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新加坡!中國自由貿易港來了!全球港口大洗牌!

2021-02-15 斷刀讀書


要平定南海,不得不防一個小國——新加坡,關於馬六甲之困大家都了解,但是實際上就算打開中巴經濟走廊的瓜達爾港,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加坡的問題。實際上現在馬六甲仍然是最繁忙的水道,中國的能源主要還是從這個通道走。

 

地緣政治之所以厲害,就在於其咽喉要道,兵家必爭,無論喜歡或者不喜歡,繞不過去。

 

要想破解馬六甲,除了分散風險之外,核心還是要解決新加坡。而釜底抽薪主要還是從經濟貿易角度布局,限制新加坡港,逼新加坡改旗易幟。新加坡港,世界排名第二。

 

剛剛,川普同中國達成了1200多億美元的能源大單,想想看,這些能源是走馬六甲麼?要麼直接從太平洋上過來,要麼是從阿拉斯加管道過來,無形中分流了馬六甲的業務,自然悄悄地弱化了新加坡的經濟動能。

 

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據美新協議,新加坡機場的一半歸美國空軍單獨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軍艦艇都可以無須事前告知地停泊。

 

從利害關係上,新加坡一直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威脅。在所有事關中國的重大國際問題上,新加坡從來都是站在美國一邊對付中國的,從來沒有替中國說過一句話,更沒有力挺過中國。南海問題上跳得最歡的就是新加坡。

 

美國利用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出口,佔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有利地形,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脅。新加坡就是美國扎在中國眼皮底下的一根釘子。中國要穩住南海,維護在南海的海洋權益,保住中國最重要的能源通道,就必須要拔掉這顆釘子,讓美國在南海無立足之地。

 

前段時間,中國和馬來西亞達成了一個很神奇的決策:中國將和馬來西亞合作建設馬六甲港口皇京港。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中部沿海的一個城市,在新加坡西面,離新加坡約3、400公裡的距離,有80多公裡的岸線可以建設深水港。現在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舶,有80%是屬於中國的。如果中國在馬六甲建設港口,屆時,現在在新加坡港口停留的船舶,至少有80%會改在馬六甲港口停靠,完成補給或轉口貿易。

 

新加坡主要靠港口、轉口貿易(包括貨物中轉和相應的金融服務)和石化工業(船舶油料補給)賺錢。如果80%以上的船舶不再停靠新加坡,新加坡的港口勢必門可羅雀,新加坡的經濟也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因此,中國和馬來西亞合作建設馬六甲港口,對於新加坡來說是致命的。

 

中馬合作的該地區的第一港口,涵蓋包括旅遊、貨運、貿易等多個領域,而這幾個領域全都是新加坡的國家經濟命脈。新加坡靠轉口貿易和貨運來支撐經濟,旅遊也是新加坡的重要收入來源,現如今中國把籌碼投在了馬來西亞,這對新加坡來說完全是釜底抽薪。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個釜底抽薪做完,新加坡的經濟將持續失去動力。

 

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很不友好,以為中國沒辦法治它了,其實是想錯了。從杜特爾特訪華倒向中國起,美國人也驚呼納吉布與中國籤下價值2300多億人民幣的經貿、軍事大單東南亞國家紛紛倒向中國,這就是中國戰略正確運用所起的作用。

 

近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文章《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引起最廣泛討論的,則是「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文章說,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我國海岸線長,離島資源豐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對於促進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十九大報告就明確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上海市有關領導指出,上海正在按照中央部署籌劃建立自由貿易港。

 

自由貿易港是什麼?為什麼它處於如此重要的地位?與自貿試驗區相比,自由貿易港有望在一線(國境線)放開方面取得新突破,有望實現不報關、不完稅、轉口貿易也不受限制。

 

業內人士指出,上海自貿港有可能對標國際最高水平,實施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監管制度。參考中國香港的經驗,主要是從貿易自由、企業經營自由、金融自由三個方面實施自由港政策。香港對於一般進口或出口貨物均無須繳付任何關稅,企業利得稅低至16.5%,本地資金和港外資金可自由進出。

 

