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靡靡樂,北方風沙磨,南方的孩子到了北方,面對著失落

2020-08-28 新如夢令

常熟來到山東,最不適應的要數我的孩子了。


她們像是從天堂一下子跌入人間,各種抗拒,想著逃離。


實際上,我的孩子在南方也沒有待在天堂,因為沒有人手,但是,起碼吃喝隨意,物質上豐裕,而且她們爸爸也比較慣著,隨時隨地,盡力滿足著她們的一切需求。


可來到山東,再沒了為所欲為,也不能想要什麼都可以唾手可得了。她們就天天想著逃離山東,回到南方。


簡單看看,在孩子的養育上,南北詫異著什麼?


(一)比堂妹家孩子大兩歲的大女兒,曾經表現得不如妹妹懂事


前些年,當時老二尚未出生,我只帶著老大,來到山東,在堂妹家住了幾天。那時她應該比堂妹家孩子大兩歲吧,六七歲的模樣,人家孩子四五歲。


可幾天相處下來,跟人家一比較,她身上的驕橫,任性,不懂事就特別刺眼。


人家小小的孩兒,牽著手街上走,乖得讓人心疼。比如想要買什麼,告訴她,這個不好,碰到好的再買,她就自己跟著念叨上了:不好,不買。可我自己的孩子呢,想要什麼你不給買,就開始鬧了,不走,賭氣,甚至哭鬧。


那個小妹妹有一個玩具,是我給買的,只適合小孩子玩,我女兒自己在家都不要玩了的那種,可她非得跟人家搶,我氣的想揍她,兇她,可她就是在人家裡哭鬧,沒辦法,堂妹趕緊騎車跑出去又給她買了一個。


感覺,哪怕她比人家大兩歲,可滿身的驕橫不懂事、當然,孩子小,不指望她多懂事,可跟人家一比呢?她完全是一種油鹽不進的狀態。


我想,這跟生活環境有關吧。堂妹家孩子粗養,很小就放託兒所,平時忙,帶著孩子幹活也是經常的事,也沒有很多時間和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養育,自然也不會是竭盡全力地去滿足她的一切需求,所以,那孩子哪怕想要什麼,說一句,得不到也不會過多糾纏。那孩子身上,自然也就沒了驕橫,任性了。


但是,現在到處都在宣揚要放飛孩子的個性,讓孩子自由生長。我也搞不懂了,放飛到後來,哪怕在人家家裡,也如此任性不討喜,跟比自己小兩歲的妹妹爭玩具,爭不到就撒潑打諢的,果真好嗎?


當時我覺得很難為情,可等我帶孩子回到常熟,在將她放到其他孩子堆裡,反倒發覺她比人家還懂事那麼一點。


南方的孩子,尤其是本地人家的孩子,全家老少就供養一個,那些孩子,從頭到腳的被立體環繞包裝,風雨不透,更是不知人間疾苦。比如,上輔導班,還得老師反過來對孩子迎合,讓孩子開心,自尊心得到滿足。


物質上更不用說了,一切都是頂配。


我不知道這種養育方式究竟如何,但是看常熟本地人,現在一種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六七十歲的老爹老媽還在努力工作,騎著電動車風雨裡穿梭,上下班。而自己的孩子,剛畢業就配上幾十萬的汽車了,而且稍微辛苦一點的工作,都不要去做。


是不是溫室裡養出來的花朵,就根本不知道風雨的悽厲,不接受生活的寒暑呢?


(二)當我的孩子在早餐店裡哭鬧時,店主的兒子在幫忙收桌子,上餐


今早,孩子非得鬧著要吃灌湯包,天氣又不好,懶得做飯了,就帶她們去縣城一家灌湯包店。


店裡有稀粥,免費送的,小兒非得喊口渴,讓她喝粥,就是不幹,非得要我去買礦泉水喝。如果她爸爸在,那肯定立即就去買回來了,可我不慣著,告訴她,就喝粥,還有營養。她就是不幹,在那裡哭鬧,還將一個碟子打碎在地上。


