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土城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70)

2020-12-17 澎湃新聞

遇見土城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70)

2020-09-21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遇見土城,在2020年一個秋日的午後。

青磚黛瓦,土牆木屋,雕花門窗,深街古巷……陽光從頭頂輕瀉下來,讓這個千年古鎮在光影交替的虛實之間變得韻味十足。老街兩旁,人們或喝茶聊天,或樹下納涼,或坐在藤椅上閉目養神,或凝望某個角落靜靜地發呆……遠離商業化帶來的功利與喧囂,能夠讓心靈徹底安靜下來,這就是土城與其他古鎮最大的不同。

當地人說,土城是一座與赤水河一樣神秘而古老的城。河有多少年,土城就有多少年。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漢武大帝攘夷拓土,在西南邊疆先後建立了包括土城在內的七個郡。於是,土城便成了赤水河流域一個記載著中國千年歷史文明的重要符號。

而記錄土城滄桑與繁華的,要從「鹽」這種潔白的晶體開始。

貴州不產鹽。作為食之必需,「川鹽入黔」就成了當時官方和百姓生活最要緊的事情。元朝至順二年(1331年),朝廷詔令四川以鹽供黔。當時赤水河航運僅在下遊平緩地區,川鹽從合江轉船,至鰱魚溪改陸路,由人背馬馱,翻崇盤,越七裡坎,沿赤水河至土城再到茅臺以上地區。想想,這樣的事情在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的今天,真有點不可思議,而當時貴州人吃鹽的境況就是如此艱難。也許,正是因了這樣的艱難,才成就了土城作為鹽運要道的輝煌。據說,鼎盛時期,土城的鹽號多達十餘家。我們駐足在一處鹽運陳列館,看到了牆上很多斑駁的老照片,碼頭、縴夫、商號、鹽幫……一幅幅、一幕幕,依然在訴說著土城鹽運的往事與辛酸。

「那是鹽商與船工,在吆喝和叫賣聲中,譜寫著誠實不欺的音符,土城的土 、智慧的土。」這是著名作家何建明為土城寫下的文字。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仿佛窺見了土城遙遠的過去。這小小的一個古鎮,因為鹽運而開啟與外界的交流之門,想必當年一定是長街五裡,商賈雲集,河岸碼頭,熙來攘往,煞是熱鬧。

在土城,除了過去商業文明的繁盛,當然還有一場重要的戰役讓人不能遺忘,那就是發生在離土城4公裡處的青槓坡戰役。在相關史料中,我看到了這樣的描述:1935年1月24日,紅一軍團佔領土城後,進至黃陂洞、復興場受挫。紅軍主力陸續抵達土城。川軍劉湘一面調重兵封鎖長江,一面派八個旅向松坎、溫水、赤水、敘永、合江一線推進。27日,郭勳祺部尾追至青槓坡與紅軍後衛交火。此時紅軍前有阻敵,後有追兵,軍委決定在青槓坡殲滅尾追的郭勳旗部4個團。28日晨,戰鬥打響,毛澤東等到青槓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揮。由於判斷敵情有誤,敵參戰部隊實為8個團,且還有增援部隊趕到,我軍部隊陣地被突破。危急關頭,朱德、劉伯承親上前線指揮作戰,毛澤東、周恩來命令幹部團發起衝鋒,奪回陣地,同時電令紅二師從元厚火速回援。經過反覆爭奪,紅軍佔領主陣地營棚頂,由於敵情發生變化,未能達到殲滅尾追敵人的目的,紅軍傷亡3000餘人,殲敵3000多人。毛澤東等當機立斷,指揮紅軍撤出戰鬥,改變行軍路線,西渡赤水河。

青槓坡戰役是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指揮打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發端之役,是共產黨軍事史最能展現領導人英雄氣概的一幕——中國共產黨後來的兩代領導核心、三任國家主席、一任國務院總理、五任國防部長、七位元帥、一百多名將軍,當時全部集中在這個不足2平方公裡的葫蘆形隘口中浴血鏖戰……

時光未央,歲月靜好。今天,青槓坡的硝煙早已散盡,這片被紅軍鮮血染紅的土地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而長眠於此的3000多名紅軍將士,也化作了眼前巍然聳立的紀念碑。紀念碑前,我們肅立、默哀,表達對先烈的追思和紅軍精神的敬仰。此時,有音樂響起,應該是電影《黃河絕戀》中的主題曲「夕陽山頂」吧,伴著這悽美的小提琴聲,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為我們帶來了詩朗誦《他們的名字》。青槓坡周遭蔓延著一種悲壯而震撼的情緒,一個個英雄的面容仿佛又鮮活於腦海,我聽到了眼淚被風吹走的聲音。環顧四周,茫茫蒼山,清風徐徐,青槓坡愈加莊嚴、肅穆。

有句話講,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是的,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特別是身處當今這個浮燥的年代,想想那些年的那群人和他們所經歷的千難萬險,所走過的萬水千山,除了敬仰,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忘記這段歷史,忘記這些為革命做出巨大犧牲的紅軍烈士。我們知道,追逐一個夢,或許需要三年五載;而堅守一種信仰,卻需要一輩子,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

我們總是讓自己走得太遠,遠得找不到回去的方向,遠得回首隻見蒼茫。而土城的時光,仿佛從未老去,一如既往地樸實,無須與外界爭寵,也不會為任何人改變初衷。這片土地,神聖得令人敬畏,又安靜得讓人感動。

遇見土城,敬仰土城,不僅因為這裡安靜閒適的時光,還有一種史詩般永存心底的紅色風景!

