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炎熱,有人形容高溫天就是白天燒烤夜晚清蒸,在這樣的氣溫環境裡,機體如果發生體溫調節障礙,水及電解質代謝紊亂、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症狀,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暑。熱射病是與中暑相關的一個醫學名詞,可能大家對中暑耳熟能詳,但對熱射病會感到陌生。實際上,熱射病也可看作是一種嚴重的中暑,而中暑按症狀的輕重和表現,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3種。
熱痙攣是在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活動停止後發生的肌肉痙攣,主要累及骨骼肌,多數持續幾分鐘後緩解,但沒有明顯的體溫升高。肌肉痙攣的出現是由體鈉缺失和過度換氣所致,熱痙攣也是熱射病的早期表現。熱衰竭是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引起的循環容量不足的表現,會多汗、疲乏、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肌痙攣等,以及出現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暈厥等脫水症狀,但沒有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熱射病則主要表現為高熱和神志障礙,出現多臟器的損傷,損傷的順序為腦、肝、腎、心臟,按病因可分為勞力性和非勞力性兩類。識別中暑的不同表現並進行恰當的處理,決定著中暑對健康的影響程度。來參加一下測驗,看看您是否掌握了中暑的正確信息吧。
問題 下列有關中暑和熱射病的描述,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對所有的中暑,首先要做的都是補水
B熱痙攣休息後就會緩解,不用送醫
C勞力性熱射病的病死率較高
D年老不活動的人不會發生熱射病
正確答案 C勞力性熱射病的病死率較高
答案解釋
對中暑首先要做的是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平臥,同時用浸溼的冷毛巾敷在頭部,對重症的中暑,有熱射病症狀表現的暫時不要喝水。出現熱痙攣可在較涼的地方靜坐,飲果汁或運動飲料,如患者有心臟病史或1小時後痙攣沒有消退,則需立即送醫;熱衰竭出現要喝涼爽飲料、用水擦身,症狀嚴重要抓緊送醫;熱射病體溫常會超過攝氏39.5度,皮膚紅熱、怕冷,需要迅速給患者降溫,迅速送醫搶救。
勞力性熱射病多在高溫、溼度大、無風天氣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活動的人中發生,患者多是平素身體健康的年輕人,患者多會大量出汗,心率可上升到每分鐘160次以上,會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多器官功能受損等,病死率較高。非勞力性熱射病多見於在高溫下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老年體弱者中,一些慢性酒精中毒者、帕金森症行動不便者、偏癱患者等是高危人群,其表現是多數無汗但皮膚乾熱,初期會出現行為異常或癲癇發作,繼而出現昏迷,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等,常在發病的24小時內死亡。因此,中暑雖常見,但不同的中暑會有不同的結局,應具有識別重症中暑,特別是熱射病的意識,不可以為中暑都是小事可以自己處理。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