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J8都能搞盲盒,我裂開了

2021-02-23 郭拽拽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成功的人放個屁都是有道理的,失敗的人所有的道理都是放屁。」

 

這句話想必各位都是能感同身受的,當你只是個小角色的時候,別說你想發表意見了,你牌桌都上不去,你拿什麼來玩。

 

也有人說這是社會的一種病態,說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鼓勵成功者,激勵失敗者。

 

這句話看似價值觀「飽滿」,誰也不得罪,但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這種現象也稱不上是一種病態行為。

 

因為現實會告訴你什麼叫【成王敗寇】,這個道理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之所以說以上這些話,是因為前段時間泡泡瑪特上市後,出現的一連串讓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網際網路人應該都知道,靠收割智商稅的韭菜盒子泡泡瑪特,通過一翻炒作成功上市,並且市值達千億。

 

好多人都一臉懵逼,覺得憑什麼一個成本價不到10塊錢的玩具,居然能讓泡泡瑪特三年營收超220%。

 

其實最開始我也是覺得挺不可思議的,一個小小的盲盒,居然能吸引那麼多人去玩,還能做成上市公司。

 

拽哥我直接好傢夥,連呼內行。

 

 

可能還有人不知道盲盒是啥玩意,我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盲盒其實就是一個韭菜盒子,在包裝上大致寫明內容物的樣式和類型,付完錢才能拆開一睹真容,不能退。

 

除此之外還有沒有畫在包裝上的隱藏款,泡泡瑪特幾十塊錢的盲盒,如果開出隱藏款,可以在二手市場轉賣幾百到幾千塊不等。

 

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玩偶、擺件之類的東西。

 

和大型IP公司合作,就可以出相關的官方盲盒,通常是動漫、影視的IP,走粉絲經濟,割的就更狠了。

 

此外,盲盒+粉絲經濟+IP售賣還能給app導流,粉絲必須去特定的app上,兌換相應的點數才能購買盲盒。

 

這個兌換點數,可能還綁定著其他附帶條件,導流再引流,順帶交代一下自己的個人隱私。

 

dior的一逼。

 

 

盲盒,玩的就是一個心跳和刺激。

 

我有一次和女朋友逛商場,就曾經好奇買過一次盲盒,結果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個極其醜陋的藍臉怪物,再仔細一看,是全套系列裡最醜的那個,我一臉懵逼,就這?就這?

 

盲盒就這樣偷襲了我26歲的小同志,這完全是不講盒德!

 

屬實是我大意了,沒有閃。

 

正是這種不確定的刺激,讓越來越多沒有閃的未成年人開始對盲盒上癮,不斷花錢去購買盲盒,以博得自己心儀的玩偶。

 

幾十塊錢就能給消費者及時又經濟的滿足感,我想這正是泡泡瑪特成功上市的底層原因吧!

 

但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泡泡瑪特如何割韭菜做到上市公司,也不是年輕人為何如此偏愛盲盒。

 

而是開頭提到的,成王敗寇的問題。

 

 

 

因為泡泡瑪特的上市,讓曾經看不懂這個模式的投資人大變臉,從最開始的看不起,到後來的拍馬屁,可以說是非常的有意思。

 

網上的段子是這麼說的,泡泡瑪特上市之前,投資人對創始人王寧的評價是,學歷不高,沒有正經上過班,說起話來表情平靜沒有感染力,團隊也沒有精英。

 

反正意思就是說創始人王寧基本上沒什麼優點,幹不了啥大事。

 

雖然這看起來很像段子,但是當我翻閱了很多報導後發現,這其實是有出處的。它是來自當年36氪報導的一篇有關泡泡瑪特與投資者關係的文章。

 

有趣的是,當泡泡瑪特上市後,投資人立刻改口對王寧的評價,說王寧性格沉穩,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擁有消費創業者的許多優秀品格,是一位很有耐心的企業家。

 

另一位投資人甚至還說,以前跟王寧的談話中,就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內心的沉著和冷靜。

 

 

於是很多人紛紛吐槽,說這些投資人挺搞笑的,人家沒成功的時候各種看扁,等人家成功後又各種往上攀。

 

於是驗證了那句,成功了放個屁都是經驗,沒成功所有的經驗都是放屁。

 

 

雖然這種現象勢利了一點,但我覺得這不就是人性嗎,你能保證自己不是一個想攀關係的人?

