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偉人動情回憶三渡赤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動人故事

2020-12-20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

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當然,四渡赤水紀念館是土城眾多博物館類裡面的重中之重。四渡赤水紀念館是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同志題寫館名,外觀為黔北民居風格的建築。基地佔地面積7710平方米,主館建築面積3659平方米,展線600多米。紀念館翔實地再現了紅軍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等的領導下,四次飛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過金沙江,取得戰略轉移偉大勝利的光輝歷史。

紀念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參觀,自由行的驢友爭取文明地「蹭」一下導遊,聽聽講解,收穫更大。館內序廳正面牆為紅軍四渡赤水河情景浮雕,場面寬闊,氣勢恢宏。浮雕前為四渡赤水戰役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的塑像。

紀念館裡對「三渡赤水,調敵西進」有著詳細圖文介紹。遵義戰役勝利後,蔣介石指揮多路國民黨軍向遵義、鴨溪一帶合圍。黨中央、中革軍委為進一步調動敵人,迅速跳出國民黨軍的合圍圈,佯作北渡長江姿態,再次轉兵川南地域,誘敵西進,第三次渡過赤水河。

1959年4月5日,毛澤東在八屆七中全會的講話:「比如苟壩會議,我先還有三票,後頭只有一票。我反對打打鼓新場,要到四川繞一圈,全場都反對我。那個時候我不動搖,我說,要麼就聽我的,我要求你們聽我的,接受我的這個建議。如果你們不聽,我服從,沒有辦法。散會之後,我同恩來講,我說,不行,危險,他就動搖了,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又開會,聽了我的了。」

1972年6月10日,周恩來在黨中央召集的一次會議上講話中說:「遵義會議開了以後,要繼續前進。這個時候爭論又起來了,打仗如何打法也起了爭論。那個時候困難羅,八萬人剩下三萬多人。每一個部隊裡都減員,傷員病號都不少,的確有困難。在那個關頭,只有堅定不移地跟毛主席走。這時問題就出來了,一個比較小的問題,但是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從遵義一出發,遇到敵人一個師守在打鼓新場那個地方,大家開會都說要打,硬要去攻那個堡壘。只毛主席一個人說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損失了更不應該,我們應該在運動戰中去消滅敵人嘛。

周恩來土城住居

但別人一致通過要打,毛主席那樣高的威信還是不聽,他也只好服從。但毛主席回去一想,還是不放心,覺得這樣不對,半夜裡提馬燈又到我那裡來,叫我把命令暫時晚一點發,還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見,一早再開會議,把大家說服了。這樣,毛主席才說,既然如此,不能像過去那麼多人集體指揮,還是成立一個幾人的小組,由毛主席、稼祥和我,三人小組指揮作戰。」

