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2020-12-20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

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四渡赤水紀念館是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同志題寫館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洪麥恩教授主持陳列布展形式設計,外觀為黔北民居風格的建築。基地佔地面積7710平方米,主館建築面積3659平方米,展線600多米。紀念館翔實地再現了紅軍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等的領導下,四次飛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過金沙江,取得戰略轉移偉大勝利的光輝歷史。紀念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參觀。

館內序廳正面牆為紅軍四渡赤水河情景浮雕,場面寬闊,氣勢恢宏。浮雕前為四渡赤水戰役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的塑像。遊客紛紛在此合影留念,現在的紅色旅遊熱度極高。

四渡赤水戰役,也是毛澤東與蔣介石在戰爭棋盤上的一次對弈,處於絕對劣勢的毛澤東,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將擁有絕對優勢的蔣介石玩弄於股掌之上,成為毛澤東一生中的「得意之筆」。

紀念館裡有「二渡赤水,避實擊虛」的專題介紹。紅軍進至扎西地區,敵仍判斷紅軍我將北渡長江,除向宜賓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調滇軍和川軍潘文華部向扎西地區逼近,企圖對紅軍分進合擊。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決定悄然揮師東進,轉入敵力量薄弱的黔北。紅軍迅速東渡赤水河,攻佔婁山關,再佔遵義城,殲滅和擊潰敵軍兩個師又八個團,取得了長徵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

長徵時任紅三軍團第十三團團長彭雪楓將軍寫的《婁山關前後》節選。限黃昏前後奪下婁山關!這是命令,也是全體紅色健兒的意志!搶山,奪下點金山,這一艱巨的任給了一營。第一梯隊進入衝鋒出發地,第二梯隊在不遠的隱蔽地集結,火力隊位置於指揮陣地中對著敵人猛烈擊。衝鋒號發出了,嘁聲如雷,向著敵人的陣地撲過去,一陣猛烈的手榴彈,在煙塵蔽天一片殺聲中奪得了點金山。

登臨點金山頂,可以四望群山,婁山關口,也清楚地擺在眼前,敵人一堆一堆地在關的附近各要點加修工事。婁山關,雖然不遠,然而仍需翻過兩個山頭,而這兩個山頭,都被敵人佔據著。機關槍連續地向著我們射擊,這是敵人最後掙扎的地方了。

將近黃昏,加以微雨,點金山的英雄們並未歇氣就衝下去。疲乏、飢餓控制著每一個人,然而並未減少他們的勇氣。在團的首長直接領導下,組織衝鋒,配備了火力。一陣猛烈射擊,一個跑步,敵人後退了。但不等你穩固地佔領這一陣地,他們吶喊著反攻回來了,陣地又被敵人所恢復。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終究不能奏效。大家看的清楚,有一軍官,在後頭督隊(以後俘虜說是個旅長)。他的士兵坍下了,又被他督上來。「弟兄們,打死壓迫你們的長官啊!

「白軍士兵們,你們拼命,為的哪個呢?看你們的官長,再看看你們自己!」紅色戰士們於衝鋒之後的空隙,向著白軍兄弟們喊話。「打死他,特等射手!」指戰員的命令。於是集合了四五個特等射手,集中向著那位官長瞄準聲「瞄準—放!」軍官倒了。衝鋒部隊乘機衝上去。敵人好像竹竿之下的鴨子,呼哈、呼哈地滾下去了。婁山關的整個敵人,因之動搖,自取捷徑各自逃去。婁山關佔領了!婁山關是我們的了!

中央紅軍在5天之內,取桐梓,佔婁山關,再奪遵義城,共擊潰和殲滅敵2個師又8個團,斃傷敵人2400餘人,俘敵3000 餘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遵義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紅軍的士氣,狠狠打擊了敵人,特別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氣焰。蔣介石承認「這是國軍追擊以來的奇恥大辱。」

