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吃米,為啥南方說「吃飯」,北方卻說「吃米飯」?北方挑食?

2020-12-19 中國商企電商聯盟

南北方在關於飲食的說法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固執。

比如南方的「飯」大部分情況下指米飯。可到了北方,「飯」字的含義大概等於「餐」,也就是一頓飯的全部內容。要是一個北方人問你今兒中午吃了啥,你要是回答「吃了飯」,他大概會回你一句:您這不廢話!你逗我呢?

當然了,除此之外南北放在關於飲食的說法上,還有很多不同。我們都知道,語言是從生活中被創造出來的。所以要想弄明白為什麼,還要先從南北方的飲食差異說起。

南方吃米,北方吃麵。大家都知道。

「米」最開始代指粟,最後引申為去殼後一粒一粒的穀物。比如花生米、玉米、高粱薏米等等。再引申,很多粒狀的也叫米,比如蝦米。

「面」的歷程比「米」曲折多了。「面」最初是指臉部的含義。《說文解字》中說:面,顏前也。

那後來為什麼用來指代粉末狀的物體呢?有不同的說法。

一說,古時陰山與賀蘭山的人面巖畫磨刻在離地十多米高的平整石壁上。人面巖畫系磨刻而成,磨刻過程中必然產生石霄粉末,因而面可以表示麵粉。

還有一說是:華人以白為美,護面用白粉,以之作參照,表示白麥粉。後面和麵合為一字「面」。我們現在說」麵粉「,就是從這裡來的。所以」面「就多了一層指代粉末狀物體的意思,比如:豆面、胡椒麵、辣椒麵等。

但是南方人吃米,所以他們不磨麵。南方人磨的都是漿,比如米漿、豆漿等。所以在說法上,自然漸漸與北方區別開來,叫」磨麵粉「。

北方受自然環境的限制,在蔬菜上沒有南方種類豐富,所以總是」磨麵「,磨出來麵粉自然就在一雙雙靈巧的手下變換出許多花樣來。

光是形態上、寬的、細的、薄的、厚的、實心的、空心的;再說製作,擀的、拉的、刀削的、揪的、拔的;再到做法上,有湯麵、蒸面、油潑麵、炸醬麵不一而足。

但是這些對於不常吃麵條的南方人來說,太複雜了。他們就統統稱之為」面「。或者簡單分個寬面細面、湯麵炒麵,當然,後來隨著南北放交流逐漸增多,也會有些其他花樣出現。但總體上,還是沒有北方那麼」百花齊放「。