往期精選

淋灘渡口的矜持與堅守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67)

合江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63)

來源丨@昭通日報 微信(ID:ztrbwx)丨《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建忠

審核丨@晶姑娘 彭念敏

運營總監丨@俺是大笨蛋

實習編輯丨高燕

原標題:《遇見土城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70)》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在行進過程中,出了點小插曲,畢節日報的劉燎主任有急事,高大濤記者因小孩生病,均沒有參與「感恩紅色·走進赤水」三省四市媒體赤水行生態文明建設(遵義段)的集中採訪,而是派王韻、張媛媛二位美女記者參加。但劉燎主任堅決不放棄對赤水河的擁抱與眷念,當他處理完家裡的急事,於今天上午義無反顧地趕赴古藺縣太平鎮,與大部隊會合。
  • 土城古鎮這個景區不得了,《亮劍》總導演張前傾力打造「四渡赤水出...
    佔地70餘畝。 溫馨提示: 1、個子太矮的不建議湊熱鬧 2、蓉遵高速開車的司機師傅請專心開車 3、穿淺色衣服拍照,不然照片裡找不到你 4、這旗真的好高,治好了我多年的頸椎病 5、旗邊上就是觀景臺,能看到土城全景
  • 兩位偉人動情回憶三渡赤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動人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當然,四渡赤水紀念館是土城眾多博物館類裡面的重中之重。
  • 到習水土城體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役」
    9月6日,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在遵義賓館召開景區發布會。「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於2019年落地習水土城古鎮,該景區首創的「沉浸式紅色旅遊」引發全場關注。「沉浸式紅色旅遊」以四渡赤水戰役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實歷史劇情,由遊客抽取隨機角色卡,在高度還原1935年真實場景的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景區內,重返1935年,參與四渡赤水真實戰役,體驗真槍實彈。目前,有情報戰、物資戰、殲滅戰三種戰爭體驗,更有大型實景實戰演出,重現四渡赤水戰役。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
  • 知名度不高的黔北土城古鎮,聽說過四渡赤水吧?這麼玩才過癮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之行。又是貪圖了特價機票,帶給我一次精彩的遵義之行,我是從赤水丙安古鎮到土城的,從遵義市到習水土城也很方便,現在黔北的公路網極為發達,天塹早已變通途。以前真沒聽說過習水土城,我在赤水丙安古鎮逗留了4天3晚,客棧老闆建議我去習水的土城。這是習水土城景區的入口,土城古鎮門票55元,網購有優惠。
  • 重慶美女走心遊記:走進土城古鎮
    土城古鎮位於 貴州 省 遵義 市 習水 縣,坐落在 赤水 河畔,處於 重慶 四面山、 貴州 赤水 、 四川 福寶3個國家級風景區的「 金三角 」內,陸路交便捷,有著七千年色彩斑斕的文明,是一個因航運而興、四渡赤水 而馳名的古鎮。
  • 貴州這座千年土城,被稱為「活著的古鎮」,是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
    縱觀我國目前旅遊業的發展,各省市都以其特色吸引了很多遊客,我國的貴州省近幾年來的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在貴州的旅遊景區當中黃果樹大瀑布以及梅花山最為著名,這些著名的山地旅遊特色已成為了當地的代表,除此以外,在貴州省還有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在貴州省遵義市有一座土城,名為習水土城,
  • 上遊帶你去旅行 | 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第一渡
    土城,是一塊紅色聖地。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土城。28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在土城親自指揮青槓坡阻擊戰,紅一、三、五軍團和幹部團參加戰鬥,戰鬥十分慘烈。黨的兩代領導核心、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五任國防部長、七大元帥和兩百多位將軍當年親自參加戰鬥,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到前線指揮。
  • 貴州土城和丙安鎮:著名的四渡赤水就發生在這裡
    自駕走赤水出來,去茅臺鎮或者遵義,一般都會考慮沿著赤水河,看看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場,這個距離不長,沿途比較有名的四洞溝,赤水瀑布,佛光巖景區,然後就是丙安鎮了。土城戰役是毛主席遵義會議以後再掌紅軍指揮權打的第一仗,當時紅軍極為困難,迴旋餘地越來越小,急需一次戰鬥勝利來提升士氣,減輕追兵壓力,但是,由於情報有誤,原來打算圍殲之敵,居然數倍與預料,戰鬥頗不順利,差點就反被強敵所圍困,幸好及時主動撤退,土城鎮也因此被世人知曉。
