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理綜#對於物理這門課,很多高中學生覺得很難學!到底是難學呢,還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呢
其實,覺得物理很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是一門典型的用理論解釋生活現象的科學,然而很多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和數學如出一轍——希望通過題海來提高成績,卻不知道這離學好物理的道路越來越遠。
因此,我們在學習物理時,一定要學會用理論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下面舉一些例子來略做說明。
第一,四面楚歌敗霸王。
看到這個很多人會其這樣的疑問:「這個和物理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先把這個故事簡要地敘述一遍:楚漢交戰,霸王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在垓下,夜間劉邦謀士張良命人在垓下四周唱起了楚歌,項王聽到大驚認為漢軍人多且把楚地給佔領了,這歌聲動搖了軍心,人人思鄉心切,無心戀戰,部隊戰鬥力瞬間降到了低估,最終致使項王大敗,自刎烏江。
這裡張良所命人唱的楚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我們就用物理中聲音的理論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
音樂如果被理解為噪聲的時候,這就會對人的心理、情緒、行為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會使人感到煩躁、耳鳴、頭痛、失眠等,這就直接導致了霸王項羽及其部下意志崩潰,軍心渙散,無心戀戰,直至全軍覆沒。
第二,下雪不冷化雪冷。
這是一句俗語,很多學生都聽到這個,到了冬天下雪的時候,別人說好冷,也會來一句安慰安慰別人。但是要讓其說說裡面的道理,就有點困難了。
而其實這句話就去蘊含了兩個物理現象:凝華和熔化。
凝華是指氣體直接變成固體的物理現象,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放出熱量。
熔化是指固體變成液體的物理現象,這個過程需要吸收熱量。
運用上述的物理知識,就很好地解釋上面的現象了。下雪的時候水蒸氣直接變成雪,屬於凝華現象,需要放熱。化雪的時候雪變成了水,屬於熔化現象,需要吸熱,這就使環境溫度降低。
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當然了,下雪的時候天氣是冷的,但和化雪相比較就不怎麼冷了,也就是相對來說的,而不是絕對的。
第三,瑞雪兆豐年之說。
在農村,下雪的時候經常聽到農民伯伯說,大意就是說:今年冬天的大學預示著來年的好豐收。很多人覺得不以為然,這裡面確實有著科學物理的知識。
前面說過,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突然遇冷凝華而成的固體,而在這個過程中空氣中一些有機無機物質進入雪中,而在化雪的過程這些物質電離成營養成分,隨著植物對雪水吸收,這些養分也被吸收,從而促進了農作物的生長,提高了農植物的產量。
而且,瑞雪覆蓋大地,雪融化使得土壤的溫度升高,這就不僅補充了土壤的水分,更能防止水分的過快蒸發,這就有利於提高土壤的溫度,防止農作物被凍害。
所以就有瑞雪兆豐年之說。
當然了,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要學會利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去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科學道理,當我們明白了物理就在我們生活之中,只要善於發現觀察,物理還難學嗎?
最後給讀者留兩個問題,請用物理知識來解釋:
1 、打開冰箱門的時候,會有霧氣,這是為什麼呢?
2、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道數學題,是如何蘊含兩種數學思想的——數學建模與分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