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護犢子?
大家想必都知道,護犢子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hù dú zi。牛之類的動物都是竭盡全力的保護自己的幼崽不受別的動物的傷害。
引申用在人身上是說,不論事情怨誰只知道保護自己的兒女或者晚輩,略有貶義。我覺得會說這話的人還會略有酸意。
我們經常說,嚴師出高徒,慈母多敗兒,棍棒底下出孝子,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對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教育。生怕自己的一點縱容,一點欣賞,一點認可,讓孩子產生得意的情緒。這樣的後果是,親子之間關係日益緊張,孩子越大越少溝通,父母更多的是嚴格要求,忘了告訴愛,隨著孩子長大逐步地社會化,當孩子的行為和社會規則和規矩有所衝突的時候,內在自我的全能感受創,安全感和歸屬感受傷的時候,若孩子第一時間感覺不被父母信任,也就感受不到愛,便容易有過激行為產生。很多的社會新聞以及悲劇的新聞由此而生。什麼因考試作弊而自殺了,什麼成績沒考好而弒母,什麼與同學打架而出走,基本上都是在信任和愛的層面上出了問題。
而護犢子,這個護字就體現了:
1保護,
2承擔責任,
3信任。
如果當你知道不管我有沒有錯,這個人都可以保護我的時候,首先滿足了馬斯洛理論裡人的安全感的生理需要和歸屬感的社會需要。
孩子對於認可,表揚,愛著自己的父母,會完全的敞開心扉,對父母說的話也不會感到牴觸,會很順從的按照他們的話去做。相反如果感到父母對自己不認可,不表揚也不愛,孩子就會關閉心門,生出不信任和反抗之心。
下面我用一個自己的親身例子,講一下護犢子裡犢子的感受。
我想起當年自己學習「情緒管理」講師課程的時候,跟一位M老師學習,那M老師雖然年輕,卻對學生的決心和意志力要求很高,能力不夠可以培養,但決心不夠,就被淘汰掉。而體現你的決心和意志力在於:每天的日常作業能否按時交納,每次任務能否達標上。
因他平時不苟言笑,定了規矩,嚴格執行,不會通融,所以對於那位老師我是望而生畏,總覺得自己最後會被刷下來。
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也感覺被忽視,不被看到,不重要,也對自己是否能真正成為更好的自己產生了懷疑。學習半年之後,有一項作業要求你的團隊達到100人,而我只有95人,從而產生了退卻的念頭。老師親自到青島,幫我招生招募,我的課程講的不能達到主辦方要求,他就親自幫我講示範給我看。
在最後我快要放棄的關頭,他推了我一把。用實際行動護犢子。不管別人說我什麼,他都說我是最好的。不管我覺得自己多麼不行,他都說你也行!不管我覺得這是多麼不可能做到的事,他會二話不說就示範給你看。
你可能說,老師對你這麼好,因為你是女的!還真不是這樣,他的學生有男有女,分布在山東,河南,新疆,山西各地,他一個月馬不停蹄的,把這個些地方跑了個遍。每天晚上不管多晚,都會把我們交到群裡的作業一一看完,並一個一個給你評語和反饋,哪怕自己要在凌晨3點才能休息,也會給與反饋後再睡覺,為的是學生們第二天早上就能看到。
在他嚴格要求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愛。
而這樣的後果就是,學員會為他多給自己布置的一項作業而開心,因為覺得自己被看到了,被重視。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就算晚上12點寫著寫著睡著,也會在手機掉下來砸在臉上後繼續書寫,為的是不讓老師批改作業睡的太晚。
我們反而更重視對自己的要求,不願意讓自己的不當言行,去抹黑老師。
別的老師會說M老師非常護犢子,什麼都給我們爭取,其實我想說跟著這樣的老師,真的是很幸福。學生們願意去用成長成為老師的助手,不怕被利用,因為很深的信任。
這背後是一份深深的情感:是一份懂得,是一份尊重,是一份保護,是一份真誠的愛,這種深層的情感連接,比利益更緊密,比知識更超脫,比親情更穩固,比愛情更長久。
所以這也解釋了很多有德行的老師桃李滿天下,優秀的老師特別受人特別愛戴的原因:他一定是個護犢子的人。
以上是從感性的層面,也是從「犢子」的角度,來感受「護犢子」。
下面,再從理性的層面,講一下護犢子的心理學原理。。
這裡涉及了三個關鍵詞:愛,嚴格和信賴。
首先聲明的是,這三點是護犢子的三個理論磐石,失去了這三個理論磐石,護犢子便成為溺愛,失去了我們推崇的理由。
這適用於優秀的團隊建設,適用於上下級關係,適用於良好的親子關係打造。那我就專門從親子關係這方面來解釋一下,護犢子的操作與好處。
第一,能讓孩子收到的愛
不是覺得我愛他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收到了你的愛!經常發生的狀況是,父母以為自己在全心全意的愛著,。可是孩子卻覺得爸爸媽媽根本不愛我,或者沒有那麼愛我。
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愛,不能只是在心裡默默的想。,你要讓愛通過適當的語言和態度表達出來,可以用一個擁抱,可以是牽著手。
可以是一個眼神,可以是一句話。即便是在夫妻之間,也同樣適用這樣的道理。
父親用傘給孩子一片晴空
而護犢子,是當別人說你的孩子不好的時候,你明確的維護他,當著別人的面誇獎他,讚賞他,讓他正確的收到你對他的維護和愛。
下圖這位爸爸,因兒子因腦癱做了手術後腦上留了疤痕,他也在同樣的位置紋了同樣形狀紋身。這是多麼深切的護犢子呀!
