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陶剛
「太極」的翻譯到底是「Tai Ji」還是「Tai Chi」?「路」的翻譯到底是「Avenue」、「Road」、「Street」還是漢語拼音「Lu」?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武漢的雙語標識實在是令人費解。
同條街上的地名譯法不同
網友「白馬嘯西風」是武漢的一位微博達人,他向本報反映,漢街的英文標識比較「亂」。
昨天,記者在漢街發現,沿路的標識牌上,關於「知音廣場」、「太極廣場」和「藥聖廣場」的翻譯有點不太統一。
文華書城旁的一處標識牌上,「太極廣場」翻譯為「Tai Ji Plaza」,而幾十米開外的另一個標識牌上,這一廣場的翻譯又變成了「Tai Chi Plaza」。關於「知音廣場」的翻譯也是如此,有的翻譯為「Intimate Plaza」,有的翻譯為「Eternal Friends Plaza」。此外,關於「藥聖廣場」的翻譯,有的翻譯為「Medicine Master Plaza」,有的翻譯為「Medicine Saint Plaza」。
「白馬嘯西風」還告訴記者,在漢西路與解放大道的交會口,一個方向導示牌還出了錯。本來的南北向標識應該為「N」和「S」,實際卻標識成了「W」和「S」。記者昨天來到現場,發現果然如此。
「路」的翻譯令人眼花繚亂
除了這種情況,武漢不少路牌上的標識中,關於「路」的說法也各種各樣。
記者走訪發現,友誼大道的標誌是「Youyi Ave.」,歡樂大道與此類似,是「Huanle Ave.」。但黃浦大街與建設大道交會口處的路牌上,將黃浦大街翻譯為「Huangpu St.」。漢街的名字是「Han Street」,九萬方路的標識是「Jiuwanfang Rd.」,可江大路九萬方站臺附近的一個標識牌上則非常簡單直接,寫著 「Jiangda lu」。關於武漢地標性的交通要道武漢大道的翻譯別具一格,是「Boulevard」。
「Ave.」是單詞「avenue」的縮寫,「Rd.」是單詞「road」的縮寫,「St.」是「street」的縮寫。記者查閱詞典,發現「boulevard」也泛指大馬路,但可指代林蔭大道。為何規模類似的友誼大道和黃浦大街翻譯不同?如果這些都用英語,為何有些路牌又使用漢語拼音翻譯為lu?
英語專家點評譯名不統一
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李丹認為,「Tai Chi」可能是根據粵語的諧音翻譯的,在英語的發音中,沒有「ji」這種發音,所以選擇近似音,最好用「Tai Chi」。「知音」用「intimate」(密友)和「eternal friends」(永遠的朋友)都不太貼切,這個最好跟知音故事的典故翻譯保持一致。
「藥聖」的翻譯中,「medicine master」似乎不能突出藥聖這個稱呼的獨一無二性,她個人傾向用「saint in Medicine」此外,在同一條街上,最好將同一地點的翻譯統一。
關於幾種「路」的說法,她認為,「avenue」一般用來指較為寬敞的大道,「road」泛指馬路,寬的窄的馬路都可用,「street」則是指較為窄的小街,武漢大道的翻譯可能是特指,直接用「lu」的現在已不太多見,設置者可能是為圖簡單直接用了漢語拼音,如果設置雙語標識的話,建議不用這種寫法,「現在城市的雙語標識還存在一些小瑕疵,確實應該規範,以適應武漢步入國際化大都市的需要」。
本報曾曝光的錯誤都已改正
關於武漢雙語標識存在錯誤的報導,之前已經見諸報端。那些曾經被曝光過的錯誤,現在都改了嗎?
今年上半年,本報曾報導地鐵2號線行至循禮門站車廂內報站提示時,顯示屏上英文標識出現單詞拼寫錯誤,「換乘」一詞「transfer」被錯誤的拼寫成「transfor」。記者昨天再次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循禮門站,發現顯示屏上的英語已經改為正確的表達——「transfer」。
之前,本報報導「九萬方路」的路牌上有明顯錯誤,拼音標註為「JIOU WAN FANG LU」,「九」的漢語拼音標錯了,正確的應該是「JIU」。記者昨天再次來到原地點,發現路牌已經換為新的,內容也已換為正確表達。
此外,有武漢媒體報導過的武昌火車站地下通道英語標識上存在多處錯誤,例如「計程車候車區」翻譯成「Taxl Sland」,「地下停車場」翻譯為「Basemenl Parking」等。記者昨天再次探訪,已改為正確的表達:前者翻譯為「Taxi Island」,後者翻譯為「Basement Parking」。
記者翟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