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加快構建產教融合的高水平職業教育體系。
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
構建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更好支撐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
水平的職業教育,是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重要支撐,對於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加快構建產教融合的高水平職業教育體系。
當前,我國正大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建議指出,目前我國高技能人才呈現數量短缺、結構失衡的特徵,難以滿足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數據顯示,我國就業人員中高技能人才佔比僅5%左右,遠低於國際製造業強國30%以上的水平,我國高技能人才存在很大缺口。而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關鍵一點,在於強化職業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訓崗位的聯動互動,這方面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一大短板。
建議分析,德國、瑞士等國家之所以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與其「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密不可分。這些國家的職業教育執行主體由學校和企業兩者構成,雙方共同承擔人才培養任務,企業在職業教育中居主導地位,並由國家用立法形式進行強制性規定。比如,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明確了企業、職業教育學校在職業教育中的權利義務,企業不得接收未經過培訓的員工。正是得益於長期堅持「雙元制」職業教育,德國、瑞士等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高技能人才,造就了「德國製造」「瑞士製造」。
建議提出,應借鑑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法律相關規定,修改完善我國《職業教育法》,以立法方式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制度安排,強制「綁定」企業實習崗位與職業學校教育的互動,促進職業教育界與產業界緊密聯動,並出臺相應優惠政策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構建產教有機結合的高水平職業教育體系,更好地支撐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加快打造國際一流質量的中國產業和中國產品。
據了解,本次大會期間,許勤還領銜提交了關於實施製造業振興戰略、關於前瞻布局顛覆性技術先導性產業、關於加快發展人工智慧等方面建議,均獲得多名代表聯名支持。(特派記者綦偉 甘霖 石義勝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