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召開,在論壇閉幕式上,起承文化創始人米成做了發言,米成專門做傳統非遺的現代化轉化,致力於讓中國非遺可持續發展的,成立時間是2年多前。
米成介紹:「當初成立這家企業時,我們立了三個規矩,第一,不販賣苦窮慘;第二,一定要給員工有競爭力的工資;第三,一定不要給自己設限。」
米成說,在2年多的探索裡,我們發現,傳統非遺因何式微,正是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非遺文化的流失。我們之前做的一個非遺項目是羌繡,以前是為了出嫁時穿嫁衣,每個女孩都要學羌繡,但現在漸漸沒有人穿了,另外一個問題是,一些非遺從業者現在連智慧型手機都不會用。」
「我們要接受這個時代。」米成說,「我們開始將非遺變成智慧財產權,再將智慧財產權通過與社會的廣泛合作變成錢。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會就是新消費的崛起,大家對於內容的體驗越來越重視,這幫助我們在商業上的成功,產生的效益特反哺給非遺的發展。也因此,我們正通過文化創新,變成文化變現,關鍵就是做傳統非遺的現代化轉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