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直播帶貨和社區團購非常火,很多媒體和自媒體都爭相進行報導,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甚至還遭到了主流媒體的報導和點評。老書也寫過關於兩者的文章,不過都是從如何從中汲取經驗的角度上進行分析的,並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議。今天老書要寫的不是再抄這兩者的冷飯,而是另外一個不怎麼受人關注,但是在資本市場卻一鳴驚人,甚至未來很可能成為趨勢的「新」商業模式:盲盒,而主人公就是號稱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
據公開信息顯示: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開盤股價翻倍,市值暴漲超千億港元。截至收盤,泡泡瑪特首日股價上漲近80%,最新市值953.29億港元。要知道這家公司之前在新三板,多年虧損,於去年摘牌退市,退市的時候市值只有20億元。是的,你們看錯,去年摘牌的時候只有20億,今年上市的時候差不多1000億,漲幅將近50倍!那麼,這家公司到底是做了啥,讓自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呢?下面跟著老書去一探究竟:
首先普及下概念:什麼是盲盒。 所謂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
了解了盲盒的 概念之後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是和小時候的買方便麵集龍珠卡片差不多?小夥伴還真說得沒錯,還真和買方便麵抽卡片差不多,只不過小時候買的是方便麵,現在是盲盒而已!然後就是以前方便麵裡只有龍珠卡片,現在盲盒裡面卻有不同的卡通IP而已。
看到這裡之後,小夥伴是不是想拍大腿!哎呀,尼瑪,賺錢這麼容易,我咋就沒想到呢!這種心情就好比站在現在去看以前的發明:這個竟然這麼簡單,要是我早生幾十年上百年我也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這種心態很多小夥伴們都有,但是老書得澆澆冷水,就算讓自己回到過去,也發明或者發現不了,因為沒有現在的知識儲備和眼界格局。所以與其感嘆成功如此簡單,還不如分析下自己能不能夠趕上成功帶來的便利,該如何吃到這波成功的紅利,這遠比拍大腿或者拍額頭有用得多!下面我們來看下為啥泡泡瑪特突然就成功了。
老書查了一下資料,成功的原因在於企業本身業務的轉型,泡泡瑪特借鑑日本Dreams公司Sonny Angel的產品的成功經驗,雙方深入展開合作,最終靠著多樣化卡通IP的運營打開了市場,自然也收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這種模式沒有什麼技術門檻,競爭的關鍵在於打造的卡通IP是否受歡迎上。這就好比你家是葫蘆娃,我家是變形金剛、他家是鋼鐵俠,看誰家的卡通IP更多,誰家的IP更受歡迎。
基於這點,老書認為盲盒行業的護城河並不太深,進入門檻也不高,未來競爭也會趨於白熱化。當然,剛來進入的企業會有先發走勢,但這種優勢又會很容易被顛覆,畢竟在激烈的競爭中想一直抓住消費者的主流思想太難了。這就好比文化傳媒行業,沒有哪個企業能一直長盛不衰,可能會頻頻有爆款,但是不可能一直會有爆款。
雖然老書認為盲盒進入門檻並不高,但是不代表老書不看好盲盒這個新市場。老書小時候也買過方便麵集龍珠、集十二生肖,知道這種消費行為給精神上帶來的刺激和滿足感,尤其是對於某些將自己的意志賦予在了某個卡通IP上的小夥伴,那絕對是死鐵忠粉!老書覺得如果想讓這種遊戲一直玩下去,企業就必須控制IP的收集率,太難或者太容易都不行,長久下去都會失去市場。太容易容易失去新鮮感,太難又會讓玩家放棄。小夥伴們都玩過遊戲,應該能夠理解開寶箱的心情!
當然,如果企業能夠再高端一點,開啟兌換業務,那就更加能促進消費了!這就像當年的開健力寶瓶蓋領10萬大獎,如果收集一套完整的IP能夠兌付**大獎,那麼參與者肯定會更多。當然,老書不知道這種建議合不合法,因為畢竟加上這個之後,就有點買彩票開大獎的意思,給盲盒賦予了金融屬性。這個就不展開討論了,等著看盲盒最後怎麼發現發展就好。
最後老書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商機其實隨處都在,只是看怎麼去抓住消費者的內心。生意的本質就是通過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然後領取報酬,而達成交易的條件就是你提供的服務有消費者為你買單,買單的人多,你的生意就能做大,買單的人少,你的生意就做不起來。所以與其抱怨自己晚生了幾十年或一個時代,倒不如現在去看看想想那些是未來大眾所需要的,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