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的魔爪已經伸向了幼兒園,而始作俑者是護犢子的家長

2021-01-08 品智女人

提到校園霸凌,不禁讓人想起了《少年的你》,想起2016年的中關村二小事件,想起2019年7歲女童眼睛被塞紙片事件,還有2020年「初二少年刺傷校園霸凌者」案件。每一件都觸目驚心。

當我們都在警惕著中小學校園霸凌的時候,幼兒園裡的校園霸凌已經在悄悄地孕育著了。

彤彤(化名)經常說不想上幼兒園。媽媽問她:「為什麼不想去?」她說:「壯壯總打我。」

媽媽問:「打你哪呀?」彤彤說:「胳膊。」

媽媽捲起袖子,確實看到有些青紫。於是和老師聯繫,希望老師在幼兒園能阻止壯壯欺負彤彤。然而,老師說沒看見壯壯打彤彤。而彤彤說什麼也不去幼兒園了。

彤彤的情況就是幼兒園的校園霸凌。壯壯的長期霸凌,對彤彤已經造成了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

往往施暴方家長會說小孩子鬧著玩呢。甚至連老師為了息事寧人也會和稀泥說是鬧著玩。

如果小朋友之間因為某件事情動了手,那麼這只是普通打架事件。但如果總是打一個人,甚至是無緣由地打,就屬於校園霸凌了。

事件中的壯壯很聰明。他能在老師不注意的情況下去霸凌別人,老師也就不會制裁他。他屢次得手,加上彤彤沒有做出正確的反抗,導致壯壯的膽量越來越大,越來越肆無忌憚,甚至欺負習慣了。

我們一直認為,幼兒園老師有負責孩子安全的義務,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了就要找老師負責,也只有老師管理嚴格才能杜絕校園霸凌。

呵呵,你太天真了!

老師也是人,老師有太多可能性了。

也許你遇到一個很負責的老師,但老師不能全程盯著孩子們,也不可能盯住每一個孩子。聰明的施暴者,會觀察好環境,伺機下手。這還真不能賴老師。

也許你遇到一個怕擔責任的老師,問什麼都說沒看見。或者表面上答應,但不作為。家長也沒辦法。

更別說老師也是人,難免有偏心的時候。如果施暴者和老師關係很好,而被霸凌者平時就沒引起老師的注意。那麼結局就顯而易見了。

這也反映出施暴者挑選目標的幾個條件。

條件一:個子矮小、瘦弱。以強欺弱是動物的本能,再加上弱小的孩子沒有反抗力,施暴者很容易有成就感。

條件二:性格內向、懦弱的。這類孩子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只能默默承受著霸凌。尤其施暴者威脅說:「你要是告訴老師,我就打你。」這類孩子就真的不敢告訴老師。

條件三:獨來獨往、沒有朋友。一般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不招人喜歡。即使被霸凌了也沒有人關心他。他得不到別人的幫助。

還有一種是插班生容易被霸凌,因為班裡的孩子都已經有了小夥伴。新來的孩子和誰都不認識,大家對他也感到陌生。欺生,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孩子一旦成為施暴者的目標,身體和心理都會受到傷害。尤其幼兒園的孩子心理更脆弱,受到的傷害就更嚴重。

不想讓孩子成為被霸凌者,平時要做哪些準備呢?

首先,強壯體魄。可以學一些武術、跆拳道,學上幾個招式,光架勢上就能震懾住對方。也可以增加體育鍛鍊,跑步、跳繩都行。當孩子身體強壯了,出手有力,不會怕對方,還能讓對方嘗嘗厲害。慢慢地,施暴者也就不敢招惹了。當然,施暴者也不會把身強體健的孩子當成目標。

其次,勇敢拒絕。當施暴者提出一個不合理要求時,果敢地拒絕。一般施暴者會提個過分的要求,說:「如果你不做,我就打你。」也可以理解為找事、挑釁。不要怕他打,不要屈服。即使施暴者打人,勇敢地打一架。往往施暴者第一次都是試探實力,敢和他打架,他就知道不容易得逞了。

再次,謙虛低調。槍打出頭鳥,無論是炫耀財富,炫耀學識,還是經常得到老師表揚,過於優秀的孩子容易得到別人的嫉妒。有的施暴者屬於心胸狹隘,要用霸凌的方式發洩心中的不滿。