因此,北方人為了區分麵條和其他麵粉狀的物體,必須說」吃麵條「才可以。而南方一來不磨麵粉,二來麵條的種類也少,那就直接簡單稱之為」吃麵「了。

小麥被磨成麵粉之後,在可塑性上就比一粒一粒的稻米高得多。因此,北方主食五花八門,饅頭、包子、花卷、燒餅、油條、鍋盔、千層餅、窩窩頭、肉夾饃、餡餅等。

這些千變萬化的美食,加上粥、麵條和炒菜,在北方被統稱為飯。因此,必須在南方的」飯「前面加一個」米「字,成為」米飯「,才能區分開來。

相關焦點

  • 北方人到了南方可以天天吃米飯,南方人到北方吃不慣饅頭麵條?
    幅員遼闊的土地令中國所跨緯度巨大,導致了中國南北差距很大,像氣候差異,南方暖和,冬天見不到雪,北方寒冷,冬天大雪、冰花家常便飯。再有體質差異,南方人普遍小巧玲瓏,北方人普遍高大威猛。其它還有人文差異、建築差異、交通差異等。這些都比較抽象,說一個最常見、最接地氣的差異,那就是飲食差異。北方因為地形和關係的關係,種植小麥,以麵食為主。
  • 中國人說的吃飯,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方與北方為何見解不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吃飯」二字,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米飯,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吃飯一般是指吃麵食。其實,我們都是被米飯和麵粉選中的人。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口比較少,西漢全盛時期,人口在6000萬左右,這是自夏、商、周以來的人口峰值,當時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區種植粟和黍是最優的選擇,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區位優勢,土地面積廣闊,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龐大的灌溉系統,進行精耕細作,當時的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則一直是水稻。
  • 北方和南方小年為何差一天?北方小年吃糖瓜,南方有些地方吃米餅
    慢慢地很多管家貴族也都改在二十三這天祭祀,於是就有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再之後講究人人平等,老百姓也都在二十三這天祭祀。但是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受這個影響較小,一直都是二十四祭灶神,但是北方都改成了二十三這天來祭灶神。
  • 漢中,是北方還是南方?
    寶雞無疑是北方地區,廣元無疑是南方地區,漢中夾在兩者之間,一路上從北到南,我細細體味著北方到南方的過度和變化,試途比較出些差異來。我們都知道,秦嶺-淮河是中國的南北氣候分界線,說是「分界線」有點不妥,應該是「分界嶺」、「分界帶」。寶雞在秦嶺北坡,漢中在秦嶺的南坡,一山之隔,兩地之間的氣候和習俗都有著細微的差異,特別是漢中,該是北方還是南方呢?
  • 婆婆是個北方人,因吃米飯我買了3斤米,她罵我說:餵雞呢?
    婆婆是個北方人,因吃米飯我買了3斤米,她罵我說:餵雞呢?同一個城市的生活習慣都很不一樣,更何況南北方地區的差異了,那肯定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在我的印象中北方人都特別的狂野,南方人都特別的精緻,這就是因為個地方的環境差異和生活飲食的習慣造成的差異。
  • 領導要給我接風,請吃飯,北方同事吃撐了,南方同事卻看飽了
    領導要給我接風,請大家吃飯,北方同事吃撐了,南方同事卻看飽了。小編找了一份新工作,公司不大,就十幾個人,但是薪水還可以。第一天快下班時,一個略帶東北口音的大姐,說領導要給我接風,請吃飯,本來我一個女生不喜歡在外面跟人喝酒的,但是看他一副不去就不給面子的神態,有點受寵若驚了,畢竟初來乍到,也想跟同事搞好關係。滿滿一桌,太豐盛了,可見東北人有多熱情。
  • 同樣吃蔥,為啥北方吃大蔥,南方吃小蔥?南方人還超嫌棄生吃大蔥
    就是這樣一道連菜都算不上的大蔥,影響了上北方人上千年的口味。說到南北方飲食差異,永遠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南方人愛吃甜,北方人喜歡吃鹹。同樣是吃蔥,北方人吃大蔥,南方人卻偏愛小蔥,南方人見了北方人生吃大蔥還超嫌棄,這是為啥呢?
  • 初到南方城市的北方人,吃米飯為什麼會餓得很快?原因其實很簡單
    初到南方城市的北方人,吃米飯為什麼會餓得很快?原因其實很簡單,現在好多北方的年輕人為了更好的前途,都是背井離鄉的來到南方城市打拼,不過咱們先不說距離的問題哈。這個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好多的年輕人們來到南方,還是對這邊評價非常高的。
  • 北方吃麵
    可見「煮餅」「水溲餅」是最早的水煮無餡麵食,或者說是中國麵條的始祖。顯然,這位崔爺是個「吃貨」,明確指出有些月份不宜多吃麵。他曾被漢桓帝兩次召拜為議郎,稱其為「麵條議郎」也不為過。此後的名稱越來越形象,魏晉稱「湯餅」,南北朝稱「水引餅」「水引面」。《釋名》又說:「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
  • 為啥東北大米比南方產的大米更好吃?米鋪老闆說完,才知道原因
    為啥東北大米比南方產的大米更好吃?米鋪老闆說完,才知道原因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除了菜餚之外是肯定要吃主食的,但是我們全國各地吃的主食卻不一樣,不過大體可以分為兩大派,一類是吃麵食,一類是吃大米,這也是根據我們國家南北方的降雨量不同,他們的種植農作物不一樣而造成的不同飲食習慣,不過大體上都是分為北方人愛吃麵食,南方人愛吃大米這樣的格局,因為南方的降雨比較多,所以種植大米水稻也更加容易,因此他們的主食都是以大米為主