她在哭鬧時,店主的兒子進來了,感覺比我家老大都還小,進門就將一些桌子上,客人吃過後的碗筷蒸籠收走,將桌子擦好。有客人進來,他還幫著端上來包子。我孩子喝粥要湯勺,他就立即給拿來勺子。


大街上,隨處可見孩子自己背著書包上下學,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這裡的孩子依然還是一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模樣。這裡孩子的學習,多數還只是孩子自己去學習,而不會反過來壓到家長身上。而且,很多孩子反過來還是需要對家裡幫忙。


村裡去世哥哥家的那個男孩,天天自己上學,放學,寫作業,學習,自己吃飯。媽媽天天上班,回到家已經很晚很晚了,可他學習依然名列前茅。


是不是,這裡的學習,還是保留著教育原始的模樣,是一種落伍嗎?我也不知道了,在江蘇,感覺我的孩子天天在寫作業,寫到後來,四年級就戴著300多度的眼鏡,而且我也快被累死了。


我甚至對這裡的教育生態很嚮往啊,起碼把父母解放出來吧,不是應該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嗎?怎麼就搞得父母的生活被無限壓縮,甚至必須搭上爺爺那一輩呢?


好想要一個早當家的孩子啊,哪怕做個窮人,哈哈。


(三)假如讓孩子過窮人的生活

假如就將她們摁在大山腳下這個村莊裡,一切都是自食其力的狀態。


需要自己燒火做飯。需要自己去撿柴火,放學後或者周末,將撿柴火的工作分配給她們,抽出半個小時,撿回來一袋子柴草,才能燒熟晚飯。


菜園裡長著蔬菜,需要收割回來。如果我忙了,吩咐她們一聲,她們挎一個菜籃,將菜一會就割回家。


不然再養些雞鴨,每天可以撿雞蛋,誰有空了,給撒一把吃食,早晨聽它們打鳴,下蛋後聽它們咯咯噠地叫個不停。


周末有空了,幫忙去田地裡幹活。天氣好了,去山上採野菜,採野花.........


假如這麼幹,我是不是就變成一個壞媽媽了,哈。而她們,是不是就變成村姑了?從此告別了養尊處優,告別了城市的浮華,從此要安在這貧瘠單調的鄉下。


這是不是一種退步呢?


可我好想讓她們早當家,讓她們看看村裡每個人汗流浹背的模樣。希望她們能從心底裡真正生出力量,這種力量,能夠託起她們的升學考試,能夠幫她們穿過未來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坎坷。


是不是,又是一種異想天開,一種脫離了實際的幻想呢?


可我感覺,南方靡靡樂,北方風沙磨,待在南方,我自己都呆的沒了力量,都越來越迷茫。


感覺南方太柔了,一切都像水一樣,一不小心就是一副隨波逐流的狀態了。


可回到北方,卻能感覺出風沙的勁力,似乎是一種張力。


在南方,幹一點活就覺得很累,在這裡,幹好多似乎都沒有那麼累。怎麼回事呢?跟山風有關嗎?


