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人們對於養生越來越重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調理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更加慎重,覺得只有健康食品才是最好的。
但是不少人對於真正的營養食物認識的還不夠清楚,因此,很容易被那些「偽」營養美食欺騙。對於這些偽健康食品,其實它們都還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不健康因素。你以為吃下去的是低熱量,高營養物質的食物,其實更多的是糖、是脂肪……
真相 1:吃沙拉醬等於「喝油」
各式沙拉醬涼拌過的蔬菜或水果,看起來健康而充滿食慾。甚至,在一些人眼中,吃沙拉不僅代表著一種時尚飲食,更將此作為減肥的「有效」手段。然而,營養師提示有此「誤會」的人們,沙拉也許並不如你想像得那般健康。「沙拉的問題不是出現在蔬菜、水果本身,而是在於配料——沙拉醬上。」簡單的2分鐘實驗就能讓沙拉醬原形畢露:將沙拉醬擠入碗中,在微波爐中用高火加熱1.5分鐘,觀察加熱後的沙拉醬發現,其內含多為油脂,還有部分增稠劑、凝固劑等成分。因此,蔬菜沙拉並非不能吃,只是人們在選擇沙拉作料的時候可以有更健康的替代品。比如酸奶,可用於水果沙拉的製作;而蔬菜沙拉則可以用糖醋汁,添加堅果碎;當然還有一種「中式沙拉醬」也十分值得推薦,即芝麻醬,不僅營養,還能起到健腦、保健的作用。
真相 2:無蔗糖餅乾讓血糖上升
近年又有一種餅乾在市場上走俏,名為:無蔗糖餅乾。是否這款餅乾營養會有所提升?
其實不然。餅乾裡能讓血糖快速上升的不僅是蔗糖,以澱粉為原料製作出來的糊精、麥芽糊精、麥芽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在升高血糖方面比蔗糖更厲害。
那些在聲稱「無蔗糖」的餅乾中,卻可以常看到這些配料,因此,購買時不可掉以輕心,大家要注意鑑別。
就算真的啥糖也沒,但餅乾的脂肪量也是超高的(平均佔比25%)。
營養真相 3:營養麥片不營養
燕麥片是近年來被人們普遍認可的健康食品。據營養師介紹,人們選擇營養麥片,追求的是燕麥帶給人體的保健成分,其中,尤以β-葡聚糖這種黏水溶性膳食纖維為首要功能因子,有清理體內膽固醇等益處。然而市面上的營養麥片產品,通常含有非常多的配料。人們本想通過食用營養麥片來獲取的燕麥營養成分,早就被植脂末、白砂糖等不夠營養的成分所抵消掉了。
那麼,什麼是真正營養的燕麥片呢?
一是能通過外觀直觀看到顆粒較完整的燕麥;二是看營養成分,相比純燕麥片,所謂「營養燕麥片」的蛋白質含量很低,β-葡聚糖含量也較低,不僅如此,所謂的「中老年配方營養麥片」中,還增加了大量的鈉負擔。因此,選購真正營養的燕麥片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看營養配料表,配料中僅標註了「燕麥」兩字即可。
營養真相 4:果蔬幹:吃了果蔬幹就是吃水果+蔬菜了?
吃了果蔬幹就是吃水果+蔬菜了?那你首先得看看這果蔬幹是咋來的。
第一種是油炸類果蔬幹,也是市面上佔份額最廣的果蔬幹。水果和蔬菜在脫水的過程中,為了保持口感,往往會過油炸,蔬果裡頭的維生素基本被幹掉了。
第二種是凍幹類果蔬幹,這種果蔬幹餐採取的是速凍乾燥技術保存,整體維生素礦物質保留教好,短期內作為無水果無蔬菜的緊急補充,也不是不行。
但是說到底還是不如——直接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來得划算,偷懶是要付出代價滴。
營養真相 5:全麥麵包差異大
營養師提出,超市中很多麵包都會被打上全麥的旗號,但看其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竟然多是小麥粉。事實上,真正的全麥麵包,主要成分自然應是全麥粉。而我國目前對全麥食品並沒有做出具體的標準,這就造成了商家可以投機的空當,把混有少量全麥粉的小麥粉作原料,卻當做全麥麵包來售賣,而且還賣出相對普通麵包要高出不少的價格。專家提示,只要掌握方法,在超市中選購真正的全麥麵包其實並不難。兩招辨識:首先,看麵包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全麥粉,真正的全麥麵包一定要包括小麥的穀殼、麩皮以及胚乳和胚芽,三部分齊全的全麥粉才是最為合格的全麥麵包的製作原料。其次,觀察麵包顏色,一般來講全麥穀物在研磨完之後的顏色是棕褐色的;再次,品嘗口感,粗糧食品在吞咽時會有拉嗓子的感覺,全麥麵包也有這種特點。