最後,廣交朋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校外,多交一些朋友。當自己被欺負的時候,會有人關心,會有人幫忙。施暴者見人多,他也怕自己打不過。

自己的孩子做好武裝了,還要知道哪些孩子有可能是施暴者,趁早遠離。

1. 聽同學說過,或者自己見過曾經霸凌過別人的孩子,要遠離。

孩子可能無意中說出一件新鮮事,家長多留心。記住這些打人的孩子。告訴孩子遠離他們。

我家孩子班上有一個愛打人的孩子,從上小班就打人。後來,到中班時,他打我兒子,我兒子就還手,慢慢就不打我兒子了。

那孩子的目標又盯上了幾個女生。有一個女生的家長不了解這個情況。一天放學,看見那個孩子在路上笑著等自己的女兒,還認為是想一起玩呢。

沒想到,那個孩子上來就給女生一巴掌。家長都沒反映過來。從那之後,路上再見到他就不敢靠近了。

2. 有護犢子家長的孩子,要遠離。

打人的孩子沒有得到正確懲罰,施暴者根本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即使找家長,家長也捨不得管教。這樣的孩子就離遠點吧。

我曾經見到一個男孩推了另一個男孩,兩家好像不認識。男孩B就開始追男孩A,追上了就打了一下。男孩A很靈敏,反手又打男孩B。就這樣兩個男孩打來打去。

男孩A的奶奶過來了,對著男孩B就吼,並且在男孩A剛打完男孩B之後,馬上拉開男孩B。男孩B沒打著,不幹了,想去打,又被A的奶奶攔住了。男孩A趁機又是一腳。男孩B被攔著打不著,很氣憤。

男孩B的媽媽來了,讓A的奶奶鬆手。A的奶奶開始數落B的媽媽,說男孩B打人。B的媽媽氣得不行,分明是A先動的手。

A的奶奶說:「小孩子鬧著玩呢,你家孩子別打我們了。好好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B的媽媽徹底無語了。遇上這樣黑白顛倒的人,真是秀才遇上兵了。那媽媽,直接把自己孩子帶走了。

如果是施暴者已經欺負自己孩子了,怎麼辦?

第一時間找老師反映情況,核實具體情況後,私信給對方家長。不管有沒有用,但一定要跟老師和對方家長說。然後密切關注孩子是不是還受欺負。如果老師和對方家長無作為,那麼就自己出面找施暴者。

有的施暴者之所以肆無忌憚,就是因為沒有人管束。老師管的不疼不癢,家長也不當回事。如果施暴者嘗到苦頭,他就不敢了。

真心呼籲,對於兒童故意傷害罪也能立法,就算不坐牢,也可以進行經濟上的賠償。情節嚴重的,由監護人代為坐牢。

校園霸凌就是因為打了人,也沒有明文規定的懲罰措施,才會助長惡勢力的囂張。

杜絕校園霸凌,保護未成年人!

