縣市裡面最短的
    株洲市楓溪大橋株洲市古稱「建寧」,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京廣鐵路和滬昆鐵路在株洲交匯成為中國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其幅員面積約1.126萬平方公裡,管轄5個區、4個縣、1個縣級市,荷塘區位於株洲市北部,地處「南北通衢」三要衝,交通便捷,其幅員面積約159平方公裡,境內有一條滬昆高速公路自西向東橫穿全境,另外還有一條很短的醴易高速公路,只設有一個株洲東收費站,實測境內高速公路總長約為12公裡。醴陵市由株洲市代管,地處株洲市東北,其幅員面積約2156平方公裡。
  • 接生婆,消失了的農村職業
    在我兒時農村的記憶中,有一類人物非常特殊,就是接生婆,就是農村婦女生小孩的時候,她幫助產婦生小孩。因為以前農村的醫療條件非常差,婦女生小孩就像去鬼門關走了一趟,風險非常高,所以接生婆非常重要,在當時的農村地位是非常高的。
  • 八九十年代農村「接生婆」接生孩子全過程
    在中國八九十年代農村交通不便、醫療落後、思想保守,村裡婦女都在家裡生孩子,「接生婆」在村裡備受尊敬,她們大多數是稍微年長有經驗的婦人,卻擔負著村裡接生新生命的重任。 一把剪刀一壺熱就能接生了,接生婆在旁邊給生育者大聲的貫穿生育經驗,讓生育者根據接生婆的話走,然後不斷用熱水擦拭身體。
  • 湖南株洲2020高考,株洲二中市文科狀元,醴陵、攸縣一中不容小覷
    在2020年的高考中,包括株洲二中在內的株洲重點高中都考得怎麼樣?有沒有穩定保持在全省的優勢地位?一起來了解一下!由此可以看出,株洲二中2020年高考,600分上線人數在全省的佔比提高了。純文化生一本上線891人,文化生一本上線率80.8%,比2019年的76%又上升了4個百分點;二本上線率超96%。另外,名列全省單科優秀清單的考生,該校有9人,入選人數位居全省第四!
  • 【老行當】最後的鄉村接生婆
    至2003年張同英離開鄉村醫生的工作崗位,36年的行醫生涯裡,她接生了近四百名孩子。中國網圖片庫 李斌 攝接生婆,中國民間育兒習俗。長久以來,被認為是中國農村三婆之一。多為本村或鄰村有臨床接生經驗的老年婦女。隨著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條件與生育觀念變更,最後一代中國鄉村接生婆紛紛老去,成為絕唱。
  • 新中國成立初期改造接生婆:推廣普及新接生法
    前一陣子在電視熒幕上瘋狂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羋月傳》中,醫女就說過,女人生孩子存活的概率非常小,十個中只有三四個能夠存活下來  有文章分析,古代孕婦推崇的是「豎式分娩」,有站立式、坐式、蹲式、跪式,都屬於豎式分娩。也就是說,古代孕婦生孩子,有「坐著生」、「站著生」、「跪著生」、「蹲著生」等多種體位。這種站式分娩,可以在南宋時期大足石刻中看到。在「臨產受苦恩」石刻中,孕婦背後站著一位接生婆,前面還有一位半蹲著的接生婆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
  • 舌尖上的神農城,株洲美食有哪些?十款株洲必吃美食推薦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有著曾經中華食祖之城的株洲,到底有哪些美食呢?有哪些是你吃過的呢? 株洲全家福 翻滾肉丸、蛋卷、蛋餃、肉皮、肉片、冬筍、木耳等都是它的配菜,不管是過年還是平常的宴席都會有全家福這道菜,是株洲傳統名菜之一。 株洲什錦菜
  • 2019年湖南省「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在株洲攸縣啟動
    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記者 餘藝 攝  「我要把濃情唱給你,我要把祝福送給你……」9月26日晚,2019年湖南省「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在株洲攸縣舉行。整場活動以孝老愛親攸美鄉賢為主題,通過歌舞表演、民俗展演等方式,引導廣大群眾感受傳統「孝」文化的魅力,弘揚傳承敬老美德,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
  • 接生婆巧鐵兒奇遇記-民間故事
    接生婆這個聽起來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可能離我們的現實生活越來越遠了。說它熟悉,是因為你一聽就知道接生婆是做什麼職業的;說它陌生,是因為在這個醫療設備發達,科學技術先進的今天,誰家生娃還請接生婆?可在巧鐵兒生活的那個年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說起接生婆巧鐵兒,那可是當時十裡八鄉都有名的「鐵娘子」呢!巧姐是她剛從事接生行業時人們對她的稱呼。
  • 「高考喜報」攸縣一中、二中、三中、長鴻、健坤高考喜報出爐
    攸縣的學子們你考的咋樣?這兩天,攸縣各中學陸續公布今年高考成績!一起來看看你的母校考的怎麼樣吧?:攸縣一中攸縣二中2020年高考情況通報丹陵毓秀 碩果滿枝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數據來源:攸縣二中攸縣三中2020年高考情況通報數據來源:攸縣三中
  • 攸縣籍愛心人士田香蘭:情系鄉村為教育,愛心捐助暖人心
    11月24日,「愛心之旅攸縣新市中學行」公益主題座談會在攸縣新市中學召開。田香蘭獎創始人攸縣籍愛心人士田香蘭攜手科技教育協會(美國)湖南代表處、春雷公益為新市中學10名貧困學生送去生活費。此次公益主題活動受助的10名學生是從統計在冊在讀的貧困家庭中挑選出來,每人受資助金額為1000元。這次活動的捐贈代表田香蘭是土生土長的攸縣人,曾在新市、桃水任小學語文教師。
  • 17年後的攸縣七中.