  • 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7) | 赤水行記之:雞鳴三省!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7) | 赤水行記之:雞鳴三省!1971年,周恩來總理在《黨的歷史教訓》中回憶:「從土城戰鬥渡了赤水河。我們趕快轉到三省交界即四川、貴州、雲南交界地方,有個莊子名字很特別,叫雞鳴三省。雞一叫三省都聽到,就在那個地方,洛甫才做了書記(總負責人),換下了博古。」這個回憶也引起了專家學者對會議是否召開,以及會議是在哪裡召開的討論。
  • 紅色旅遊,這次親臨四渡赤水之土城渡
    土城,是一座以古鎮聞名的小城市,後來,在這裡又發生了土城戰役和四渡赤水的第一渡,讓這座小城更是名聲在外,所以朋友就和我隆重推介了這裡!我首先來到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這裡我知道了,當年戰鬥的大體情況,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來到了這裡,月底在這裡與川軍在土城附近的青槓坡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土城戰役」正式打響了!當時紅軍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次戰鬥啊!
  • 「紅色之旅」:一個83歲土城老人的紅色記憶
    土城之行,我們收穫頗豐。史料記載,紅軍四渡赤水的時間是從1935年1月19日開始,5月9日離開貴州境內,總共不到4個月時間。四渡赤水中的一渡、二渡、四渡均在貴州省習水縣境內,而土城之戰又是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組織的一次較大規模的戰鬥。
  • 喜訊丨赤水河谷喜提「貴州省十大康養度假旅遊基地」稱號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黨雲麗 通訊員 易蘭蘭 鄧潔明)近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根據《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開展2020年貴州省十大康養度假旅遊基地等申報評選工作的通知》(黔文旅辦發〔2020〕79號)、《貴州省十大康養度假旅遊基地基地評分細則》,經各市(州)文化和旅遊局申請推薦,專家評審,青巖古鎮、萬山硃砂古鎮、丹寨萬達小鎮、水城野玉海等旅遊基地被評定為貴州省十大康養度假旅遊基地
  • 中國土城:將傾全城之力打造「紅培之都」
    董事長歐富相,中國·《3·15商學院》東莞分院副院長、擔當教育校長張躍,共同組成產業發展考察團到土城鎮考察,在劉綿定書記等土城政府領導班子的引導下,參觀了四渡赤水紀念館、青槓坡戰鬥遺址、新長徵教育,、四渡赤水培訓學院和女紅軍紀念館等,就紅色旅遊文化資源和地方特色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赤水怎麼玩?給你兩日自駕遊的一些小攻略
    DAY1、遇見彩虹妹妹的丹霞大瀑布赤水大瀑布景區由神奇的丹霞地貌景觀、密集高大的瀑布群和亞熱帶常綠闊葉原始森林構成,景區內,林木繁茂,藤蔓縱橫,四季蔥籠,曲折迴環,赤水大瀑布與附近的張家灣轉石奇觀、會水寺摩巖造像百畝茶花林、田園風光等景觀互為映襯,構成一個天然的瀑布公園。
  • 習水的水,土城的美(附旅遊攻略)
    【土城的四渡赤水紀念館】【大李與湖南報告文學學會會長章教授】習水的水 土城的美平南入播為開端湖南青年描畫的四渡赤水【土城土屋】土城古鎮及四渡赤水紀念館旅行攻略景區名稱:土城古鎮、四渡赤水紀念館>景區級別:4A景區門票:四渡赤水紀念館免費、土城古鎮70元主要景點:四渡赤水紀念館主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紅軍醫院紀念館 、紅九軍團陳列館、赤水河航運歷史展覽館、赤水河鹽文化陳列館、土城古鎮博物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住居、紅軍總司令部駐地、紅軍總參謀部駐地、紅三軍團司令部駐地、土城老街紅軍駐地、青槓坡戰鬥遺址、女紅軍街、
  • 赤水河畔的貴州習水土城有四座四百年前的屯堡,高山密林裡的遺蹟
    在赤水河畔的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的高山密林裡,有四座四百年前的古屯堡遺址。這四座古屯堡遺址要從習水土城的袁氏土司說起。習水土城,古代歷為袁氏土司世轄地。袁氏乃軍事世家,其祖袁世明乃豫章(今江西省)人,於南宋理宗時以三邊總制身份率部平定赤水河中下遊土著習部彝人的叛亂,後奉命留鎮守土。
  • 3萬人對40萬人!四渡赤水出奇兵
    紀念館內的「四渡赤水」大型雕塑。■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文/圖「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徵中,在貴州、四川、雲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也是遵義會議毛澤東進入決策核心後指揮的第一個戰役。這是一場3萬人對40萬人的懸殊較量,毛澤東根據敵情的變化靈活用兵,促使敵我強弱轉化,並通過「調虎離山「」贏得了勝利,四渡赤水從此成為了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