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在兩會上被呼籲,《護士法》立法為何如此重要?

2020-12-13 健康界

近幾年,每逢兩會召開,關乎護理的提案議案都不乏儘快出臺《護士法》的聲音。今年這一呼聲更為迫切。

今年4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後,湖南省護理界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嶽陽市二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胡春蓮立馬起草了《關於增強護士職業認同和榮譽感,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風氣的建議》,呼籲營造全社會尊重護士、關愛護士的良好風氣。

在這份建議中,胡春蓮提到,需要儘快制定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法》(下稱《護士法》),保障中國護士合法權益,提高中國護士地位和待遇。健康界了解到,這已經是胡春蓮連續第三年建言《護士法》立法了。

同樣堅持不懈呼籲《護士法》立法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李秀華。作為南丁格爾獎的獲得者,她從2014年開始就開始為此事鼓與呼。

凝聚了諸多業內期待的《護士法》立法,對於護理工作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促進專科護理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宋靜曾告訴健康界,之所以希望推進《護士法》立法,首先基於護士依法執業的需要。

我國於2008年以國務院令頒布《護士條例》,旨在「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範護理行為,促進護理事業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

該條例實施以來,促進護理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在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護理工作的發展,出現很多新的服務模式,頒布超過10年的《護理條例》已不能滿足護士工作的需求。

比如,當下專科護理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專科護士提供專業服務,包括傷口造口護士、手術室護士、靜脈治療護士;很多醫院開設了護理門診,護士可以坐門診,開護理處方;最近國家鼓勵開展「網約護士」服務……而所有這些新的護理服務形式,均沒有規範、權威的準入標準、執業範圍和培訓考核標準,需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

扭轉「重醫輕護」的傳統觀念

《護士法》的出臺,有利於醫護平衡發展。

「中國護士不是一群只會打針發藥打雜的人,她們是一群有知識、有技能、有責任、有擔當的專業技術人員。」胡春蓮表示,雖然這次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中國護士的認知,但從全社會廣角來說,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對護士職業的偏見和錯誤認知還較為普遍。

2011年3月8日,國務院學位辦頒布文件,將護理學從臨床醫學二級學科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級學科,與臨床醫學並駕齊驅,推動醫療護理事業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健康的需求。

《執業醫師法》已經頒布近10年,而針對護士的法律仍停留在「條例」層面,「若不儘快升級立法,將影響醫護平衡發展,『醫強護弱』的局面仍將延續。」宋靜說。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維護護士合法權益  

李秀華曾指出,現階段的社會環境和醫療環境中,醫患糾紛非常容易發生,在糾紛過程中護士處於弱勢,很容易被傷害。儘管我國的《護士條例》總則第三條規定護士的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但「條例」是行政法規,不是法律,強制性和約束力較差。

安陽市腫瘤醫院ICU護士長黃玉梅同樣認為,在醫療活動中,護士與患者接觸較多,一旦有醫療糾紛,護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法律保護。與此同時,對患者來說,護士準入、執業範圍和培訓都有規範的法律依據,也能保證服務的質量和患者的安全。

護士群體重女性佔比高,加上生育和高強度工作等因素影響,護士的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大多醫療機構對於非編制內的護理人員財政預算支持有限,為了控制人力成本,只能壓縮護士人數,胡春蓮表示,如果將護士工資納入財政預算,並監管各醫療機構配足護士數量,對於她們將是一種極大的保護。

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促進《護士法》立法的落實,患者也將是最終的受益者。

這兩年,「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健康衛生工作重點轉移,也引發了護理工作變革,推動護理要面向社區、走進家庭,「網際網路+護理」派生出護士多點工作新業態。李秀華表示,目前這些發展和變革仍是基於原《護士條例》為基礎。

而《護士法》立法後,在法律保障下,推進開辦護理院、護理站、安寧療護中心工作落地,可以吸引更多的有能力、富有臨床實踐經驗的專科護士體面執業、實名出診或多點執業,將解開護士執業瓶頸,推動優質護理資源上下貫通的激勵機制。最終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服務需求。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護士法》制定的路徑是什麼

事實上,《護士法》的出臺只是時間的問題。有心人已經在思考其如何制定,從而實現應有效用。

早在2017年,李秀華就建議相關部門儘快對《護士條例》進行全面評估,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及深化醫改工作方向、重點任務,對不方便護士註冊、不利於人才流動,不健全的法律內容等諸多方面進行修訂完善。如此,為其升級為《護士法》打下較好基礎。

在2019年全國兩會提交的議案中,宋靜則圍繞《護士法》的制定寫了4條具體方案:

