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邊看法僅代表我個人,而且不針對任何具體廠商,而是針對整個盲盒產業鏈。
竊以為,盲盒產業是在消費主義復興年代裡,比傳統意義上的消費主義更純粹的消費主義存在。
普通人牙縫裡摳錢買高奢,在公眾意識裡,已經是倒行逆施的存在,而盲盒比買奢侈品更不值得提倡!
傳統消費主義觀點維度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說消費主義者購買商品時不考慮其使用價值,更多在享受消費瞬間帶來的虛幻快感。
這點在盲盒裡邊體現的淋漓盡致。
說真的,我周圍小姑娘買盲盒成癮的,關係只要夠熟,無一例外被我批評教育過。我說你們這錢來的太容易了!你買這個還不如攢錢買個好包吶妹妹!
買個名牌包,刷卡內一瞬間你是爽的,你腳著自己用的挎的也是娛樂圈一姐的範兒了,雖然說吧,這玩意不值這麼多錢,但起碼有個場合你小包一背,也給自己多多少少能漲點臉。尤其做市場商務的,日常見客戶,你的面子一定程度上是公司的面子,偶爾吃泡麵剁個包,不寒磣。
盲盒呢?
你就拆包裝內一瞬間爽到了!然後甭管拆出來的是啥,後邊就束之高閣,擺桌子上供起來了,有心的最多發個朋友圈。完了,這故事到這結束。盲盒給你帶不來任何使用價值!連面子都掙不來。
你見客戶能背名牌包,但不能把你盲盒裡開出來的小人穿一串掛脖子上跟客戶打招呼吧?客戶心說這尼瑪沙悟淨當商務了是不是?這什麼鬼公司太瘮人了!
所以,傳統消費主義,起碼有一星半點的使用價值。
盲盒,99%的愉悅感就在開盒瞬間,這是傳統消費主義血統最純的小爹的存在!
隨著市場震蕩,機會、風險都開始暴露,對於那些高高在上的,股民自然不必強求,但對於仍處在低位階段,尚未啟動的細分龍頭,股民要密切留意,這是我們投資的方向之一!
我們做股票,戰略看長線方向,戰術看中線方面。具體到12月份的方向,我重點看好科技+業績增長+超跌反彈方向,近期,我結合當下市場熱點題材和板塊,整理的5大金龍標的!這幾隻經過長達數月的震蕩吸籌,上升通道已經打開!這段時間,爆發概率極大,值得跟蹤!
詳情布局(\/)**()在這裡thy還有三個數字7137,英文加上數字一共是七位。備註鵝友,更重要的是不僅有魚更有漁,何樂而不為呢?
問題還問為什麼年輕人最喜歡盲盒。
中間什麼時尚思潮碎片消費的長篇大論我就不羅嗦了,就說根在哪:
年輕人激素分泌旺盛。
能導致人出現勝利愉悅的嘉獎形激素,有多巴胺,有內啡肽,這倆具體定義有興趣的出門左轉問度娘。我就告訴你這倆激素在緊張刺激且未知的場合,分泌出來是讓你能顱內高潮的。
年輕人激素旺盛,開一個不知道裡邊是啥玩意的禮盒的時候,激素大量分泌,覺得很爽,而這種爽感可是成癮的喔!所以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買,說穿了,淪為激素的奴隸了。
這跟賭博上癮的生理機制是一模一樣的。真慘。
有小姑娘駁我,說那小姑奶奶我開出來一個稀有款限量款,我掛網上隨便賣,我還賺錢了哩?
當時呵呵我就笑了,我說小姑奶奶您把計算器拿出來按一按,看看您是開了多少盲盒才出來的這個限量款,再合計合計您是賺了還是褲衩都賠掉了好伐……
因此
盲盒的底層機制,和賭博開大小是一樣的。
盲盒的消費理念,和正統消費主義是一模一樣的,但純度更高。
盲盒的售賣機制,和內幫子在緬甸山裡邊賭玉開石頭的老客兒是一模一樣的,都是一開兩瞪眼的生意。
而盲盒左腳站的是玩具領域,右腳踩的是時尚潮流,兩隻腳都踩在了合法的範圍內,完美的躲避了這條產業鏈機制上非法的商業道德根基。
有人還反問過我,說虎哥你天天打遊戲開箱子,跟盲盒那不是一樣的事兒麼?你怎麼不改?
我說這還真不太一樣。
遊戲裡邊的箱子,儘管也有機率之說,但針對遊戲本身而言,它是有實用價值的。
舉例說:
比如遊戲裡有個極品裝備,我肝的話一個月才能肝出來。
現在我花兩千塊開箱子給他開出來,這件裝備提供的屬性我馬上能爽到,它具備商品的使用價值。
而我爽一個星期,膩了,我可以用這一個月剩餘的三星期去外頭搬磚賺一萬塊錢!
我爽也爽到了,連本帶利也回來了。
這個比一分錢不花,也一分錢不賺,肝一個月免費拿到裝備,對於我而言賺大發了!
這就是遊戲開箱子我為什麼參與,因為儘管他是虛擬商品,但也是商品,有使用價值。盲盒沒有。
當然了,為防槓我還得補一句,大廠遊戲我才玩,小作坊的無底洞假概率遊戲,倒貼錢咱都看不上!
因此,基於種種原因,盲盒產業確實是現在主旋律新興的節儉主義道路上,在逆行道上開三蹦子的內一個黑車師傅。
年輕人存錢不易,未來買房結婚養老都要錢,所以對盲盒哪怕偏好,也勸你稍微節制。這個無底洞,盲的是盒,一旦成癮,瞎的可是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