上海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而且在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等方面也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如果上海能夠被給予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相似的自由港政策,那麼上海港口的國際貨物集散地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

 

自由貿易港對於我國經濟戰略以及亞太地區戰略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意義不亞於當年深圳的改革開放試點。

 

做生意,哪裡好賺錢,去哪裡,在整個世界航路中,哪裡服務全面,辦事方便效率高,稅收過境優惠,成行成市集散便利,商人就會匯聚而來。有了商人商船,就相應該有了人氣,有了各種生意和金融,地區就會繁榮起來。

 

在中國周邊,諸如新加坡、仁川、杜拜、馬尼拉等著名自由貿易港不在少數。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為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臺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眾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資金流的中心;資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會派生出貿易中心、商業中心、生活中心、服務中心……統計部門的人也知道,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動其它行業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尤其是中國期交所掛牌的大宗貨物的交貨地(比如小麥大豆等)多數都在新加坡。十年前,新加坡僅僅每年的期貨交割的金額就超過中國全年的GDP。

 

所以,新加坡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因為為了處理自己的貨物,世界各國的銀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設立分行。一個人口不足500萬的國度,外資銀行就有幾百家,在銀行就業的員工就是幾十萬,為銀行服務的行業則需要更多的人。新加坡想不發達都做不到。

 

所以,新加坡的發達,根本不是新加坡人所說的他們勤勞。說的實在點,就是它是搶了上海的飯碗。因為亞洲過去的物流、金融、貿易的中心是中國的上海。上海解放前就是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

 

後來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陸架地形導致大船進不了港,再加之計劃經濟導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貿易港的身份,於是上海就失去了物流中心和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就揀了個大便宜。

 

新加坡的經濟根本不是新加坡人自誇的來自他們的勤勞,百分之百是依靠馬六甲海峽的港口。

未來最牛逼的全球貿易拉動力是什麼?網絡和電子商務。中國的經驗已經證明,電子商務的發展飛快,而且效率極高——中國的電商發展帶動了中國的物流,讓中國物流成為全球最發達最先進的物流。而全世界人民在網上一點滑鼠,就能買到來自全球的商品,這個拉動力是極大的,將有可能會改變未來的全球貿易格局。

 

電商發展,全球哪家強?毫無疑問是咱們中國。中國電商絕對規模大,佔了全球市場份額的40%。2016年,中國網購規模(不含服務)達到7500億美元,比排名第二的美國(3121億美元)、第三的英國(1500億美元)第四的日本(900億美元)加起來還要多得多。

 

但是,不要以為只有中國人喜歡網購。

最愛剁手的,其實是英國的紳士和淑女們,2016年,英國人均網購額達到3456.22美元。其次愛剁手的法國網民,人均網購額為1925美元,而他們網購最多的商品,是服裝,不愧是愛時尚的國度。

最愛網購的,一定是年輕人嗎?德國人給出不一樣的答案。在德國,中老年人才是網購主力!據調查,德國網購主力是24-54歲的人群,而5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網購族的比重達到34.2%。

在美國,超過半數的美國電子商戶都從國外接受訂單,39%的美國消費者從中國購買商品。當然,由於物流還有些慢,快遞費用高昂是美國電商的一大挑戰,一般為5-30美元不等。

而全世界網購比例最高的,還是韓國。韓國5062萬人口中,有3500萬的網購用戶,網購用戶比例達到69.1%。「國民即網民」是韓國一大特色,據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預計,2017年,韓國智慧型手機用戶將佔總人口的72.2%。在韓國生活必需品市場當中,網購的銷售額佔比達16.6%,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

 

 

甚至防彈板也可以在淘寶上買,一位外國小哥淘寶了一塊中國防彈板,價格只有美國的8分之一。美國一般的防彈板也要800美元,但是中國淘寶只賣100美元。小哥用7.62毫米大威力步槍,測試這塊零售價僅100美元的中國防彈插板,結果連續數槍都無法擊穿這塊中國防彈板。「我不知道,真讓人震驚!」小哥見狀有點語無倫次。

 

