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號「盲盒一哥」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開盤後,其85後創始人身價一度超過500億。泡泡瑪特客戶以95、00後的年輕人為主,去年光Molly系列的銷售額就高達4.56億。泡泡瑪特也因此被稱為印鈔機。
那麼,泡泡瑪特盲盒為何如此暴利,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掏錢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問題的答案。
首先我們要知道泡泡瑪特的一個小小的盒子,均價從39-99元不等,裡面裝著不同款式造型的玩偶,而且無法預知自己抽中的哪一款,只有買下打開才會知道買到的到底是哪一款,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下造成的的腎上腺素狂飆,讓許多人沉迷其中。
有網友表示。「盲盒的價格設定就巧妙在這裡,它不至於讓你吃不上飯,但也會讓你不知不覺給出一大筆支出。」
也有網友指出「 泡泡瑪特盲盒和咱們小時候玩的2元洞洞樂很像,玩的就是抽獎的未知感,有最差的「雷」也有值好幾百元的「隱藏款」。」
其實小編覺得有很多剁手少男少女掉入了盲盒的「深淵」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盲盒「硬體」夠硬,換句話說就是盒子裡的玩具夠「硬核」,這也是盲盒吸引人最重要的原因。很多盲盒中的玩具製作精美,設計直戳人心,激起各種少女少年心,一些更是有擁有強大的IP作為後盾,這些或可愛或著名的小玩偶,讓一票女孩男孩趨之若鶩。而且,這麼可愛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會有人不想要呢?
這第二就是人的心理在作怪了,盲盒讓人慾罷不能的地方就在「盲」這個字上,這一個「盲」字不知道出發了多少獵奇心理。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抽到的會是哪一個小可愛,下一個抽到的會不會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那個小可愛。既然第一個抽不到,那就再買一個,還抽不到,那就再買第三個……這樣一直繼續總會有抽到的那一天。幸運地抽到心儀的那一個後,可能會有第二個心儀的出現,甚至會出現集齊整套的念頭。要知道盲盒的每個系列都會有標準圖鑑靜靜地在向你的錢包招手。
小編認為以上兩個原因就是年輕人沉迷盲盒的原因了,你覺得小編說得對嗎?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