待續,我在土城古鎮。

相關焦點

  • 兩位偉人動情回憶三渡赤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動人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當然,四渡赤水紀念館是土城眾多博物館類裡面的重中之重。
  • 紅軍長徵遺址:婁山關、四渡赤水遊記
    聽說「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鎮子的西頭,我們加快腳步,從東趕到西,到紀念館門口已是下午4點。紀念館4點半關門,有幾個工作人員在門口衝洗地板,快要關門了。我們趕緊進去。赤水河彎彎繞繞,大體上是由西南往東北方向流入長江,沿岸的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臺鎮,分別是紅軍一渡、二渡、四渡和三渡赤水的地方。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
  • 用中英文齊誦《憶秦娥·婁山關》
    記者 趙林 潘先萬中美大學生參觀桐梓婁山關戰鬥遺址秋日的婁山關,驕陽如火。9月2日,中美大學生體驗長徵之旅走進桐梓婁山關戰鬥遺址,在烈士紀念碑前,嘉賓主持、黎平會議紀念館副館長張中俞生動再現激戰場面,讓大學生們感受了紅軍徵服如鐵雄關,勝利從頭越的豪邁。「當年,紅軍在這裡進行了兩次激烈的戰鬥。」
  • 土城古鎮這個景區不得了,《亮劍》總導演張前傾力打造「四渡赤水出...
    9月25日,沿著紅軍足跡,全國騎行者來到了千年土城,在美女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千年土城古鎮。不僅感受到了四渡赤水的壯懷激烈,更感受到了千年土城獨有的古樸與厚重。
  • 到習水土城體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役」
    9月6日,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在遵義賓館召開景區發布會。「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於2019年落地習水土城古鎮,該景區首創的「沉浸式紅色旅遊」引發全場關注。「沉浸式紅色旅遊」以四渡赤水戰役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實歷史劇情,由遊客抽取隨機角色卡,在高度還原1935年真實場景的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景區內,重返1935年,參與四渡赤水真實戰役,體驗真槍實彈。目前,有情報戰、物資戰、殲滅戰三種戰爭體驗,更有大型實景實戰演出,重現四渡赤水戰役。
  • 上遊帶你去旅行 | 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第一渡
    土城,是一塊紅色聖地。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土城。28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在土城親自指揮青槓坡阻擊戰,紅一、三、五軍團和幹部團參加戰鬥,戰鬥十分慘烈。黨的兩代領導核心、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五任國防部長、七大元帥和兩百多位將軍當年親自參加戰鬥,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到前線指揮。
  • 探秘四渡赤水:毛澤東究竟神在哪裡?(圖)
    不知何故,對四渡赤水的研究幾乎都忽略了紅軍情報工作所起的重大作用,與之相關的史料也很罕見。不難想像,在當時複雜多變的險惡環境裡,人數裝備均處於絕對劣勢的紅軍如果沒有出色的情報工作支持,再高明的指揮也無法避免盲人瞎馬的困境。以土城之戰為例,1935年1月下旬的土城之戰是四渡赤水的序幕。這一仗之所以沒能打好,並非毛澤東指揮不當,而是情報失誤所致。
  • 四渡赤水 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上午,記者乘車從遵義市區來到赤水市和習水縣,先後前往元厚鎮「紅軍渡」、丙安古鎮和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多地採訪,重溫那場堪稱長徵史上最光彩神奇篇章的「四渡赤水」。生死較量    「紅軍長徵,哪段歷史最讓你印象深刻?」    「當然是四渡赤水了!」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年紀最小的講解員、22歲的傅瓊瑩在完成近一個小時的講解後,這樣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今天的採訪主題是圍繞紅軍二渡赤水、四渡赤水的故事展開,也還有採訪太平鎮九龍村的脫貧攻堅事跡。戰鬥進行了大半天,雙方分別陣亡3000餘人,死傷3000多人,當天下午,紅軍截獲了敵軍的電報,才知道對方陣容強過紅軍,於是,中革軍委在土城的指揮部召開戰時政治局會議,決定放棄進攻,渡過赤水河,向古藺和威信扎西一帶集結。從此,揭開了「四渡赤水」的神奇篇章。或許,後來的事實,大家都很知道與熟悉了。我這裡,簡略記述一下四渡赤水的時間和地點。
  • 知名度不高的黔北土城古鎮,聽說過四渡赤水吧?這麼玩才過癮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之行。又是貪圖了特價機票,帶給我一次精彩的遵義之行,我是從赤水丙安古鎮到土城的,從遵義市到習水土城也很方便,現在黔北的公路網極為發達,天塹早已變通途。以前真沒聽說過習水土城,我在赤水丙安古鎮逗留了4天3晚,客棧老闆建議我去習水的土城。這是習水土城景區的入口,土城古鎮門票55元,網購有優惠。