阿里巴巴在俄羅斯的網站是目前俄羅斯最受歡迎的購物網站,就是一個供俄羅斯人海淘中國貨的網站,出貨量大得驚人——平均每天有數十萬個包裹從中國發往俄羅斯。


 

淘寶上還有幾毛錢一袋的辣條,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大愛,甚至在某國際大會上,忍不住親自代言。

 

2013年阿里在俄羅斯的一次促銷,潮水般的多達500噸中國商品在俄羅斯海關堆積。以往下單後一個月就能收到中國包裹的俄羅斯買家,發現這次竟然需要兩三個月。對俄羅斯郵政的抱怨和指責在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有人甚至給普京寫信抗議。俄政府很快更換了俄羅斯郵政的負責人。

 

從2012年到2016年,阿里把一個個包裹從中國發到俄羅斯消費者手中、培養起了俄羅斯人的網購習慣。兩年前的「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數百萬買家同時在網上提出支付請求,造成多家俄羅斯銀行系統「擁堵」。

 

如今,為在網上購買來自中國的商品,很多俄羅斯人辦了銀行卡,學會了網上支付,俄羅斯消費者逐漸接受了先付款後到貨。

 

 

電子商務正在重塑世界經濟遊戲規則,從消費端倒逼整個供應鏈和物流、網絡支付等環節。

 

今年的雙十一,國際版淘寶也加入了。海外有超過1億消費者加入了剁手大軍。

 

這次,僅僅用了1小時8分鐘,俄羅斯的第一位買家葛麗娜,就已經收到了自己訂購的咖啡機,而在去年,這個數字是15天。

 

那麼,這臺咖啡機根本不可能是從中國發貨,再快的飛機,也不可能做到1小時就飛到俄羅斯。原因只可能有一個,在俄羅斯已經建立了分倉。跟京東在全國建立分倉體系一樣,要實現快速的物流,就要通過大數據,合理地提前備貨在全球的分倉。

 

而加快世界貨物的流轉,最大的問題,在於進出口的繁瑣手續。我有個朋友做紐西蘭的貨品在國內小量銷售,一次銷售比較成功,補貨都來不及,最後用最昂貴的方法,只能用最笨的辦法,坐飛機自己帶過來。

 

電商對於物流的倒逼改進是革命性的,以前可能半年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在今天剁手時代是不可想像的。渠道為王,自貿港能夠大大簡化和方便物流運輸。以新加坡為例,其通過電子系統處理貿易報關,99%可以在10分鐘內處理完畢,每年節省的貿易成本高達上十億美元。正因為其自由貿易港的優勢,成就了新加坡。

 

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貿易大國,我們需要建設成為貿易強國、海洋強國,需要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以及提升至高價值環節,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將有利於這一進程的發展。

 

中國為什麼全球購港口?就是在解決世界貿易最後一公裡的瓶頸問題,這是將來支撐全球網購的物理支點。

 

參照這樣的路徑,一旦上海探索出可推廣的經驗,會推廣至其他港口。目前全球前十大貨櫃港口我國已經佔據七席,是具備積極探索的硬體條件。

 

首先,是有「自貿區」的地方,同時有「自貿港」,自由貿易園區中帶港口的,如上海的洋山港,浙江的寧波-舟山港,福建的廈門港、馬尾港,遼寧的營口港、大連港等。

 

其次,是沒有「區」,但有「港」的,如青島、連雲港等。

 

第三,是沿江港,如長江經濟帶上,張家港、南通港、南京港、武漢、重慶,以及四川的瀘州港等。

 

第四,是空港,如上海浦東機場,廣東白雲機場,西安空港片區、成都新建機場等。

 

此外,結合一帶一路,還有鄭州、重慶等無水港,支持保稅區物流,可將這些無水港的鐵路視作鋼鐵的海,火車視作船舶。

 

這些軟硬體設施,才能保障增長越來越猛的全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能保證把貨物及時發到買家的手中,中國製造就是這樣賣遍全球。

 

當中國的自由貿易港來臨的時候,像新加坡這些傳統的自由貿易港就要恐慌了,批量的自由貿易港到來,讓全球的商業有了更多的選擇。

 

