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事件頻出誰之過?那些被霸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2020-12-16 高級灰的灰姑娘

校園霸凌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本該是最天真、最青春的年紀,在書香滿園的校園,學習,積極向上。可是當一件件觸目驚心的霸凌事件被暴出時,我們甚至都不敢相信,這些未曾被殘酷社會浸染過的天真面孔,怎會做出如此惡劣行徑? 不是說人之初,性本善嗎?

我們常見的霸凌事件,大多發生在初高中,青春叛逆期。可是近期一個小學的二年級學生,盡然也成了惡劣的班霸,一度上了熱搜。

01 天使的面孔,魔鬼的暴行

1、每個熊孩子後面都有一個蠻橫的家長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實現小學就出現了一名班霸。該班霸名為劉某某,因為長期欺辱班上同學,被班上42名學生的家長聯名舉報了。


劉某某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平常欺辱同學是家常便飯,打同學巴掌、剪同學頭髮等等行為司空見慣,多名受傷同學的家長曾在校方的協調下,與劉某某父親(在象山交警中隊工作)談話,然而劉某某父親卻表現出明顯的縱容和偏袒態度,甚至對老師說: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會教導,不需要老師教誨。

2019年10月28日,孫同學不小心碰到了班霸劉某某的工具箱,遭到劉某某連扇2巴掌的報復。事後劉某某當面跟孫同學道歉,但其父卻當著大家的面說以後不許兒子給任何人道歉。

於是孫媽媽質問劉父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劉父卻說:「你想怎麼樣?要麼外面去幹一架!」孫媽媽本來身體就不好,因此被氣得生病住院多日。

僅2020年5月期間,班霸劉某某就多次欺辱同學,行徑不可謂不惡劣。

在廁所故意把小便解到張同學身上,將龍同學按在地上打,無緣無故扇賀同學巴掌等等。

班霸劉某某的行徑,令班上的孩子們對上學都產生了恐懼感。

事情被發貼曝光到網上,出於壓力, 5月26日,疑似劉某某父親的網友在網上發表了道歉信。

大致意思是:自己平時工作太忙,疏於管教,自己教育方式不恰當,孩子年幼無知。


2、對他人的無故欺凌,等待你的是法律的制裁

2017年2月28日下午3點到晚上10點之間,北京某職業學院女學生朱某因心情不爽,夥同另外4名女被告人在宿舍樓內隨意找到兩個被欺凌對象進行毆打、辱罵。其間,5名女被告人還脫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學的衣服,讓其「叫爸爸」,並用手機拍攝了羞辱、毆打視頻,事後還在自己的微信群內進行了小範圍傳播;其中一名被害人,當天先後被毆打了3次。

結果朱某等5名未成年女孩在宿舍樓內無故毆打、辱罵兩名女生,造成兩人輕微傷,其中一人無法正常生活、學習。


最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朱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趙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尋釁滋事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


3、惡人總有狠人磨,終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2019年5月10日,在江西上饒第五小學內發生了一起刺殺案。據調查,行兇者是學生家長王某,當時直接衝進教室,打斷了正在上課的老師和學生,持水果刀刺傷了10歲的男孩,後經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探尋原因,原來是王某的女兒曾多次被死者長期霸凌,因此王某一直希望能夠和死者家長溝通,而學校老師已經著手在解決這件事了,並且10號早上邀請雙方父母來學校面談解決此事,但死者家長並未來到學校,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說句實在話,我真的希望壞人死絕」這是發生在江西上饒的刺殺案件後,一個媽媽關於校園霸凌的心裡話。


02 本該是天真,青春的大好年華,為何成了面目可憎的施暴者?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表面看是孩子的性格缺陷,或是青春叛逆期的不良行為。但深究原因,每一個施害者後面都有一個不負責任,不合格的父母。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蠟筆小新》裡,小新曾說過一句話:「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

從心理學上說0-6歲是一個孩子性格,人格成長的關鍵期。而這個階段,孩子們沒有明辯是非的能力,他對一切事物好壞的認知和行為方式,都是從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學來的。


一種情況是:父母本身就是一個情緒不平穩,或者暴力者,動不動就發火,打砸東西,對妻兒施暴,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要麼膽小,懦弱成為被欺凌者;要麼為了彌補受傷的心,尋找比他更弱小者,去發洩情緒成為施暴者。