環境,是的,環境,這裡的環境有一種催逼的力量,一種山石縫隙裡,鑽出草木的不屈和倔強。


天哪,我快打住吧,感覺又要找虐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南方屬於高個子,到北方身高被碾壓,南方北方身高差異原因
    孩子到煙臺的班級之後,我們發現了一個驚訝的情況。以前在長沙的班級,大寶在女孩當中是穩居前兩名的身高。但是,到了煙臺的班級後,身高卻被徹底碾壓,在班中女孩中,屬於倒數五六名。五年級,煙臺班中最高的女孩子已經達到170CM,而我家大寶才158CM。
  • 漢中,是北方還是南方?
    寶雞無疑是北方地區,廣元無疑是南方地區,漢中夾在兩者之間,一路上從北到南,我細細體味著北方到南方的過度和變化,試途比較出些差異來。我們都知道,秦嶺-淮河是中國的南北氣候分界線,說是「分界線」有點不妥,應該是「分界嶺」、「分界帶」。寶雞在秦嶺北坡,漢中在秦嶺的南坡,一山之隔,兩地之間的氣候和習俗都有著細微的差異,特別是漢中,該是北方還是南方呢?
  • 為什麼說江蘇省的宿遷市既是「南方的北方」又是「北方的南方」?
    其中,我國的東部季風區南北跨度極大,從熱量帶的角度來看從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到寒溫帶,所以我們又把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劃分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秦嶺淮河一線從西往東穿過,主要涉及我國的陝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所以上述四個省份都是地跨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省份。
  • 淺談南方與北方
    以長江為界,南方飲食豐富,細膩,在品嘗美味的的同時更能體會到歷史的痕跡,比如福建、廣東,四川、湖南等地的美食。北方地方特色大多比較簡單,體驗美味之後,在歷史層面更多感覺到古代以來基層民眾的生活方式。這裡沒有貶低之意,北方人大多會喜歡南方的飲食,南方人大多吃不慣北方飯菜這個是事實。美食方面後續會有專題我們來細聊。
  • 北方孩子到南方上大學,需要注意哪些?
    好玩的事情是北方人在南方過冬,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三位來自北方的大學女生第一次在廣西過冬,非常喜歡這裡的冬季。當談及到原因時,她們興奮地表示:北方在下雪,南寧下花,通過朋友圈很好地看到了這一對比。女生A:北方都已經大雪紛飛了,南寧的天氣卻是非常溫暖舒適,可以穿得薄一點,進而更好地展示女生的身材。
  • 北方黃酒與南方黃酒的區別是原料,北方是黍米,南方是稻米
    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南方黃酒有紹興加飯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等,北方黃酒有山東即墨老酒、蘭陵美酒等。追根溯源,我國黃酒的釀造源自北方,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之後,北方黃酒和南方黃酒都形成了各自的釀造工藝和口感等特點,南方黃酒的代表是紹興酒,北方黃酒的代表是即墨老酒。我們就分別以紹興黃酒與即墨老酒為代表看一下南方黃酒與北方黃酒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 都是吃米,為啥南方說「吃飯」,北方卻說「吃米飯」?北方挑食?
    比如南方的「飯」大部分情況下指米飯。可到了北方,「飯」字的含義大概等於「餐」,也就是一頓飯的全部內容。要是一個北方人問你今兒中午吃了啥,你要是回答「吃了飯」,他大概會回你一句:您這不廢話!你逗我呢?當然了,除此之外南北放在關於飲食的說法上,還有很多不同。
  • 北方大學裡的南方室友,你的南方室友怎麼樣?
    我是北方人,上的大學也在北方。全學校,北方人比較多。寢室的江江是南方人,他經常在寢室裡做一些小項目,在我們院系非常有名。接下來和大家說說江江的可愛之處。如果你寢室裡有南方室友,請保護好他。素材南方的同學開始到北方來,是非常不適應的。因為北方洗浴中心基本是公共澡堂,所以當大家一起相約去洗澡的時候,南方同學是不知道要面對大眾的。
  • 北方部落:坐落於南方的北方莊園
    沿著玫瑰花孔的紅色磚牆而上,左邊是功夫茶茶室,右邊擺放著室外開放式餐桌,用紅磚和原木組成修建而成的長凳,幾盞熱情的燈籠……無處不在的北方風情,包括主人徐姐的紅色大花衣。這裡是北方部落,位於重慶市巴南區雲篆山風景區,一家氣質出眾、充滿北方風情的民宿,時尚、自由、個性、悠閒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 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北方人:到了南方要吃兩份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最近很多網友紛紛列出了南方和北方各種差異。例如南方冬天室內冷死,北方冬天室內熱死。南方冬天不囤貨,北方冬天要提前囤貨還有北方的菜量和南方的菜量簡直沒法比等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就從餃子來說吧,不管南方北方,大家都喜歡吃餃子。餃子,在南方吃餃子都是按份或者碗點,就算是大份一碗也就20來個吧。而北方都是按斤賣,而且這裡的一斤僅僅是指餃子皮的重量。曾經去過北方飯店,點了一斤餃子,結果上來了足足有六十多個餃子。
  • 南方的冬天VS北方的冬天
