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6月5日,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
開齋節 明天,6月5日,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它是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 放假時間 據阿聯《宣言報》報導,伊斯蘭教曆的九月是齋月,齋月結束就開始過開齋節。沙特、科威特、阿聯、卡達、巴林、葉門、伊拉克(遜尼派)、黎巴嫩(遜尼派)、吉布地、索馬利亞、葛摩等廣大阿拉伯國家先後宣布,公曆6月3日是伊斯蘭教曆9月最後一天,4日開始過開齋節。阿曼也宣布4日為開齋節第一天,全國放假到周五。
-
埃及和敘利亞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為何3年就迅速解體了?
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近代以後,在英法等西方國家的蠶食和分而治之的影響下,塞爾柱突厥人控制的西亞和北非出現了若干個阿拉伯國家,如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國。英國拉攏沙特的阿拉伯貴族們一起對抗奧斯曼土耳其,並許諾他們戰後可以建立一個以沙特為主導的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在英軍的支持下,來自沙特的貴族先後控制了伊拉克、約旦等地區,其中沙特貴族費薩爾率部隊佔領了敘利亞地區,定都大馬士革。西亞從此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控制。
-
埃及國家概況
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漸阿拉伯化,成為伊斯蘭教一個重要中心。1517年被土耳其人徵服,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行省。1882年英軍佔領後成為英「保護國」。1922年2月28日英國宣布埃及為獨立國家,但保留對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並於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國。
-
中東國家開始進入一個「不一樣」的開齋節
原標題:疫情觀察丨中東國家開始進入一個「不一樣」的開齋節當地時間5月24日前後,中東多個國家開始進入開齋節,作為阿拉伯國家每年兩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開齋節有點類似中國的春節,當地人們習慣於在這個節日裡家庭聚會、走親訪友,互相送上祝福,互贈禮物。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中東多個國家開始進入一個「不一樣」的開齋節。
-
昔日老大哥埃及為什麼沒能統一阿拉伯世界?
由於埃及近代化早在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伊始時就起步,至共和國成立時已有一個半世紀之久,此時的埃及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水平在阿拉伯世界內遙遙領先,工農業較為發達,軍力也遠強於其他阿拉伯國家,且1950年埃及人口就已達兩千萬,對敘利亞(三百萬)、伊拉克(六百萬)與沙特(三百萬)等國有著壓倒性優勢,經濟實力遠在它們之上,因而埃及國力相對阿拉伯兄弟們來說十分強大,是當時阿拉伯世界當之無愧的老大哥
-
連訪卡達沙特 蓬佩奧再度斡旋斷交危機
【「難斡旋」】 蓬佩奧當天在卡達首都多哈會晤卡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薩尼,共同出席兩國第二輪戰略對話,談及海灣國家斷交危機、中東和平進程、敘利亞問題和打擊恐怖主義。 聯合記者會上,蓬佩奧說,卡達和海灣阿拉伯鄰國的斷交狀態持續「太久」,削弱了「充分應對共同敵人和挑戰」的能力。
-
聯合國阿盟敦促敘利亞各派在傳統節日期間停火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阿盟秘書長阿拉比19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敘利亞各派響應聯合國和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別代表卜拉希米的呼籲,在即將到來的穆斯林重大節日古爾邦節期間達成停火併停止一切形式的暴力。潘基文和阿拉比在聯合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敘利亞暴力持續的時間越長,尋找一個政治解決方案的努力所面臨的困難就越多。
-
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阿拉伯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為何收效不大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甚至連教練機也投入了戰鬥,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25個空軍基地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開戰僅60個小時,以色列以損失26架飛機的代價,擊毀阿拉伯國家飛機451架。
-
開齋節將至 阿富汗塔利班首領阿洪扎達避談停火
阿富汗塔利班首領海巴圖拉·阿洪扎達1日發表節日致辭,回應民眾要求結束戰亂的呼聲,但沒有說今年開齋節期間阿富汗塔利班是否會像去年一樣與政府軍停火。 下周將迎來開齋節。阿富汗政府上月初向塔利班提議,今年節日期間全國停火。塔利班當時拒絕這一提議。