另一種情況是:這個時候父母疏於對孩子的管理,或者是無原則,無底線的溺愛,養成孩子自以為是、驕橫跋扈的性格,在他走出家庭這個範圍,融入一個陌生的群體時,沒有學會與別人相處的技巧,當別人稍有不順他意,或者自己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習慣性的用暴力去解決,成為霸凌者。

總之,當出現一個問題孩子時,就說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錯誤。發生的惡劣事件,只是教養結果的成現而已。

03 霸凌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

霸凌者的影響:


任何行為都是相互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傷人者人恆傷之,辱人者人必辱之。一些父母存在狹隘的思想誤區,覺得欺負別人,總比被別人欺負好。

對於自己的孩子的霸凌行為很不在乎,甚至有拎不清的糊塗家長,認為孩子這樣強勢,必成大器。就像上面的劉父,孩子道謙後,反道制止孩子不許向任何人道謙。這樣是非不分的家長,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嗎?

當孩子第一次霸凌了別人,得到了表面的快感、滿足,而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後,他將會繼續延續這個惡行,並且霸凌的程度一次比一次加強。

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總有不妥協者。就像上饒案件的父親,最終被逼無奈,衝動下直接殺死霸凌者。又或者像5少女,最終受到法律的公正制裁。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就是霸凌者面臨的後果,要麼付出生命,要麼付出青春!

受害者的影響:

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

身體上的傷害顯而易見,治癒的時間較短;而精神上的傷害更隱秘些,治癒的時間更久,甚至伴隨終身。

就像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的易遙,長期被霸凌,導致她的自尊和精神嚴重受傷,自己無法消化這些負面情緒,最終難以承受而選擇自殺。


04 處理校園霸凌的正確方法

1、 做為家長,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言行一致,以身作則



出了問題,不要把責任全推脫到孩子身上。立刻進行自我反思,是自己的哪些言行導致他有這種行為?與孩子一起勇敢面對,對於被傷害的孩子和家長,真誠道歉,承擔後果。

這樣孩子才能深切體會到事情的嚴重後果,長記性,避免以後做出更惡劣的事件。

2、 被霸凌家長一定要冷靜,尋找最佳解決方案,避免原始腦的以暴制暴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被霸凌,家長的心痛、憤怒可以想像。但是也要冷靜下來,與學校、老師共同商議,理智解決。學校如不能解決,就報警讓警方處理。

以暴治暴,看似解了一時的心頭之恨,但是毀了別人的同時,也毀了自己的家庭,更是讓孩子受傷的心靈,再一次被傷害。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一個人拼過命?」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願意為了孩子去拼命。但是如果真的愛他,就拼命的陪伴他,給他更多的愛,而不是一時的拼命、衝動,讓他終身自責、愧疚,惶惶不可終日沒有安全感。

3、 平時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的肯定和無條件的愛,必要時尋求心理輔導


家是每個人的港灣,也是每個人愛的源泉。只有父母足夠相信孩子,孩子才願意打開心扉把所見所遇告訴父母。

有的父母在孩子一說到他被同學笑話了,或是和同學發生衝突了,家長不問清原因,就直接下定義:肯定是你哪做的不好,人家才會這樣說的;你要不招惹別人,別人能打你嗎?你就不能離那些壞孩子遠點嗎?等等。

這樣孩子會覺得沒人理解說了也白說,還不如壓在心裡自己消化。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消極,抑鬱。所以父母們一定不要堵上孩子自願輸出的心門。

如果霸凌對孩子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一定要及時的尋求心理輔導,心理救治。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能更短時間,更徹底的治癒創傷性傷害。

4、 讓孩子多運動,適當學習防身術,增強身體的力量感和抗壓感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一定要讓孩子多運動,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這樣孩子自身有力量感,就會很自信,就算別人來惹他,他也不會逆來順受,任人欺凌。就算別人欺凌第一次,知道不好惹就不會出現第二次了。

她還說普通的運動 ,一定要讓孩子練習跑步和遊泳。因為跑步可以鍛鍊速度,遊泳可以鍛鍊人的膽識。這樣遇到危險時,能保持鎮靜,再不行也能伺機而逃,遠離傷害。有時間和機會,特別對於女孩子還是學一些基本的防身術最好。

結語:[俄]謝德林,曾說:我所以對兒童問題感到憂慮,是因這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與國家的興亡有密切關係。