除了能源分流,中馬皇京港釜底抽薪,更有了電商在全球的攻城掠地,基於港口的快速通關和分倉全球助攻,會進一步弱化新加坡等全球貿易流轉中心的地位,會形成一個全球新經濟的脈絡圖。

 

反過來,龐大的全球市場又讓中國對供應鏈有強大的整合能力,把東南亞等作為工廠體系的一部分。以前因為一個日本汽車產業,整個三河地區都是豐田工廠供應商的體系,以後有可能由廣東幅射整個東南亞,都成為一個中國製造體系的整體,而泛亞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有助於實現這一點。

 

一帶一路正在整合全球貿易地圖,世界港口正在大洗牌,全球前十大貨櫃港口我國已經佔據七席,以前的世界第一大港口新加坡港已經掉落,以後還會繼續掉落。

 

新加坡現在需要做的,是幡然醒悟,負荊請罪!

 

新加坡走到如今這境地也算是它咎由自取。你看,現在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這麼多東南亞國家紛紛湧向中國,這難道僅僅是偶然的嗎?須知,凡是對中國友好的國家,我們必不會虧待他們!

 

正所謂「天下大勢,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古人誠我不欺也!吃著中國的飯、卻想砸中國的鍋,這樣做,即使自己不虧心,也天意難容!

 

面對正在強勢崛起的中國,識時務者為俊傑!中國作為一個仁義大國,自當以互贏共利的態度面向四海!

註: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斷刀讀書的粉絲們,

我們建群啦!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直接進群,一起坐下聊聊天吧!

刀友暢聊,時評天下!

讚賞不讚賞也無所謂,

在左下角點個讚,

轉發親朋就是最給力的支持!


快刀洪七丨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定居廣州。擁有20多年寫作經歷,在社會現象、財經資訊、媒體營銷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是資深自媒體作家,也是藍獅子財經《馬雲的顛覆智慧》的作者。同時,還是2014年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人。



覺得文章不錯,點個讚再走唄!