 

前面說了,這世界從古至今看的就是成王敗寇,人們也更願意向成功者學習。

 

大多數時候,之所有會有吐槽,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換位思考。

 

假如你家族裡出了個明星,即便血緣關係隔了好幾代,吹牛逼這事兒我想各種應該能做到信手拈來。

 

再比如,你認識了某個比自己高几個臺階的大佬,你會不會有想和大佬合影的念頭。

 

其實沒什麼可吐槽的,大家都是普通人,我有機會和心中的偶像吃頓飯,照樣會忍不住拍照發朋友圈裝逼。

 

虛榮心是大部分人與生俱來的特質。

 

類似的段子其實還有,因為王者榮耀的團隊在成都,最開始十年都沒做出過什麼好產品。

 

於是就有專家下結論,在成都這麼安逸的地方,能做出什麼好遊戲。

 

但是王者榮耀爆火之後,有專家上門學習取經後下結論:只有在成都這麼安逸的地方,才能打磨出這樣的遊戲精品。

 

彩虹屁十足,諷刺意味也絲毫不差,但這不就是人性嗎!

 

 

還有之前關於美團王興的評價,最早的時候,有人說他做事欠考慮又很敏感,是個不怎麼愛說話的技術男,性格上不太成熟。

 

投資人還說他不善於企業管理,比較適合做飯否這樣的網站,不適合進入團購行業。

 

結果到後來,開始有媒體寫:王興好奇心旺盛,熱愛探索,非常驕傲,又謙遜。說他一直是【既往不戀、縱情向前】的踐行者。

 

所以只要你是網際網路從業者,現在你都會時不時的看到,王興但凡在飯否上說點啥,都會有人轉發到朋友圈琢磨半天。

 

就像看待聖經似的。

 

在掙錢面前,資本家是「真香」最快的。


拿著成功人士昨天的話教育自己,今日很可能成功人士早就滑跪掙錢去了。


不贏房子不贏地的,話多聽,事也要多做嘛。

 

 

別說我今天寫的都是毒雞湯,那些每天把成功人士的話當做聖經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毒。

 

成功人士說的話叫經驗,成功學人士說的話叫紙上談兵。

 

美團王興的話是不是聖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現在有些商家已經開始在玩盲盒外賣、盲盒生鮮了。

 

很多人說,有了生鮮盲盒,就能解決不知道吃什麼的難題,抽到什麼就炒什麼。

對此我只想說,扯J8蛋。


首先,生鮮盲盒在開始的時候,確實能通過滿足用戶好奇心來達到營銷的目的。

但是這是種衝動消費,一旦模式泛濫,用戶的新鮮感降低,也就不會再有炒作的價值。

盲盒之所以成為行業現象,除了獵奇,還有裡面的玩偶有收藏價值,才導致很多小朋友去玩。


再來看看生鮮,套上盲盒概念除了能製造噱頭,對它的根基業務基本幫不上啥忙。


生鮮講究的是強大的供應鏈和倉配,而不是新鮮感。

生鮮套上盲盒,就有點像老母豬帶胸罩,一套又一套。

你以為是模式的顛覆,其實就是為了追個潮流,處理處理庫存。

生鮮保質期都很短,所以會導致庫存量大,一旦滯銷,商家就只能賠錢。

所以盲盒模式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痛點,以前即便是再怎麼打折,可能都對促銷沒啥幫助,但這時候生鮮盲盒出現了,就能很大程度上完成促銷。

 

這玩意就像刮刮樂,消費者能不能賺不知道,但是商家一定不會虧。

 

除了外賣盲盒,生鮮盲盒,現在甚至買鞋,買內褲都能開盲盒。

 

真是啥J8都能搞盲盒。

我他媽裂開了...

 

 