  • 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籤訂聯教聯訓合作協議
    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在習水土城舉行聯教聯訓合作座談會。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副院長孫繼承與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黨工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共同籤訂《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聯教聯訓合作協議》。
  • 紅色旅遊,這次親臨四渡赤水之土城渡
    土城,是一座以古鎮聞名的小城市,後來,在這裡又發生了土城戰役和四渡赤水的第一渡,讓這座小城更是名聲在外,所以朋友就和我隆重推介了這裡!我首先來到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這裡我知道了,當年戰鬥的大體情況,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來到了這裡,月底在這裡與川軍在土城附近的青槓坡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土城戰役」正式打響了!當時紅軍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次戰鬥啊!
  • 四渡赤水出奇兵
    紀念館內的「四渡赤水」大型雕塑。■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文/圖「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長徵組歌》中的這兩句歌詞耳熟能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其中一、二、四渡就在習水縣境內。從1935年1月21日紅軍長徵進入習水縣起、到3月23日離開,習水是中央紅軍長徵途中歷時最長的縣。作為一渡渡口所在地的習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就坐落在土城古鎮的中心位置。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層建築,前身是紅軍三軍團司令部舊址,紅軍在習水縣的62天,幾乎都濃縮進了紀念館內。
  • 中國土城:將傾全城之力打造「紅培之都」
    董事長歐富相,中國·《3·15商學院》東莞分院副院長、擔當教育校長張躍,共同組成產業發展考察團到土城鎮考察,在劉綿定書記等土城政府領導班子的引導下,參觀了四渡赤水紀念館、青槓坡戰鬥遺址、新長徵教育,、四渡赤水培訓學院和女紅軍紀念館等,就紅色旅遊文化資源和地方特色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紅色之旅」:一個83歲土城老人的紅色記憶
    在遵義習水縣土城鎮,當年土城之戰毛澤東住居如今成了衛生院門診,而對面的茶館裡,相傳著當年紅軍的故事。    土城之行,我們收穫頗豐。史料記載,紅軍四渡赤水的時間是從1935年1月19日開始,5月9日離開貴州境內,總共不到4個月時間。四渡赤水中的一渡、二渡、四渡均在貴州省習水縣境內,而土城之戰又是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組織的一次較大規模的戰鬥。
  • 貴州這座千年土城,被稱為「活著的古鎮」,是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
    縱觀我國目前旅遊業的發展,各省市都以其特色吸引了很多遊客,我國的貴州省近幾年來的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在貴州的旅遊景區當中黃果樹大瀑布以及梅花山最為著名,這些著名的山地旅遊特色已成為了當地的代表,除此以外,在貴州省還有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在貴州省遵義市有一座土城,名為習水土城,
  • 長徵途中精彩的軍事戰略,四渡赤水出奇兵,紅軍的四渡赤水在何時
    大家一定都唱過這句經典的紅歌歌詞「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吧,四渡赤水可以說是紅軍長徵途中以少勝多的精彩軍事行動,是毛主席最精彩的軍事戰略。那麼,紅軍的四渡赤水都在哪裡渡過赤水河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紅軍四渡赤水的背景。
  • 貴州土城和丙安鎮:著名的四渡赤水就發生在這裡
    自駕走赤水出來,去茅臺鎮或者遵義,一般都會考慮沿著赤水河,看看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場,這個距離不長,沿途比較有名的四洞溝,赤水瀑布,佛光巖景區,然後就是丙安鎮了。土城戰役是毛主席遵義會議以後再掌紅軍指揮權打的第一仗,當時紅軍極為困難,迴旋餘地越來越小,急需一次戰鬥勝利來提升士氣,減輕追兵壓力,但是,由於情報有誤,原來打算圍殲之敵,居然數倍與預料,戰鬥頗不順利,差點就反被強敵所圍困,幸好及時主動撤退,土城鎮也因此被世人知曉。
  • 赤水河畔的千年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好多人卻沒有來過
    萬裡河山收眼底,一川赤水壯襟懷。四渡赤水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那段歷史不僅僅是在書本中,或者展現在銀幕。它更是長徵路上真實的寫照,是滔滔赤水河上永久的史詩。貴州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