要是轉發到朋友圈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行線上...
    2020年8月6日,由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中國南海研究院支持舉辦的「海南-新加坡線上專家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分别致開幕辭。
  • 廣州將積極申報設立自由貿易港,港口資源整合方案制定中
    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廣州將積極申報設立自由貿易港,同時,以廣州港集團為平臺,通過增資擴股、收購等方式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打造世界級樞紐港區。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三年後,廣州港的綜合實力、現代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國港口前列,自由貿易港建設取得突破,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航運樞紐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再上新臺階。
  • 專欄| 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餘淼傑:理解自由貿易港,得抓住「境內關外...
    八十年代之初,開放深圳等四個港口城市,我國的開放正是從這四個點開始。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國家再次開放沿海十四個港口,並劃定六個經濟三角洲,外貿開放由點推到線。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之後,在我國中部東部許多省府設立了國家級高新技術開放區,對外開放也就從沿海一條線擴大到面。世紀之交,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為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我國先後設立了60來個出口加工區。
  • 「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區域合作國際論壇」在海口召開
    2020年11月13日,由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南海研究院合作主辦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區域合作國際論壇」在海口召開。本次會議由海南銀行、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支持,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各界代表近300人參會,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區域合作積極研討。
  • 中國又一個自由貿易港:或將成為「第二個香港」,預計15年後建成
    中國香港,是一個聞名世界的自由貿易港,在1842年至今的176年裡,香港逐步從單一的轉口貿易港發展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金融中心乃至世界最開放的自由貿易港之一。對進出港區的全部或大部分貨物免徵關稅,並且準許在自由港內,開展貨物自由儲存、展覽、拆散、改裝、重新包裝、整理、加工和製造等業務活動。目前排名世界貨櫃港口中轉量第一、第二位的新加坡港、中國香港,均實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貨櫃前去中轉,奠定其世界貨櫃中心樞紐的地位。
  • 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底是什麼港?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 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連接中國國內市場與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樞紐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季曉莉    「面對逆全球化與全球經濟下滑、跨國資本投資意願下降等嚴峻挑戰及『零關稅』政策紅利窗口期收窄的現實情況,海南自由貿易港要儘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與東南亞市場,打造南海命運共同體。」
  • 自貿港建設與海南實踐②|構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稅制度體系
    國際自由貿易港關稅政策的經驗借鑑及啟示當前世界上的自由貿易港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杜拜等,每一個自由貿易港發展都具有各自優勢和特色,但總體而言,自由貿易港的關稅政策有以下特點:第一,零關稅政策是多數自貿港國際貿易戰略的核心。
  • 高雄能成為自由貿易港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 張漢林  它是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內部,一個單獨關稅區內部自身就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港口,某一個行政區域,它們按照自身的這種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所設定的一些比較特殊的經濟政策實施的這樣的區域,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它的內容不同,叫做不同的這樣一種所謂對外自由貿易區或者叫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或者保稅區等等,這一系列實際上都是在一個單獨的特定的一個行政區劃內
  • 世界最成功三大自貿港:香港、新加坡、杜拜,海南會是下一個嗎?
    世界最成功三大自由貿易港:香港、新加坡、杜拜,海南會是下一個嗎?秒懂原委!大家好啊,我是小志,沒錯就是林志穎的那個志,如果看過小志往期解說比較滿意的話,大家記得關注我哦!既然是說自由貿易港,大家知道什麼是自由貿易港嗎?
  • 治癒全球化② | 全球化浪潮中的航向標:新加坡自貿港的經驗對海南...
    有別於此前荷蘭長期實行的貿易壟斷政策,英國在這裡推行自由貿易政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加坡日後發展成為全球性的商港。而今,新加坡自由貿易港已位列世界三大自由貿易港之首,能夠連通全世界的600餘個港口,[⑦]2018年的貨櫃轉運吞吐量佔全球近1/7。
  • 全島封關、零關稅、低稅率 海南自由貿易港野心有多大?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向《財經》記者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中國以「全球最大體量」為特徵而對標國際極高水平開放標準建設的自由貿易港。而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建設中則要對標新加坡,參考香港和杜拜。這些均是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建設較為成熟的國際自由貿易港。
  • 招商宏觀:「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與主導產業空間
    另外在投資和貿易便利、跨境金融、人才引進等方面也將借鑑香港、新加坡等國際最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的經驗。2.地理區位海南自貿港在地理區位層面上涉及到「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三個方面的關係(圖2)。
  •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與新加坡早期港口的興衰
    公元7世紀後作為室利佛逝屬國的古新加坡已初具港口形態,是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停靠點和貿易站之一。室利佛逝的式微和元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直接促使13世紀末14世紀古新加坡崛起成為繁榮的國際港口和區域商業中心。而明朝中國海洋貿易政策的變化,直接導致14世紀之後古新加坡港口的湮沒。新加坡早期港口的興衰與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 上半年貨櫃吞吐量0增長,新加坡港「不進則退」?|港口圈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近日,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和波羅的海交易所同步發布《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該指數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對全球43個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實力進行評估。
  •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充分學習借鑑國際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體現中國特色。
  • 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 高質量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程暉12月10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會同地區經濟司、人事司等單位成功舉辦「發改書吧思享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第9期學習交流活動,主題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看我國區域重大戰略實施」。
  • 海南自由貿易港來了
    張 茂攝(人民視覺)海南省海口市日月廣場免稅店嚴抓疫情防控,並推出優惠活動吸引顧客前來購物,讓來瓊旅客及本島居民享受離島免稅政策帶來的利好。圖為消費者在店內選購商品。張 茂攝(人民視覺)海南自由貿易港未來什麼樣?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6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解讀。
  • 零關稅、10萬購物免稅……海南自由貿易港來了 政策乾貨...
    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充分學習借鑑國際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體現中國特色。
  • 我國在建一自由貿易港:有望成「第2個香港」,經濟發展如虎添翼
    我國在建一自由貿易港:有望成「第2個香港」,經濟發展如虎添翼眾所周知香港是購物天堂,作為國際有名的自由貿易港,香港收集世界各地的貨物,來此清掃的遊客數不勝數。 其實除了香港,中國還有「第二香港」。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中國的「第二香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