  • 都說大年初一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我這在北方的南方人吃這個
    過年了,湯圓這種食物不管南方人北方人都會做著吃,現在的湯圓也是各種各樣都有,但是離不開用水煮著吃,作為在北方生活了十多年的南方人,我家大年初一餃子也吃,湯圓也要吃,只不過大年初一早上我把湯圓換了個花樣做,沒想到受到家人一致好評。準備糯米粉,這個是自己買的糯米加工成粉的。
  • 北方人大半都選擇喜歡吃米飯
    關於美食,每個人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對此,我們做出了一定的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我們得出了大學生對於美食的看法,下面,就讓我們分別以男女生為對比,分析一下關於美食的觀點吧! 本次問卷調查,我們一共發放出300份調查問卷,對某高校在讀大一、大二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共收回300份,其中女生有201份,男生有99份。
  • 說給老外:中國北方男人和南方男人
    在都沒學過武藝的情況下,北方男人打架應該比南方男人略佔上風,因為個頭大。俗話說:"身大力不虧。"不過打架並不完全憑藉力量,機靈和勇敢往往更為重要,可以很大程度地彌補力量的弱勢,贏得主動。一般而言,南方男人比北方男人靈活些,這是環境逼出來的,不靈活就要挨打。相對於南方男人,北方男人有點象傻大個。
  • 南米北面,吃食便能明確表明,你吃飯用大碗還是小碗?
    南米北面,吃食便能明確表明,你吃飯用大碗還是小碗?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叫《雙面膠》兒媳麗娟上海人,吃飯用小碗,婆婆是北方人,吃飯用的純北方人的大碗。方式也是天差地別。南方人說吃飯,那一定是米,北方人說吃飯,基本以吃飽為主。能吃飽的都叫飯。還記得看過一個段子,一北方朋友去找南方朋友玩,朋友請他吃餃子,問他吃幾個?七個夠不?他心想:餃子難道不是按斤賣的嗎?
  • 河南有座「尷尬」的地級市,由於位置特殊,它是南方還是北方?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重建了許多城市,這些城市之間由於各種因素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我國的北方和南方,令人吃驚,首先想到的是相信北方的天氣比南方的寒冷多。然後吃飯的方面,北方的人都是麵食為主,南方的人都喜歡吃米飯,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在北方的生活這麼久,知道不是這樣,其實大多數北方人都還是比較喜歡吃米飯,而且所有主要和米飯,麵食的助理,今天介紹一下中國最「尷尬」的城市,這個城市因為位置的原因,很多小夥伴不知道它是南方城市還是北方城市?
  • 都是吃米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中國人吃飯,習慣差太多
    雖然西方人少有吃米飯的習慣,但是米飯在亞洲各國還是重要的主食。除了中國,韓國和日本也都以米飯為主,而且也都是使用筷子的國家。不過在吃米飯這件事上,不同國家還是有很多的不同。都是吃米飯,日本人吃飯,韓國人吃飯,中國人吃飯,習慣差太多,一起來看看。
  • 中秋節吃了4桌團圓飯,哪桌是南方人吃的?哪桌是北方人吃的?
    中秋節吃了4桌團圓飯,哪桌是南方人吃的?哪桌是北方人吃的?美食一直是我們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家常菜,還是朋友聚餐飯店裡面吃的菜,我們注重的就是菜的味道和健康,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在這些傳統節日裡面我們除了相聚,還有的就是吃美食。
  • 北方過冬VS南方過冬,我在北方的大雪裡吃冰棍,你在南方的豔陽裡烤...
    大家都知道因為中國幅員遼闊,所以說南方和北方的溫度差距是非常的大的,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冬天的時候南方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上20度,但是北方的溫度就要到零下幾度了,溫差要有20
  • 南方人都說菜心很正氣美味,而北方人卻比較少吃
    菜心是南方人特別喜歡吃的一種蔬菜。相比於茄子、豆角、絲瓜、白菜這些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果蔬,菜心稱得上是地地道道的青菜。從根莖到葉子,菜心整個植株都是綠油油的,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相比於好像上海青、西洋菜這些葉菜,南方人認為菜心更值得吃,它足夠正氣。
  • 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北方人:到了南方要吃兩份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最近很多網友紛紛列出了南方和北方各種差異。例如南方冬天室內冷死,北方冬天室內熱死。南方冬天不囤貨,北方冬天要提前囤貨還有北方的菜量和南方的菜量簡直沒法比等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就從餃子來說吧,不管南方北方,大家都喜歡吃餃子。餃子,在南方吃餃子都是按份或者碗點,就算是大份一碗也就20來個吧。而北方都是按斤賣,而且這裡的一斤僅僅是指餃子皮的重量。曾經去過北方飯店,點了一斤餃子,結果上來了足足有六十多個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