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寶玉的角度,襲人仍是非常貼心的一個稱職的大丫鬟,對於直屬上司,她是一個好員工。但對於同事,那真是誰共事過誰知道啊。而襲人表面上對誰都不得罪,實際上在主子面前上眼藥的功夫一點不差。 然而這就說明她是個壞人嗎?
也不能這麼說。她低微卻並非家生子的出身和她的榮國府最受寵嫡子大丫鬟的位置加上她爭榮誇耀的性格導致她的行為罷了。最起碼她沒有直接害過人命,還是有起碼的底線。
她的階級決定了她要嫁寶玉只能用這些方式為自己爭取最大優勢,畢竟丫環再怎麼面子上好看,寶玉再怎麼叫她們姐姐,實質上都只是奴隸,真開罪了主人,一句打發出去或者配人就處置了,根本沒有自主權。
她再怎麼為自己爭取,也脫離不了自己的階級,生了兒子也只是姨娘,一輩子被貴族出身的嫡妻壓著,但賈府的富貴,寶玉的溫柔小意經歷過了,怎麼甘心出府做一個普通平民呢,即使是hard模式也要走下去。
她比心比天高丫鬟命小姐心的晴雯更現實更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她必然要用盡擁有的的資源和優勢爭取後半生可能的最大幸福,這是一個底層女性對命運發起的抗爭。可惜的是,她的命運還是掌握不在自己手裡。
十二釵又副冊和蔣玉菡的汗巾子等伏筆多次暗示她最後沒有達成自己的心願。 歸根到底,她也是紅樓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悲劇之一。
根據書中明寫暗寫,讀者冷眼看去,得出她的確是眼線的結論全無不妥,但不影響她作為一個大丫鬟的成就。同時也很好理解寶玉為什麼器重依賴她。非要把襲人理解成白蓮花才是看低了她。
襲人家要贖她是要贖出去嫁人的意思,所以才有"八抬轎我也不去"的說法。賈母是誥命,平時就可以坐這個轎子,平民百姓家只有嫁女(還得是嫁不錯的人家)才有這種可能,所以民間說"八抬轎"是有"風光出嫁"的意思的。
襲人此時是家裡真的考慮要贖她,她這話等於是在許諾:你要依我,我就鐵了心跟你(做妾),外面再有好人家娶我做平頭正臉的夫妻我也不稀罕。
所以寶玉接口就說了"你跟我,我也可以正經娶你呀。"
襲人此時正是要逼寶玉認真思考,給自己一個將來的時候,好不容易逼到寶玉千肯萬肯了,正是嚴肅的節骨眼,沒想到寶玉說這種完全不可能的話,顯得一點都不認真,因此襲人才冷笑著堵了回去。
這裡她的表現和書中說她越發自重起來是一致的,襲人對自己的打算非常精,選擇要不要跟寶玉的時候,她想的是必須確保寶玉能帶給她的回報。正因為她此時把本錢壓在了寶玉身上,之後就絕對不能容忍寶玉行差踏錯,連寶玉身邊哪個女生露出一點不完美的樣子,她都要嚴防死守不讓寶玉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