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怎麼區分?

2020-12-18 浙江新聞

  浙江省疾控中心發布了今年全省高溫中暑病例情況。報告顯示,今年高溫中暑病例中男女比例為1.81:1;中暑病例以30到49歲年齡組最多,有103例。

  省疾控中心環境與職業衛生所專家說,誘發中暑的因素有很多,環境溫度過高、溼度過大、風速過小、勞動強度過大、勞動時間過長等都是導致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

  另外,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營養不良、年老體弱、肥胖、尚未產生熱適應等也易誘發中暑。

  夏季露天作業者是最容易中暑的人群。他們從事田間勞動、建築、裝卸、搬運、環衛等工作,除受太陽直接照射作用外,還接受被加熱的地面和周圍物體放出的熱量。露天作業者應配備寬邊草帽、遮陽隔熱帽等以防日曬,衣服儘可能減少暴露部位。

  在高溫環境中,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儘量穿寬鬆、輕便、散熱好的淺色衣服。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保持充足睡眠。

  同時提醒一般室內從業者,從外面很熱的環境進入室溫調到很低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走到溫差很大的戶外時,都極易中暑,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防中暑喝鹽開水

  吃含鉀高的果蔬

  防暑降溫,飲食保健要注意什麼?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

  合理挑選夏日飲品。高溫作業者單純暴飲淡水會加重心臟、腎和胃腸道負擔,甚至引起熱痙攣的發生,故以含鹽量0.15%-0.2%的飲料為佳,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可選用鹽開水、鹽汽水及鹽茶等,飲品溫度以10℃左右為宜。

  太冰的食物會對腸胃甚至心腦血管造成強烈刺激,食物不要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

  保證蛋白質的充足供應,其中魚、肉、蛋、奶和豆類等優質蛋白應佔總攝入量的50%。夏天,胃口不好,也不能不吃葷菜。

  多吃蔬菜水果,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需要量比標準高一倍,同時也應補充B族維生素。可以多吃西紅柿、桃、穀類、豆類、動物肝臟等。

  臨床上,中暑病人血鉀濃度下降,建議高溫作業者要注意補鉀。

  可吃些含鉀高的水果和蔬菜,如油菜、芹菜、毛豆、土豆、紫菜、花生、橙、紅棗等。

  多吃清熱利溼的食物,比如苦瓜、桃子、西紅柿、綠豆、黃瓜等,還可以用大蒜、姜、醋等調味品以增強食慾;健脾利溼的食物主要有冬瓜、南瓜、姜、蓮藕、薏米、山藥等。

  如果發現大量出汗、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噁心等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者,要馬上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的陰涼地方安靜休息,解開衣服,喝點含鹽的清涼飲料。

  有頭暈、嘔吐或腹瀉者,可服用解暑片、藿香正氣水(丸)等解暑藥物。嘔吐、暈倒、痙攣等重症中暑者必須及時送醫治療。

  同時提醒,高溫季節是腸道傳染病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多發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嚴重中暑是要人命的

  省疾控中心專家說,一般大家認為中暑是件小事,休息休息就會好。其實,嚴重的中暑是很厲害的疾病,不及時處理甚至導致死亡。

  中暑分成好幾種程度,從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到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表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噁心、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先兆中暑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過37.5℃)。如果發現先兆中暑,要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在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和鹽分,症狀在短時間內可消失。

  輕症中暑表現:大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噁心、全身疲乏、四肢無力、動作不協調等而被迫停止勞動。

  輕症中暑的患者體溫在38℃以上,會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症狀,短暫休息後,症狀會自行消失。

  重症中暑表現: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等,或在工作中突然暈倒、痙攣,或體溫在40℃以上、皮膚乾燥無汗。

  重症中暑又有幾個類型: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這些中暑都可能導致死亡。

  熱射病是因為人體產熱與獲熱超過散熱,體溫不斷增高。表現為高熱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開始時大量出汗,到後期表現為「無汗」,並會突然昏迷,肛溫超過41℃。

  熱痙攣是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導致的。氣溫過高,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鹽,發生肌肉痙攣;體溫多為正常,患者神志清醒。