    北方的冷VS南方的冷北方的冬天很乾冷,是氣溫冷,而南方溼冷,氣溫雖然沒有北方低,但是溼度很高,十分「凍人」,進了被窩就不敢出來了,所以南方的冬天有一種絕望叫「被窩捂暖了燈卻沒關,而開關不在床頭」。首先,南方是空氣含水量大,稱為溼凍。北方是空氣含水量少,稱為幹凍。溼凍比幹凍難受。冬天溫度相同時,溼度越大,體感溫度越低。南方溼度大,因為空氣中的水分越多吸走身體表面的熱量越多。所以人會感覺陰冷潮溼,非常不舒服,所以在家也穿很多,甚至還要開德業除溼機抽溼。北方雖然溫度低,但是空氣中水分少,所以很乾,部分暖氣房幹到離不開加溼器。
  • 南方宿舍vs北方宿舍
    有人從南方來到北方,也有人從北方去到南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人們對南北方宿舍的討論。我在網上看了一些相關話題,大部分人覺得南方的宿舍條件「稍稍」高於北方宿舍條件。我還找到了2017年由新浪微博和理想島聯合發起的中國高校研究生住宿狀況及滿意度調查:我北方就這麼敗了?!
  • 南方寶媽必看!帶娃去北方過年該注意啥
    過年了,帶孩子回老家時,往往會遭遇南北方天氣迥異的狀況。上周我們講了帶孩子去南方過冬的攻略,今天再來看看南方媽媽如何帶孩子去北方過年。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過年回老家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夫妻雙方一個老家在南方、一個老家在北方的,寶寶要適應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上周我們講了帶孩子去南方過春節的攻略,今天我們來看看,帶孩子去北方過春節該注意啥。寶媽困惑:北方的冬天真幹!
  • 北方的澡堂子搓澡還帶泥?南方人表示也想試試…
    南方人表示也想試試… 有和別人一起洗(搓)澡的圈粉 應該會留意到 不是每個人都能搓出澡泥
  • 北方過冬PK南方過冬
    北方北方過冬的樂趣是南方人體會不到的,除了漫天雪花飄飄之外,世界一片潔白,還有很多很好玩的活動。冬泳:這是南方人體會不到的樂趣,南方人看來,北方很冷,幹嘛不好好的在屋裡待著,還跑到冰冷的水裡去遊泳,這不是找罪受嘛!可是,冬泳是北方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 北方過冬VS南方過冬,我在北方的大雪裡吃冰棍,你在南方的豔陽裡烤...
    大家都知道因為中國幅員遼闊,所以說南方和北方的溫度差距是非常的大的,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冬天的時候南方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上20度,但是北方的溫度就要到零下幾度了,溫差要有20
  • 如果從氣候角度來看,你是更喜歡在北方地區還是在南方地區生活?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區域劃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北為北方地區,主要包括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和東北平原等地區;以南為南方地區,主要包括長江中下遊平原北方地區的黃河中下遊地區和南方地區的長江中下遊地區都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都是我國人口密集的地區,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家鄉在自己心中總是最好的,我們就從氣候角度客觀的分析分析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
  • 北方人到了南方可以天天吃米飯,南方人到北方吃不慣饅頭麵條?
    北方人到了南方可以天天吃米飯,南方人到北方吃不慣饅頭麵條?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對於北方人來說這些東西比較硬,不易消化,北方人吃慣了軟軟的麵條,到了南方之後要天天吃米飯,雖然有些許不適應,但是總體來說天天吃並沒有問題。這樣一來問題就出來了,有些北方人到了南方之後可以天天吃米飯,而部分南方人到了北方卻不習慣天天吃麵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第一點,北方人適應能力強。
  • 生活在南方地區的「南方人」,到北方地區去生活有哪些不習慣呢?
    東部季風區又可以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南方人」主要是指生活在南方地區的人們,而「北方人」主要是指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們,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最終形成了豐富多彩各不相同的文化和習俗
  • 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
    我想,他說的是對的,作為一個北方的人,我太熟悉北方的雪的了。而對於他所描繪的南方的雪,卻沒有什麼感同身受。他說,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青春的消息」,「處子的皮膚」都是很美的,然而我卻無法把它們跟雪聯繫在一起,覺得這個比喻太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