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衰竭、熱痙攣和熱射病的區別

2021-01-15 HAOYISHENG

好醫生微信公眾號:HYS980151516

新朋友可以點擊標題下面:「HAOYISHENG」來訂閱我們每天推送的醫學內容。讓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

因為微信定訂閱系統只保存近五天發布的內容。為了長久保存資料以便以後溫習,請大家轉發自己的朋友圈。


誘發中暑的因素有很多,環境溫度過高、溼度過大、風速過小、勞動強度過大、勞動時間過長等都是導致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

  

另外,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營養不良、年老體弱、肥胖、尚未產生熱適應等也易誘發中暑。

  

夏季露天作業者是最容易中暑的人群。他們從事田間勞動、建築、裝卸、搬運、環衛等工作,除受太陽直接照射作用外,還接受被加熱的地面和周圍物體放出的熱量。露天作業者應配備寬邊草帽、遮陽隔熱帽等以防日曬,衣服儘可能減少暴露部位。

  

在高溫環境中,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儘量穿寬鬆、輕便、散熱好的淺色衣服。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保持充足睡眠。

  

同時提醒一般室內從業者,從外面很熱的環境進入室溫調到很低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走到溫差很大的戶外時,都極易中暑,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防中暑喝鹽開水,吃含鉀高的果蔬

  

防暑降溫,飲食保健要注意什麼?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

  

合理挑選夏日飲品。高溫作業者單純暴飲淡水會加重心臟、腎和胃腸道負擔,甚至引起熱痙攣的發生,故以含鹽量0.15%-0.2%的飲料為佳,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可選用鹽開水、鹽汽水及鹽茶等,飲品溫度以10℃左右為宜。

  

太冰的食物會對腸胃甚至心腦血管造成強烈刺激,食物不要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

  

保證蛋白質的充足供應,其中魚、肉、蛋、奶和豆類等優質蛋白應佔總攝入量的50%。夏天,胃口不好,也不能不吃葷菜。

  

多吃蔬菜水果,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需要量比標準高一倍,同時也應補充B族維生素。可以多吃西紅柿、桃、穀類、豆類、動物肝臟等。

  

臨床上,中暑病人血鉀濃度下降,建議高溫作業者要注意補鉀。

  

可吃些含鉀高的水果和蔬菜,如油菜、芹菜、毛豆、土豆、紫菜、花生、橙、紅棗等。

  

多吃清熱利溼的食物,比如苦瓜、桃子、西紅柿、綠豆、黃瓜等,還可以用大蒜、姜、醋等調味品以增強食慾;健脾利溼的食物主要有冬瓜、南瓜、姜、蓮藕、薏米、山藥等。

  

如果發現大量出汗、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噁心等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者,要馬上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的陰涼地方安靜休息,解開衣服,喝點含鹽的清涼飲料。

  

有頭暈、嘔吐或腹瀉者,可服用解暑片、藿香正氣水(丸)等解暑藥物。嘔吐、暈倒、痙攣等重症中暑者必須及時送醫治療。

  

同時提醒,高溫季節是腸道傳染病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多發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嚴重中暑是要人命的

  

省疾控中心專家說,一般大家認為中暑是件小事,休息休息就會好。其實,嚴重的中暑是很厲害的疾病,不及時處理甚至導致死亡。

  

中暑分成好幾種程度,從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到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表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噁心、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先兆中暑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過37.5℃)。如果發現先兆中暑,要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在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和鹽分,症狀在短時間內可消失。

  

輕症中暑表現:大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噁心、全身疲乏、四肢無力、動作不協調等而被迫停止勞動。

  

輕症中暑的患者體溫在38℃以上,會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症狀,短暫休息後,症狀會自行消失。

  

重症中暑表現: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等,或在工作中突然暈倒、痙攣,或體溫在40℃以上、皮膚乾燥無汗。

  

重症中暑又有幾個類型: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這些中暑都可能導致死亡。

  

熱射病是因為人體產熱與獲熱超過散熱,體溫不斷增高。表現為高熱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開始時大量出汗,到後期表現為「無汗」,並會突然昏迷,肛溫超過41℃。

  

熱痙攣是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導致的。氣溫過高,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鹽,發生肌肉痙攣;體溫多為正常,患者神志清醒。

  

熱衰竭也叫熱暈厥或熱虛脫。一般認為是高溫引起的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

  

起病比較快,先有面色蒼白,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大汗、皮膚溼冷,隨後血壓下降,出現暈厥。熱衰竭多見於對熱不適應及年老體弱者。

熱衰竭 熱痙攣 熱射病 這幾個分別有什麼區別?

