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途中精彩的軍事戰略,四渡赤水出奇兵,紅軍的四渡赤水在何時

2020-12-20 歲月留在山河

大家一定都唱過這句經典的紅歌歌詞「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吧,四渡赤水可以說是紅軍長徵途中以少勝多的精彩軍事行動,是毛主席最精彩的軍事戰略。那麼,紅軍的四渡赤水都在哪裡渡過赤水河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紅軍四渡赤水的背景。此時蔣介石準備進攻我黔北地區的紅軍,他集中了大批的兵力,逼進遵義,妄圖圍困住我中央紅軍。我中央紅軍決定迅速離開敵兵壓境的遵義,攻佔赤水城向北渡過長江,到四川西部或西北部建立革命根據地。

紅軍第一次渡過赤水河是在1935年1月29日,此時敵人兵力漸漸增強,我中央紅軍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果斷決定從西渡過赤水河,然後再看準時機北渡長江。在西渡赤水河的過程中,周副主席親自上陣,發動群眾,帶領軍民在一夜之間就在土城上下遊之間架起了一座浮橋,我中央紅軍成功渡過赤水河。

紅軍第二次渡赤水是在1935年2月18日至21日,此時敵人主力已被我紅軍的行動吸引到了川滇,黔北兵力薄弱,毛主席決定二渡赤水河,進軍黔北甩掉川軍、滇軍的夾擊和國民黨中央軍的追擊。於是,中央紅軍由太平渡、二郎灘等渡口再渡赤水河,並於24日突然向桐梓縣城發動進攻,黔軍棄城而逃,我中央紅軍在婁山關大敗黔軍,再取遵義,取得的紅軍長徵以來的最大一次勝利。毛主席即興填詞一闕,這就是著名的《憶秦娥·婁山關》。

紅軍第三次渡過赤水河是在1935年3月16日。此時的局勢讓蔣介石做出了錯誤判斷,他認為紅軍一直在赤水河附近徘徊,一定有重大舉動,所以召集各路人馬要與紅軍決戰。我中央紅軍組成三個軍事指揮小組。中革軍委在3月16日下達了三渡赤水的命令,我中央紅軍由茅臺及其附近地區第三次渡過了赤水河,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出人意料地又一次出現在川南地區。

紅軍第四次渡赤水是在1935年3月20日,此時蔣介石認為紅軍有再次北渡長江的跡象,慌忙在瀘州上下遊一帶部署長江防線。糾結各路軍馬向川南疾進,並揚言「剿匪成功,在此一舉」。面對此刻形勢,毛主席當機立斷回師東渡赤水河,3月20日我中央紅軍火速於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過赤水河。3月24日,驚慌失措的蔣介石由重慶飛抵貴陽親自指揮。不料我中央紅軍於28日在鴨溪、白臘坎之間突破了敵人封鎖線,。31日南渡烏江進入息烽西北地區,巧妙地跳出了蔣介石苦心設計的包圍圈,把幾十萬敵軍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相關焦點