1. 將《護士法》制定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立項中;

2. 批覆相關部門對《護士條例》進行全面評估、修改、完善,以滿足護士需要,儘快升級制訂《護士法》;

3. 增設急診急救、血液透析、ICU、供應室、手術室、腫瘤等專科護士及傷口造口師、靜脈治療師、營養護士、健康管理師、育嬰師、家庭護士、康復護士、安寧療護護士、網約護士、健康教育護士、院外緊急現場急救護士等的從業資質、從業範圍、從業地點、培訓、待遇等;

4.護士執業註冊單位以外地點也可以執業,以滿足護士多點執業需求。

後記:

歷經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屆又一屆的呼籲,《護士法》尚未進入到最終立法的進程。然而當前,護理工作者的價值愈發受到認可,一個屬於她們的時代正在到來。

健康界相信,隨著醫療健康領域法制建設的完善、醫改進程的推進,以及護理工作的被重視,這件令不少護理同仁牽掛已久的事項,不久後就會實現。

感謝曾經以及正在為之付出的業內外人士!健康界也將持續關注《護士法》立法進程。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健康界、紅網、中國網、中華護理學會、當代護理人等)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許勤: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加快構建產教融合的高水平職業教育體系。許勤領銜向大會提交建議,呼籲立法完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構建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更好支撐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水平的職業教育,是我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重要支撐,對於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 央視呼籲禁止虐動物儘快立法,網友:支持
    今年「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對此立法,我們期待對生命的敬畏,儘快有一層法律的底線!(原標題:央視呼籲禁止虐動物儘快立法)來源:綜合自@央視新聞、封面新聞流程編輯:u016
  • 兩會上的富豪那麼多 為何沒有馬雲和王健林?
    無論是提出「網際網路+醫療」的馬化騰、聚焦無人駕駛的李彥宏,還是揚言要電商立法、打擊假貨的劉強東,都成為近期兩會聚光燈下的焦點。更令人興奮的是,今年再次掛牌入場的雷軍,上演與開機女皇董明珠的「生死虐戀」,兩會輿論異常高漲。正當小編感慨各方大佬齊聚登場時,竟發現兩會缺席了馬雲和王健林這對時常隔空炮轟的「最佳損友」。
  • 評論:改變觀念和閱讀立法一樣重要
    評論:改變觀念和閱讀立法一樣重要 2016-03-16 08:18:20參與互動    改變觀念和閱讀立法一樣重要
  • 中國的稅|兩會上的減稅呼籲:能減嗎?減多少?怎麼減?
    中國的稅|兩會上的減稅呼籲:能減嗎?減多少?怎麼減?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率下調的呼籲早已不絕於耳。在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減稅降費」,廣泛認同「減稅降費」在「六保」「六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減稅?代表委員一如既往地發表一些具體看法。
  • "同志"大學生寄信百位人大代表 籲同性婚姻立法
    記者 湯銘明 攝   2月27日,廣州一名在校大學生通過給百位全國人大代表寄信的方式,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並呼籲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或附議同性婚姻議案。
  • 2020年全國兩會熱門涉法議案建議提案梳理
    其中,政協委員朱永新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對未成年人的分級監管。此建議贏得多數網民認可,被認為可行性高。此外,人大代表柴會恩關於立法監管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的建議引起爭議,被質疑「治標不治本」,有網民認為,與其立法,不如在打賞功能設置上下功夫等。
  • 馮唐譯《飛鳥集》引反思 業界呼籲翻譯立法(圖)
    2015年12月28日,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在其認證微博上如此表示。  此前幾天,關於青年作家馮唐翻譯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各種聲音,頻頻見諸報端、微信和網際網路。一時間,因馮唐譯《飛鳥集》而引發的經典作品翻譯問題,再度成為業界的熱點話題。
  • 愛國網友呼籲對@作業本徹查、銷號、入刑,立法保護英雄,建立國家公訴
    總觀輿論場,愛國網友對@作業本敗訴有以下幾點主流呼籲。@作業本這樣一個慣於造謠、素質和智商極低的帳號,為何能夠大紅大紫?為何能夠變成一個擁有900萬粉絲的平臺?什麼樣的勢力在背後打造、捧紅@作業本?又是什麼勢力在@作業本幾次因顛覆政權、煽動動亂被封號後、力保其復出?「烈士燒烤營銷」的背後策劃公司是誰?
  • 中國基督教兩會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基督教兩會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中國基督教兩會(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近日在中國基督教網刊發文章,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文章呼籲,各地教會和廣大同工同道時刻警醒,一旦發現異端和邪教,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堅決予以有力回擊,確保中國基督教始終朝著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文章還提到,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