  熱衰竭也叫熱暈厥或熱虛脫。一般認為是高溫引起的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

  起病比較快,先有面色蒼白,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大汗、皮膚溼冷,隨後血壓下降,出現暈厥。熱衰竭多見於對熱不適應及年老體弱者。(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熱衰竭、熱痙攣和熱射病的區別
    高溫作業者單純暴飲淡水會加重心臟、腎和胃腸道負擔,甚至引起熱痙攣的發生,故以含鹽量0.15%-0.2%的飲料為佳,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可選用鹽開水、鹽汽水及鹽茶等,飲品溫度以10℃左右為宜。  太冰的食物會對腸胃甚至心腦血管造成強烈刺激,食物不要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
  • 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怎麼區分?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有...
    同時提醒一般室內從業者,從外面很熱的環境進入室溫調到很低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走到溫差很大的戶外時,都極易中暑,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防中暑喝鹽開水  吃含鉀高的果蔬  防暑降溫,飲食保健要注意什麼?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  合理挑選夏日飲品。
  • 警惕高溫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關鍵時刻能救命!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怎樣處理: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
  • 警惕高溫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關鍵時刻這條內容能救命!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怎樣處理: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 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熱」的傷害值有多重?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戶外作業高發紅十字會急救中心ICU一周收治20餘熱射病人;醫生提示長時間高溫工作者、年老體弱者為高發人群黃髮建怎麼也想不到,28歲壯實的兒子突然就病危了多名醫生介紹,當人患熱射病後,身體會持續40℃以上高溫,所有器官幾乎像蒸煮一般,如不及時治療,各臟器功能都會出現衰竭情況,這通常也是熱射病致死的原因。「熱」的傷害值有多重?
  • 致命的中暑—熱射病
    原標題:致命的中暑—熱射病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的同時,也容易使人中暑。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高溼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 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上周四晚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接連收治5名中暑者,其中一人因熱射病死亡,一人被收入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治療。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柴豔芬提醒,患上熱射病後死亡風險極高,所以面對中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組圖:自閉兒屍檢結果 死於熱射病?還原事件來龍去脈
    9日晚上,佳佳姨夫告知廣州日報記者,孩子的屍檢報告已經出爐,稱警方通知家屬,孩子的死因為熱射病。熱射病是中暑的最嚴重類型,佳佳之死是否與生前拉練有關?目前,仍需等待警方的最終調查結果。熱射病是什麼?據悉,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是中暑裡最嚴重的類型。重度中暑按嚴重程度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是突然發生肌肉痙攣,可能與大量出汗等有關。
  • 高溫下運動謹防熱衰竭
    熱衰竭(又稱中暑衰竭)是身體長時間暴露在熱環境中的表現,通常多由於大量出汗導致失水、失鈉,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圍循環衰竭。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皮膚蒼白、出冷汗、脈搏細數、血壓下降、昏厥或意識模糊,甚至反胃及腹瀉、嘔吐,但體溫基本正常。在熱環境中,可能只要幾小時,也可能長達數日才導致熱衰竭。
  • 健康天天測,中暑和熱射病有什麼關係?
    熱射病是與中暑相關的一個醫學名詞,可能大家對中暑耳熟能詳,但對熱射病會感到陌生。實際上,熱射病也可看作是一種嚴重的中暑,而中暑按症狀的輕重和表現,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3種。熱痙攣是在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活動停止後發生的肌肉痙攣,主要累及骨骼肌,多數持續幾分鐘後緩解,但沒有明顯的體溫升高。
  • 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 就在我們身邊
    一、什麼是熱射病中暑等級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而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的一種,死亡率高達50%-70%,如果是老年病人,70歲以上的死亡率會高達80%。
  • 醫生提醒:酷暑天 市民需防熱射病
    連日酷暑高熱,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不僅傷風感冒和腹瀉病人常見,中暑的病人也隨之大量增多,尤其近期收治了數位嚴重中暑伴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這就是熱射病。中暑屬於急性熱致疾患,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依程度不同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 長沙41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持續高溫請警惕!
    事件 41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7月24日下午3點多,長沙市福元路附近,一名男子暈倒在地。隨後,被路過的市民發現,撥打了120。醫生介紹,該名男子是因為熱射病造成的人體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的。男子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上顯示,他今年41歲。「如果當時現場有群眾知道基本的急救常識,就有可能救回來。」醫生介紹,近段時間長沙連日高溫,醫院接收的熱射病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集中在下午2點到5點間,會出現很多來就診的患者。」
  • 長沙41 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持續高溫請警惕!
    事件41 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7 月 24 日下午 3 點多,長沙市福元路附近,一名男子暈倒在地。隨後,被路過的市民發現,撥打了 120。醫生介紹,該名男子是因為熱射病造成的人體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的。男子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上顯示,他今年 41 歲。" 如果當時現場有群眾知道基本的急救常識,就有可能救回來。" 醫生介紹,近段時間長沙連日高溫,醫院接收的熱射病患者明顯增多," 尤其是集中在下午 2 點到 5 點間,會出現很多來就診的患者。"
  • 熱射病就是中暑嗎
    正是高攀不下的溫度,也讓一個醫學名詞——「熱射病」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多地都出現了因熱射病而喪命的報導。 那麼,什麼是熱射病?哪些誘因可以導致熱射病?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熱射病的發生呢? 最嚴重類型的中暑 所謂的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
  • 北京一公交司機疑似熱射病 出現多臟器衰竭症狀
    昨日,有媒體報導北京出現首例熱射病患者在宣武醫院確診的消息,但昨晚,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孫長怡回應說,醫生正對患者全力搶救中,目前並未對患者病情做出熱射病的確診。  這名患者是客六分公司480路的公交車司機,目前還在宣武醫院重症監護室,病情較嚴重,出現多臟器衰竭症狀。
  • 在家睡了一晚上 為啥也被「熱射病」射中?
    陳某到醫院時,已處於昏迷狀態,大小便失禁,體溫達39.9℃,初步診斷為熱射病。熱射病?關於熱射病,陳某的親屬大概有一點了解。熱射病是重症中暑病症的一種。可是,讓陳某親屬不解的是,陳某這幾天沒出門暴曬,晚上也是呆在家裡,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中暑?經過詢問,醫生了解到,陳某住在一間老房子裡,不太通風,可能最近上班又比較累,導致了熱射病。據了解,目前室內中暑的案例越來越多。
  • 別以為是中暑,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有多可怕
    進入7月份以來,氣溫持續升高,中暑事件頻繁發生,熱射病是最近新聞頻繁出現的一個詞。 而重症中暑則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   這是一種致命性急症,以高溫和意識障礙為特徵。起病前往往有頭痛、眩暈和乏力。
  • 官方通報稱患熱射病
    7月12日晚,羅先生在搬家的時候突然暈倒昏迷,口吐白沫,怎麼叫都沒反應。入院時,羅先生神志昏迷,皮膚乾熱,被初步診斷為熱射病。轉入ICU後經檢查,羅先生多器官功能損害,預計死亡率大於80%,並同時出現休克。好在,經過治療,羅先生最終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