而我想說,孩子的品行,人格問題,不僅關乎到他以後的人生,也關係到所有父母的後半生。只是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績,而忽略孩子品德的培養,就算再優秀也是曇花一現的短暫。父母們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學習,如果自身正,言傳身教,孩子也不會壞到哪裡去。

同時,學校、社會也要完善青少年欺凌事件管理懲罰制度和法律,以及合理高效的管制措施。對施暴者既要嚴厲處罰,也要積極教育改造。要共同努力,多方位配合、管理,讓霸凌事件儘可能的減少,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不容小覷,那些被霸凌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你的孩子遭受過校園霸凌嗎?就在去年10月31日,校園霸凌再次上了熱搜,涉事學校的校長也被停職。在網上流傳的是一段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女生被逼下跪、扇耳光等等,後來經過證實,涉事學校是在甘肅天水某學校內,教育局通報情況實屬,說涉事學生「情緒穩定」,校長已經被停職。然而教育局的通報並沒有被網友接受,甚至人民日報都站出來說理。
  • 校園霸凌,那些被絞殺的孩子
    校園霸凌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以前到現在。只是方式更隱蔽,精神攻擊更殘酷一些而已。1. 新時代的霸凌:精神攻擊如果說我們記憶中的校園霸凌,還是屬於大孩子向小孩子要點零花錢,屬於顯性暴力,那麼現在的校園霸凌,則更傾向於隱性的精神傷害。
  • 警惕那些沒有成為「新聞」的「校園霸凌」
    不僅如此,在與小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攻擊性,胃口也開始越來越差……終於有一天,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爆發了:「他們和學校裡那些人一樣對我不好,欺負我……」這才發現,孩子在學校裡長期遭遇校園霸凌:一個大個子同學經常把他堵在廁所裡不讓出來;還在他上廁所的時候朝他扔東西;追打……被問到「你有沒有跟老師反映過」的時候,孩子絕望哭喊:「沒有用,沒有用!
  • 霸凌事件不斷 盤點那些年曾被霸凌過的明星
    可能很多人會感覺到:最近幾年好像霸凌事件特別多。其實「霸凌」這個詞是個舶來品,是英文bully的音譯,bully的中文意思是:倚強凌弱、仗勢欺人。最近幾年只是這個詞用的比較多而已,但是倚強凌弱、仗勢欺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倚強凌弱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著,就連明星在出名前也出現過被霸凌的現象 。今天小編為大家說說那些曾被霸凌過的明星。
  • 關於抵抗校園霸凌
    你也許是唯一一個了解自己所有痛苦的人,你也許想過自殺;也許還想過用暴力報復整個學校,把整個學校看作你的敵人;可能你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只把這種想法停留在幻想範圍,但是對於一個容易受到傷害的人來說,絕望或者憤怒或者兩者同時爆發形成對自己或對學校的暴力,直到校園霸凌引起了更廣範圍的關注為止。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在娛樂圈裡,類似這樣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事件的明星,並不在少數。 可能你會想不到,這些光鮮亮麗的一線明星,竟然也都遭遇過校園霸凌。
  • 如何處理校園霸凌事件,這些雷區你踩過嗎?
    很難想像,一群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把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的同學逼到廁所一角,惡言辱罵、棍棒敲打,逼著他用手撈起糞便舔食。其中一個學生說:「你尿都喝過了。」顯然,這絕不是他們第一次欺負這個孩子。逼人吃糞即使在成人世界裡也是難以想像的暴行,可是一群初中的孩子卻對身患殘疾的同學做出了這樣的事。
  • 霸凌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丨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近日,中關村二小的校園凌霸事件在網絡發酵,一時間受害者母親所寫的文章《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在網絡上瘋傳,之後輿情不斷反轉
  • 所有經歷過校園霸凌的孩子,悲傷都逆流成河
    這已經是霸凌行為!霸凌,這麼近又那麼遠!小編第一次看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 ,還是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郭敬明風靡了整個中學圈。沒看過幾本郭敬明的小說,都不好意思是小說粉。那時候小編刷了一遍他的小說,觀感只有他的小說套路——所謂的青春傷痕文學,不是死就是傷,集齊了現在人們知道的所有狗血的套路。
  • 校園霸凌所帶來的的傷害