    曾多次路過攸縣七中,但總因這或那的原因,畢業後未再進入校園。記得三年前,去新市派出所辦事時。特意駐足大門外,攸縣第七中學的大字早已褪去,遙望入口處的頤寧園的三個大字,不甚唏噓,時值大門緊閉,便無了入園的念頭。
  • 野蠻接生婆竟腳踩孕婦肚子 試圖將嬰兒擠出體外(圖)
    難產的新生兒正在醫院進行搶救    本報 7月 27日訊(記者 遲紅武) 為省接生費,一對四川來青的打工夫婦請來接生婆到大麥島家中接生,結果造成產婦難產,不但產婦的產道被剪開,難產的新生兒目前還沒脫離危險。
  • 攸縣火車南站「攸縣-長沙」往返列車時刻表新鮮出爐
    原標題:攸縣火車南站「攸縣-長沙」往返列車時刻表新鮮出爐   紅網攸縣站7月3日訊(分站記者 羅瓊)長沙-茶陵的2367/8次列車自2015年7月1日起停運,此後,想從攸縣坐火車去長沙或者從長沙到攸縣的市民朋友需要到攸縣火車南站了。
  • 男醫生充當了「接生婆」的角色,產婦的隱私怎麼辦?寶媽先別慌
    接生婆:中國民間育兒習俗,三婆之一,多為本村或鄰村有臨床接生經驗的老年婦女。 生過孩子的寶媽都知道,現在大多數醫院的婦產科都是男醫生居多,雖然說醫生眼裡無性別,但是很多女性生產的時候仍然會覺得尷尬,尤其是一些新手孕媽。
  • 鄉村七旬「接生婆」,34年接生二百多人,工資最高一個月四百元
    張老今年77歲了,從十七八歲開始,儘管不以接生為業,周圍出生於70至90年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經她的手降生的,她親歷了近200多個生命的平安降生。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的提高,「接生婆」們退出舞臺,看著她們漸漸老去的背影,我越發對生活在鄉村地區的一位接生婆的敬重。1966年,剛剛中學畢業的張老報名學醫,做起了赤腳醫生,跟著公社衛生室一位年長的鄉村醫生,從感冒發燒治療到接生,什麼都學。
  • 株洲攸縣「門前三小」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
    株洲攸縣「門前三小」搭建農村文化大舞臺工作經驗從全國122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23個入選案例之一。在發布會上,攸縣縣委書記康月林作為全國5個代表之一作交流發言。這也是湖南省唯一入選的案例。23地入選全國第二批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 新華社 圖「門前三小」是指建在老百姓家門前的小廣場、小書屋、小講堂。
  • 媒人婆不怕饒舌!訂婚、結婚「簡易版」吉祥話語錄大公開
    我們在傳統的文定儀式都會聽到媒人婆(好命婆)非常饒舌卻很順口的好聽吉祥話,反而在這個儀式上增添了幾分熱鬧與氣氛,那麼饒舌的吉祥話可否有「簡易版」呢 ?這時媒人婆(好命婆)就可以說:「新娘真水真好命,內家外家好名聲,誠心捧茶來相請,金銀財寶滿大廳,新娘捧茶敬長輩,子孫代代都好野(富有)!」準新娘第二次進場壓茶甌準新娘捧著茶盤將男方親友的茶杯收席。
  • 株洲二中、醴陵一中、攸縣一中和南方中學成績比較,錄取分數多少
    株洲的基礎教育在湖南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其中有幾所高中的成績可以進入全省前列,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株洲成績最好的幾所高中的成績,看看這些學校成績比較怎麼樣?攸縣一中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省示範性中學,是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2年又成為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示範學校。
  • 二胎媽媽家中臨產,男醫生秒變「接生婆」
    "雖然當時顯得很鎮定,但內心其實很慌亂,那一刻只想著產婦平安,胎兒順利娩出,我這個『男婆』就是這樣硬著頭皮上了。"回憶起當晚緊急接生的經歷,曾慶醫生調侃自己說。二胎媽媽家中突然臨產,急救站男醫生現場緊急接生1月9日晚8時20分,長沙市第三醫院大託急救分站收到急救呼叫,家住長沙城南時代小區的陳女士出現了規律性腹痛等臨產徵兆,值班醫生曾慶、司機彭應立即出診。 10多分鐘後,曾慶趕到陳女士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