待續,下文繼續講述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動人故事。

相關焦點

  • 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
  • 上遊帶你去旅行 | 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第一渡
    土城鎮位於貴州省習水縣城西赤水河中遊的東岸,系一依山沿河而建的狹長小鎮,水獅河從其東北面匯入赤水河,赤水河航道直通長江中下遊,習赤公路穿鎮而過,土(城)太(四川太平渡)公路交匯於此,自古即為水陸交通要津,土城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豐富的文化。
  • 到習水土城體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役」
    9月6日,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在遵義賓館召開景區發布會。「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於2019年落地習水土城古鎮,該景區首創的「沉浸式紅色旅遊」引發全場關注。「沉浸式紅色旅遊」以四渡赤水戰役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實歷史劇情,由遊客抽取隨機角色卡,在高度還原1935年真實場景的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景區內,重返1935年,參與四渡赤水真實戰役,體驗真槍實彈。目前,有情報戰、物資戰、殲滅戰三種戰爭體驗,更有大型實景實戰演出,重現四渡赤水戰役。
  • 四渡赤水 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上午,記者乘車從遵義市區來到赤水市和習水縣,先後前往元厚鎮「紅軍渡」、丙安古鎮和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多地採訪,重溫那場堪稱長徵史上最光彩神奇篇章的「四渡赤水」。生死較量    「紅軍長徵,哪段歷史最讓你印象深刻?」    「當然是四渡赤水了!」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年紀最小的講解員、22歲的傅瓊瑩在完成近一個小時的講解後,這樣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土城古鎮這個景區不得了,《亮劍》總導演張前傾力打造「四渡赤水出...
    ,三地特色小吃聚集,土特產手工藝品淘寶,散落遍地的十八幫工坊體驗傳統製作工藝,亦或是在土茶館品茶聽曲,聽那說書人講述赤軍的故事,又或是在渡頭酒坊酒拳酣暢,品味赤水河美酒,聽著酒坊夥計講述赤軍用酒療傷的故事。
  • 四渡赤水出奇兵
    紀念館內的「四渡赤水」大型雕塑。■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文/圖「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長徵組歌》中的這兩句歌詞耳熟能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其中一、二、四渡就在習水縣境內。從1935年1月21日紅軍長徵進入習水縣起、到3月23日離開,習水是中央紅軍長徵途中歷時最長的縣。作為一渡渡口所在地的習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就坐落在土城古鎮的中心位置。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層建築,前身是紅軍三軍團司令部舊址,紅軍在習水縣的62天,幾乎都濃縮進了紀念館內。
  • 紅色旅遊,這次親臨四渡赤水之土城渡
    土城,是一座以古鎮聞名的小城市,後來,在這裡又發生了土城戰役和四渡赤水的第一渡,讓這座小城更是名聲在外,所以朋友就和我隆重推介了這裡!我首先來到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這裡我知道了,當年戰鬥的大體情況,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來到了這裡,月底在這裡與川軍在土城附近的青槓坡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土城戰役」正式打響了!當時紅軍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次戰鬥啊!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如果按照河流的流向,到了赤水,離瀘州距長江已經很近了,但根據採訪的安排,我們是先完成畢節、遵義的採訪,再轉戰四川。去太平古渡,我們還得從赤水河的下遊往回走,等於又走了一次元厚和土城,再渡過赤水。這種路線,有點當年紅軍二渡、四渡赤水的感覺。讓我最為高興的是,我們今天的採訪團成員全部集中,在太平渡口勝利會師。
  • 貴州土城和丙安鎮:著名的四渡赤水就發生在這裡
    自駕走赤水出來,去茅臺鎮或者遵義,一般都會考慮沿著赤水河,看看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場,這個距離不長,沿途比較有名的四洞溝,赤水瀑布,佛光巖景區,然後就是丙安鎮了。土城戰役是毛主席遵義會議以後再掌紅軍指揮權打的第一仗,當時紅軍極為困難,迴旋餘地越來越小,急需一次戰鬥勝利來提升士氣,減輕追兵壓力,但是,由於情報有誤,原來打算圍殲之敵,居然數倍與預料,戰鬥頗不順利,差點就反被強敵所圍困,幸好及時主動撤退,土城鎮也因此被世人知曉。
  • 知名度不高的黔北土城古鎮,聽說過四渡赤水吧?這麼玩才過癮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之行。又是貪圖了特價機票,帶給我一次精彩的遵義之行,我是從赤水丙安古鎮到土城的,從遵義市到習水土城也很方便,現在黔北的公路網極為發達,天塹早已變通途。以前真沒聽說過習水土城,我在赤水丙安古鎮逗留了4天3晚,客棧老闆建議我去習水的土城。這是習水土城景區的入口,土城古鎮門票55元,網購有優惠。
  • 紅軍長徵遺址:婁山關、四渡赤水遊記
    聽說「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鎮子的西頭,我們加快腳步,從東趕到西,到紀念館門口已是下午4點。紀念館4點半關門,有幾個工作人員在門口衝洗地板,快要關門了。我們趕緊進去。赤水河彎彎繞繞,大體上是由西南往東北方向流入長江,沿岸的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臺鎮,分別是紅軍一渡、二渡、四渡和三渡赤水的地方。
  • 戰爭史典範四渡赤水,被西點軍校列入教材,美國人都作何評價?
    四渡赤水是偉人復出後的第一戰,在國民政府幾十萬大軍的圍困之下,偉人採取靈活的戰術方法,與國民政府軍隊開展運動戰,是中國工農紅軍取得長徵勝利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戰。這一戰被西點軍校列入教材,那麼美國人都作何評價呢?
  • 探秘四渡赤水:毛澤東究竟神在哪裡?(圖)
    不知何故,對四渡赤水的研究幾乎都忽略了紅軍情報工作所起的重大作用,與之相關的史料也很罕見。不難想像,在當時複雜多變的險惡環境裡,人數裝備均處於絕對劣勢的紅軍如果沒有出色的情報工作支持,再高明的指揮也無法避免盲人瞎馬的困境。以土城之戰為例,1935年1月下旬的土城之戰是四渡赤水的序幕。這一仗之所以沒能打好,並非毛澤東指揮不當,而是情報失誤所致。
  • 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籤訂聯教聯訓合作協議
    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在習水土城舉行聯教聯訓合作座談會。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副院長孫繼承與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黨工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共同籤訂《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聯教聯訓合作協議》。
  • 四渡赤水出奇兵,「奇」在哪裡?
    遵義會議的可貴之處,在於黨開始獨立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而緊隨其後的四渡赤水,則是這場偉大實踐的開始。會議與戰鬥細看長徵的歷史,會發現一場會議的成功與一場戰鬥的勝利似乎並沒有直接關係。土城戰役的失利無法否定遵義會議的價值,後者的偉大,必須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才看得出。
  • 長徵途中精彩的軍事戰略,四渡赤水出奇兵,紅軍的四渡赤水在何時
    大家一定都唱過這句經典的紅歌歌詞「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吧,四渡赤水可以說是紅軍長徵途中以少勝多的精彩軍事行動,是毛主席最精彩的軍事戰略。那麼,紅軍的四渡赤水都在哪裡渡過赤水河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紅軍四渡赤水的背景。
  • 赤水河畔的千年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好多人卻沒有來過
    萬裡河山收眼底,一川赤水壯襟懷。四渡赤水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那段歷史不僅僅是在書本中,或者展現在銀幕。它更是長徵路上真實的寫照,是滔滔赤水河上永久的史詩。貴州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
  • 貴州這座千年土城,被稱為「活著的古鎮」,是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
    縱觀我國目前旅遊業的發展,各省市都以其特色吸引了很多遊客,我國的貴州省近幾年來的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在貴州的旅遊景區當中黃果樹大瀑布以及梅花山最為著名,這些著名的山地旅遊特色已成為了當地的代表,除此以外,在貴州省還有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在貴州省遵義市有一座土城,名為習水土城,
  • 紅軍「一渡赤水」的習水土城鎮原本屬於赤水
    土城鎮作為歷史文化名鎮,早在公元前111年——西漢元鼎六年,就曾在此設平夷縣,轄如今赤、習、仁三縣,可謂歷史之悠久,而早在7000多年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土城鎮得益於長江流域之赤水河支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藉助厚重的巴蜀文化的歷史傳承,加之航道、鹽運文化和長徵文化的濃墨重彩,讓這個黔北古鎮神秘而又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