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鎮位於貴州省習水縣城西赤水河中遊的東岸,系一依山沿河而建的狹長小鎮,水獅河從其東北面匯入赤水河,赤水河航道直通長江中下遊,習赤公路穿鎮而過,土(城)太(四川太平渡)公路交匯於此,自古即為水陸交通要津,土城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豐富的文化。
土城,是一塊紅色聖地。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土城。28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在土城親自指揮青槓坡阻擊戰,紅一、三、五軍團和幹部團參加戰鬥,戰鬥十分慘烈。
黨的兩代領導核心、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五任國防部長、七大元帥和兩百多位將軍當年親自參加戰鬥,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到前線指揮。下午,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敵情變化,決定改變行軍計劃。1月29日拂曉,紅軍以土城渾溪口為主要渡口,揮師一渡赤水河,揭開了紅軍「四渡赤水」的光輝篇章。土城(青槓坡)戰鬥是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後親自指揮的第一戰,土城是四渡赤水河第一渡口。
為弘揚長徵精神,積極啟動紅色旅遊,於2005年9月建成四渡赤水戰役陳列室,為紅色旅遊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經中共中央批准,在土城重建四渡赤水紀念館,於2007年7月9日竣工開館,採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再現四渡赤水出奇制勝,展現毛澤東平生軍事指揮的重意之筆。2006年被團中央列入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土城渡口紀念碑等四渡赤水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第六批全國文保單位。
土城旅遊資源富集,可以用「古、紅、綠、白」四個字概括。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鎮。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始置平夷縣,北宋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在此建滋州,領仁懷、承流二縣(即今仁懷市、赤水市、習水縣地域)。
元末明初,街民在改造房屋時發現了大量土城牆,故名「土城」。土城「山明水秀、地坦人稠」,水陸交通便利,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歷史上商賈雲集,是赤水河中遊的政治、經濟中心。秦幣、漢磚、古陶、漢墓、宋酒窖、古鹽號、古船幫、張半單宅等眾多的歷史文物古蹟,呈現出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澱。土城有厚重的文化氛圍。
土城傳統的龍燈、花燈、獅燈、秧歌、龍舟賽活動,以及川劇玩意兒、茶館古風猶在,鹽運文化、商埠文化等傳統文化與長徵文化交相輝映。古鹽號、船幫舊址、「春陽崗」酒作坊等,古韻猶存。
上遊新聞記者 胡杰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