相關焦點

  • 隱藏款都弱爆了!西安這些奇葩盲盒,連鑽石都能抽!
    昨天我下樓買菜,發現小區樓下的菜市場竟然搞起了蔬菜盲盒。有10元、20塊元和30元三檔,用袋子紮好擺在地上。出於好奇我買了一袋20塊錢的,拿回家拆開發現竟出乎意料地划算。西紅柿、豆角、大白菜...都是應季菜,今天吃什麼由盲盒決定,實屬刺激!
  • 泡泡瑪特(盲盒)成功如此簡單,為何你我都沒有發現?
    近期直播帶貨和社區團購非常火,很多媒體和自媒體都爭相進行報導,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甚至還遭到了主流媒體的報導和點評。老書也寫過關於兩者的文章,不過都是從如何從中汲取經驗的角度上進行分析的,並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議。
  • 盲盒當道,韭菜橫行
    這麼多搞盲盒的,我就服賣莆田鞋的後來玩的人多了,大家就開始吐槽,啥幸運盒子,全是坑。而網上所謂歐氣爆棚的網紅開箱視頻,你也知道人家是網紅了。網紅不僅能帶貨,人家還可以接廣告的哇。如果沒有這種動不動就開出驚喜的視頻,怎麼會有繁榮的市場經濟呢?
  • 我裂開了是什麼意思,小編看到這個詞還真的是有點懵,是瓜嗎,裂啥呀...
    我裂開了是什麼意思,小編看到這個詞還真的是有點懵,是瓜嗎,裂啥呀,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我裂開了意思、出處、含義介紹,快來一起看看吧! 我裂開了是什麼意思,小編看到這個詞還真的是有點懵,是瓜嗎,裂啥呀,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我被泡泡瑪特「支配」的盲盒人生
    通過這些粉絲的講述,我們嘗試為讀者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泡泡瑪特和盲盒,關於商業模式的探討過多,很難有超出原有認知範圍的內容,不如我們就聽一聽盲盒愛好者最真實的故事,或許能有不一樣的感受。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我就強迫自己記帳,希望能夠看著不斷攀升的數字能克制住自己。結果還是管不住這手啊,每次去買盒盲盒,都告訴自己,這是這個月最後一個了。然而,最後一個之外還有最最後一個和最最最後一個,無窮盡也。到月底一翻帳單,眼睜睜地看著錢是怎麼沒有的,卻控制不住自己。為了買到喜歡的款,我還去過幾次BTS展會,展會的門票可以提前在網上買,但是,入場順序卻要靠現場排隊,粉絲是排不過黃牛的。
  • 現代人的社交工具——盲盒
    盲盒,如果放在去年,那是我一個無法理解的領域;而今年,我的辦公桌、小鄭兒的辦公桌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盲盒玩具或者手辦家裡的展示櫃裡,原來小鄭兒收集的球鞋全都搬走後也全都被我佔領了高地充斥著各種潘神、畢奇、迪士尼、Hellokitty
  • 盲盒是啥?為何半年營收1.6億?盲盒裡隱藏款售價竟然高達3000元?
    9月16日,#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廣泛討論。炒盲盒正代替炒鞋、炒幣,成為新一代割韭場。也許你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那麼盲盒到底是個啥?為何這般火熱?今天筆者就來聊聊盲盒。一、什麼是盲盒?
  • 泡泡瑪特市值破 1000 億,為何盲盒能瘋狂吸粉年輕人?
    然後甭管拆出來的是啥,後邊就束之高閣,擺桌子上供起來了,有心的最多發個朋友圈。完了,這故事到這結束。盲盒給你帶不來任何使用價值!連面子都掙不來。 你見客戶能背名牌包,但不能把你盲盒裡開出來的小人穿一串掛脖子上跟客戶打招呼吧?客戶心說這尼瑪沙悟淨當商務了是不是?這什麼鬼公司太瘮人了!
  • 買菜買機票也能玩盲盒?——歡迎來到盲盒的世界
    小時候集過小浣熊乾脆麵「水滸人物卡」的都知道,誰都沒法保證每次買到的乾脆麵裡正好是自己缺少的那一張。甚至很多時候,連買好幾包抽到的都是一張卡。盲盒也是如此,有的人買了好幾個打開發現都是同一款造型,其中多數人會選擇將多餘的置換或者在二手平臺上出售。於是這便帶動了整個盲盒的消費圈,那些難買到的款式,二手平臺上價格直接高出天際,隱藏款更別提了。
  • 你待盲盒如熱戀,盲盒只想賺點錢?
    在我們的身邊,上癮模型幾乎無處不在,不管你買不買盲盒,它都與你我息息相關。這篇我們就從「上癮模型」入手,講講盲盒經濟背後的故事。一、為了讓你在人群中多看它一眼,盲盒商家有多努力?今年兒童節那天,同事拿給我一個只有五釐米高的小擺件看,說是兒童節滴滴搞活動,她打車正好坐上了活動專車,專車贈送的玩具。我細一看logo,真巧,正是泡泡瑪特的盲盒。滴滴跟泡泡瑪特聯合搞的這場活動,在上癮模型中,是典型的「觸發」,就是為了讓你能在人群中多看它幾眼。
  • 泡泡瑪特都融資一億了,炒家手上的盲盒公仔能「解套」嗎?
    「今年一月,也就是春節前,我一隻公仔都沒賣出去,而且月底還發生了疫情。」張勁坦言,一月份的盲盒公仔無人問津讓他不知所措,甚至慌亂焦慮。圈子裡認識的一些「炒家」相繼降低普通款公仔價格,試圖通過拋售減輕資金壓力。「我當時也趕緊降價,59元抽的盲盒29元賣。但在二、三月還是一隻都沒賣。」
