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關於言言閱讀書單的文章已經好久了,但遲遲沒有動筆。原因之一是讀書這件事,我覺得還是非常個人化,有些書別人喜歡,但言言不一定喜歡,他沉迷的也有可能不適合別的娃。
但一直以來,我都特別想和大家普及閱讀這件事的好處,也身體力行地帶著孩子讀書。這幾年得益於讀書,我和言言獲益匪淺。這樣的好事我還是願意和大家多說幾次。
於是我花了一個星期整理了言言的中文閱讀書單,毫無保留分享給大家。大家不用照單全收,只希望你們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同時公號家人中臥虎藏龍,家中擁有「巨型」藏書的不在少數,期待大家踴躍分享,遇到好書也留言給我呀!
關於閱讀,大家都知道是好事,但其實我有一些自己在堅持的原則。在遵循這些原則的前提下,我和言言的選書以及閱讀習慣可能都有一些不同。
我知道很多娃在不到7歲的時候已經開始完全自主默讀,但到目前我還堅持的是短篇文章言言大聲朗讀,章節書親子閱讀的原則。
首先大聲朗讀鍛鍊的是閱讀能力、專注力和理解力,速度雖然沒法和默讀相比,但各有利弊。並且我不強求言言在閱讀長篇章節書是一定要自主完成,雖然他的閱讀能力已經達到這樣的水平我更喜歡和他一起讀書,探討。大家不要焦慮孩子為什麼不能完成自主閱讀,親子閱讀在6-8歲孩子中非常常見,也更符合孩子心理發展特點。
閱讀,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每天睡前或者晚上抽出20分鐘,大聲朗讀一篇文章,日積月累就能夠激發孩子興趣,養成習慣。
言言已經在英文語言方面有了很大優勢,未來在保持優勢同時,中文閱讀會增加比例。
無論是為了未來的學習,亦或是個人偏好,國學經典都是應該從小閱讀的書籍。只有多讀,多積累語感,才能讓為以後古文的學習打好基礎。而且很多時候是大人覺得孩子不會懂,其實他們在大量閱讀後,能夠明白古人的遣詞造句之美。
而非虛構類在言言的閱讀書目中也會佔很大篇幅。這一點在閱讀英文書籍的文章中我也說過,非虛構類培養孩子的邏輯性和批判性思維,拓展視野,非常有用。
因為堅持這些原則,所以挑選書籍時我和言言也會有選擇地下單,比如我會選擇不盲目拔高的內容,對於連環畫等書籍我們並不抗拒;很多書籍並不是市面上風行我就會下單,也會徵詢言言的意見。而對我自己來說,書籍的裝幀和插圖風格也是我特別在乎的,審美這一關要是過不去,我是絕對不會下單的。
所以我把和言言讀過後很喜歡的書列成書單分享給大家。
3歲以前,因為日常生活中中文環境已經足夠了,所以為了鞏固英語啟蒙效果我陪言言閱讀的英文書籍較多,中文方面多與英文內容搭配,提升認知。這個階段不求他有多理解,也無需言言一定坐在那裡聽我讀書,只要每天堅持激發興趣即可。
這套《法國幼兒啟蒙玩具書》是比較古早時期的書籍,雖然內容並不算新穎,但是書的質量很好,屬於很厚的紙板翻翻書,其中有很多機關,小朋友時期都會喜歡這樣的書籍。關於職業、動物還有孩子感興趣的車都會有,特別適合幼兒啟蒙。這樣的非虛構類探索書籍我經常讀給他聽,並且讓他自己動手去探索。
一畝閱讀是一套特別適合在閱讀啟蒙階段引入的書籍。低級別時只有簡單的幾個字和誇張可愛的圖片,內容涉獵很廣,還有伴讀的方法給新手媽媽,最初期的階段用一畝閱讀完全可以搞定。
3、4歲以後,言言對於閱讀的興趣明顯提升,這一階段我的選擇是閱讀帶動識字,同時以興趣為導向,注重閱讀力的培養和提升。
比如言言開始有了很明顯的閱讀喜好,特別是有段時間他喜歡宇宙和星球知識,我買了很多相關的書籍搭配視頻來看。但我也不是上來就給他看大部頭,從簡單到複雜,有一個很緩慢的進階過程。
這幾本書都是關於宇宙星空的書籍,從左到右難度遞增,從不同的角度為接受能力不同的孩子提供了閱讀可能。
因為特別特別喜歡宇宙星空的內容,這幾本書言言看了無數遍,從最簡單的太陽系星球看到銀河系和宇宙,中間很多平行知識我們會進行拓展。看科普本身就是探索和思考的過程,同類書籍的對比也是提高認知的好方法。
這一階段我還帶言言看了一畝閱讀進階的3-4級別,這套分級圖書最直接的好處是從閱讀力、識字量和通知教育全方位提高了言言的認知。書籍內容豐富,虛構類故事和科普類都包含在內,難度拾階而上,這一套讀下來其實家裡省了好多買繪本的錢……
另外關於情緒情商方面的繪本我也會讀給他聽,有些道理放在故事中孩子更能接受,並且會潛移默化對他起到引導作用。這套龜兔賽跑的後續講的是成敗與得失心的問題,言言特別喜歡聽。如果幹巴巴地和孩子講你不要在乎輸贏,命運會有轉折之類的道理,他也真是聽不懂,但通過傳統的故事他立刻就能get到那個點。
在言言五歲左右的時候,我開始加入國學經典的閱讀內容。其實和很多家庭一樣,我準備的就是唐詩和經典的《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
大家都在說大語文,那麼大語文是什麼?我覺得大語文就是學科的綜合知識,比如我們小時候學古詩,知道詩人姓名、朝代和詩歌內容就夠了。但大語文時代,除了這些最基礎的知識,孩子們還需要知道朝代社會背景、詩人同期對比,橫向縱向比較,最後學會引經據典。難度level比我們提升了不止一點!
