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桔子物理周庭
課程剛結束,手機響起:「周老師,我們家孩子課上狀態如何?能聽懂嗎?」
被問的次數多了,我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這絕對是個系統問題,一兩句話回答太草率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形成了一套機制,我每天課程結束後,都對家長和孩子們關心的問題,和主要重點注意的問題,進行統一反饋。這樣既讓家長和孩子心中有數,也讓我節約了很多時間。
首先說,聽不聽得懂,這根本不是個問題。我的在線面授課堂上,我不可能讓孩子走神,或者是故意聽不懂。如果是這樣,孩子不只是在浪費家長的金錢,還是對我工作的極大褻瀆。只要排除這兩點,如果孩子還真沒聽懂,那就一定是老師方法的問題,必須得改。
大家都學過開車,師傅帶你從天府廣場去火車南站,直走就行,堵車或者紅燈就停,變道注意打燈就行。每個單項都很簡單,不可能有人聽不懂。
但考試做題是這樣的:自己開車,依然從天府廣場去火車南站,走到人南立交發現前方施工,需要繞行,老司機刷刷地繞個道就過去了,新手說不定還得開個導航弄半天。你倆都會開車,結果你遲到了不得分,老司機滿分。於是你默默抱怨了一句:「我運氣怎麼這麼不好呢?」
現在的考試,各種Mr.牛頓、Mr.阿基米德、Mr.洛倫茲,知識都是幾百年前的,知識是難不倒我們現代人的,但是我們的考試是選拔性的,必須分個三六九等來。稍微有點研究的老師都明白,考試考我們兩個東西:(1)知識是否深入理解?(2)應用是否非常熟練?
變道為什麼要打燈3秒?轉彎為什麼要減速?這個叫理解。老司機為什麼不需要開導航?這個叫熟練。
當然,還有同學會說,解題我是沒明白方法,看到題目找不到思路,老師,你能不能給我總結下有哪些物理解題方法?
臨界值法、比例法解題、轉換法、假設法、模型法、排除法、圖像法、隔離法、整體法…… ,你要用哪一個?需要講哪一個?熟悉又陌生?
方法不是沒用,而是方法永遠是在實戰解題中得出來的,如果遇到題目你就去硬套方法,那你的虧就夠吃的了。方法本身並不重要,選擇方法的能力才重要,沒有實踐的空談都沒有意義。
那如何才能將解題方法為自己所用呢?沒有疑問,理解+熟練,拿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來說就是:理解是熟練的基礎,熟練又加強理解。
我上課,除了對孩子的疑問講知識講方法,我更願意拿著典型題目,或者學生不會的習題,引導孩子如何根據題目問題導向,如何分解思路,如何否定思路,如何選擇思路,如何清晰準確計算,這些東西才是我們每個同學在解決每個題目中真真正正需要面對的問題。
量變才能質變,只有在實實在在的題目中訓練才能加深理解,只有在一次次回顧和重複練習那些典型題目中才能讓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熟練。
知識懂了,不一定會解題,會解題了也不一定能得高分(考試是限時的)。這裡邊藏著兩個關鍵的步驟:深入理解+非常熟練。
然而,對同學來說,這也是個兩個很大的問題,學習中的「痛苦」其實就是來源於這兩個方面。人性都是懶惰的,都會本能的避開痛苦。
「這個題目,我用我的方法解出來了,為什麼還要去想其他的思路?」「這個題型我都會了,為什麼還要去重複?」這是懶惰,這就是考試時間不夠,考試得不了高分的原因!理綜卷至少80%的同學做不完你相信嗎?
學生不僅需要懂知識和用方法,還需要多角度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還需要對所學所用知識非常熟練,因為,這是我們考試需要的!!!因為,這兩方面,將來會成為你的工作能力,從而,決定你是的社會階層。
我是周庭,物理老師一枚,我的原創講義和視頻課程已全部發布,相信一定能助你一臂之力。覺得文章有用,記得分享給大家哦。
周庭初高物理:原創講義+視頻課程