1.熱衰竭(又稱中暑衰竭) 為最常見的一種。多由於大量出汗導致失水、失鈉,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圍循環衰竭。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皮膚蒼白、出冷汗、脈搏細數、血壓下降、昏厥或意識模糊,體溫基本正常。

  2.熱痙攣(又稱中暑痙攣) 大量出汗後口渴而飲水過多,鹽分補充不足,使血液中鈉、氯濃度降低而引起肌肉痙攣。以腓腸肌痙攣最為多見,體溫多正常。

  3.熱射病(又稱中暑高熱) 熱射病又稱中暑高熱,以高熱、無汗、意識障礙「三聯徵」為典型表現。高溫環境下大量出汗仍不足以散熱或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出汗減少致汗閉,可造成體內熱蓄積。早期表現頭痛、頭昏、全身乏力、多汗,繼而體溫迅速升高,可達40℃以上,出現皮膚乾熱,無汗、譫妄和昏迷,可有抽搐,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呼吸淺速等表現。嚴重者可出現休克、腦水腫、肺水腫、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肝、腎功能損害甚至昏迷等嚴重併發症。


歡迎大家加我微信公眾號:HYS980151516


更多醫學知識盡在好醫生QQ空間: http://980151516.qzone.qq.com/


如有好的文章,麻煩發我QQ郵箱:980151516@qq.com 與大家一起共享。謝謝!!!



