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co侃歷史
引言: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徵以來轉危為安的一場重要戰役,其改變了中央紅軍長久以來被國民黨圍追堵截的局面。四渡赤水中,紅軍在赤水河兩岸,採用大規模的運動戰,以各種佯動調動敵人,靈活穿插,聲東擊西,最終在敵人的眼皮地下,成功地在雲南姣平渡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極大地鼓舞了紅軍將士,保存了革命火種。毫不誇張地講,四渡赤水展現了毛主席的高超靈活的軍事指揮藝術。
那麼毛主席在四渡赤水中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四渡赤水能成功到底是毛澤東的軍事才能發揮作用還是情報發揮了作用呢?
毛主席之所以能夠在重重包圍的國民黨軍中自由穿插,最終締造了經典的四渡赤水戰役,帶領紅軍跳出包圍圈,當然離不開情報工作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情報工作,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5月,時任中央軍事部部長的周恩來在武漢倡議並成立了中央特務工作處,隸屬於中央軍事部,以情報保衛工作為重點。在周恩來的領導下,情報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至後來出現了有「龍潭三傑」之稱的錢壯飛、李克農、胡底等重要情報工作人員。他們為黨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多次挽救黨於危難之中。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總部二局了。總部二局由曾希聖任局長,錢壯飛任副局長。紅軍長徵出發以來,總部二局對國民黨粵軍、桂軍、湘軍、黔軍所用的密碼,已基本掌握其規律。在局長曾希聖,副局長錢壯飛的領導下,憑著小功率的電臺收報機,在長徵中一路走一路24小時不間斷收聽各路國民黨軍的電報,成功地破譯了敵人千變萬化的各類密碼860多種,摸清了蔣介石「圍剿」紅軍的戰略部署,並對敵人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毛澤東1939年在一次講話時談起長徵,他說:「沒有二局,長徵是很難想像的。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著燈籠走夜路。」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四渡赤水中,情報確實在四渡赤水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一點毫無疑問。那麼,毛主席在四渡赤水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對於有些人說的:那都是情報的功勞。對於這樣的說法,那肯定是不客觀的。
用馬克思主義的一句哲學觀點來說:內因決定著外因,內因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因。內因是主要原因,外因是次要原因。
在毛主席領導的四渡赤水中,雖然情報對於戰役影響是巨大的,但這畢竟是外部因素。如何利用這些外部因素,去做出軍事判斷,則全在一個人的思考和軍事能力,軍事素養了。
這裡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情報是死得,面對一個情報,需要去解析情報的真假性,時效性。
第二,情報背後藏露的敵軍真實意圖,情報人員是不會做出分析的,這點也是需要由人去進行分析,判斷出情報背後的意圖,然後再做出行動。
第三,一份情報,可能會得出不同的軍事解讀,那麼就會有很多種對應的軍事方案,如何在眾多方案中得出一個最優解,這極大考驗一個軍事指揮者的軍事能力。
第四,在針對情報制定出軍事方案,調兵遣將,那也是需要極大的魄力和軍事指揮能力的。
四渡赤水放眼古今,沒有一定胸懷的人,很難有這般神級指揮。在當時,論軍事指揮的能力,當時的朱德,劉伯承、林彪等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在四渡赤水之初對於毛澤東的軍事意圖都還是一片茫然的。像林彪、聶榮臻還致信中央,質疑中央的這一戰略意圖。軍級首長都如此了,下面的紅軍戰士不就更茫然了 。
四渡赤水後,蔣介石就感嘆道:紅軍就是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溜走的。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接見蒙哥馬利時就說了,四渡赤水是其一生中最為得意之作。
所以,小編認為,情報在四渡赤水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毛主席在四渡赤水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四渡赤水離不開毛主席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同時,頁離不開紅軍將士的堅韌不拔、英勇作戰的精神,在四渡赤水期間,紅軍大範圍的迂迴、穿插,急行軍,非常考驗紅軍將士們的戰鬥意志。
因此,重要的情報+神一般存在的軍事指揮員+鐵一般的紅軍將士,最終成就了戰爭史上經典的戰役。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