  • 林書豪再度呼籲:為何為黑人爭取正義如此重要 希望所有人做好人
    作為美籍亞裔籃球明星代表的林書豪,他再一次站出來公開發聲,呼籲向所有人解釋為什麼為黑人爭取正義如此重要,並希望所有人要做一個好人。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黑人男子George Floyd,他遭遇白人警察的暴力執法,被直接跪壓脖子7分鐘之久,不斷求饒情況下最終遺憾窒息死亡,引發了全美的震蕩。
  • 志願者王成毅:倡導「領養代替購買」推動動物保護立法
    能夠參與到如此給力的兩會策劃活動中來,我感到很激動!」鄭州領養日誌願者王成毅說,與動物和諧相處是生態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環,合理安排流浪動物的歸宿是造福人類自身的,不但可以避免社會上流浪動物傷人,改善我們的生活生態環境,還能構建更美好的文明社會,「希望我們未來有更大的聲量去呼籲動物保護並幫助更多的流浪動物找到溫暖的家」。
  • 超115億資本進場 抖音快手入局 全國青聯呼籲立法監管在線教育
    在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青聯提交《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的提案》,建議積極推動在線教育立法、加強在線教育市場監管、扶持合法在線教育平臺。與此同時,騰訊、抖音和快手一類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爭搶市場,而僅在2019年在線教育就有150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達116.47億元人民幣。
  • 盤點全國兩會十大關鍵詞 透視國計民生要點
    今年2月2日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次集中闡述了「四個全面」的邏輯關係。  在此次兩會上,中國領導人對此作出具體部署,更加明晰地提出以「四個全面」統攬全局、謀劃工作,同時「四個全面」也引起了代表委員的熱議、點讚。
  • 全國人大代表高鈺:呼籲立法...
    來參加全國兩會前,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璞雨為科技創新中心執行董事高鈺的寶寶才剛滿月。做好母嬰室管理與服務,滿足嬰幼兒及家長的需求,維護哺乳期婦女的尊嚴與合法權益,不僅是對母乳餵養、「全面兩孩」政策和提升人口素質的積極響應,也是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舉措,是彰顯社會文明進步、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的重要標誌。「公共場所母嬰設施不足,是育兒家庭的痛點,也應該成為民生工程的重點。」
  • 【兩會聲音】周洪宇:發展家庭教育 對不當家教行為進行告誡
    今年全國兩會,周洪宇帶來近30份議案建議,其中有些已經呼籲多年,如實施殘疾人15年免費教育,南方冬季供暖。還有的由建議「升格」成了議案,如制定《家庭教育法》,「過去家長接受的教育和訓練很少,這是家庭教育很大一塊缺失。」他希望通過制定家庭教育法,使家庭教育專業化、系統化、社會化。
  • 專家呼籲兒童安全座椅立法,標準制定等問題亟待釐清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正值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之時,在今年的兩會上,將兒童安全座椅強制使用條款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國家層面的法律再次引發討論。5月26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健康時報聯合推出的關注兒童乘車安全雲端研討會在線召開。
  • 兩會娜麼說第八說:做好教育的「加減乘除」
    又到一年兩會時,聽聽兩會「娜」麼說。各位好,我是老娜。今天咱們繼續用聲音的方式記錄兩會,感知兩會。   從連日來全國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們針對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提出的多項議案提案中,老娜有這樣感觸:教育是國家大計,也是民生之基。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僅關乎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關乎萬千家庭的幸福安康,更關乎國家與民族之未來。因此,在教育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的當下,教育改革的每一步都需「蹄疾而步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也應當打出一套「加減乘除」的組合拳。
  • 讓鐵路立法成為高鐵和諧穩定的保護傘
    早在2017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鐵路局局長汪亞平就建議,在依法治國形勢下加快高速鐵路安全立法或修訂《鐵路法》增強高鐵安全部分,從法律層面加強高鐵安全管理。「霸座」的事件為何不斷發酵,引得網友熱議,歸根到底就是大家對「按票面信息」乘車這一規則的內心確認,當民眾已經將此規定變為一種默示規則後,那些拒不讓座的旅客變得格外「引人注目」。除了高鐵內部的環境需要立法,高鐵沿線環境也尤為重要,正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 電動自行車死傷率攀升,專家呼籲國家立法強制戴頭盔
    記者 | 唐俊由於兼顧經濟性與便捷性,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不少人的重要代步工具,但與此同時,也造成了越來越大的交通安全隱患。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有5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