相關焦點

  • 近視已經將魔爪伸向了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近視已經將魔爪伸向了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因素讓孩子難逃近視的魔爪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如果孩子已經高度近視了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 「港獨」魔爪伸向校園 教唆與內地「玉石俱焚」
    事實上,「港獨」魔爪不僅在香港一些大學中傳播,更伸向中學校園,「港獨」團體「學生動源」公然招攬中學生,在多間中學名校扶植所謂的「本土關注組」。港大校友、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質疑說,美國政府不容許各個州「獨立」,德國亦不允許國民讚揚納粹,為什麼這些香港大學的「港獨」分子可以隨意講「港獨」?他感嘆香港欠缺「一國兩制」的教育,「教育局早應將『一國兩制』內容納入學校的課程」。
  • 【家長必讀】校園霸凌與解決方案
    希望我的公眾號能夠幫助同在墨爾本的媽媽選擇最理想最適合自己孩子的中學,小學以及託兒所/幼兒園/ELC。我的每一篇都是自己辛苦研究調查整理資料的原創文章。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請隨手點個讚,打個賞 ^_^ 請群主我喝杯奶茶哈哈哈熟悉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迷上四字弟弟易烊千璽已經很久了。最近,校園霸凌因為千璽出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引發了熱烈討論。
  • 【校園霸凌,發生在校內,根源在校外】
    成都女學生遭同學輪流暴力扇耳光,近日,一段視頻再次把「校園霸凌」推上了熱搜。秋季開學已經兩周,平靜許久的校園又熱鬧起來,其中就包括各色校園暴力事件。每當發生這種事,家長、社會總是習慣性地把責任推到學校身上,什麼疏於管理呀,坐視不理呀,遷就縱容呀,各種帽子紛至沓來一齊扣上。其實,學校固然難辭其咎,但校園霸凌的根源還是在校外。
  • 校園霸凌從幼兒園就存在!如果忽視了後果很嚴重
    ● 家長去找打人小朋友的家長PK。先不討論以上的方法孰對孰錯,如果當自己的孩子經常反應被同一個小朋友欺負時,家長真的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校園霸凌其實從幼兒園就開始存在了。相信很多家長都覺得校園霸凌這種事,是在孩子進入小學後才需要操心。
  • 少年的你:孩子遭受校園霸凌魔爪,作為家長,熟記5個小妙招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一、 你曾經了解過校園霸凌嗎?其實近期我們聽說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只是作為家長朋友們,你是否也會分不清什麼是校園霸凌?而真正的校園霸凌,並沒有那一句簡短的話,說得那麼籠統。作為家長朋友們,孩子上學期間,最害怕的可能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最讓家長朋友們覺得恐怖的就是校園霸凌。
  • 校園霸凌令人氣憤,家長及時關注,避免孩子受傷害
    你好,我是木槿,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一級專業教師,從教十餘年,接觸孩子千餘人,幫助過百餘名孩子及其背後的家長順利度過人生迷茫期。我找到了孩子及家長經常會被絆倒的15個坑,讓我們來抽絲剝繭,把它們一一解決。
  • 反思校園霸凌的《少年的你》,傷痕累累的少年和頑強的生命
    反思校園霸凌的《少年的你》,傷痕累累的少年和頑強的生命《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該片講述的是在高考前夕,兩個少年因一場校園意外而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互相守護彼此的故事。媒體對這部影片有一個較為從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一部嚴肅的校園青春片。影片以胡小蝶的縱身一躍開始,在距離高考還剩四十多天的時間裡,她的屍體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教學天井地面上,教學樓裡的每個人都成了此時的旁觀者,同學們拿出手機起鬨、拍照。
  • 《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看看歐美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事實上,「校園霸凌」的廣泛程度遠遠超乎人們平時的認知。它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背後罪行的實施者是未成年人,很多施暴者在對他人施暴的時候往往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很多被施暴者,可能要很多年之後,才知道自己當年遭遇了校園霸凌,或者在當時已經意識到自己被欺負了,卻不知道跟誰求助。
  • 女孩被逼下跪叫「爸爸」:校園霸凌的魔爪下,多少孩子在絕望掙扎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曝光在大眾視野之下的惡性事件讓我們發現,原來校園霸凌的存在範圍如此廣泛。最可怕的是,事件相關者在心理上把暴力事件合理化。施暴的孩子說:「我只是開個玩笑,怎麼就毀了他的一生?」施暴孩子的家長說:「孩子還小,惡作劇而已。」老師和其他家長說:「都是同學,要互相包容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就這些難點,紛紛做了分析和解答,可以說是一篇超硬核的校園霸凌預防+處理指南。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快樂美好的校園生活。我小時候是沒有「校園霸凌」這個說法的。校園是霸凌行為的高發區,這個詞儼然已經用來專指學生內的恃強凌弱現象。以至於但凡聽到新聞裡出現「霸凌」二字,大家就會下意識想:又是哪個地方的「熊孩子」惹事了。是的,在很多霸凌者的家長眼中,霸凌者似乎只是一個調皮不懂事、在家長眼中說不定還挺乖的孩子。哪怕這個所謂熊孩子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