    近日,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確定重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校園霸凌事件,這部電影不一樣的點是,雖然電影給人一種到處都是陰霾、壓抑,但能讓人看到希望是存在的,經歷過那麼多的痛苦和坎坷,結局是溫暖的。
  • 對「校園霸凌」說「NO」!
    校園欺凌無獨有偶,上海女子中學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就更加讓人觸目驚心!校園暴力事件像此類校園暴力事件已經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不是一次兩次了。那麼原本是教育青少年學校為何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校園霸凌事件呢?二、不想惡化事件為了不影響學校聲譽以及社會影響許多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後採取的解決方式都是比較「懷柔」的,只要學生不發生太過激的行為校方都會「壓下去」。這也是校園霸凌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
  • 當校園霸凌發生之時……
    當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後,被欺凌的孩子受傷害最大,不僅身體受折磨,心理健康也極受影響。且不說性格是否變得敏感孤僻、膽怯多疑,就連校園也變成想要逃離之地。在本該好好享受教育的年紀,卻要忍受無端的惡意。柳州事件中被欺凌的孩子,由於長期處於恐懼、受虐的狀態,已患中度抑鬱。
  • 孩子被霸凌了怎麼辦?對校園霸凌說不!
    口語補、空間補,和孩子討論為何說出要殺人這句話時,建議可預先和孩子說等會要聽聽為什麼,換言之;就是給孩子思考等待的空間,不要急於馬上要孩子說出原因,等待是調整雙方情緒的良方。視覺圖像佳,美麗舒服的環境讓孩子有安全感,要談此事件,建議選擇在公園等環境美麗平靜的地方,平緩的情緒是吐露心事的最佳時刻。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向全世界的校園霸凌,說NO!
    2014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人員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月刊上公布了一個研究結論:童年時遭受過霸凌的人群,可能直到中年時期也依然生活在霸凌事件的陰影中。 這些調查結果都表明我們需要更加嚴肅地對待霸凌事件,擺脫「霸凌只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的觀點,老師、家長和社會三方都應該意識到,發生在學校操場上的事件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兒童虐待行為別無二致,都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長遠且沉重的影響。
  • 校園霸凌誰才是罪魁禍首?不要為人父母,卻毀了孩子一生!
    「校園暴力」「校園霸凌」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論性的話題,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的關係,所以法律在對於施暴者的懲處上大都是以教育為主,因此,怎樣避免霸凌事件發生,以及發生霸凌事件後身為未成年人的施暴者該受到怎樣的處罰成了人們爭論的點。
  • 校園霸凌自救指南(上)
    2016年年底,北京中關村二小的霸凌事件也一度引起沸沸揚揚的輿論爭紛。以及2017年8月,「瀘縣校園死亡事件」中的死者家屬發現死者身上多處有淤血,腿部呈扭曲狀,懷疑是被人加害。雖然目前這一事件的真相尚未有定論,但此事經網絡發酵後也引發全國廣泛關注。根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5~8月,共上報68起校園霸凌事件。而在世界範圍內,每5分鐘就有一名兒童死於暴力,三分之一的13至15歲的學生受到多次校園霸凌。我身邊的親人好友也好幾次向我諮詢過有關校園霸凌的問題。
  • 四川再次出現校園霸凌事件:初中女生被口罩蒙眼群毆
    校園霸凌,是一個令人心情沉重的問題。都是尚在校園的未成年人,心疼被欺負的孩子遭受不公,也惋惜欺負人的孩子可能誤入歧途!9月6日,多位網友爆料,四川成都金堂淮口鎮初級中學發生校園暴力事件。「罪行」開脫,卻從未想過對被霸凌孩子的未來負責!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和父母吃飯時該笑的笑,該說的說,回到自己房間時才卸下偽裝的面具,遭受的苦難只有你自己清楚——最後你擦乾眼淚,一邊做功課,一邊迎接「明日份」的噩夢,循環往復。看到這裡,可能正在遭遇霸凌的孩子感同身受著,曾經被霸凌的孩子喚醒了多年前的記憶。
  • 單挑吧,校園霸凌
    「怎麼說呢,打架其實很不錯的,我之前和同學打過一次架,感覺很有成就感。我們都不讓著對方。」有同學說。「可這不是簡單的同學打架,是校園霸凌!」另一位同學反對。「你自己沒有拳頭啊,怎麼那麼窩囊,他們叫人報復你,你也可以找人報復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