相關焦點

  • 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怎麼區分?
    高溫作業者單純暴飲淡水會加重心臟、腎和胃腸道負擔,甚至引起熱痙攣的發生,故以含鹽量0.15%-0.2%的飲料為佳,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可選用鹽開水、鹽汽水及鹽茶等,飲品溫度以10℃左右為宜。  太冰的食物會對腸胃甚至心腦血管造成強烈刺激,食物不要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  保證蛋白質的充足供應,其中魚、肉、蛋、奶和豆類等優質蛋白應佔總攝入量的50%。
  • 警惕高溫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關鍵時刻能救命!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熱痙攣 熱痙攣多見於健康青壯年人。怎樣處理: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
  • 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怎麼區分?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有...
    同時提醒一般室內從業者,從外面很熱的環境進入室溫調到很低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走到溫差很大的戶外時,都極易中暑,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防中暑喝鹽開水  吃含鉀高的果蔬  防暑降溫,飲食保健要注意什麼?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  合理挑選夏日飲品。
  • 警惕高溫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關鍵時刻這條內容能救命!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怎樣處理: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 致命的中暑—熱射病
    原標題:致命的中暑—熱射病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的同時,也容易使人中暑。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高溼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 健康天天測,中暑和熱射病有什麼關係?
    熱射病是與中暑相關的一個醫學名詞,可能大家對中暑耳熟能詳,但對熱射病會感到陌生。實際上,熱射病也可看作是一種嚴重的中暑,而中暑按症狀的輕重和表現,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3種。熱痙攣是在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活動停止後發生的肌肉痙攣,主要累及骨骼肌,多數持續幾分鐘後緩解,但沒有明顯的體溫升高。
  • 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中暑分為三種類型柴豔芬主任說,根據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中暑被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可怕的是,這些中暑類型可以先後或同時發生於同一病人身上,未治療或治療無效的熱衰竭可發展為熱射病。要特別注意的是,熱環境適應是人體妥善處理熱應激的過程,健康人對熱環境的適應需要7至14天,沒有進行過熱適應訓練、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更易發生中暑。此外,如果存在皮膚結構異常、汗腺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調節障礙等情況,也會促使中暑發生。熱射病有可能致命中暑先兆常表現頭痛、頭暈和疲勞,但出汗量不一定減少。
  • 高溫下運動謹防熱衰竭
    隨著氣溫的攀升,運動在炎熱的天氣下,大量出汗雖然能防止體溫升高,但由於身體大量喪失水分和鹽分,會引起腿部及身體的肌肉痙攣、虛脫、全身無力。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病情將迅速惡化。熱衰竭(又稱中暑衰竭)是身體長時間暴露在熱環境中的表現,通常多由於大量出汗導致失水、失鈉,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圍循環衰竭。
  • 組圖:自閉兒屍檢結果 死於熱射病?還原事件來龍去脈
    9日晚上,佳佳姨夫告知廣州日報記者,孩子的屍檢報告已經出爐,稱警方通知家屬,孩子的死因為熱射病。熱射病是中暑的最嚴重類型,佳佳之死是否與生前拉練有關?目前,仍需等待警方的最終調查結果。熱射病是什麼?據悉,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是中暑裡最嚴重的類型。重度中暑按嚴重程度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是突然發生肌肉痙攣,可能與大量出汗等有關。
  • 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熱」的傷害值有多重?
    多名醫生介紹,當人患熱射病後,身體會持續40℃以上高溫,所有器官幾乎像蒸煮一般,如不及時治療,各臟器功能都會出現衰竭情況,這通常也是熱射病致死的原因。「熱」的傷害值有多重?熱射病:體溫大於39.5℃、皮膚紅熱且乾燥無汗、昏迷不醒,影響到呼吸、且伴有多臟器功能衰竭。應對措施:迅速撥打120,將病人移至陰涼處,用涼水擦拭身體;不要大量飲水。熱衰竭:眩暈、嘔吐、痙攣、昏厥等。
  • 北京一公交司機疑似熱射病 出現多臟器衰竭症狀
    昨日,有媒體報導北京出現首例熱射病患者在宣武醫院確診的消息,但昨晚,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孫長怡回應說,醫生正對患者全力搶救中,目前並未對患者病情做出熱射病的確診。  這名患者是客六分公司480路的公交車司機,目前還在宣武醫院重症監護室,病情較嚴重,出現多臟器衰竭症狀。
  • 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 就在我們身邊
    一、什麼是熱射病中暑等級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而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的一種,死亡率高達50%-70%,如果是老年病人,70歲以上的死亡率會高達80%。
  • 夏天千萬小心熱射病
    每年夏天  熱射病這一關鍵詞  屢屢見諸報端  而很多人並不知道  它到底有多嚴重  什麼是熱射病?  熱射病就是熱量在體內急劇蓄積導致的。患者常會出現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種。  除了個體因素之外,熱射病發病與3個因素密切相關:高溫、高溼、密閉無風環境。  一般輕症中暑,體溫常會超過38°C,並伴有面部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噁心嘔吐,或四肢冰冷、臉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變快等症狀。
  • 醫生提醒:酷暑天 市民需防熱射病
    連日酷暑高熱,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不僅傷風感冒和腹瀉病人常見,中暑的病人也隨之大量增多,尤其近期收治了數位嚴重中暑伴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這就是熱射病。中暑屬於急性熱致疾患,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依程度不同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 長沙41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持續高溫請警惕!
    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醫護人員對男子進行了身體檢查和搶救,並將其快速送往解放軍第九二一醫院急診科,然而此時男子已經不治身亡。記者了解到,男子被市民發現時已經在路邊昏迷了一段時間。「病人送來(醫院)時,呼吸心跳都已經驟停了,等於是失去生命體徵了。」醫生介紹,該名男子是因為熱射病造成的人體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的。
  • 長沙41 歲男子因熱射病身亡!持續高溫請警惕!
    救護車迅速趕到現場,醫護人員對男子進行了身體檢查和搶救,並將其快速送往解放軍第九二一醫院急診科,然而此時男子已經不治身亡。記者了解到,男子被市民發現時已經在路邊昏迷了一段時間。" 病人送來(醫院)時,呼吸心跳都已經驟停了,等於是失去生命體徵了。" 醫生介紹,該名男子是因為熱射病造成的人體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的。
  • 熱射病就是中暑嗎
    正是高攀不下的溫度,也讓一個醫學名詞——「熱射病」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多地都出現了因熱射病而喪命的報導。 那麼,什麼是熱射病?哪些誘因可以導致熱射病?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熱射病的發生呢? 最嚴重類型的中暑 所謂的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
  • 別以為是中暑,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有多可怕
    進入7月份以來,氣溫持續升高,中暑事件頻繁發生,熱射病是最近新聞頻繁出現的一個詞。 而重症中暑則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   這是一種致命性急症,以高溫和意識障礙為特徵。起病前往往有頭痛、眩暈和乏力。
  • 【戶外知識】夏季戶外中暑、日射病和熱痙攣急救法
    送往醫院診治熱衰竭成因: 因天氣炎熱大量出汗,令身體缺少水和鹽因而虛脫。(其實是休克的一種) 能看到的徵狀: 疲倦虛弱,皮膚溼冷蒼白(這是最大的不同),脈速而弱,頭痛頭暈兼作嘔,情緒不安,昏厥。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