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戰旗報 作者:王萬均 編輯:成都分社 發布時間:2014-12-09 15:42
「琪琪,我又被評為訓練標兵了!」前幾天,我給女友李琪寄去一封信,信封裡裝了一張我身披標兵綬帶的照片。
女友也是一個兵,在廣州軍區某部服役。高中時,我倆是同桌,學習成績不相上下,平時總暗暗較勁。高三那年,班主任讓我們每人給自己定一個趕超目標,我倆都寫下了對方的名字。高考發榜,我倆考進同一所大學。這樣的緣分,把我和她「牽」在了一起。大二那年,一直懷有從軍夢的我決定參軍入伍。當我把決定告訴女友時,她低著頭,什麼也沒說就轉身走了。本以為這回我倆肯定要說「拜拜」了,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女友發來簡訊:我也去當兵。
更令我沒想到的是,入伍後,女友提出把高中的「比賽」延續下去,還擬訂了一份「協議書」,明文約定:到部隊後,看誰進步快、表現好,對方獲獎,自己要贈送紀念品以示祝賀,並在「協議書」上摁下一個紅手印,表示向對方學習。
對於女友的「挑戰」,我欣然接受。入伍後,我刻苦訓練,連續3周被評為訓練標兵。我把這些寫信告訴了女友,她在回信中寫道:「我在新兵連組織的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寫的文章還被《解放軍報》發表。」看了女友的回信,我自愧不如,主動在「協議書」上摁下一個紅手印。
儘管「先失一局」,但我並不服輸。我和幾名戰友組建了一個樂隊,訓練之餘常在一起練習。在新兵連組織的文藝晚會上,我們演奏了一曲《男人歌》,把晚會氣氛推向高潮,連長朝我豎起了大拇指。我把這個「榮譽」寫信告訴了女友,她很快回信,但這次並沒有用她取得的成績來「反擊」我,而是向我傾吐困惑。原來,她們新兵連辦了英語角,她當起了小教員,將常用的訓練術語翻譯成英語教戰友,很受大家歡迎。她的表現引起了機關注意,有兩個部門「搶」著要她,可是她還是想先下連鍛鍊一下自己,希望我能給點參考意見。
我很認真地給她寫了回信:「不管你怎樣選擇,我都支持你,因為你已經證明了自己,我打心眼裡為你高興。」
按照「協議」,我給女友寄去了一本精美紀念冊,並在「協議書」上又摁下一個紅手印。
【編者感言】
同窗三載,兩小無猜,一起奮戰高考,一起攜筆從戎。從同學到戀人,繼而成為戰友,王萬均和他的女友共同譜寫了一段軍旅戀愛佳話。他倆相互競爭、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從戀人的角度詮釋了「比學趕幫超」,把愛情的正能量注入到軍營,並成為建功立業的動力。編者讀後,心中暖意融融。
「協議書」上摁下的一個個紅手印,見證了他們的美好愛情,見證了他們的成長進步。這些紅手印,既摁在紙上,更摁在心底,時刻提醒他們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在軍營創造一流的業績。廣大青年官兵不妨向這對戰友戀人學習,和身邊的戰友比一比、賽一賽,讓良性競爭貫穿自己的軍旅生涯,讓積極進取的心態幫助自己建功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