-
以色列宣布:與阿拉伯國家的每項和平協議都非常接近達成
當地時間8月31日上午,首趟從以色列直飛阿聯的商業航班降落了。這三個多小時的飛行足足等了70多年,標誌著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迎來了新的轉折點。 由以色列航空公司執飛的LY971航班(971為阿聯國際長途電話代碼)於8月31日上午從特拉維夫本古裡安機場起飛,在三個多小時後飛抵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人們用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和英語在這架客機上繪製了「和平」徽標,以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
-
中東客人最重要的開齋節就在本周末!線上祝福送起來
許多國家都在齋月期間出臺了宵禁管制政策: 沙特禁止穆斯林前往聖城麥加及麥地那禮拜,關閉了伊斯蘭教最重要的聖地、麥加的天房; 阿聯甚至要求齋月期間私營企業的所有員工工作時間再減少2小時; 印尼由於擔心齋月期間大規模的人潮流動,今年明令禁止返鄉過齋月,史無前例地暫停了國內外所有客運航班。
-
卡達要求阿拉伯聯盟國家向敘利亞出兵
資料圖:沙特空軍現役的F-15S重型戰機。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觀察團在敘利亞的行動還沒有結束,公開要求軍事介入敘利亞的提議已經出爐。 阿盟秘書長阿拉比15日表示,阿盟將於本周舉行的部長級會議可能討論卡達日前提出的向敘利亞派遣阿盟部隊的提議。這也是阿盟首次暗示可能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預。
-
「一帶一路」阿拉伯國家主流媒體涉華疫情報導分析與啟示
【1】此次分析的媒體包括:埃及《金字塔報》、黎巴嫩《白天報》、沙特《中東報》、約旦《憲章報》、敘利亞《革命報》和卡達半島網,共採集涉華疫情報導660篇;時間範圍自2020年1月起至6月30日止,分兩個階段進行:1月至3月中旬為第一階段;3月下旬至6月底為第二階段。【2】整體而言,此6家媒體的相關報導以發布客觀數據或援引事件事實為主,評論性內容以正面傾向居多,總體態度向好。
-
埃及遊行示威暫時「退潮」 民眾快樂度過開齋節
8月11日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開齋節的最後一天,埃及全國4天的開齋節假期即將結束。由於局勢仍在持續動蕩,各地暴力衝突頻發,政治危機和社會分裂加劇,給今年埃及的開齋節蒙上一層濃重陰影。儘管如此,許多埃及人依然高興過開齋節。
-
阿拉伯世界總是那麼亂,九句話告訴你為什麼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和他的父親、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來自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在敘利亞也屬於「少數領導多數」。按照西方的說法,中東有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兩大陣營。沙特等遜尼派國家一直防範什葉派的伊朗。不過,在以遜尼派為主的國家中也有什葉派,如科威特(什葉派佔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30%)、卡達(全國人口的16%)、沙特(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15%)、敘利亞(信奉伊斯蘭教國民的20%)。
-
飛機損失比26:451,以色列為何能10個小時內摧毀多國空軍
22日埃及宣布封鎖西奈半島南端的蒂朗海峽,掐斷了以色列紅海通道,以色列每年通過這裡進出口貨物超過了100萬噸,此舉簡直意味著宣戰。埃及封鎖了蒂朗海峽之後,阿拉伯世界紛紛以實際行動對埃及進行支持:阿爾及利亞和蘇丹派出部隊到達埃及,黎巴嫩取消了部隊休假處於待命狀態,科威特直接空運1個裝甲旅到開羅,沙特派出2萬大軍進入約旦待命,約旦更表示一旦戰爭軍隊將交給阿拉伯聯合司令部指揮,伊拉克部隊在敘利亞邊境做好了準備,敘利亞直接陳兵敘以邊境。
-
以色列為何與海灣阿拉伯國家走近
由於巴以問題的影響,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長期敏感而僵冷。但是近期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持續升溫。在上月訪問了海灣國家阿曼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日表示將會出訪多個阿拉伯國家。隨著近些年中東地緣政治變動,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可能迎來巨大的外交突破。
-
葉門國家概況
【國家元首】 總統: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Abdu-Rabbuh Mansour Hadi),2012年2月21日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 【重要節日】 5月22日(國慶日) 【簡 況】 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906公裡。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這齣戲中,三國有過哪些恩怨情仇?如今殺來殺去的敵國有過哪些曾經的「好兄弟」情誼?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