  • 護犢子背後的心理密碼 | 帶領團隊、教育孩子,「護犢子」先行
    一,名詞解釋什麼是護犢子?五,心理學原理以上是從感性的層面,也是從「犢子」的角度,來感受「護犢子」。下面,再從理性的層面,講一下護犢子的心理學原理。。這裡涉及了三個關鍵詞:愛,嚴格和信賴。首先聲明的是,這三點是護犢子的三個理論磐石,失去了這三個理論磐石,護犢子便成為溺愛,失去了我們推崇的理由。
  • 初二男生蔣華被15名同學圍毆,校園霸凌背後誰是始作俑者?
    蔣華的經歷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將之定性為一起「以多欺少、以眾凌寡的校園暴力案件」,今年7月6日,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蔣華構成正當防衛,公訴機關指控蔣華犯故意傷害罪不成立,判決蔣華無罪。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後,愚蠢父母都做這3件事,或影響孩子一生
    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這些年很多的「校園霸凌」事件,一次次的衝擊著我們家長朋友內心,眾多的家長朋友也開始越來越重視與關注這一問題。而家長管更是不知道從哪裡管起,很多家長都怕如果方法不得當,可能會讓事件變得越來越嚴重,這可愁壞了很多家長朋友。
  • 校園霸凌——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成為霸凌者的目標?
    隨著孩子年齡逐步到學齡,網絡的流傳廣泛性讓我們看到很多校園霸凌的事件,不由得會擔心自己的寶貝在學校會不會被孤立,被欺負。該如何避免遭遇校園霸凌?有的時候真的是讓人頭疼不已。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霸凌?小編的中學時就有這樣一個女同學,成績平平,性格內向,總是被班級裡個子高高的那幾個男生欺負,像「推搡幾下」這樣子的動作在「校園霸凌」中已經算是很拙劣的表演了,我清晰地記得有一次打掃除,清掃完畢,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男生去倒垃圾的時候直接在全班人面前把垃圾桶扣在她的頭上,引來班級裡的哄堂大笑,而她什麼也沒有說,也沒有哭,這種「小場面」對她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 校園霸凌,也許你的孩子正在經歷
    校園霸凌,屢禁不止。它毀了千千萬萬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奪走他們的生命。,很少一部分人會選擇向家長、老師求助,而在這一小部分求助的人中,又有更小比例的求助會得到回應和正確的對待與解決。更可怕的是,大部分家長往往會覺得校園霸凌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之間的玩笑、小孩之間的小矛盾,不會有十分嚴重後果。
  • 校園霸凌的構成與界定,多角度教你如何分析與協調
    隨著太原師範校園霸凌事件的發酵和爆發,再加上韓國女團成員孝琳被爆出曾經參與校園霸凌,校園霸凌這件事再次置於風口浪尖之上。關於校園霸凌的時間,這已經不是首次了,隨著國家準備推出校園霸凌的處置方法,但並沒有杜絕校園霸凌的惡性事件,畢竟在推廣和全面實行的過程中,依舊需要時間去落實。
  • 15歲男生因「校園霸凌」致死: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應該這麼做
    時隔三個月,這件事已經被大眾遺忘的時候,這位可憐的母親再度出現,希望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可兒子已經不在了,什麼樣的結果,能夠讓這位母親不再傷心呢?看到這兒,我相信很多家長會和筆記菌有一樣的疑惑:校園暴力為什麼屢屢發生?
  • 孩子在幼兒園裡總被欺負?學學這幾招,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可是往往這種嬌養孩子的辦法,反而會使得孩子養成嬌慣任性的特點,再上升一點,就是問題兒童,尤其是在幼兒園內,這種問題兒童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不與同學友善相處,反而欺負其他同學。閨蜜和她老公由於工作上的原因就會對孩子的照顧缺少一點,所以一直是拜託幼兒園老師對自家兒子進行督促管理。但前段時間閨蜜發現孩子的走路姿勢怪怪的,明明已經學會了正常的走路姿勢,在上醫院進行身體檢查之後,發現自家孩子身上青一塊紫一塊,閨蜜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自己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欺負。
  • 校園霸凌不容小覷,那些被霸凌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你的孩子遭受過校園霸凌嗎?就在去年10月31日,校園霸凌再次上了熱搜,涉事學校的校長也被停職。在網上流傳的是一段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女生被逼下跪、扇耳光等等,後來經過證實,涉事學校是在甘肅天水某學校內,教育局通報情況實屬,說涉事學生「情緒穩定」,校長已經被停職。然而教育局的通報並沒有被網友接受,甚至人民日報都站出來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