  • 四渡赤水出奇兵,「奇」在哪裡?
    遵義會議的可貴之處,在於黨開始獨立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而緊隨其後的四渡赤水,則是這場偉大實踐的開始。會議與戰鬥細看長徵的歷史,會發現一場會議的成功與一場戰鬥的勝利似乎並沒有直接關係。土城戰役的失利無法否定遵義會議的價值,後者的偉大,必須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才看得出。
  • 四渡赤水出奇兵
    紀念館內的「四渡赤水」大型雕塑。■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文/圖「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長徵組歌》中的這兩句歌詞耳熟能詳。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徵中,在貴州、四川、雲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也是遵義會議毛澤東進入決策核心後指揮的第一個戰役。這是一場3萬人對40萬人的懸殊較量,毛澤東根據敵情的變化靈活用兵,促使敵我強弱轉化,並通過「調虎離山「」贏得了勝利,四渡赤水從此成為了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 四渡赤水 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的第四曲。歌詞表現毛主席用兵如神,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指揮中央紅軍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界地區,巧妙地穿插於敵人重兵集團之間,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    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0周年紀念日。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出黔入川,必須經過赤水河。如果按照河流的流向,到了赤水,離瀘州距長江已經很近了,但根據採訪的安排,我們是先完成畢節、遵義的採訪,再轉戰四川。去太平古渡,我們還得從赤水河的下遊往回走,等於又走了一次元厚和土城,再渡過赤水。這種路線,有點當年紅軍二渡、四渡赤水的感覺。讓我最為高興的是,我們今天的採訪團成員全部集中,在太平渡口勝利會師。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
  • 紅軍長徵遺址:婁山關、四渡赤水遊記
    看了展覽才知道,紅軍是兩次光顧婁山關。第一次是耿飈當團長、楊成武當政委的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從南往北趕跑黔軍,守住婁山關,保衛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第二次是紅軍二渡赤水回來,由北往南攻打婁山關。通常說的婁山關戰役指的是這第二次打婁山關。婁山關戰役是紅軍長徵以來第一個大勝仗,殲敵兩個師八個團,意義堪比當年的大柏地戰鬥。
  • 戰爭史典範四渡赤水,被西點軍校列入教材,美國人都作何評價?
    在長徵初期,左傾教條主義依舊嚴重影響紅軍的戰略決策。 湘江戰役當中,中國工農紅軍損失高達五萬人,中央紅軍從八萬銳減到三萬人,而距離長徵目的地何在還有千裡,為此中央紅軍上下蔓延著一股悲觀失望的氣息。就是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之下,李德還堅持原計劃向詳細進軍,無疑於要將中央紅軍覆滅的深淵。
  • 四渡赤水中誰發揮的作用最大?有人說:那都是情報的功勞
    作者:coco侃歷史引言: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徵以來轉危為安的一場重要戰役,其改變了中央紅軍長久以來被國民黨圍追堵截的局面。紅軍長徵出發以來,總部二局對國民黨粵軍、桂軍、湘軍、黔軍所用的密碼,已基本掌握其規律。在局長曾希聖,副局長錢壯飛的領導下,憑著小功率的電臺收報機,在長徵中一路走一路24小時不間斷收聽各路國民黨軍的電報,成功地破譯了敵人千變萬化的各類密碼860多種,摸清了蔣介石「圍剿」紅軍的戰略部署,並對敵人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 到習水土城體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役」
    9月6日,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在遵義賓館召開景區發布會。「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於2019年落地習水土城古鎮,該景區首創的「沉浸式紅色旅遊」引發全場關注。「沉浸式紅色旅遊」以四渡赤水戰役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實歷史劇情,由遊客抽取隨機角色卡,在高度還原1935年真實場景的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景區內,重返1935年,參與四渡赤水真實戰役,體驗真槍實彈。目前,有情報戰、物資戰、殲滅戰三種戰爭體驗,更有大型實景實戰演出,重現四渡赤水戰役。
  • 探秘四渡赤水:毛澤東究竟神在哪裡?(圖)
    1935年春天,當一方面軍為了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進行'四渡赤水'戰役時,情況極度緊張,常常難以架設偵察電臺,也多虧有了承志同志帶來的破譯法,才得以把我們的偵察電臺截獲的敵軍情報,按中央軍委指示,及時轉了過去。」(中國新聞社編,《廖公在人間》,40頁,1984年6月)「使中央紅軍取得了'四渡赤水'的勝利,終於跳出了數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
  • 看懂四渡赤水,領導力上一個臺階
    來源|商業評論(ID:shangyepinglun)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軍事指揮生涯中的「得意之筆」。《長徵組歌》中也有一句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我所在的商學院有一個專門的課程,就是四渡赤水。開這個課程,就是想通過這個戰例,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才是不確定環境下的戰略與領導力。
  • 被西點軍校列入教材的四渡赤水,看外國人和國民黨是如何評價的?
    前言:四渡赤水,屢出奇兵。烏江天險,凌雲飛渡。百裡奔襲,飛奪瀘定,兵臨貴陽,劍指昆明。敵人追擊,不知所云。我軍妙算,乘勝而出。調虎離山,北襲金沙。用兵如神,跳出包圍。自1934年紅軍長徵以來,紅軍四處顛簸,一路被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紅軍士氣低落,此時如何脫離困境,鼓舞士氣成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四渡赤水的經過。
  • 土城古鎮這個景區不得了,《亮劍》總導演張前傾力打造「四渡赤水出...
    ,以四渡赤水戰役為背景,深挖實在戰役情節,拆分出若干實戰參與的劇本玩法,親自體會1935年四渡赤水戰役的實在場面及戰役進程,給遊客帶來更刺激的戰役參與玩法和角色扮演玩法。 「四渡赤水出奇兵」演出 由遊客扮演的紅軍或國民黨軍正激烈戰役;由遊客扮演的土城十八幫各幫各坊正忙於出產、趕集、挑貨叫賣;由遊客扮演的情報人員正街頭巷尾搜集情報
  • 兩位偉人動情回憶三渡赤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動人故事
    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 赤水河畔的千年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好多人卻沒有來過
    萬裡河山收眼底,一川赤水壯襟懷。四渡赤水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那段歷史不僅僅是在書本中,或者展現在銀幕。它更是長徵路上真實的寫照,是滔滔赤水河上永久的史詩。貴州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
  • 上遊帶你去旅行 | 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第一渡
    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土城。28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在土城親自指揮青槓坡阻擊戰,紅一、三、五軍團和幹部團參加戰鬥,戰鬥十分慘烈。黨的兩代領導核心、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五任國防部長、七大元帥和兩百多位將軍當年親自參加戰鬥,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到前線指揮。下午,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敵情變化,決定改變行軍計劃。
  • 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 紅色旅遊,這次親臨四渡赤水之土城渡
    土城,是一座以古鎮聞名的小城市,後來,在這裡又發生了土城戰役和四渡赤水的第一渡,讓這座小城更是名聲在外,所以朋友就和我隆重推介了這裡!我首先來到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這裡我知道了,當年戰鬥的大體情況,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來到了這裡,月底在這裡與川軍在土城附近的青槓坡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土城戰役」正式打響了!當時紅軍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次戰鬥啊!
  • 貴州土城和丙安鎮:著名的四渡赤水就發生在這裡
    自駕走赤水出來,去茅臺鎮或者遵義,一般都會考慮沿著赤水河,看看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場,這個距離不長,沿途比較有名的四洞溝,赤水瀑布,佛光巖景區,然後就是丙安鎮了。遵義方向去赤水玩的話就必須先過土城鎮,依照南方人眼光,赤水河不算太寬,河水也不是清澈見底的那種顏色,但是,水急彎多,因為上遊著名的大酒廠很多,加上紅色旅遊的緣故,應該說赤水河保護的還不錯。
  • 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籤訂聯教聯訓合作協議
    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在習水土城舉行聯教聯訓合作座談會。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副院長孫繼承與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黨工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共同籤訂《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與四渡赤水紀念館聯教聯訓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