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兩天,宜賓衛校和宜賓的熱搜「搭上線」了。
宜賓衛校一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圍毆的事情持續在網絡上發酵,事態有愈演愈烈之勢。小編從網帖了解的情況如下——
9月2日,晚自習時一名學生和來收體溫表的學生可能有點不愉快,結果這名學生晚上回寢室時被一群帶口罩的同學圍毆,據孩子家長說打人者換了幾批,被20多個同學輪流毆打。
家長接到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暫無大礙,報警後警察建議家長找學校協商,學校通知等孩子情況好轉再聯繫打人者家長一起協商。
事件的脈絡大致就是這樣,娃娃被打得並不嚴重,按照常理,校方把各方家長召集到一起,批評教育打人者,再道個歉,被打者點個頭,就完事~
但是,事發第二天,被打學生家長在宜賓網絡論壇公開了此事,就此引起了軒然大波,校園霸凌演變成了網絡暴力!
02
「正義」的鍵盤俠們在留言板上重拳出擊,有的把矛頭指向學校,有的建議家長追查到底,有的指責這個被霸凌的孩子,幾撥」勢力「不分高下。
不少人為霸凌事件義憤填膺,站出來譴責施暴者,但是隨著輿論的火焰蔓延開時,不少網友以衛校學生的身份紛紛跳起來,指責被打者詆毀學校名譽。他們的言辭中,無不展露出為了母校榮譽鬥爭到底的決心,似乎他們也成了受害者。
小編也很同情這位被打的同學,要遭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打擊。
網上已經爭論的不可開交,這個時候學校就應該出面以正視聽——
03
為什麼校園霸凌的消息一曝光,就有很多人關注。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網友大部分都經歷過校園生活,可能自己的孩子已經在上學,而他們自己大都遭受或經歷過校園霸凌。
他們也知道校園霸凌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撫平,甚至是帶來終身陰影。
小編在學生時代,幾乎每隔幾天就能親眼看到或聽說,在校門口或放學回家路上有人被打。有的同學被拳腳打踢,有的被收「保護費」,有的理個髮就被威脅……而被同學亂取外號、扔書包、排擠是常有的事。
可是,過了這麼多年,同樣的戲碼仍然在上演。
04
那麼有人會問了:「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小編曾和一些教育工作者聊過校園霸凌,從他們口中得知,校園霸凌確實存在,但學校更多也只能批評教育,處理起來很困難。
校園霸凌的問題很尖銳,也很複雜,這不僅僅關乎學校,而是每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問題。
而隨著網絡的發展,校園霸凌已經不再局限於校園或街角,通過人肉、朋友圈以及論壇等,」網絡暴力「又成了一種新的霸凌方式。
我們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霸凌行為,用行政手段無法解決或阻止校園霸凌行為,就需要強大的司法保障,用法律的強制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校園安全環境。而完善法律,在這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沒人有權利,無端給予傷害。
也沒人有義務,無端承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