營養真相 6:鮮榨果汁不健康
聽到鮮榨果汁這幾個字,會給人一種非常健康的錯覺。
然而,鮮榨果汁雖保留了水果的好味道和部分維生素,但一般果肉中的膳食纖維都會損失掉。
這樣一杯果汁裡基本就是「糖水」,平均含糖量在10-12%。少了膳食纖維的吸附作用,果汁升血糖的速度堪比精製糖。
另外,水果被榨成果汁以後,一些營養素比如多酚類物質,就會流失、氧化,失去其本身的價值。
這些偽健康食品,經常披著高營養價值的外衣,欺騙消費者。
營養真相 7:天然嫩肉粉可家庭自製
牛肉是人們平日裡選擇較多的肉類食品,但是製作起來容易「老」。在餐廳、家庭裡,人們往往會選擇通過添加嫩肉粉的方式,來讓烹飪後的牛肉達到口感嫩滑的目的。然而,嫩肉粉的添加是否存有弊端呢?營養師提出,嫩肉粉的核心成分是蛋白酶,但會連同添加很多成分。那些額外的成分對於人們的健康而言並沒有好處。比如:亞硝酸鹽成分進入人體可與體內蛋白質結合,產生致癌物亞硝胺。另外,嫩肉粉中還會添加磷酸鹽,人體食用後可以與體內礦物質結合,從而影響人體對礦物質吸收。其實,家庭可以通過簡單自製嫩肉粉,不僅安全,還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這種自製嫩肉粉的原料,就是人們平日常見的水果——菠蘿、獼猴桃及木瓜。選擇三種水果中的一種,將其打成漿狀,然後添加入牛肉當中醃製即可。
營養真相8:煮雞蛋時間長短有講究
在街頭的一些早點攤上銷售的茶葉蛋,不知在鍋裡「千滾」了多長時間。事實上,這樣煮出的雞蛋非常不利於身體健康。將市面上買回的茶葉蛋打開後發現,蛋白質已經嚴重變性,在蛋黃與蛋清接觸的地方還有一層黑膜。實際上,雞蛋在水煮的過程中,會發生四個過程的變化:
一、煮雞蛋時間不太長時,雞蛋中的抗營養物質、沙門氏菌尚不能完全去除。
二、隨著煮雞蛋時間的延長,蛋白質剛剛凝固,沙門氏菌、抗營養物質都被去除。
三、水煮時間再延長,雞蛋中富含的維生素E、少量DHA及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容易被氧化,脂肪氧化後產生自由基。
四、水煮時間再延長,雞蛋中的這些營養物質不但被氧化,還容易產生黑膜即硫化亞鐵——雞蛋中某些含硫的蛋白質和雞蛋中的鐵發生反應,從而產生額外的危害,如妨礙鐵的吸收,嚴重者還會導致結石,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在煮雞蛋的這四個過程中,顯然第二個過程的雞蛋最為健康,即蛋黃微微凝固的溏心雞蛋。把握合適的煮蛋時間為煮沸狀態下的3至5分鐘,具體用時與雞蛋大小相關。另外,有人用煮蛋器煮雞蛋,煮成的雞蛋時間也是合適的。
營養真相9:「零脂肪」乳酸菌飲料不等於零熱量
我們在超市中經常會看到一款乳酸菌飲料,在瓶身上寫了非常醒目的「零脂肪」,受到廣大減肥人群的追捧。然而,零脂肪=零熱量?
仔細看標籤,碳水含量為每18.7g/100ml,能量標註為每363kJ/100ml。
一瓶300毫升「零脂肪」乳酸飲料含糖量相當於12塊方糖,簡直是名副其實的「糖高宗」!
營養真相10:偽健康食品九、黑巧克力
不是所有的黑巧克力都健康
許多注重健康和一些減肥人士可能都知道,食用巧克力時應選擇黑巧克力,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它們具體的區別。
巧克力主要由可可粉、可可脂和非可可添加物等組成,其中的可可脂含有可可鹼,有提升精神,增強興奮等功效。而黑巧克力的可可粉中含有的類黃酮物質黃烷醇,它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物質,同時富含的可可鹼有興奮的作用。但市面上的很多黑巧克力可可成分偏低,含糖量則高達50%,可可含量也大多不足,故這些巧克力並不是真正的黑巧克力。黑巧克力的選擇應多費點功夫。選購時,可根據配料表中標註的總可可固形物的百分比來選擇,含量如果高於80%,則建議食用,反之則不建議食用。
此外,還可根據成分中的白砂糖來定,順序越靠後、數值越低則越好。黑巧克力是苦的,大部分習慣把巧克力當作零食和糖果的消費者通常不太容易接受這種味道。食用時如果過甜,那你食用的大部分都是糖。
你是不是被以上食物欺騙過呢?先總結這麼多,以後選擇食物的時候還應多一些學習和理性的判斷,大家若還有除此之外的新發現,可以在下面留言哦,我會不斷地和大家分享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