  • 盲盒式魔力:能讓年輕人砸下一個首付?
    房、車、北上廣戶口、婚姻,這些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感的東西,對她而言都遙不可及。「我太難了,只有買盲盒才能讓我開心起來。好多朋友不理解我為什麼要在這些玩具上花這麼多錢,他們不懂,能花錢買到的快樂,為什麼不要呢?」
  • 盲盒經濟盛行,買盲盒的是一種賭博心理嗎?
    有網友應用物理判斷是不是賭博心理很簡單,如果東西不在盲盒裡,而是擺在外面賣,你還會買嗎?會熱衷嗎?會上癮嗎?如果你覺得吸引力下降了,那支撐你購買的就是你的賭博心理。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盲盒經濟盛行,表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類產品有興趣,且具有相應的購買能力。因為盲盒裡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讓某些人動了心思,吸引那些原本不太注意或是只是偶爾買的人過來買。和普通商品相比,盲盒這種售賣方式完全抓住了眾人的心理。新穎是一方面,它滿足了人的好奇心和某些人的賭博心理。再配上一些成功的營銷策劃,把人氣搞起來,從而提升購買力。
  • 「我發誓,這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
    這個有著大眼睛、永遠嘟著嘴的傲嬌小女孩,是大眾認知中最紅的盲盒IP,也是盲盒的代名詞——一個盒子裡裝著一隻8—9釐米高的塑料玩具,售價59—79元不等,外包裝上畫著這一系列的12隻玩偶分別長什麼樣,但在你付完款拆開盒子之前,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抽中了哪一隻。如果運氣夠好,你可能會抽到更好看、更特別的「隱藏款」,這是所有盲盒玩家都嚮往的寶貝。
  • 20萬人掏錢,千億港元市值,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而在這場關於盲盒是不是智商稅爭議背後,卻有一個根源問題要先搞清楚:當下年輕人都是怎麼看待盲盒的。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找了三個年輕人,聊了聊他們對於盲盒的真實感受。除了大話之外,他還玩一個網遊,這兩個遊戲一個光氪金,一個能賺錢。菜坤透露,他在那個氪金遊戲上,前前後後砸了大概一棟老家縣城的樓房首付錢,今年運氣好,在另一個遊戲上做商人囤貨,不僅把之前氪的錢賺了回來,還夠他買一輛國產小轎車。「我覺得盲盒和現在很多手遊上的抽卡、抽皮膚玩法差不多,都是靠著未知刺激和中獎心理吸引人持續砸錢。」
  • 我裂開了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出自pdd說的我裂開了
    我裂開了是什麼梗?隨著PDD主播在直播間一直重複我裂開了這句話,迅速的火了起來,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我裂開了是什麼意思、含義、出處。  我裂開了是什麼意思、含義、出處
  • 匯桔網|「我裂開了」網絡熱詞也能成為商標?
    近日,由網絡詞彙「我裂開了」衍生而來的微信新表情,讓這個詞再次火了一把。記者查詢發現,「我裂開了」已在今年7月23日被搶先申請商標。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生意怎麼成了「印鈔機」?
    我想,一提到泡泡瑪特,大家腦海中馬上就會浮現各種盲盒,系列多到數都數不過來。也難怪有人叫它「盲盒第一股」。不管什麼時候,盲盒店裡都擠滿了人,盲盒自動售貨機也出現在了商場的各個角落。不瞞你們說,連我那個不知道盲盒到底怎麼玩兒的朋友,看我抽完,自己竟然也抽了一個……所以,這究竟是個啥?
  • 市值破千億,盲盒怎麼成了「印鈔機」?
    無論你是否了解盲盒、是否理解這種潮流方式,都已經無法忽視盲盒所代表的流行文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盲盒店裡都擠滿了人,盲盒自動售貨機也出現在了商場的各個角落。連我這個不知道盲盒怎麼玩的人,看完朋友抽完,好奇順手抽了一把,真香!所以,這個靠猜的盒子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 泡泡瑪特上市,名創優品入局:揭秘盲盒背後的「成癮性生意」
    賣盲盒,憑啥市值高達1065億?泡泡瑪特又上市了,這一次,它的身價暴漲45倍。然而誰都沒法否認,正是這些藏在盲盒當中的娃娃,讓泡泡瑪特實現了從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變身。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平平無奇的潮流玩具公司,2017年正式掛牌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