兒子因腦癱做了手術後腦上留了疤痕,他也在同樣的位置紋了同樣形狀紋身。
當然你對他的讚賞,維護和愛,不僅是口頭上的,而且從心底真的那麼想,對方才會收到。父愛如山,默默的行動,越有說不出的感動。母愛如燈,溫暖的觸手可及的接納與愛,讓孩子感受到被呵護的安心,就是最好的護犢子。
第二,嚴格教導。
中國有句話叫「當面教子,背後教妻」。現在家裡就一個娃,孩子的自尊心更需要我們的維護。如果沒想,教育出一個高價值感高自尊的孩子,就應該改一改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子教妻,都應該在人背後,當面給足面子。
M老師立下規矩後,嚴格執行,不留情面,可謂嚴格教導,但這都是在學生群裡,都是背著人的。當著別人的面兒,向來給足自己學生面子,介紹學生的時候都說:這是來自哪裡的導師,非常的有愛心,曾做過什麼什麼,都是給學生臉上貼金的好話。
「」髒活累活」會給學生爭取,同樣「好的事情」也為學生積極謀劃。給予滿滿的愛之後,還有嚴格的教導。
還有一點希望父母能夠明白,如果愛沒有給出去,一味嚴格的話,是無法培育好孩子的。同樣,如果沒有嚴格的教導,只是一味寵愛,伴隨的愛是溺愛。並非像下圖一樣,只有愛沒有規矩,那反而成了溺愛。
代為出頭,可不是好的護犢子
有的媽媽說,我絕對不會訓斥孩子。,如果這樣你覺得,這樣能夠把孩子培養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通常情況下,你首先會感覺到的,就是對孩子的任意妄為束手無策。
這就是缺乏嚴格,對孩子寵溺的結果。如果小時候孩子沒有見過父母嚴厲的一面,長大後就會養成傲慢自大,目中無人,又缺乏自我約束的性格,最後甚至連父母的話也聽不進去了。
所以在這裡給父母的建議是,如果到現在,完全沒有訓斥過孩子,或者到目前為止,孩子沒有被培養的很好的話,您可以嘗試,哪怕只有一次,在最關鍵的時候,要嚴厲的訓斥一下。
前提條件是,先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讓愛先行,和孩子一起立好規矩規則。讓孩子有行為可以參照的對象。
第三,信賴。
如果您家裡存錢罐的錢丟了,您在懷疑孩子的情況下教育他,那無論你怎麼做,我可以保證,這是失敗的!
教育的前提要信任孩子,這一點至關重要,大多數父母的培養方式都不懂這一點,所以在根本上就脫離了軌道,從而使培養孩子變得很困難。
如果孩子撒謊,我們先要問一問自己,是否對孩子的懲罰太嚴厲了?孩子是否出於恐懼、害怕,而不敢說實話?如果是,那就取消懲罰。
美國一艘潛水艇,把「誰不小心弄出噪聲就罰款」的規定改為「登記匯報」之後,登記的條數是原來的七、八倍,反而真正從數量上減少了噪聲的來源。
教育首要先信任他,哪怕他做的不對,父母和孩子要先構建起信賴的關係,這是培養孩子的根本。當父母能夠對孩子說出:「只是這麼看著你,媽媽和爸爸就很幸福哦」這樣的話,那麼無論孩子發育的怎麼遲緩,學習上如何遲鈍,你都能變得毫不在意,而你的眼神也會散發出由心底而出的愛意和欣賞。
當你真的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有理由堅定的相信孩子會健康的成長,絕不會步入歧途。
在一個護犢子的家庭裡,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的感覺是安全的,被尊重的,會有很高的自我價值感,構建出高自尊人格。
同樣在一個護犢子的領導的團隊裡,員工是幸福的,因為他是有靠山的,會有強烈的團隊歸屬感,也容易打造凝聚力超強的團隊文化。
所以你要不要也做一個護犢子的人呢?
文章原創,創作不易,轉發請註明出處並通知作者。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