要孩子死記硬背麼?我最不贊同,國學經典應該如潤物細無聲般一直滋養著孩子的閱讀情趣。和孩子展開探討是特別快樂的一件事。
比如很有爭議的《弟子規》,我會希望言言在磨耳朵和朗讀中記住內容,但我也會和他說《弟子規》中有一些文字比較有爭議,很多事情在當時看來合理但現在看起來未必,所以我們只需要學習其中正確的內容即可。
網上有很多關於千字文和弟子規的兒歌,言言的學校還有配套的武術操,每天一邊聽一邊做動作,一整篇古文竟然也順了下來。大家也不妨讓孩子聽兒歌或者武術操,在音樂和節奏感中感受中文的韻律。
再比如古詩的誦讀,雖然網上也有一些小學生初中生必備的古詩,我也買來參考,但我也會給自己買一些古詩相關書籍,在空閒的時候給他聽,告訴他媽媽喜歡的古詩。
右面那本書是給我自己看的
讀古詩的樂趣不在背誦,讀的人不同,便會讀出不同的意境和韻味。曾經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我並沒有要求言言背誦,結果他卻記得最清楚!
經過前兩個階段,這一階段才算是迎來了閱讀的曙光,言言開始真的愛上了閱讀。
我真的很佛系,雖然我知道說這句話大家會說我凡爾賽,但至少閱讀這件事我真的不著急。儘管言言完全可以自主閱讀,但我從不拒絕每一次他要我陪他閱讀的機會。
所以大家沒必要總是愁為啥自己家娃不愛默讀看書,因為人家還是個小可愛呀!
現階段我還是會陪著言言閱讀,但是有兩個小小的要求我也在慢慢滲透。
之前和大家說過幾次,我會找到一些短小精悍的閱讀理解中文章,要求言言大聲朗讀。字數少不太累,不容易打消孩子積極性。同時我會根據文章問問題,也算是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精讀。
之前給大家分享過一套《小古文》,是我在國學經典基礎上,這一階段買來給言言做朗讀資源的一套書籍。
這一階段閱讀力的提升也很重要,多讀書也要會讀書,一目十行+一問三不知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歸根結底,有些書還是超過了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一階段我會讓言言閱讀分級中難度比較高的版本。
這套書挺好,但男孩子嘛,遇到公主的故事就總愛跳過…
還有很多孩子愛看的漫畫系列,字數不少,但閱讀起來很輕鬆,不知不覺一本就看完了。
特別羨慕他們,我們小時候哪有這麼好看還用心的書籍。
有段時間言言很喜歡偵探類書籍,這套《真相只有一個》他一直有讀,其實是我也很喜歡,我倆常常一起根據線索來分析兇手,搞得好像真的在破案一樣,緊張又刺激。
閱讀的內容方面,虛構類與非虛構的內容配比依然還是我非常重視的方面,於是我入手了一套《科學朗讀者》,這套書書如其名,很適合朗讀,後面還有一個理解性的問題可以看孩子是否讀懂,真正能夠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習慣閱讀分級閱讀的娃都能喜歡這種套裝的中文分級閱讀書籍,言言看的是津津有味,我也能偷個懶,省去了各種搜索的時間和精力,一網打盡。
當然家中的書遠遠不止這些,還有之前給大家拍過的DK系列的書籍我們也很喜歡,但更多的是當做泛讀材料或者拓展資源,或者說是工具書,遇到難解的知識點我們就會翻翻。並沒有要求逐字逐句朗讀。閱讀形式多種多樣,不給孩子壓力也是這個階段特別重要的事情。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言言目前經過三個階段的閱讀和書籍選擇。
第三階段:過渡階段
親子閱讀+自主閱讀 擴大知識面和深度理解力
當然,我心目中第四階段——如饑似渴——目前還沒有來臨,不過依照這個進度和言言現在的勢頭,我覺得關於閱讀的大和諧,也將在不遠的將來就快要實現啦。
最後還有些關於閱讀的感悟和大家分享。
並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愛看書,甚至到了成年後,不喜歡閱讀的人要佔絕大多數。電子產品不香麼?遊戲不好玩麼?為什麼要去啃一堆文字呢?
讀書這件事就挺理想主義的,應該算是用無聊對抗喧囂的一種方式。在領略閱讀的樂趣之前,要走過一段漫長的黑暗的路途。
成年人尚且如此,我也不知道這一代的孩子會在何時愛上閱讀,又會在何時因為外界誘惑太豐富而偏離閱讀航線。
我只知道在他們還小的時候,要陪著他們一起找到閱讀的樂趣,能踏實下來讀書,看文字的孩子,真的不會太差!
我知道很多麻麻最發愁的就是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所以今天文章的結尾我想做一個徵集活動,大家可以在留言區分享自己讓娃愛上閱讀的獨家心得,一經採納我會私信給你,還會奉上神秘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